第五百二十四章 讓你來做這個主帥如何?

今年滄州物資豐富,百姓也大多有些餘錢,所以這個除夕,都是喜氣洋洋。

自古中國百姓與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對於人生的基本追求是不一樣的,也是中國人的哲學思維獨立成另外一個體系。

華夏人民,對於社會,或者是國家,講究家有餘糧,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相比而言,往西去,追求所謂自由與民主。

其實歸根結底,中國人對於生活,追求的是富裕,治安,還有道德。兩千多年,從未改變。這套哲學體系一直貫穿始終。

所謂自由與民主,追求的結果與目的,大概也是這些。但是在社會學理論上,一個是對於過程的追求,一個是對於目的的追求。

導致這種差異性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人口與宗教。中國從古至今,並非宗教性質濃厚的國家,宗教從來沒有真正掌控人民。中國人信仰的是歷史傳承、血緣傳承、家庭傳承、獨特的哲學價值觀。

往西去,只有神纔是信仰,神支配着一切,神支配着歷史認知,哲學認知,社會結構。文藝復興之前,神甚至支配着每個人的所有,包括國王與貴族。直到後世,神依舊發揮着重要的影響力,耶穌與安拉從來不是朋友。耶穌與安拉打了一千四百年。

這個區別導致西方人在反抗掌控一切的宗教之時,也是在尋找一個實現對於自己嚮往的生活的辦法,或者是過程,也就誕生了所謂自由與民主。

中國人用自己的哲學體系,對於道德的有達成共識的規定,對於治安的標準定義,對於生活需求有基本的定義。

這就是爲何中國自古有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原因,這也是爲何朝代會有周而復始分裂與統一。民犯罪,會遭到懲罰。國家達不到有共識的規定與標準,也會被人推翻。

這也是爲何在神的指導之下,西方的貴族會一直是貴族,鮮少因爲內部原因而被推翻,只會因爲外部戰爭纔有可能沒落。貴族的家族可以因爲自己的身份,因爲神的庇護或者加冕,世世代代是貴族,世世代代是國王大公。

待得新的一年到來,士卒們重新擠滿了軍營,操練也越發的嚴厲。過不得十來天,西北的校閱也要開始。

鄭智拿着一封剛拆開的書信,面色微沉,一臉思索的模樣。大帳之外還傳來四處操練的呼喊聲。

吳用連忙開口問道:“相公沉思,所謂何事?”

鄭智從自己的虎皮大椅之上站了起來,把手中的書信遞給吳用,口中只道:“東京剛來的!”

吳用接過書信,看得片刻,說道:“相公,這位蔡攸是何許人也?莫不是與蔡太師有關係。”

鄭智點點頭道:“蔡攸爲蔡京長子,而今也是聖寵正隆之人,王黼之輩爾。”

鄭智用“王黼之輩”四個字,也就把蔡攸其人定義了下來,吳用自然聽得懂,思索片刻,又道:“相公,好在此人乃副,童太師該掌握大局。”

鄭智搖了搖頭,只道:“怕是沒有這麼簡單,官家想要蔡攸立功,以便加官進爵。蔡京大概也在此事上面出了不少力,興許是想制衡童太師與我等,想把手伸進軍中來。蔡攸大概是樂得其成,只以爲這一趟北上就是來出謀劃策,撿功勞的,順便也想在軍中培植一些黨羽。都是好打算啊。”

鄭智的分析,自然一針見血,童貫大概也是知道蔡攸背後的這些事情,卻是無法反駁。如今蔡攸還未有資格與蔡京叫板,兩人的父子關係暫時還是比較牢靠的。還未到互相傾軋之時。蔡京顯然是要對童貫發難,既然童貫一身權柄全部來自軍功,那蔡京就要釜底抽薪,在戰陣之事上打壓童貫,分童貫的功勞,甚至奪童貫的功勞,如果有可能,也可以戰陣之事治童貫的罪過,甚至拉攏培植自己的禁軍勢力。

吳用此時才知道事情不是那般簡單,眉頭也是皺了起來,這是吳用第一次有機會爲朝堂最高層次的鬥爭給鄭智出謀劃策,吳用心中更是謹慎,也是知道這一回若是謀劃得當,自己也就徹徹底底在鄭智面前站穩了腳跟。

鄭智會把這封書信給吳用看,還出言給吳用解釋其中的利害關係,也未嘗不是對吳用的一種認可與信任。

大帳之中忽然沉默起來。鄭智踱得幾步,又坐到了虎皮大椅之上。

許久之後,吳用終於出言:“相公,蔡攸不比蔡太師,必然少了許多見識與高度,既然他此來是想要功勞,不妨就給他一些。給他功勞之前,多刁難與他,讓他每日吃癟受氣,待得功勞到手,他必然不願再在軍中受氣,只想拿着功勞歡天喜地回東京。只要蔡攸一走,蔡太師的謀劃自然落空,官家見得蔡攸功勞在身,也不會計較,蔡攸自己也只想回去。便是一舉多得之事。”

鄭智聞言看着吳用連連點頭,心中也是極爲認可,開口道:“學究好計策,看來是要好好拿捏一下這個蔡攸了。”

吳用卻是還皺着眉頭道:“相公,此法雖然一舉多得,卻是也有後患,只怕蔡攸受了氣,到了東京官家面前,會出言攻訐相公,甚至童太師也會多受攻訐。萬一官家聽信讒言,只怕會。。。”

鄭智聞言,面色不屑一哂,輕蔑道:“此戰之後,我等必然是人人喊打,他蔡攸還算不得哪個蔥,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不需理會。”

吳用此時陡然想起了鄭智在東京城樑門之下的那句話語,那句“管他官家還是民家”。心頭忽然一驚,卻是又強制平復自己的心情,雖然還猜測不到鄭智具體是如何打算,但是吳用顯然知道一個大致方向。

此時努力平復內心的吳用,反而在心下反覆做着自己的心理建設,事情雖然重大,重大到興許山河變色。吳用卻是也欣然接受,雖然震驚無比,卻還是調整自己的內心,爭取不給鄭智拖了後腿。

只見吳用壓制了一下緊張的心情,開口說道:“相公已有定計,學生便不多言。學生一定爲相公鞍前馬後,在所不辭。”

鄭智看得表達忠心的吳用一眼,極爲滿意的點了點頭,只道:“某也必不會讓學究失望。”

吳用聞言,忽然覺得心中大定,恭敬站在一旁,內心中竟然升起了一些憧憬。

鄭智擺了擺手,又道:“且下去準備一下,童太師要來,合該好好接待一番。”

吳用聞言,只覺得身上充滿了力量一般,一禮之後,出門的步伐都穩健了不少。

軍中之事,複雜卻又簡單。只要安排妥當,一切都是反覆重複之事。

契丹人本不過年,卻是漢化兩百年,而今也把春節除夕當作了重大的節日。只是這個除夕,對於遼國來說,當真是年關,年關年關,自然就是過關一般。遼國國內,積雪比河北不知大了多少,女真人的軍隊也越來越龐大,女真人生產力又低下,糧草全靠搶掠。

嚴冬時節,雖然女真人並沒有重大的攻勢,卻是也肆虐大遼之民,四處劫掠糧草,以待開春。

遼人只餘中京,西京與南京。只要天氣稍稍轉暖,女真大軍必然兵臨中京城下。

官道之上,一隊人馬,幾輛豪華的車架。

這回童貫倒是不再自己打馬,而是於蔡攸一起在車廂之內。外面還是天寒地凍,車廂內反而有暖爐,可以取暖。而今童貫年紀也不小,近幾年來由於少動,也越發的肥胖起來,再也不能像當初那般縱馬馳騁了。

頭前一個護衛忽然打馬回頭,在車廂外稟告:“太師,已到岔路,是往河間,還是往滄州?”

童貫本在與蔡攸閒聊,聽得稟報,開口答道:“去滄州!”

護衛打馬往前去引路。

蔡攸聞言,疑惑問道:“童太師,爲何去滄州啊?此時十萬大軍都在河間集結,合該往河間府去。”

童貫聞言有些不快,卻是也不顯露在臉上,只道:“此戰勝負,就在滄州鄭智。自然是先去滄州,滄州也有五萬大軍備戰,先去看看再說。”

蔡攸聞言又道:“童太師,此法只怕不妥吧。與其如此,何不叫鄭智帶兵到河間府匯合,也免得我們舟車勞頓之苦,天寒地凍的,也該早早尋個安穩地,這般趕路,實在叫人受不了。”

童貫聞言也是不怒,只道:“此戰勝負關鍵就在滄州,去一趟又何妨?”

“童太師此語,下官不敢苟同,河間大軍十萬,軍將無數,爲何單單就把勝負關鍵所在都押在鄭智一人身上?太師身爲主帥,說出這般話語,若是讓河間府的軍將聽了去,如此厚此薄彼,叫人心中作何感想?上陣只怕也會胸生私心,不得賣命。”蔡攸皺眉說道。

童貫已然忍無可忍,開口便道:“蔡學士何不往東京去信一封,讓你來做這個主帥如何?”

童貫顯然也是不是好脾氣的人,童貫一個閹人,主要的好脾氣與耐心大概都給趙佶一個人了。

蔡攸聞言,面色一沉,受了童貫這麼一句,卻也不再答話。心中卻是反覆思索,思索片刻,反而覺得童貫這般也好。童貫只看重鄭智,而輕慢了河朔其他軍將,對於蔡攸來說,何嘗又不是可以鑽的空檔。

既然童貫不在乎河朔軍將,蔡攸自然可以多在乎一下。收心之法,也就在蔡攸心中醞釀,鄭智掌兵五萬。河朔有兵十萬,若是能掌河朔軍將人心,童貫這個主帥倒是也不算什麼了。

第五百六十六章 不可守,守不住第四百二十九章 無敵鄭智第六百一十九章 無恥之賊,時代之變第四百五十四章 堅清壁野第二十三章 我先去救師父,再來埋你第三百七十四章 什麼袖子斷不斷的第六百三十七章 爭奪,膽小,黃袍加身第五百八十一章 河東田虎第三百八十章 軍令一出,唯有百死第四百二十二章這一手差得遠,一般一般第六百二十二章 不妥不妥,高麗使節第六百六十五章 燕王殿下萬歲第五百零五章 鄭智,你是何意?第十四章 洞幺洞幺,我是洞拐,開業了第六百一十七章 開疆拓土,狗賊第六百五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後便是鄭相公了第七十三章 商通四海起念頭第三百二十二章 算你走運第三百四十章 二哥,放我等一條生路第二百八十六章 可殺一人第一百零五章 萬軍之將第六百三十七章 爭奪,膽小,黃袍加身第三百二十六章 一個活可也不要放過第六十六章 史進騙殺高衙內第三十九章 走!第四章 千里戎機,衆生百態第三百一十一章 笑與真誠的粘罕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起鐵騎三千第一百九十三章 軍法當斬第五百四十六章 能比耶律大石者,世間罕見第二百零九章 事情不對勁啊第六百四十四章 事情有些不對勁第二百七十七章 滾一邊去!第九十五章 真真沒有危險第三百四十七章 梁山終第五百四十八章 蔡太師親臨第一百五十六章 這是西軍吧?第二百四十四章 獨龍崗上祝家大莊第一百三十章 快取地圖來第六百一十六章 朕還要畫一幅《千軍萬馬》圖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封西北第二百二十八章 野心之始第一百九十四章 麻木不仁與殺第三百九十三章 夜有高人穿牆過第九十章 卑職敢戰敢勝,相公敢觀戰否?第三章 提轄且聽我說第二百七十七章 滾一邊去!第三百五十章 學究此話有理第三百四十章 二哥,放我等一條生路第七章 年號章武,臣服合作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有剃頭者皆殺之第一百四十一章 給你一把刀,你敢去殺了鄭智嗎?第二百四十章 你的刀不要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該是起刀兵的時候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如何入城?第四百零七章 火藥豈能破開城門?第四百二十七章 當了官便不成人樣第四百六十四章 如何入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晁蓋應聲而倒第三百零三章 揚帆出海,今夜良機第四百六十八章 箭矢有多第六百零二章 也可蔑汗,不可再衝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臨陣換帥第一百四十一章 給你一把刀,你敢去殺了鄭智嗎?第一百五十六章 這是西軍吧?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人可以成事?第一百章 你可知西軍的厲害第三百二十二章 算你走運第五百七十五章 奸佞當道,國之將亡第三百六十二章 皇帝趙佶第三百二十六章 一個活可也不要放過第二百二十七章 相公,此乃火藥.對於本書土地之事與老祝這麼寫的想法.第五百八十五章 倒行逆施,搶奪之賊第四百六十七章 快把我擡上城頭去第四十七章面前何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萬騎來襲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人都是猙獰第五十五章 陸謙?第二百零五章 相公,柴進去了鄆州第一百九十五章 諸事皆動第六百八十三章 有道不同,思想有別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是誰的老子?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言爲定第二百章 你柴進算個什麼東西第五百七十二章拜見燕王殿下第四百八十八 多謝相公賞賜第六百五十六章 岳飛,岳飛!第六百五十二章 誅殺,誅賊,誅心第四百零九章 神宗皇帝與司馬光第六百九十三章 軍政之令,種家後人第五十四章哥哥什麼時候會作詩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知鄭相公如何處置梁山衆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買糧第三百零九章 初遇女真黏沒喝第二百八十八章 武二薄禮,不成敬意.第二十一章 哪裡賊人敢在渭洲行兇?第六章 錢莊匯兌,嚴寒優劣第六百五十五章 窮途末路,最後的悲哀
第五百六十六章 不可守,守不住第四百二十九章 無敵鄭智第六百一十九章 無恥之賊,時代之變第四百五十四章 堅清壁野第二十三章 我先去救師父,再來埋你第三百七十四章 什麼袖子斷不斷的第六百三十七章 爭奪,膽小,黃袍加身第五百八十一章 河東田虎第三百八十章 軍令一出,唯有百死第四百二十二章這一手差得遠,一般一般第六百二十二章 不妥不妥,高麗使節第六百六十五章 燕王殿下萬歲第五百零五章 鄭智,你是何意?第十四章 洞幺洞幺,我是洞拐,開業了第六百一十七章 開疆拓土,狗賊第六百五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後便是鄭相公了第七十三章 商通四海起念頭第三百二十二章 算你走運第三百四十章 二哥,放我等一條生路第二百八十六章 可殺一人第一百零五章 萬軍之將第六百三十七章 爭奪,膽小,黃袍加身第三百二十六章 一個活可也不要放過第六十六章 史進騙殺高衙內第三十九章 走!第四章 千里戎機,衆生百態第三百一十一章 笑與真誠的粘罕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起鐵騎三千第一百九十三章 軍法當斬第五百四十六章 能比耶律大石者,世間罕見第二百零九章 事情不對勁啊第六百四十四章 事情有些不對勁第二百七十七章 滾一邊去!第九十五章 真真沒有危險第三百四十七章 梁山終第五百四十八章 蔡太師親臨第一百五十六章 這是西軍吧?第二百四十四章 獨龍崗上祝家大莊第一百三十章 快取地圖來第六百一十六章 朕還要畫一幅《千軍萬馬》圖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封西北第二百二十八章 野心之始第一百九十四章 麻木不仁與殺第三百九十三章 夜有高人穿牆過第九十章 卑職敢戰敢勝,相公敢觀戰否?第三章 提轄且聽我說第二百七十七章 滾一邊去!第三百五十章 學究此話有理第三百四十章 二哥,放我等一條生路第七章 年號章武,臣服合作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有剃頭者皆殺之第一百四十一章 給你一把刀,你敢去殺了鄭智嗎?第二百四十章 你的刀不要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該是起刀兵的時候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如何入城?第四百零七章 火藥豈能破開城門?第四百二十七章 當了官便不成人樣第四百六十四章 如何入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晁蓋應聲而倒第三百零三章 揚帆出海,今夜良機第四百六十八章 箭矢有多第六百零二章 也可蔑汗,不可再衝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臨陣換帥第一百四十一章 給你一把刀,你敢去殺了鄭智嗎?第一百五十六章 這是西軍吧?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人可以成事?第一百章 你可知西軍的厲害第三百二十二章 算你走運第五百七十五章 奸佞當道,國之將亡第三百六十二章 皇帝趙佶第三百二十六章 一個活可也不要放過第二百二十七章 相公,此乃火藥.對於本書土地之事與老祝這麼寫的想法.第五百八十五章 倒行逆施,搶奪之賊第四百六十七章 快把我擡上城頭去第四十七章面前何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萬騎來襲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人都是猙獰第五十五章 陸謙?第二百零五章 相公,柴進去了鄆州第一百九十五章 諸事皆動第六百八十三章 有道不同,思想有別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是誰的老子?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言爲定第二百章 你柴進算個什麼東西第五百七十二章拜見燕王殿下第四百八十八 多謝相公賞賜第六百五十六章 岳飛,岳飛!第六百五十二章 誅殺,誅賊,誅心第四百零九章 神宗皇帝與司馬光第六百九十三章 軍政之令,種家後人第五十四章哥哥什麼時候會作詩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知鄭相公如何處置梁山衆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買糧第三百零九章 初遇女真黏沒喝第二百八十八章 武二薄禮,不成敬意.第二十一章 哪裡賊人敢在渭洲行兇?第六章 錢莊匯兌,嚴寒優劣第六百五十五章 窮途末路,最後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