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新鮮出爐的王縣令

從宋遼爆大戰,一直到和談收場,范仲淹頂着壓力,支撐大局,功勞潑天。天』『 籟小 說哪怕老範之前一再表示不會繼續爲官,甚至因爲範鎮的事情,已經辭去了都轉運使,只是暫時主持大局而已。

無奈老範的威望太高了,這一次雖說沒有完全廢掉歲幣,但是已經讓所有人看到了希望。很多熱血沸騰的年輕人都希望範相公能重返中樞,再浩浩蕩蕩,掀起一場變法革新,中興大宋。

而這,也是所有官僚最擔心的,不光是當初反對新政的那些人,甚至包括好多當年的支持者……范仲淹的威力太大了,大到官僚體系無法容納這個人。

說來也好笑,就連最信重范仲淹的趙禎也十分爲難,他是想把范仲淹召回來,可一旦老范進京,必然掀起黨爭,年過不惑,在皇帝之中,已經算是高壽了,趙禎承受不起……好在,范仲淹也沒有讓皇帝爲難。

他向趙禎瀝血上奏,說自己齒搖法白,老邁昏庸,三月以來,幾次昏迷,衰朽之軀,不堪驅馳。如果繼續爲官,只是要了他的老命。

請陛下准許他辭去一切官職,專心教書,頤養天年,成全一段君臣佳話……

范仲淹說的懇切,趙禎彷彿又看到了當初範相公爲了大宋嘔心瀝血的身影,趙禎思前想後,決定加封范仲淹兵部尚書,楚國公,判六藝學堂事。

好傢伙,遍觀大宋的書院學堂,還沒有哪個是堂堂國公主持的,六藝學堂一炮而紅,哪怕是四大書院與六藝比起來,也是差之萬里。

彷彿還覺得不過癮,欽賜范仲淹三十萬貫錢,一千頃土地,另外又手書四個大字:爲國育才!

這一番動作,都在昭示六藝學堂的非同一般。

當真是士林震動,好多青年才俊都背起行囊,從四面八方趕到六藝求學,風頭之盛,堪稱大宋書院之冠……不過這些對於一個見慣了風浪,飽嘗冷暖起伏的老人來說,一點也不重要了。

范仲淹在兩個兒子的陪同下,離開清州,趕到了六藝學堂,從此開始閉門教書,不問世事,直到十年之後,老先生去世的時候,六藝的學子已經遍佈天下,人才之盛,無出其右。

相比范仲淹的華麗收場,賈昌朝就顯得有些尷尬了。

他也爲了河北的戰局費力不少,論功行賞,加賈昌朝同平章事,出任樞密使。能重新殺回京城,讓那幫攻訐自己的孫子目瞪口呆,世上還有這麼快樂的事情嗎?

可偏偏就有人橫生枝節,文彥博對趙禎說,軍務繁忙,要防備遼國撕毀盟約,又要裁軍八萬,樞密院的事務繁忙,因此希望多增加一位樞密使,趙禎點頭了。

就這樣,賈昌朝和龐籍同爲樞密使,兩位老臣,一樣德高望重,一樣手段非常,兩個人又不分先後,到底誰纔是說了算的?這不是玩人嗎——文彥博心中暗笑,玩的就是你!

好在大宋的官制從來就不嚴謹,隨意性非常大,有兩個樞密使雖然違背常態,但是也說得過去。

賈昌朝思前想後,覺得還是要吞下來,先卡位再說,他離開京城已經太久了,再待在地方上,那些老部下都被清理了,沒人幫自己搖旗吶喊,當一個光桿司令有什麼滋味!

姓文的,你等着,別以爲靠着耍手段,就能對付老子,等着吧,我非要和你掰掰手腕!

懷着鬥破蒼穹,吞噬星空的心,賈相公踏上了返京之路。

賈昌朝留下來的經略安撫使,沒有教給別人,而是落到了老將軍王德用的頭上。這個任命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先雙方剛剛罷戰,遼國說不定會不甘心失敗,捲土重來。范仲淹退了,有資格,有威望,號令各方的,就剩下王德用而已,除了他之外,誰能壓得住驕兵悍將,又有誰能不在乎遼國的幾十萬雄兵!

至於河東路轉運使,落到了餘靖的頭上,談判之時,餘靖和王德用珠聯璧合,一文一武,配合默契,餘靖本身也是幹吏,河北的災情還沒有完全解決,要多仰仗河北地方的豪強勢力,餘靖恰恰人脈非常廣,是不二人選。

再有,歐陽修被調入京城,接掌翰林院,這也是之前范仲淹和晏殊一起做的佈局,有醉翁在,就有人能和皇帝說上話,免得再受欺負。

這些人事調度,也都算預料之中,只是有一個讓人有些意外,卻也合情合理,那就是包黑子。

咱們的包大人已經很久沒有露頭了,他可是一點也不輕鬆,有災民要安置,還要張羅軍餉,供應糧草,幾個月下來,都瘦成一把骨頭了。

朝廷正式下詔,把瀛洲府改爲河間府,領十縣二州,包拯出任河間知府,別看是原地踏步,卻和之前大不相同。

當初包拯是以戶部員外郎的身份,知瀛洲府事,實際官職才區區七品而已。而這一次呢,包拯的頭銜可就多了,被後事廣爲知曉的龍圖閣學士終於加到了包拯身上,他的官職正式稱呼爲龍圖閣直學士,右司郎中,知河間府。

這個龍圖閣直學士相當於他的學歷,享受三品待遇,尚書省分爲左右司,下面共有六部二十四司,郎中主管一司,地位僅次於尚書,侍郎之後……當然這個是包拯的寄祿官,只是用來銓敘,升遷,確定他老先生俸祿待遇的,實際意義不大,但是從中也可以窺見一斑,河間府的地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說起來,這還是王寧安的功勞,他渾水摸魚,羚羊掛角,先上車,後買票……各種明的,暗的手段齊出,竟然幫着滄州弄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一個市舶司,一個榷場,加上幾十萬人口的大城,還有捕鯨港……種種加在一起,滄州的潛力不可限量,河間府也隨着滄州的地位提升,水漲船高。

這不,包黑子剛剛升官,就急匆匆趕到了滄州,河間府的未來都落在滄州頭上,咱們包大人迫切要去拜會滄州的新任地頭蛇。

沒錯,就是王寧安,他剛剛得到趙禎破格提拔,撈到了一個縣令的職位,只是這個縣空有二十幾萬的民衆,卻連一個正式的名字都沒有……

前面提到了文官們全都升官加爵,武將們也沒有虧待,不管怎麼說,大宋對待臣子,還是不吝賞賜的。哪怕是武將,也要先餵飽了,之後再蹂躪!

要是連一點官職賞賜都捨不得,那還不把人逼瘋了。

折繼閔和種詁都撈到了一大堆好處,不光他們,就連家裡的三親六故都跟着當官,當然了對他們這種“聽調不聽宣”的土皇帝來說,官職都是浮雲,比較看重實際的好處。

兩家都各自增加了二十萬貫的糧餉,朝廷在原有鑄鐵權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倍份額,可以鑄造更多的兵器鎧甲。折繼閔和種詁都賺了鉢滿盆滿,在家裡歡天喜地慶賀。

狄青也得到了太子太保的加銜,依舊出任彰化軍節度使。

說了一大堆,總算輪到了王家。

說起來王良璟在陣前的功勞,絲毫不比別人差,而王寧安更是鞍前馬後,運籌帷幄,甚至親自上陣,和遼國使者談判,能圓滿收場,他居功厥偉。

奈何王家父子起點太低了,趙禎也不好揠苗助長,只是把王良璟從敦武郎提拔到了拱衛郎,正八品提高到了從七品。

貌似只提了一級,幅度不算大,可是熟悉宋代官制的人,都驚掉了下巴。

宋代官員普遍偏低,從太尉算起,武臣一共分爲53階,敦武郎排在第43,狄青第一次授予官制,只是得到了最低級的三班差使,無品無極,王良璟第一次就拿到了敦武郎,一來是他立有戰功,二來也是照顧王家先人,一下子越過十級,幅度不可謂不驚人。

大家都琢磨着下一次就會收斂了——不,幅度更大!

拱衛郎排在第32,相比上一次,又進步了十級以上,不少人都在暗暗琢磨,要不了幾年,只怕王良璟就會步入高級武將的行列。

當然了,你羨慕也沒有用,人家是一刀一槍拼出來的,敢跑到遼國境內,大殺大砍,宰了好幾萬人,就憑這個,哪怕給的官職再高,也無話可說。

當然了,相比起王良璟的火箭升官度,他的寶貝兒子更勝一籌。

原來王寧安就有正九品保義郎的官職,只領俸祿不幹活的那種,爲了和遼國談判,王寧安又得到了一個錄事參軍的臨時職位,本以爲和談結束,趙禎就會收回,誰知皇帝陛下鐵了心要提拔王寧安。

給他升到了大理評事,知平縣,兼提領滄州榷場。

這個任命下來,王良璟嚇出了一身冷汗,幸好他升到了從七品,不然就壓不住兒子了,這小子一下子弄了個八品官,按照慣例,中進士之後,纔會被授予大理評事,出任知縣,而且頭兩年還要加一個“權知”,說白了就是署理,還不算正式任職。

王寧安沒參加過科舉,直接升任知縣不說,還兼着提領榷場,不知道打破了多少慣例,讓多少人眼紅難受。

對這些紅眼病人,王寧安只想說一句:來吧,你們誰敢坐,我保證退位讓賢,有本事就來啊!

第634章 復仇第65章 趙禎的讚許第1033章 文彥博跌倒,王寧安吃飽第18章 麪條飄香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11章 神奇的臭鞋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183章 實踐課又來了第756章 把昏庸進行到底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358章 經濟制裁第693章 撒謊的慕容輕塵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1094章 狗牙兒回來了完本感言+新書計劃第352章 橫空出世驚大遼第72章 楊家槍第528章 讓人傻眼的聯盟第780章 兇猛的契丹武士第769章 逼宮政事堂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743章 引爆黃金熱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248章 男人就該狠一點第215章 反撲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137章 狠人夏竦第516章 彩禮傷不起第876章 炮打李諒祚第144章 禁酒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953章 未來的首相人選第48章 聲聞於天第531章 抓狂的政事堂第934章 酷吏在行動第287章 出奇招,解錢荒第526章 二王相鬥第666章 龍心大悅第117章 我叫蘇軾第971章 煥發新生的司馬光第61章 一網打盡第479章 刺客身份第68章 折服第1027章 金融集團的反撲第73章 愛讀書的楊姑娘第1047章 行省制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511章 老斗士歐陽修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834章 了不起的發明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78章 人或爲魚鱉第607章 老文的反殺第209章 什麼是好男兒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461章 不死世家第186章 奮鬥的平縣第428章 當漢人挺好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1027章 金融集團的反撲第828章 大宋是個怪物第706章 殺向政事堂第827章 皇帝不好當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222章 秀恩愛第729章 被教訓的宋庠第98章 前所未有的學校第596章 一個老兵的選擇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1071章 師徒裂痕第1104章 輪到曹太后了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第1147章 不要臉不難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507章 小人蔣之奇第933章 牢頭變知府第975章 契丹來借糧第202章 汴京遊第322章 汴京賽馬場第713章 富弼殺不得第693章 撒謊的慕容輕塵第564章 碾壓第933章 牢頭變知府第20章 無商不奸第150章 清流本色第294章 王寧安的死黨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322章 汴京賽馬場第564章 碾壓第591章 勢力龐大的王寧安第590章 拜師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78章 人或爲魚鱉第522章 妄做小人的文彥博第304章 罪己
第634章 復仇第65章 趙禎的讚許第1033章 文彥博跌倒,王寧安吃飽第18章 麪條飄香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11章 神奇的臭鞋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183章 實踐課又來了第756章 把昏庸進行到底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358章 經濟制裁第693章 撒謊的慕容輕塵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1094章 狗牙兒回來了完本感言+新書計劃第352章 橫空出世驚大遼第72章 楊家槍第528章 讓人傻眼的聯盟第780章 兇猛的契丹武士第769章 逼宮政事堂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743章 引爆黃金熱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248章 男人就該狠一點第215章 反撲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137章 狠人夏竦第516章 彩禮傷不起第876章 炮打李諒祚第144章 禁酒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953章 未來的首相人選第48章 聲聞於天第531章 抓狂的政事堂第934章 酷吏在行動第287章 出奇招,解錢荒第526章 二王相鬥第666章 龍心大悅第117章 我叫蘇軾第971章 煥發新生的司馬光第61章 一網打盡第479章 刺客身份第68章 折服第1027章 金融集團的反撲第73章 愛讀書的楊姑娘第1047章 行省制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511章 老斗士歐陽修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834章 了不起的發明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78章 人或爲魚鱉第607章 老文的反殺第209章 什麼是好男兒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461章 不死世家第186章 奮鬥的平縣第428章 當漢人挺好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1027章 金融集團的反撲第828章 大宋是個怪物第706章 殺向政事堂第827章 皇帝不好當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222章 秀恩愛第729章 被教訓的宋庠第98章 前所未有的學校第596章 一個老兵的選擇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1071章 師徒裂痕第1104章 輪到曹太后了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第1147章 不要臉不難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507章 小人蔣之奇第933章 牢頭變知府第975章 契丹來借糧第202章 汴京遊第322章 汴京賽馬場第713章 富弼殺不得第693章 撒謊的慕容輕塵第564章 碾壓第933章 牢頭變知府第20章 無商不奸第150章 清流本色第294章 王寧安的死黨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322章 汴京賽馬場第564章 碾壓第591章 勢力龐大的王寧安第590章 拜師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78章 人或爲魚鱉第522章 妄做小人的文彥博第304章 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