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奮鬥的平縣

平縣大約分走了滄州三分之一的面積,北接白溝河,南到濱州,呈現一個狹長的帶狀,擁有二百多裡的海岸線,境內十分平坦開闊。在程顥看來,凡是平地都能耕種,平縣至少能開出3oo萬畝的田地,甚至能更多,只要農夫苦心耕種,足夠養家餬口。

而且農業興旺之後,就能給朝廷更多的田賦,充實國庫,這就是他心中的世外桃源,三代之治就是這樣來的,舍此之外,全都是胡來!

就像所有的士大夫一樣,他們頑固地認爲只要是平地就能耕種,有了田就有了農民,常言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徵收田賦是最容易的方式,種地納糧,天經地義,無可挑剔。

只是程顥沒法說服王寧安,甚至說服不了六藝的學生。

呂惠卿懷着一顆叛逆之心,他的父親曾經做過太常博士,家族並不顯赫,勉強算是士人的尾巴,作爲家中的長子,他迫切需要帶領着家族走向輝煌……

爲了目的,不擇手段,呂惠卿不惜離開福建老家,千里迢迢,趕到了六藝學堂,爲的就是沾上歐陽修的光,只要老先生願意提攜他,呂惠卿三個字立刻就能在士林閃閃光,科場的前途暢通無阻……呂惠卿很清楚,他來六藝,要的是什麼。

只是他沒有想到,接觸了王寧安之後,他對這個小了幾歲的先生充滿了敬佩。王寧安教給他的東西,都是前所未有的,耳目一新。

比如,王寧安提倡知行合一,呂惠卿就奉爲圭臬,身體力行,說到底,想要帶領家族輝煌,就要有真本事。

呂惠卿上一次的實踐沒什麼突出的表現,他只是耐心和別人學習,吸收各種經驗。

而這一次,呂惠卿要成爲當仁不讓的主角!

“平縣有數百萬畝的平地不假,可是這些田地當中,有七成都是鹽鹼地,黃河水患肆虐,還沒有得到治理,多數田地只能種高粱,甚至有些連高粱都種不了,需要種蘆葦。除此之外,沿海的灘塗要開闢成鹽場,還有撥出百萬畝的土地,充作馬場,如果沒有戰馬,就談不上對付遼國鐵騎。”

顯然呂惠卿下了苦功夫,把平縣的情況摸得很清楚,所謂男耕女織,展農業,根本就是一句笑談。

“指着土裡刨食,這幾十萬人只能餓死了,所以蘇兄說以商立縣,是真知灼見,只是在下覺得還不夠!光是轉運南北的貨物,固然能賺錢。可是一旦局勢有變,比如和遼國的商路斷絕,平縣就要面臨危機。所以,我認爲除了從事貿易之外,還要有足夠強大的產業,平縣要成爲製造商品的中心!”

呂惠卿大聲說道,眼中閃爍着智慧的光彩。

王寧安知道史書上說這丫的人品不怎麼樣,不過他也清楚,自從王安石變法之後,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新舊兩派,你方唱罷我登場,幾次反覆傾軋,交替柄國,新黨上來就大肆詆譭舊黨,而舊黨的那幫人掌權,也什麼都幹得出來。

那幾十年的糾葛,絕對不是很多人認爲的那樣,是君子和小人之爭,其實說白了,就是賣麪粉的和賣煤球的打架,弄得黑白不分,大哥別笑話二哥,反正都是一路貨色……

當然,拋開了人品不講,呂惠卿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工和商,就是平縣的兩條大腿,缺一不可,呂惠卿算是摸準了王寧安的脈。

“說得好,城中的二十萬人,如果沒有產業支撐,他們就是最大的負擔,可是找到了產業,他們就是創造財富的源泉。我們現在需要的是給每一個人,找到合適的職位,讓大家有掙飯吃的活路。要吸引南北的商人匯聚過來,還要把咱們的商品賣到各地,工商兩條腿走路,才能走得穩,走得快!”

王寧安的話,等於是最後定了調子,贏得了學生們的贊同——好吧,程顥除外。

……

古代的商業中心,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各地的拳頭產品,也是花了很長時間,逐漸摸索出來的,比如江南的絲綢,福建的茶葉,江西的瓷器,四川的蜀錦,濱州的鐵器,保定的驢肉火燒……

顯然平縣沒有幾百年的功夫,去一點點積澱,朝廷的賑災糧已經減半,春耕的種子種了下去,等到秋收,朝廷就不會再管平縣。

呂惠卿估算的不錯,如果不能快點讓工商興旺起來,光憑着田地的收成,即便是豐收了,分到每個百姓頭上,也就是二三百斤高粱米,脫殼之後,剩下一百多斤糧食,折算到每天,不過是三五兩高粱米。

在瓜果蔬菜,肉類零食寥寥無幾的情況下,這點糧食,僅僅夠續命而已……

百姓已經餓了兩年多了,飢餓的滋味就像是揮之不去的夢靨,每一個百姓都不想再嘗試了,他們必須學會轉變,去適應新的生活,去爲了自己的生存而奮鬥。

不得不說,糟糕的環境造就了平縣與衆不同的基因,內外交困,迫使每個人都要絞盡腦汁,不能懈怠,不能故步自封,必須勇敢嘗試新鮮的事物——商行、作坊、店鋪、客棧、茶館、酒樓、倉庫……每天都有嶄新的鋪子開張。

碼頭新建起來造船廠,一下子就招收了一千多名船工,車馬行也吸納了兩千多人,就連危險的捕鯨,也有無數人前來。隨着救災結束,捕到的鯨魚不用換糧食救濟災民,除了繳納十分之一的稅,其餘的都是收穫,可以放心大膽開出高價,哪怕死傷了,也有豐厚的補償。

李無羈的那些弟兄,曾經搶過鯨肉,這一次他們都成爲了水手船工,勇敢衝向了大海,一無所懼。

李無羈也想過,和弟兄們一起出海。

不過他已經被王寧安叫到了身邊,成爲了一名預備部曲,他想要轉正,還有最重要的一關——減肥!

李無羈覺得王寧安純粹是玩他,當初要讓裝成富商,拼命吃東西,弄得李無羈的體重直接過了二百,如果披上幾十斤的鎧甲,再加上馬槊,弓箭,沒有任何一匹馬能承受他的重量。

李無羈必須每天玩命的練,負重長跑,迎着海水,做俯臥撐,爬山越嶺,舉石鎖,練馬槊,把滿身的肥肉再變成結實的腱子肉。

他不怕吃苦,可是誰都知道,越是消耗就越要補充,他的食量不斷增加,可偏偏爲了減輕體重,他必須少吃!

每天往肚子裡塞過量的食物已經夠悲催了,可相比之下,飢餓更讓人瘋!同時經歷這兩段過程,李無羈甚至覺得死都不是最可怕的,王寧安這傢伙簡直比閻王殿裡的小鬼還可怕!

李無羈曾經懷疑過,是不是王寧安故意整他,可是當他看到一羣大小夥子在海岸上訓練,頓時就咧着嘴笑了起來,他不過是王寧安的第一個試驗品,還有無數的倒黴蛋,要重複他的經歷。

上輩子的王寧安作爲一個宅男碼字工,面對着越來越差的身體,也混過一段時間的健身房,他還花了不少功夫,去研究《囚徒健身》,這是一本教你做單臂倒立撐、單腿深蹲和單臂引體向上的書……簡言之,就是讓你變得更強大。其中的橋系列和舉腿系列對力量幫助很大。

許多軍隊教官、摔跤教練和武術指導都十分青睞《囚徒健身》,上輩子的王寧安當然沒有足夠的毅力,讓自己變成強悍的肌肉男,不過卻不妨礙他借鑑書中的方法,用到自己的士兵身上。

一個大宋的士兵,平均要負重32公斤,過後世特種兵的兩倍!

沒有一個強壯的身體,是絕對沒法承載如此沉重的鎧甲,所以大宋挑選士兵的最重要條件就是身高,甚至長得越高,能拿到的軍餉就越高。王德用的老爹王就是靠着七尺多的身高,獲得了趙二的欣賞,成爲將軍的。假如姚明生活在宋代,多半也能混得不錯……

數千名王家軍菜鳥,每天吃着大塊的鯨肉,瘋狂地訓練,每個人的身上就好像衝了氣的皮球,一塊塊腱子肉鼓起來,淡薄的身體變得厚實有力,王寧安很有把握,在一年之內,就讓這幫小子變成真正的猛士!

忙碌的不只是男人,就連女子也被迫走出了家門,實際上去年她們就開始製造鯨魚骨飾品,換取口糧。

今年的規模又增加了無數倍,不但有飾品的作坊,還有成衣坊,皮草作坊,麻紡工廠,這些都是白氏投資的。

北宋還承襲了一些唐代的開放心態,對女人的限制並不是那麼多。有地方工作,能夠拿到工錢,養家餬口,越來越多的女人走出了家門,她們不怕拋頭露面,也向男人一樣,成羣結隊,大聲說笑。

強壯的婦人,扛着上百斤的鯨肉,送到作坊,提煉成鯨油,鮮血和汗水一起流下,落在地上,變成了一串明顯的印記。她們渾不在意,只是胡亂擦一把,又匆匆跑去搬下一塊,每一塊有五個銅板哩!

一天搬二三十塊,就有一百多文入賬,而且還是當天結算,婦人們小心翼翼數着每一個銅板,當確定無誤之後,就塞進荷包,這一刻,她們露出了最幸福的笑容……

第1055章 匆匆三年第128章 六藝學堂的實踐課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2章 悍婦第743章 引爆黃金熱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1048章 斂財高手第890章 只爭朝夕第500章 無恥的栽贓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545章 戰爭有紅利第1024章 大宋的仁與威第464章 民變第10章 分產不分家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1036章 爲了活命第1156章 遺物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1059章 皇帝就是無賴第1033章 文彥博跌倒,王寧安吃飽第572章 底牌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403章 大宋的力量第401章 一匹馬一個強國第1135章 各方反應第182章 新鮮出爐的王縣令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223章 教育小王爺第1049章 大家都要修鐵路第604章 官都沒人要第426章 比試第61章 一網打盡第774章 暴富第354章 朕有兒子了第48章 聲聞於天第929章 將門下一代第72章 楊家槍第169章 遼國慫了第692章 一個跑不了第372章 忠烈千秋第46章 豪奪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221章 我要去遼國第297章 決戰之開門第35章 滅殺第1148章 呂惠卿告密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475章 不屈的百姓第990章 皇者之戰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1038章 立法第1119章 強制退休第1087章 你去修書吧第522章 妄做小人的文彥博第798章 三位夫人第1053章 死灰復燃的理學第203章 碰瓷高手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120章 出了一個賊第325章 遼使的挑釁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1章 妹妹和弟弟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930章 王寧安過江第225章 千萬大單第1132章 跟着秦王,有吃有喝第188章 奇蹟之城第292章 出乎預料的敵人第937章 我們造反了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124章 大家都愛吃龍肉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988章 嚇死人的怪物第128章 六藝學堂的實踐課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782章 黑虎阿福第1061章 真打起來了第145章 肥羊上門了第92章 拼命的折老太君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1077章 凌厲反擊第46章 豪奪第1024章 大宋的仁與威第928章 大殺倭寇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562章 新交子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896章 大宋也有東林黨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690章 損失很慘重第563章 神仙也要殺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
第1055章 匆匆三年第128章 六藝學堂的實踐課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2章 悍婦第743章 引爆黃金熱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1048章 斂財高手第890章 只爭朝夕第500章 無恥的栽贓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545章 戰爭有紅利第1024章 大宋的仁與威第464章 民變第10章 分產不分家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1036章 爲了活命第1156章 遺物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1059章 皇帝就是無賴第1033章 文彥博跌倒,王寧安吃飽第572章 底牌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403章 大宋的力量第401章 一匹馬一個強國第1135章 各方反應第182章 新鮮出爐的王縣令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223章 教育小王爺第1049章 大家都要修鐵路第604章 官都沒人要第426章 比試第61章 一網打盡第774章 暴富第354章 朕有兒子了第48章 聲聞於天第929章 將門下一代第72章 楊家槍第169章 遼國慫了第692章 一個跑不了第372章 忠烈千秋第46章 豪奪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221章 我要去遼國第297章 決戰之開門第35章 滅殺第1148章 呂惠卿告密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475章 不屈的百姓第990章 皇者之戰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1038章 立法第1119章 強制退休第1087章 你去修書吧第522章 妄做小人的文彥博第798章 三位夫人第1053章 死灰復燃的理學第203章 碰瓷高手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120章 出了一個賊第325章 遼使的挑釁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1章 妹妹和弟弟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930章 王寧安過江第225章 千萬大單第1132章 跟着秦王,有吃有喝第188章 奇蹟之城第292章 出乎預料的敵人第937章 我們造反了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124章 大家都愛吃龍肉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988章 嚇死人的怪物第128章 六藝學堂的實踐課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782章 黑虎阿福第1061章 真打起來了第145章 肥羊上門了第92章 拼命的折老太君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1077章 凌厲反擊第46章 豪奪第1024章 大宋的仁與威第928章 大殺倭寇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562章 新交子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896章 大宋也有東林黨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690章 損失很慘重第563章 神仙也要殺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