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趙禎的讚許

王寧澤在半年前學習認字了,小傢伙學得很快,他會寫一家人的名字了,可是他現一個奇怪的事情,父親那一輩,名字都有王字旁,到了哥哥這一輩,名字裡帶着寶字蓋。

這麼命名,是家大業大,子孫衆多,生怕弄亂了,可是他的名字卻是三點水。

這樣王寧澤小朋友一度懷疑自己是撿來的,他去問孃親,白氏告訴他是在廁所裡撿來的。這麼一說,可不打緊,小傢伙的眼淚就跟金豆子似的,滴滴答答往下流,哭得稀里嘩啦的。奪門就往外面跑,正好撞上了王寧安,咧着嘴就問哥哥,會不會不要他?

弄得王寧安哭笑不得。

“我們的名字是爺爺取的,你出生的時候,爺爺已經戰死了,是爹和娘給你取的名字,算命先生說你五行缺水,才叫澤,懂了吧?”

王寧澤似懂非懂,不過哥哥說是那就是,小傢伙終於破涕爲笑。

“就你會當好人,小孩子叫什麼不行!”白氏嘴上罵着,心裡卻在埋怨丈夫,都怪他不學無術,叫了好幾年,才現取錯了字,真是丟死人了!

白氏沉着臉,從箱子裡取出一個虎頭帽,一雙虎頭鞋,還有帶着虎頭的手套,給小兒子從頭到尾,武裝起來,弄得跟小老虎轉世似的。

王寧澤忘記了剛纔的不快,又是跳,又是笑。他跟着哥哥,跑到了後院,

在王家的後院,有幾口頭印的鐵鍋,上面的鍋蓋是特製的,帶着巨大的竹管,竹管外面套着冷凝桶,再往後就是收集管,把冷卻的酒水都引入罈子裡。

頭一道酒雜質太多,而且度數極高,不適合飲用,最後的“酒稍子”度數太低,水汽太多,也不適合飲用,除去兩頭,剩下的就是“二鍋頭”,最是醇香味美,芳香醉人。

宋代也有燒酒,不過度數依舊不高,而且口感不算好,只有嗜酒如命的北方人才會偶爾飲用。當然了,某些工藝考究的白酒還是很貴的。

王寧安推究燒酒勢弱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個是蒸餾技術不完善,使得燒酒中有太多的雜質,就拿取酒來說,後世分成三段取酒,只用中間的二鍋頭,而北宋卻只有兩段,留下了酒頭,自然影響口感。

再有第二個更要命,大宋居然用糯米和小麥作爲釀製燒酒的主要原料,王寧安知道以後,簡直大呼意外,要知道後世製作燒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和玉米,玉米那玩意眼下還在美洲,沒傳過來,可是高粱早在西周,甚至更早的時候,就出現在華夏大地,爲什麼不用高粱釀酒呢?

王寧安只有繼續打聽了解,他很快現了原因,高粱作爲糧食作物,有兩大致命弱點,一個是產量極低,第二個是高粱米口感差

除非是極端低窪鹽鹼的土地,種植不了別的東西,老百姓纔會選擇高粱。

既然種的少,熟悉高粱的人就少,有一些人雖然也會使用高粱釀酒,比如四川著名的鵝黃酒,但是高粱成爲釀酒的主力還是在明清之後……

王寧安知道高粱在別的地方不適合,在滄州可是再好不過了!這裡正是黃泛區,土地低窪、鹽鹼,人口稀少,荒地衆多……沒有糧食壓力,土壤又適合種植高粱,用高粱釀酒,再賣遼國,賺取暴利,完整的產業鏈條就形成了。

王寧安覺得做生意最重要的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掌握了多少渠道,控制多少資源。

一個養豬的利益鏈,就讓王家拉起了百十號部曲,如果掌握了高粱酒,從種植,到釀酒,再到販售,一條龍下來,那可是成千上萬的人,他們指着王家吃飯,自然要加入王家的部曲——而且走私帶來的暴利,正好武裝王家的部曲,讓他們快擁有強悍的戰鬥力……

和包拯說的那番話是真的,此刻心中的盤算也是真的,王寧安覺得二者並不矛盾,展自己,削弱敵人,完全是一體兩面,需要同時下手。

酒水蒸餾過了一遍,王寧安取了一杯,輕輕抿了一口,乾爽清冽,回味綿長,蠻子一定會喜歡的,就看趙禎願不願意入股了……牀榻上,大宋的至尊斜倚着,他的臉色很不好,還帶着倦容,不時打哈欠,手裡拿着書,可目光明顯不在書上面。

趙禎的心情很不好,幾天之前,宮裡出了事,有一夥內侍作亂,殺了好些宮女太監,案的時候,趙禎正在曹皇后的宮中,皇后沉着應對,命令宮人平叛,還親手剪下參加平叛之人的一縷頭,作爲標記。又陪人準備好水桶,賊人縱火,輕鬆澆滅,沒有燒燬宮殿……曹皇后不愧是將門之女,沉着應付,有大將之風。

宮中出現了變動,驚動了朝廷諸臣,東府相陳執中不置一詞,而樞密使夏悚,參知政事丁度堅持認爲是可忍孰不可忍,必須嚴查徹底,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憤怒之下,趙禎點頭了,宮中五位內侍頭目都被外調,內廷勢力遭到了沉重打擊。另一方面,美人張氏在平定亂賊之中,也有救護之功,趙禎有心擡舉張美人,封她爲貴妃,夏悚鼎力支持,一羣御史卻非常反對,就連陳執中也搖搖擺擺,態度曖昧。

當了幾十年皇帝,趙禎並不糊塗,在冷靜下來,他現其中絕對有陰謀的味道,只有幾個內侍,他們還能殺得了皇帝?簡直笑話一樣。

既然殺不了皇帝,他們又爲何冒着必死的決心,大鬧一場?究竟是誰唆使他們乾的?

是曹皇后不甘心失寵,故意演得一齣戲?還是張美人迫不及待想要上位,潑了一盆髒水?

夏悚爲什麼跳得那麼高?陳執中在顧慮什麼?

一個個疑問,充斥在趙禎的腦袋裡,簡直腦袋都要炸了。

後宮爭寵,大臣黨爭,內外不和……就沒有一件事能讓朕舒心的!

“陳伴伴,你說是不是虎老了,鎮不住場面了,什麼人都敢蹬鼻子上臉,給朕難堪了?”趙禎的話中難掩憤怒。

陳琳比起以往更加衰老,他苦笑道:“聖人春秋鼎盛,是老奴無能,沒有調教好宮裡的內侍,出了亂子,驚了聖駕,老奴該死!”

“沒你什麼事,別亂頂罪。”趙禎沒好氣道:“當家三年狗也嫌,朕當了大宋朝三四十年的家,不容易,你當了宮裡二十年的家,也不容易。老百姓常說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朕早就想整飭內廷,可錢從哪裡來?總不能把人一趕了之吧?拖來拖去,說到底還是窮鬧的,朕無能啊!”

趙禎倒是自肺腑,他何嘗不知道宮中已經被各種勢力滲透了,弄得跟篩子一樣,四面漏風。居然有人敢用皇帝的安危達成不可告人的目的,簡直欺人太甚!

趙禎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可是要想大刀闊斧改革,就必須有錢,趕走老人要花錢,招募新人也要花錢,偏偏趙禎就是個最窮的皇帝,拿不出錢!

看着皇帝氣得嘴脣鐵青,陳琳湊到了近前。

“聖人,老奴剛剛收到了一份來自滄州的扎子,是養馬的王家送來的,裡面倒是有個來錢的路子,”

趙禎眉頭一蹙,隨即展開,“莫不是《三國演義》的神童嗎?朕要看看,他有什麼神鬼不測之機?”

半開玩笑,翻開了扎子,很快趙禎的眼睛就直了,野狼谷馬場已經展到了35o匹馬,其中76匹母馬已經相繼懷孕,明年第一批的馬寶寶就要誕生了。

“真是好快的度,是個辦事的人!”

趙禎讚歎道,再往下看,他突然呼吸急促起來,手也不停顫抖,激動得情不自禁。

“妙計,果然是妙計啊!”

第118章 好大的魚第745章 馮京落網第2章 悍婦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168章 好奴才第1029章 收穫頗豐第723章 尷尬的宋相公第975章 契丹來借糧第989章 蔡京的偶像第798章 三位夫人第176章 不要和王寧安談生意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179章 漸漸改變的皇帝第128章 六藝學堂的實踐課第219章 遼國的要求第879章 趙曙的新兒子第677章 這個勝利有點大第813章 小案子大思考第273章 被狄青懷疑了第382章 小女子蕭觀音第131章 皇帝仁慈,相公狠辣第164章 武夫的春天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紳背叛第731章 找茬兒第952章 勤勞的文相公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264章 可以和趙禎交差了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138章 尊貴的士大夫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606章 請斬文彥博第231章 神通不敵佛法第306章 財相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90章 兵器寶庫第686章 自投羅網的兩個蠢貨第471章 圍剿崔家第60章 愛讀書的遼國人第75章 很慘的楊大公子第951章 悽慘的錢家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627章 殺出來的變法第613章 弒君大案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671章 不怕天譴的人第1141章 清君側第445章 王者無情第124章 大家都愛吃龍肉第692章 一個跑不了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387章 兒科聖手第240章 浪費是可恥的第776章 趙禎的生日第718章 寧死也不去西域第424章 兒皇帝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390章 提議遷都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205章 官場屠夫第1138章 王雱真瘋了第248章 男人就該狠一點第220章 皇室奇葩第650章 太子要歷練第194章 被鄙視了第16章 賊配軍第256章 趙禎的強者之心第560章 倒閉潮第155章 王家軍的勝利第500章 無恥的栽贓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726章 捧得太高了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13章 祖宗顯靈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667章 趙禎搞事情第90章 兵器寶庫第511章 老斗士歐陽修第91章 沒有皇帝是簡單的第936章 宣戰漕幫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1009章 團結起來的六藝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522章 妄做小人的文彥博第936章 宣戰漕幫第455章 御前大勝第690章 損失很慘重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1100章 請太后回宮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
第118章 好大的魚第745章 馮京落網第2章 悍婦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168章 好奴才第1029章 收穫頗豐第723章 尷尬的宋相公第975章 契丹來借糧第989章 蔡京的偶像第798章 三位夫人第176章 不要和王寧安談生意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179章 漸漸改變的皇帝第128章 六藝學堂的實踐課第219章 遼國的要求第879章 趙曙的新兒子第677章 這個勝利有點大第813章 小案子大思考第273章 被狄青懷疑了第382章 小女子蕭觀音第131章 皇帝仁慈,相公狠辣第164章 武夫的春天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紳背叛第731章 找茬兒第952章 勤勞的文相公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264章 可以和趙禎交差了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138章 尊貴的士大夫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606章 請斬文彥博第231章 神通不敵佛法第306章 財相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90章 兵器寶庫第686章 自投羅網的兩個蠢貨第471章 圍剿崔家第60章 愛讀書的遼國人第75章 很慘的楊大公子第951章 悽慘的錢家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627章 殺出來的變法第613章 弒君大案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671章 不怕天譴的人第1141章 清君側第445章 王者無情第124章 大家都愛吃龍肉第692章 一個跑不了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387章 兒科聖手第240章 浪費是可恥的第776章 趙禎的生日第718章 寧死也不去西域第424章 兒皇帝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390章 提議遷都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205章 官場屠夫第1138章 王雱真瘋了第248章 男人就該狠一點第220章 皇室奇葩第650章 太子要歷練第194章 被鄙視了第16章 賊配軍第256章 趙禎的強者之心第560章 倒閉潮第155章 王家軍的勝利第500章 無恥的栽贓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726章 捧得太高了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13章 祖宗顯靈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667章 趙禎搞事情第90章 兵器寶庫第511章 老斗士歐陽修第91章 沒有皇帝是簡單的第936章 宣戰漕幫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1009章 團結起來的六藝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522章 妄做小人的文彥博第936章 宣戰漕幫第455章 御前大勝第690章 損失很慘重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1100章 請太后回宮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