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到底是誰把誰放在火上烤?(第二更)

國子監。

自從解試放榜之後,出入這裡的學子人數,明顯少了許多。

畢竟國子監的解元從來不來國子監上課,依舊寫出了完美的答卷,人都有盲從之性,漸漸的來上課的就少了,在家卷的就多了。

博士們倒是樂得清閒,他們又不像以後的太學,還有考覈指標,最好都不來聒噪,樂得空出時間研究學問,乃至琴棋書畫,瀟灑度日。

當然那是休想,總有些學子在家看不進去,就喜歡熱鬧的讀書環境,天天都來國子監報道。

“王伯庸今日沒來?”

“別提他了,本以爲多厲害,結果連前十之列都未進,實在丟了我們國子監的顏面!”

“韓稚圭和文寬夫也不在啊,都在憋着一口氣,想要贏那個人呢,你說咱們是不是也不該來?”

“哼!”

閒聊的學子們先是談到了王堯臣,故作不屑地貶低了幾句,其實也知道以王堯臣的才學,此次解試算是發揮失常。

而韓琦第三名,文彥博第五,都證明這兩位確實有真才實學,畢竟應試詩賦的難寫衆所周知,考不好也基本以此爲託詞,但人家愣是第一次參加解試,就拿到了名列前茅的成績。

可惜還有那個人……

橫亙在衆人頭頂上的那個人!

不過就在這時,一道年輕的聲音卻響了起來:“嘁!你們喪氣什麼,不就是一場國子監解試麼,禮部省試的題目可遠不是這等難度!我看這狄仕林解試固然考得還行,但河東之地,文教貧瘠,此人後勁已失,頹態畢露,現在正於家中惡補遮醜,倒也有幾分自知之明!”

這番話語一出,部分學子面露怪異,部分學子則發出一片喝彩:“此言不無道理!”“三郎說得不錯!”

一方面因爲這確實說到了抱有嚴重地域歧視的士子心坎上,另一方面也是因爲說話人的身份。

張宗順,祖父是如今位列兩府的高官,太后一黨的旗幟,樞密使張耆。

說起張耆,這也是一位提到劉娥的晉升之路中,不得不說到的人物。

當年前夫哥龔美帶着妻子劉娥,從蜀中移居京師後,窮得基本生活不下去,他便將劉娥賣給了王府指揮使張耆,張耆見劉娥相貌美麗且乖巧伶俐,於是轉手將之獻給了王府的主人,時任韓王的少年趙恆,趙恆一見劉娥,大爲歡喜,淪陷於溫柔鄉不可自拔,以致於日漸消瘦……

趙光義發現自己的兒子突然虛了,走路都飄着,仔細一詢問,才知道兒子與出身微賤且二婚的民間女子廝混,大怒之下將劉娥趕出王府,然後又爲趙恆賜婚,新娘正是潘美的女兒,即真宗的第一任皇后。

但趙恆捨不得劉娥,將其秘密安置起來,就放在張耆的家中,當時劉娥連個侍妾都不是,充其量就是一個見不得光的外室,張耆卻侍奉劉娥極爲謹慎小心,爲了避嫌,他從此不再回家居住,乾脆選了另一處宅子安身。

這個舉動爲他日後帶來巨大的回報,多年後執政國朝的劉太后,將他一路晉升爲樞密使,“章獻太后勢微時嘗寓其家,耆事之甚謹。及太后執國柄,寵遇最厚,富盛逾四十年”。

張耆的個人能力肯定是當不起樞密使一職的,但他堅定不移地爲太后黨,自然有人扶持幫襯,只不過後來劉娥死後,他自然而然地外出京師爲官,所歷藩鎮,人頗以爲擾,就體現出了能力和品性的低下。

不過這位與前夫哥有個不同,教子極嚴,兒子那輩雖然沒什麼人才,但也沒出什麼奸人,到了曾孫那輩出了一位頗爲有名的人物,張叔夜,即歷史上平定宋江起義,把宋江吊起來打的猛人。

如今的張宗順是張耆的孫子輩,家中排名三郎,若論輩分的話,就是張叔夜的叔伯,當然張叔夜還要三十年後纔出生,張宗順現在也才二十歲不到,正是年輕氣盛之時,孫子輩受到祖父的約束又相對少了些,在國子監最看那河東子不順眼的,就屬他了。

雖然這回解試馬失前蹄,沒有考上,但張宗順還是發表了一番高見,眼見提振了屬於國子監的士氣,不禁微微一笑:“且不說那些煩心的話題,諸位可知,墨文坊的行首要換人了?”

各行各業,行首極多,唯獨這個墨文坊的行首,讓士子文人露出會心的笑容來,因爲它是隸屬於教坊司的,頓時湊了過去:“三郎快說,是哪位大家有此殊榮,能坐上行首之位?我們定要去捧場的!”

張宗順展開摺扇,眉飛色舞:“這你們就不知道,這位大家可了不得,乃是江南女子,柔情似水,歌舞雙絕,名震當地教坊,也是墨文坊的周大家患了病,其餘的又當不起行首之位,才請了這位來!有美一人,清揚婉兮,聽得外人傳言,早已離京的柳三變都大爲惋惜,恨不能見上一面!”

這就是拿柳永刷名頭了,聽聽便可,但衆士子想象着佳人的絕代風華,還是眼睛一亮,連連道:“細說!細說!”

正在大夥兒聊得熱火朝天之際,一位書童快步上前,遲疑了一下,還是湊到張宗順耳邊,說了幾句話。

張宗順本來有些不耐煩,但聽着聽着,連教坊司的名妓花魁都丟到一邊了,眉頭揚起:“竟有此事?好機會啊!諸位知道三年前京師的那場滅門案麼?”

“嘶!是有耳聞……”“提那作甚?當真晦氣!”“我家大人心善,從來聽不得這些……”

國子監學子大部分都是京師人,再加上三年前畢竟不是三十年前,時間上並不久,不少人都是記憶猶新的。

張宗順道:“前幾日有人上開封府衙敲登聞鼓,那死人的宅子竟是鬧了鬼,左鄰右舍的都親眼所見,陳直閣便下令,要重新查案!”

請訪問最新地址

“原來如此……”

衆學子哦了一聲,依舊沒多少興趣,如果真的查出來了,倒是有些茶餘飯後的談資,僅僅是查案的話,那和不了了之沒有什麼區別。

畢竟正常人都能想到,能查出來三年前就查了,何必等到現在?這案子一放三年,多少證據都沒了,更是難於登天!

張宗順也知道難於登天,但恰恰是這樣,他的嘴角一揚,才提醒道:“諸位莫不是忘了,咱們國子監,有一位外界盛傳的神探吶?”

在場之人先是一愣,然後齊齊道:“那個人……狄仕林?”

“是啊!他可不是前唐狄樑公之後,號稱擅長刑名麼?”

張宗順自動忽略了劉從廣一案,反正那也被低調處理了,現在明面上大家都不好提,只當那全是開封府衙的功勞:“此人的話本,倒是將他先祖的弟子擡得極高……哼,既然蘇無名都有堪破舊案迷案的本事,那他狄仕林不是更該將滅門案破了,以安撫京師民心?”

衆學子聞言都露出笑容:“是極是極!”

有的笑容怪異,心知這是捧殺,一旦破不了案,那就大失顏面,也不管原本大家就破不了,誰讓你是神探呢?

有的倒是真心期待。

背地裡譏諷歸譏諷,話本還是要買的,而且甚至不少人還在文茂堂預定了整套,四卷《蘇無名傳》一起看,簡直美滋滋!

那麼書中無往而不利的神探,是否能從傳奇照進現實呢?

大家拭目以待!

……

“國子監又在弄幺蛾子了,這羣傢伙實在可恨!”

公孫策恨恨地說了一句,然後正色道:“仕林,你得安心備考,爭取省試也奪個頭名,力壓天下學子,讓他們氣得食不下咽,夜不能寢,那才過癮!”

狄進失笑:“明遠,毋須與這等只能背後嚼嚼舌根,自我安慰的人計較。”

公孫策凝眉道:“但現在他們是要把你架起來,放在火上烤啊!上次劉從廣一案,他們說伱不務正業,欲以話本傳奇賣弄才能,自食惡果,結果被狠狠扇臉,現在倒是變高明瞭,用了這般歹毒的手段!”

狄進很平靜地道:“實際上隨着名氣的上漲,這種事遲早會遇到,尤其是當人稱呼我們爲神探時,其中就寄託了濃濃的期盼之意,期盼我們能爲無辜者洗冤,還無頭案真相!京師無首滅門案正在此列,所以避不開的……”

公孫策緩緩點頭:“是啊……但不該是這個時候,等省試結束之後,再查便是,現在這羣人完全是不懷好意!”

“等考試結束再查案,我之前是不是對你說過?”

狄進頗爲欣慰,自從解試成績倒數後,公孫策就沉下心來用功備考,再加上他時不時提示一些西昆體的要訣,這些日子進步頗大。

包拯那邊不用擔心,歷史上就是今科進士,不出什麼特別大的意外,不會落榜,而公孫策才學其實頗佳,但他原本不適合考試,比較天真地認爲自己有才華就一定能考上科舉,結果自是名落孫山。

這位好友如果還是科舉落榜,最後當一位輔佐的師爺型角色,在狄進看來實在是過於屈才了,他是由衷希望能與這位同科及第。

所幸公孫策確實是被成績當頭棒喝了。

他很清楚,若不是這位鄰居備考的態度,或多或少影響了自己,此次解試,恐怕連最後幾名都進不去,那時候他才真是貽笑大方,根本沒臉待下去,只能灰溜溜地離開京師……

現在既然有了機會,公孫策反倒是真的暫時放下查案之心,準備踏踏實實苦學一段時間,甚至不惜放下對駢文的偏見,如狄進建議的那樣,專門學習精麗繁縟的西昆體文風。

所以此次案發,反過來變成了公孫策勸他,狄進自然知道對方的好意,也解釋道:“省試是明年二月進行,距今還有五個月,這時間固然不長,但於我而言,一味的苦學亦是閉門造車,查案完全可以當作一番調劑!”

這話是謙虛了,如果給出完美答卷的解元不能稍作休息,那別人也不活了。

而真正的關鍵還在後面:“何況國朝重文教,國子監學子的聲音確實不容忽視,他們如此迫切地追查當年的滅門案,自是爲了還當年的受害者一個公道!”

公孫策目光一動:“仕林之意是?”

狄進起身,朝着宮城的方向,稍稍拱了拱手:“仰仗太后公正嚴明,大義滅親,嚴辦外戚劉氏,真相已大白!這同樣是我狄進的探案風格,無論是皇族外戚,還是高官顯貴,當一查到底!此番他們若再度尋我出面,是否最後無論涉及到誰,都要嚴懲不貸?”

公孫策恍然,展開摺扇:“國子監學子既然如此義正詞嚴,那肯定會贊同的吧?哼,除非文名盡喪,不然也由不得他們不同意!”

兩人相視而笑:“到底誰把誰放在火上烤,還說不準呢!”

第三十一章 攤牌第兩百九十三章 審問,就是在誅心!第五百零八章 守禦國朝的重擔,要落在你的肩上了!第兩百三十六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盜匪第三百七十二章 遼主中了宋人的“奸計”第兩百六十一章 那個男人要回來了!第八十五章 《蘇無名傳》與《洗冤集錄》(第六更求訂閱!)第四十五章 爲了查案,小抄一首第八十三章 幷州神探狄仕林(第四更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二章 科學狂人的死穴第三百五十九章 讓遼人教西夏何爲上下尊卑第七十八章 鬧鬼案的最後拼圖第三百五十七章 這個秘密,我吃你一輩子!第兩百七十章 現在輪到我們出手了!第七章 當神探要天下第一等的武力,也是合情合理的吧?第五百一十一章 遼帝駕崩第三百九十四章 知道什麼叫班門弄斧麼?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展昭一擒白玉堂第一百五十章 開封府衙有一點忙(第三更)第兩百五十二章 呂公孺拜師第四百零四章 偵探小學生出馬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城司:我們的命就該這麼賤麼?(第一更)第一百九十六章 考場大魔王的發揮,就是一個字——穩!第四百一十一章 與“陷空”的較量剛剛開始?不!已經結束了!第兩百九十三章 審問,就是在誅心!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元昊:我笑那歐陽春無謀,狄進少智第三百六十八章 狄正使就是現實版李雙鷹啊!第三十二章 遲疑一秒都是對進士的不尊重第三百零一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所以勸都不要勸第四百五十二章 《謎底提前揭曉的兇殺案?》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人升上雲巔,一人墜入深淵第四百七十七章 衛慕氏遇害的真相第六章 《富家子女連續綁架事件》第兩百四十五章 要犯剛被捕,當官的就瘋了一個?第五百零四章 大榮復:李元昊居然想用江湖人復國,簡直愚不可及!第四百三十四章 狄相公衣錦還鄉第三百二十七章 公孫策不正是御史言官的最佳人選?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家在看榜時,解元在備考(第一更)第兩百三十六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盜匪第兩百四十九章 出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四百三十五章 可笑的下馬威,到底考驗了誰?第一十八章 《書院監院遇害事件》第四百八十章 包拯和公孫策的助攻第七十四章 賭上狄樑公的名義第三百九十章 寶神奴完全瘋了?第八十三章 幷州神探狄仕林(第四更求訂閱!)第兩百七十三章 高端的外交,往往採用最樸素的方式第五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五百零六章 宋軍:優勢在我!夏竦:感覺要完……第六章 《富家子女連續綁架事件》第三百五十五章 盜首:我怎的不知道摸金校尉這麼牛逼?第六十七章 第二夜第三百八十章 “金剛會”最有成就感的一次行動第六十八章 不可能犯罪第八十九章 不收拾一下外戚,好意思叫讀書人?(第三更)第三百二十八章 呂夷簡的助攻第四百零三章 《五鼎分屍奇案》第四百零七章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第一百三十八章 放下屠刀,不願成佛(第三更)第一百零二章 通姦之人竟然是她!(第三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個嫌疑人已經不夠用了!(第一更)第四百九十六章 “錦夜”:這不是背叛,是爲“組織”鋤奸!第三百零七章 殺人和破案的競賽第三百七十六章 居然是他!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江湖人報仇效率高,專挑“金剛會”的滅門第四百三十四章 狄相公衣錦還鄉第三百零四章 姐姐迴歸第兩百九十八章 機宜司緝拿遼人諜細!閒者退避!第三百四十章 強強聯手第三百七十六章 居然是他!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要我查案,先完成三件事(第一更)第四百零九章 “陷空”下盜人帖第七十九章 神探也這麼能打?第一百六十八章 趙禎:我只信任一個人!(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偷偷上進,卷死對手第五章 現在就想搞錢!第兩百八十二章 死者身份的解釋權,在我們這裡!第一百五十八章 鎖定七爺所在(第二更)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元昊:大丈夫生於天地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第兩百四十三章 他以爲他是神人麼?說剿匪就剿匪?第三百六十六章 施壓!成名!第四百七十四章 党項李氏要亡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河東路經略、安撫、緣邊招討副使狄進第四百零四章 偵探小學生出馬第兩百七十七章 主打的就是一個陪伴第一百零二章 通姦之人竟然是她!(第三更)第一十九章 三個嫌疑人第兩百三十四章 這就是本事!這才叫立威!第五十五章 一開始就露出了破綻第兩百九十九章 一步步朝着“大爺”逼近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意思你來晚了,狄青已經把犯界的遼人殺光了第四百三十章 惡貫滿盈之人,該有此下場!第一百四十八章 太后喂八大王吃藥(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九章 江德明:我居然會落到狄仕林手上?(第一更)第三百九十八章 便宜行事之權!上架感言第三百一十九章 封你爲北俠第兩百五十二章 呂公孺拜師第五百一十四章 迎回太后,廢掉元妃,是唯一的辦法!第三百七十二章 遼主中了宋人的“奸計”
第三十一章 攤牌第兩百九十三章 審問,就是在誅心!第五百零八章 守禦國朝的重擔,要落在你的肩上了!第兩百三十六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盜匪第三百七十二章 遼主中了宋人的“奸計”第兩百六十一章 那個男人要回來了!第八十五章 《蘇無名傳》與《洗冤集錄》(第六更求訂閱!)第四十五章 爲了查案,小抄一首第八十三章 幷州神探狄仕林(第四更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二章 科學狂人的死穴第三百五十九章 讓遼人教西夏何爲上下尊卑第七十八章 鬧鬼案的最後拼圖第三百五十七章 這個秘密,我吃你一輩子!第兩百七十章 現在輪到我們出手了!第七章 當神探要天下第一等的武力,也是合情合理的吧?第五百一十一章 遼帝駕崩第三百九十四章 知道什麼叫班門弄斧麼?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展昭一擒白玉堂第一百五十章 開封府衙有一點忙(第三更)第兩百五十二章 呂公孺拜師第四百零四章 偵探小學生出馬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城司:我們的命就該這麼賤麼?(第一更)第一百九十六章 考場大魔王的發揮,就是一個字——穩!第四百一十一章 與“陷空”的較量剛剛開始?不!已經結束了!第兩百九十三章 審問,就是在誅心!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元昊:我笑那歐陽春無謀,狄進少智第三百六十八章 狄正使就是現實版李雙鷹啊!第三十二章 遲疑一秒都是對進士的不尊重第三百零一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所以勸都不要勸第四百五十二章 《謎底提前揭曉的兇殺案?》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人升上雲巔,一人墜入深淵第四百七十七章 衛慕氏遇害的真相第六章 《富家子女連續綁架事件》第兩百四十五章 要犯剛被捕,當官的就瘋了一個?第五百零四章 大榮復:李元昊居然想用江湖人復國,簡直愚不可及!第四百三十四章 狄相公衣錦還鄉第三百二十七章 公孫策不正是御史言官的最佳人選?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家在看榜時,解元在備考(第一更)第兩百三十六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盜匪第兩百四十九章 出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四百三十五章 可笑的下馬威,到底考驗了誰?第一十八章 《書院監院遇害事件》第四百八十章 包拯和公孫策的助攻第七十四章 賭上狄樑公的名義第三百九十章 寶神奴完全瘋了?第八十三章 幷州神探狄仕林(第四更求訂閱!)第兩百七十三章 高端的外交,往往採用最樸素的方式第五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五百零六章 宋軍:優勢在我!夏竦:感覺要完……第六章 《富家子女連續綁架事件》第三百五十五章 盜首:我怎的不知道摸金校尉這麼牛逼?第六十七章 第二夜第三百八十章 “金剛會”最有成就感的一次行動第六十八章 不可能犯罪第八十九章 不收拾一下外戚,好意思叫讀書人?(第三更)第三百二十八章 呂夷簡的助攻第四百零三章 《五鼎分屍奇案》第四百零七章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第一百三十八章 放下屠刀,不願成佛(第三更)第一百零二章 通姦之人竟然是她!(第三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個嫌疑人已經不夠用了!(第一更)第四百九十六章 “錦夜”:這不是背叛,是爲“組織”鋤奸!第三百零七章 殺人和破案的競賽第三百七十六章 居然是他!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江湖人報仇效率高,專挑“金剛會”的滅門第四百三十四章 狄相公衣錦還鄉第三百零四章 姐姐迴歸第兩百九十八章 機宜司緝拿遼人諜細!閒者退避!第三百四十章 強強聯手第三百七十六章 居然是他!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要我查案,先完成三件事(第一更)第四百零九章 “陷空”下盜人帖第七十九章 神探也這麼能打?第一百六十八章 趙禎:我只信任一個人!(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偷偷上進,卷死對手第五章 現在就想搞錢!第兩百八十二章 死者身份的解釋權,在我們這裡!第一百五十八章 鎖定七爺所在(第二更)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元昊:大丈夫生於天地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第兩百四十三章 他以爲他是神人麼?說剿匪就剿匪?第三百六十六章 施壓!成名!第四百七十四章 党項李氏要亡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河東路經略、安撫、緣邊招討副使狄進第四百零四章 偵探小學生出馬第兩百七十七章 主打的就是一個陪伴第一百零二章 通姦之人竟然是她!(第三更)第一十九章 三個嫌疑人第兩百三十四章 這就是本事!這才叫立威!第五十五章 一開始就露出了破綻第兩百九十九章 一步步朝着“大爺”逼近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意思你來晚了,狄青已經把犯界的遼人殺光了第四百三十章 惡貫滿盈之人,該有此下場!第一百四十八章 太后喂八大王吃藥(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九章 江德明:我居然會落到狄仕林手上?(第一更)第三百九十八章 便宜行事之權!上架感言第三百一十九章 封你爲北俠第兩百五十二章 呂公孺拜師第五百一十四章 迎回太后,廢掉元妃,是唯一的辦法!第三百七十二章 遼主中了宋人的“奸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