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宋軍:優勢在我!夏竦:感覺要完……

“唔!”

大名府的帥司中,夏竦緩緩放下書信,眉頭緊鎖。

最初威逼遼國,作勢北伐,收復燕雲,就是對方的提議,他原本還有顧慮,等到太后在垂拱殿內提出袞服祭祖時,再無遲疑,趁機上書。

事實證明,這一步很正確,北伐的矛盾被袞服祭祖的衝擊分散,夏竦固然也遭到了無數的彈劾,可身爲宰執,哪個身後沒有高高摞起的彈劾奏劄,只要將這份功勞穩在手裡,他就是兩府獨一無二的功臣。

但沒等夏竦得意多久,事態就開始失控了,別說其他人,就連他自己都是一路被推着,來到了這個位置上。

平心而論,即便沒有狄進的這封書信,夏竦近來的心中,也不免生出許多擔憂和顧慮來。

宋遼之間的真正交戰,是從宋太宗第一次北伐開始,到澶淵之盟簽訂,斷斷續續打了二十五年,而從澶淵之盟簽訂到如今的天聖九年,太平了也是剛剛二十六年。

但這份太平不會一直持續下去。

正如第一次北伐的前序,是太宗滅北漢一樣,當年北漢北漢政權割據河東,作爲遼國附庸,屏蔽燕雲,太祖在實施先南後北的進軍方略中,曾分兵攻取北漢,試圖剷除遼的附庸政權,以便收復燕雲,但每次進攻均遭遼援軍阻撓而未果。

直到太宗繼位後,太平興國四年親率大軍攻北漢,先敗遼援軍,繼破太原,纔是大功告成。

北漢一滅,就攻燕雲。

同樣的道理。

西夏一滅,可攻遼國。

可也太急了些。

當年宋滅北漢,未及休整戰力,太宗即令轉兵北向,欲一舉奪取幽州,結果慘敗於高梁河。

而今宋滅西夏,同樣未及休整戰力,即調西軍北上,與河北禁軍合歸一處,準備北伐。

豈非犯了類似的錯誤?

夏竦其實並不願意如此。

他雖然不喜狄進,卻很認同對方的戰略眼光,屯兵河北,威逼遼國,是爲了爭取戰略主動。

事實證明,遼人爲了保住燕雲之地,確實將援助西夏的軍隊撤了回來,這就證明遼庭怕了,既如此,宋廷完全可以在河北整軍備武,不斷做出威逼之勢。

何況備戰本就不止是錢糧,最關鍵的還是兵員。

夏竦到了河北後,親自視察各營禁軍,只覺得觸目驚心,二十多年的太平,使得河北軍的疲弊程度,遠遠超乎想像,別說與西北邊軍相比,連京營禁軍都比不上。

這樣的軍隊,接下來真要與西北邊軍合兵一處,那根本是拖後腿的作用,想要與遼人的鐵騎交鋒,必須要整肅軍紀,大肆操練。

這個過程,往少了算,也得兩三年,才能初見成效。

可朝堂的動作,卻越來越快,漕司日夜不停地調集船隻,各種糧草輜重北上,這顯然是要速戰速決的節奏。

只因遼國內亂的消息不斷傳來,主戰派的呼聲越來越高,而夏竦的憂慮也越來越深,直到這封信件上的假設,終於讓他徹底下定決心。

“去將劉太尉請來!”

……

“拜見夏相公!”

劉平很快赴約。

這位五十多歲的老將滿面紅光,聲如洪鐘,依舊是威風凜凜的模樣,只是相比起京師時在夏府宴飲時,還放浪形骸地帶走美姬,此時威儀中帶着自矜,已有了幾分宰執重臣的氣度。

夏竦同樣以平等的關係論交,這位憑藉滅夏的功績,又有着進士的出身,基本預定了下一任樞密使的位置:“士衡,你我之間也不要見外,我此來是有一件要事,與你相商!”

劉平見到左右退下,連侍從婢女都沒有,很不符合夏竦一貫的享樂作風,也鄭重起來:“請夏公賜教!”

夏竦性情使然,當面得罪人的事情從來不做,將手中的信件遞了過去:“賜教不敢當,這是河西來信,士衡不妨一覽!”

劉平接過信件,看完後皺起眉頭,顯然並不贊同:“狄相公所慮,未免有幾分誇大,蕭孝穆受了重傷,只是軍中傳出的消息,若是僞裝了偷偷南下入燕京,設下圈套,倒還能辦到……”

“然契丹人在遼東曠日持久,上下疲憊,慘勝應是做不得假的!”

“不然的話,難不成這耗時日久的平叛,就是爲了引我朝北伐不成,萬萬沒有這般用兵的道理啊!”

夏竦提醒道:“遼東軍疲憊,鎮守燕雲的八萬遼軍,卻是養精蓄銳!”

劉平笑了:“我軍可是有二十五萬之衆,錢糧充足,甲冑齊備,徐徐推進,燕雲本就我漢家男兒之地,一旦敗了北虜,豈能不迎附王師?此番北伐,優勢在我啊!”

夏竦無奈,唯有正色道:“老夫與仕林所見略同,還望士衡慎重!”

“哦?”

劉平有些動容。

他並不知道,當年夏竦是準備捨棄他的,甚至有心不讓他起復,在劉平眼中,夏竦和狄進一直是舉薦信任自己的恩主,如今這兩位居然提出相似的見解,都不看好北伐?

劉平早已不是當年在無憂洞內一味冒進,身敗名裂之人,在與西夏的交戰裡,他處處謹慎,步步爲營,將宋軍的優勢發揮到極致,纔有了銀夏地區勢如破竹的連番大勝。

可此時此刻,他左思右想,卻還是難以被說服:“不是老夫不願聽從兩位相公的見解,實在是這等戰事,需上下用命,氣勢如虹,若是我命諸將步步深思,畏首畏尾,原本的幾分優勢也會蕩然無存,何況……”

劉平也不是隻會打仗,說到這裡,問出了關鍵:“倘若兩府催促,傳了軍令來,該如何應對?”

夏竦沉默下去。

這纔是問題的關鍵。

如果由得夏竦作主,這一戰完全可以往後拖延,等到萬事俱備,再揮師北伐,但他現在點燃了火焰,卻控制不住這把火。

到時候萬一遼軍如狄進信中所言,再故技重施,先佯裝戰敗,引誘宋軍深入,前線戰報迴歸,朝中收復燕雲之心急切,催促前方進軍,又該如何?

難道抗旨不遵?

“唉!”

心中權衡了許久,夏竦終究沒有那份擔當,也不願意用自家的前程,去驗證這番猜測,嘆了口氣後,緩緩地道:“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

劉平聽懂了,又沒有完全聽懂:“夏公之意是?”

夏竦輕嘆:“倘若前線戰事不利,我要確保,不被遼人破三關,反攻我河北境內!”

劉平臉色沉了沉,有些不悅地道:“夏公儘管放心,當年太宗兩度北伐,也沒有讓北虜破了三關,我等豈會淪喪大宋國土?”

太宗北伐,尤其是第一回,在高梁河讓契丹鐵騎難以望其項背後,遼景宗不甘,遣燕王韓匡嗣等率軍反撲,進攻河北,結果宋軍臨戰改變太宗所授陣法,大敗遼軍,殲敵萬餘。

遼人不死心,又率軍攻雁門,楊業與潘美南北夾擊,再敗遼軍。

遼人還不死心,遼景宗親率大軍進攻瓦橋關,宋軍又以南易水爲障,設防禦遼,後遼軍三路出兵,攻滿城、雁門、府州,皆被宋軍擊敗,只得悻悻罷手。

如果摒棄對鐵騎的恐懼,仔細衡量宋遼之間的交鋒戰績,其實能夠明顯看出,雙方的差距並不大,哪一方主場作戰,就有了巨大的優勢,足以擊敗遠來入侵的對手。

所以劉平固然沒有自大到,認爲自己就能一戰收燕雲,但滅夏的戰績依舊給予了他充足的信心,只看戰果有多大。

至於被遼人反撲,攻陷三關,沒有那種可能。

夏竦卻真慌了。

如今的河北軍,和當年楊業、潘美率領的河北軍,真的大不一樣啊!

倘若前線一潰千里,讓遼人反撲過來,想要這羣二十多年不上陣的禁軍頂住壓力,讓遼人無法趁勝追擊擴大戰果?

別到時候遼人勢如破竹,破了三關不說,直接打到大名府下,連他的安危都無法保證!

但這些話,夏竦也沒有跟劉平說,選擇稍作安撫後,送走了對方。

一是再說下去,也無法改變這位老將的心態,二者即便說動了劉平,劉平也不能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

“事已至此,唯有這個辦法,即便狠狠得罪了宮中的那一位,老夫也得給河北備下一條退路!”

夏竦回到桌案前,咬了咬牙,親自磨墨,寫了一封書信,喚來最親信的忠僕:“你速去河西路興州,將這封信親手交予宣撫使趙稹!”

……

“太猖狂了!太猖狂了!他們竟敢這般對待一任宣撫使!”

砰的一聲,趙稹的手重重拍在桌案上,面容鐵青。

來到興州已經十日了,別說狄進的面,就連其餘九州知州都沒有一個來拜會他,好似都忙得不可開交。

趙稹也聽過,許多官員在京師做官久了,到了地方後水土不服,會被當地的官吏聯手架空,連外放的宰執都有先例。

但這麼明目張膽的架空,還是聞所未聞的,你們至少也要裝裝樣子啊!

關鍵在於,如此一來,宣撫司也建不起來了。

和經略安撫使主管經略安撫司一樣,宣撫使麾下也要有一大批官吏,掌管一路事務,可以名正言順地插手地方事宜,如今河西路初立,百廢待興,這些官吏當然是由宣撫使自己招募,甚至能賞賜官身,讓有才華的平民解褐入仕,一步登天。

可現在,消息傳出去幾日了,番人倒是來了不少,卻都是那種連漢話都說不清楚的,還有些街頭閒漢,地痞無賴聽到消息,居然也敢往面前湊,堂堂宣撫司和它的主官一樣,都是威嚴掃地。

趙稹震怒之餘,難免有所恐慌。

他這幾日終於想明白了一件事。

消息傳到京師,御史彈劾狄進,自己這位前樞密副使,首先會在太后心中,留下一個極其無能的印象!

其次在這個北伐的關鍵時刻,朝廷也不可能對狄進這種有威望有能力的地方經略使,做任何嚴厲的處罰……

即是說,只要狄進願意,他接下來在河西的日子就將度日如年下去!

亦或者,堂堂兩府宰執,代天傳詔的宣撫使,率先向一位小輩服軟?

“相公,有書信送到,是大名府留守夏公的親筆信!”

“嗯?將人帶進來!”

正在煎熬之際,夏竦的忠僕入內,恭敬地奉上信件。

趙稹詫異地接過,打開後仔細看了一遍,眉宇間陰霾散開,都來不及揮退此人,就起身朝着東南的京師方向深深一躬:“老夫就知,太后必有旨意,得夏子喬之主,老夫定在河西宣佈威靈,傳頌太后聖德!”

第一百八十二章 狄仕林,你到底是不是人!(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九章 朝堂重臣的格局第六十三章 氣氛都到這了……第兩百二十五章 既然都去兗州當官,何不一路同行?第一百三十七章 此案最大的支持者是太后(第二更)第兩百三十二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三百五十六章 書中情節與現實相似?這就是推理啊!第兩百四十六章 在我面前,你沒有裝瘋的資格!第兩百三十五章 爲了證明你們的清白,案子不得好好查一查?第兩百五十五章 狄同判是如何跟地方土豪講道理的第兩百四十七章 軍器府庫案的真相第四百九十九章 四大宦官死了三個,現在輪到你嘍!第兩百六十二章 《洗冤集錄》裡的學術之理第一百四十六章 絕望的人是不會讓同夥好過的(第二更)上架感言第一百五十章 開封府衙有一點忙(第三更)第四百七十七章 衛慕氏遇害的真相第五百零九章 狄青出擊第兩百六十五章 劉娥初見狄卿(除夕快樂!)第兩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從寬,反倒是爲了兄弟之情?第兩百六十章 被少年偵探吊打的提刑官第兩百四十七章 軍器府庫案的真相第七十九章 神探也這麼能打?第兩百二十五章 既然都去兗州當官,何不一路同行?第十章 抓到你了!第一百二十章 什麼叫風輕雲淡啊?科舉之後,不看榜單!(第三更)第三百九十八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一百三十八章 放下屠刀,不願成佛(第三更)第三百八十七章 萬衆矚目的歸來第三百九十章 寶神奴完全瘋了?第兩百八十九章 兇手現形第三十四章 解試報名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不愧是狄樑公的後人,太讓人驚喜了(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書迷趙禎終見解元郎(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二章 狄湘靈的長風鏢局第三百零五章 熬老頭戰術啓動第一百七十八章 同時交代的犯人,截然不同的供詞(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五章 狄同判是如何跟地方土豪講道理的第兩百一十五章 讓呂夷簡見識見識什麼叫五代遺風第一百七十八章 同時交代的犯人,截然不同的供詞(第一更)第兩百一十一章 五張儺面,可殺二十人否?第四百二十七章 狄進和呂夷簡的強強聯手第三百三十三章 國朝的改變,從個人的進步開始!第九十三章 劉從廣之死(第三更)第三百七十五章 元妃:裁員裁到了大動脈?第六十六章 查案不忘上進第一百二十七章 紅傘驗屍(第一更)第四百四十七章 宋人不惜一戰,連宦官都硬起來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我將引領歷史的走向,徹底改變天下!第兩百六十三章 都來拉攏第四百九十五章 “杜康”:一日是大哥,終生是大哥第一百七十八章 同時交代的犯人,截然不同的供詞(第一更)第兩百四十三章 他以爲他是神人麼?說剿匪就剿匪?第兩百四十六章 在我面前,你沒有裝瘋的資格!第四百八十七章 《天命神石讖言事件》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不愧是狄樑公的後人,太讓人驚喜了(第三更)第四百二十七章 狄進和呂夷簡的強強聯手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個真相你們能接受麼?(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三章 他以爲他是神人麼?說剿匪就剿匪?第四百八十五章 “上師”的謀算第一百四十九章 劍指省元!最有含金量的頭名!(第二更)第四百二十八章 “神通法”總綱第八十八章 書友見面會(第二更)第四百八十六章 西夏滅亡第兩百三十一章 下馬威第三百八十五章 御史公孫策準備開噴第四百零一章 國朝哪來這麼多的貪官,說白了不就是內鬥嘛!第兩百四十九章 出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三百七十六章 居然是他!第三百七十二章 遼主中了宋人的“奸計”第一十三章 不愧爲狄樑公之後第四百章 包拯推崇的江湖俠客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下師出有名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謎底提前揭曉的兇殺案?》第四百四十二章 劉六符:宋朝的漢人臣子,纔是真正的臣子啊!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方臥底齊聚“組織”第兩百一十三章 苦一苦武人,罵名他們來擔!第一百五十三章 七爺:區區三個趕考士子,看我怎麼拿下!(第三更)第三百八十五章 御史公孫策準備開噴第三百四十章 強強聯手第七十六章 破解雪地人頭之謎第九十八章 姐,你是我的眼!(第二更)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假“金剛會”》(新年快樂!)第三百六十五章 終於有兇手對神探下手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兩百八十七章 兇手與神探的過招第四百八十五章 “上師”的謀算第四百九十六章 “錦夜”:這不是背叛,是爲“組織”鋤奸!第五十二章 這次是真丟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党項李氏要亡了第兩百六十八章 官場神技——不粘鍋!第四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五十二章 這次是真丟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倒要看看,宋人派了哪位名將,動用了多少人馬第兩百三十六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盜匪第三十三章 現成的先生第一百六十六章 國朝又將出一位三元魁首?(第二更)第四百三十章 惡貫滿盈之人,該有此下場!第三百五十三章 楊公寶庫的傳奇故事第六章 《富家子女連續綁架事件》
第一百八十二章 狄仕林,你到底是不是人!(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九章 朝堂重臣的格局第六十三章 氣氛都到這了……第兩百二十五章 既然都去兗州當官,何不一路同行?第一百三十七章 此案最大的支持者是太后(第二更)第兩百三十二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三百五十六章 書中情節與現實相似?這就是推理啊!第兩百四十六章 在我面前,你沒有裝瘋的資格!第兩百三十五章 爲了證明你們的清白,案子不得好好查一查?第兩百五十五章 狄同判是如何跟地方土豪講道理的第兩百四十七章 軍器府庫案的真相第四百九十九章 四大宦官死了三個,現在輪到你嘍!第兩百六十二章 《洗冤集錄》裡的學術之理第一百四十六章 絕望的人是不會讓同夥好過的(第二更)上架感言第一百五十章 開封府衙有一點忙(第三更)第四百七十七章 衛慕氏遇害的真相第五百零九章 狄青出擊第兩百六十五章 劉娥初見狄卿(除夕快樂!)第兩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從寬,反倒是爲了兄弟之情?第兩百六十章 被少年偵探吊打的提刑官第兩百四十七章 軍器府庫案的真相第七十九章 神探也這麼能打?第兩百二十五章 既然都去兗州當官,何不一路同行?第十章 抓到你了!第一百二十章 什麼叫風輕雲淡啊?科舉之後,不看榜單!(第三更)第三百九十八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一百三十八章 放下屠刀,不願成佛(第三更)第三百八十七章 萬衆矚目的歸來第三百九十章 寶神奴完全瘋了?第兩百八十九章 兇手現形第三十四章 解試報名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不愧是狄樑公的後人,太讓人驚喜了(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書迷趙禎終見解元郎(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二章 狄湘靈的長風鏢局第三百零五章 熬老頭戰術啓動第一百七十八章 同時交代的犯人,截然不同的供詞(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五章 狄同判是如何跟地方土豪講道理的第兩百一十五章 讓呂夷簡見識見識什麼叫五代遺風第一百七十八章 同時交代的犯人,截然不同的供詞(第一更)第兩百一十一章 五張儺面,可殺二十人否?第四百二十七章 狄進和呂夷簡的強強聯手第三百三十三章 國朝的改變,從個人的進步開始!第九十三章 劉從廣之死(第三更)第三百七十五章 元妃:裁員裁到了大動脈?第六十六章 查案不忘上進第一百二十七章 紅傘驗屍(第一更)第四百四十七章 宋人不惜一戰,連宦官都硬起來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我將引領歷史的走向,徹底改變天下!第兩百六十三章 都來拉攏第四百九十五章 “杜康”:一日是大哥,終生是大哥第一百七十八章 同時交代的犯人,截然不同的供詞(第一更)第兩百四十三章 他以爲他是神人麼?說剿匪就剿匪?第兩百四十六章 在我面前,你沒有裝瘋的資格!第四百八十七章 《天命神石讖言事件》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不愧是狄樑公的後人,太讓人驚喜了(第三更)第四百二十七章 狄進和呂夷簡的強強聯手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個真相你們能接受麼?(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三章 他以爲他是神人麼?說剿匪就剿匪?第四百八十五章 “上師”的謀算第一百四十九章 劍指省元!最有含金量的頭名!(第二更)第四百二十八章 “神通法”總綱第八十八章 書友見面會(第二更)第四百八十六章 西夏滅亡第兩百三十一章 下馬威第三百八十五章 御史公孫策準備開噴第四百零一章 國朝哪來這麼多的貪官,說白了不就是內鬥嘛!第兩百四十九章 出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三百七十六章 居然是他!第三百七十二章 遼主中了宋人的“奸計”第一十三章 不愧爲狄樑公之後第四百章 包拯推崇的江湖俠客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下師出有名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謎底提前揭曉的兇殺案?》第四百四十二章 劉六符:宋朝的漢人臣子,纔是真正的臣子啊!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方臥底齊聚“組織”第兩百一十三章 苦一苦武人,罵名他們來擔!第一百五十三章 七爺:區區三個趕考士子,看我怎麼拿下!(第三更)第三百八十五章 御史公孫策準備開噴第三百四十章 強強聯手第七十六章 破解雪地人頭之謎第九十八章 姐,你是我的眼!(第二更)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假“金剛會”》(新年快樂!)第三百六十五章 終於有兇手對神探下手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兩百八十七章 兇手與神探的過招第四百八十五章 “上師”的謀算第四百九十六章 “錦夜”:這不是背叛,是爲“組織”鋤奸!第五十二章 這次是真丟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党項李氏要亡了第兩百六十八章 官場神技——不粘鍋!第四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五十二章 這次是真丟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倒要看看,宋人派了哪位名將,動用了多少人馬第兩百三十六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盜匪第三十三章 現成的先生第一百六十六章 國朝又將出一位三元魁首?(第二更)第四百三十章 惡貫滿盈之人,該有此下場!第三百五十三章 楊公寶庫的傳奇故事第六章 《富家子女連續綁架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