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六章 《洗冤集錄》上線前夕

“狄仕林還在泗水縣?”

秋高氣爽,萬里無雲,呂夷簡來到窗邊,欣賞着景色,緩緩開口道。

“是!開渠排水,已有成效,地方豪紳,多有相幫……”

呂公弼正在桌邊處理州衙公務,聞言起身回話,語氣越來越低沉。

那位帶着弟弟呂公孺下到縣裡,已有數月,紮根泗水,一次都沒回州衙。

關鍵是對方興修水利,還真的成了,不僅泗水縣當地支持,兗州各縣皆有人響應,尤其是四位地方上的土豪,出人出錢,積極響應。

於是乎,乾封、寧陽等其他各縣的官員,陸續去泗水縣拜訪,誰都想興修水利,造福一方的同時,也爲自己添上一筆豐厚的官場履歷,既然對方能調用豪紳力量,哪個地方官不得巴結着?

如此一來,同判不在州衙坐鎮,各地的縣令紛紛去拜訪,愈發凸顯出威望和地位,再聯想到之前平山匪,除奸佞,反被知州摘果子,把人排擠出了州衙,結果下到基層,依舊一心爲民,興修水利,雙方的高下對比一目瞭然。

照這麼下去,呂夷簡還想回中樞?在地方上養老去吧!

“不爭而爭,實在高明,怪不得父親將之視爲對手!”

呂公弼本以爲對方收了呂公孺當弟子,不看僧面看佛面,至少要緩和幾分,結果真如父親所言,收徒歸收徒,鬥爭歸鬥爭,這位是半點不會手下留情的。

相比起兒子的憂心忡忡,呂夷簡的神色倒還平靜。

他真正頭疼的,不是地方上這些你進我退的手段,真要鬥這些,他有的是反擊的法子,關鍵在於狄進簡在帝心,而自己已經得罪過官家一回,不能錯上加錯。

呂夷簡當年也是靠着叔叔呂蒙正的舉薦,在真宗心裡留下了此人有宰相之才的好印象,後來才能展現才華,平步青雲,此時的狄進就相當於當年的他,並且猶有過之,要對付這樣的人,鬥得你來我往,只會讓官家厭惡。

所以呂夷簡纔有了接下來這番交談:“京師傳來兩個消息,張公再度請辭了。”

呂公弼臉色再變:“父親,若張相公致仕告老,那宰相之位,兩府必有一番爭奪!”

宰相的位置,一個蘿蔔一個坑,有時候不僅僅是要才幹和資歷,更要前任宰相退下來,如今張知白年老體弱,這是最好的晉升機會,那些身在兩府的樞密使、參知政事、樞密副使,都有更進一步的打算,而一旦別人頂替上去,呂夷簡的機會就愈發渺茫了。

呂夷簡不置可否,接着說出第二個消息:“晏同叔被貶,知應天府。”

呂公弼奇道:“晏學士是最年輕的兩府要員,爲人一向謹慎低調,怎的也獲罪外放了?”

呂夷簡看着這個寄予厚望的二兒子:“你以爲呢?”

“看來羣臣希望太后還政,還不是時機!”

呂公弼沉吟片刻,心中有了數,官家固然有所成長,但與太后相比,還是太嫩了,晏殊的外放其實就是第一輪較量的結果,再結合自家的處境,眼睛一亮:“若父親大人爲相,可以安穩時局,令太后和官家高枕無憂,國朝太平,百姓安寧!”

呂夷簡微微搖頭:“然官家不信老夫,老夫便無法消弭太后與官家之間的裂痕,更別提安穩朝堂!”

呂公弼凝眉:“如此說來,關鍵還是在狄同判身上?可他牢牢守着分寸,於外人眼中,反倒是我呂家咄咄逼人,這該如何是好?”

現在狄進就是顆軟釘子,看似節節退讓,實則刺得呂家生疼,而官家還不消氣,總不能年近五十的呂夷簡向十七歲的狄進示弱,那他的宰相之位也別想要了!

呂夷簡又提起了另一件事:“晏同叔去年便很賞識狄仕林,向官家舉薦過他的另一部作品,名《洗冤集錄》,只是殘稿,卻已經強調了人命大於天,但凡斷案,當細緻驗屍,注重實證,切不可有半分草率!狄仕林在泗水縣中坐鎮時,見縣尉,問仵作,一談就是整日,絲毫不知厭倦,此事也傳遍了兗州,你覺得他在做什麼?”

呂公弼身軀一震:“著書立作?”

呂夷簡撫須:“《蘇無名傳》再是風靡民間,終究是話本傳奇,上不了檯面,但《洗冤集錄》不同,這是真的立言之作!”

原本以狄進的年齡,哪怕是三元魁首,也根本沒有資格發表傳統的經學著作,可刑名之作不同,以前還沒有人系統地將這一塊總結過,更別提著作教導天下,他如果成功了,便是前無古人。

所以晏殊十分鄭重,呂夷簡看過蘇無名後,也很快意識到其中的價值,再結合狄進在地方上的行爲,知道對方在修建水利的同時,肯定在不斷完善《洗冤集錄》。

對此呂夷簡給出極高的評價:“人命大如天,實在是每一位掌有刑名之權的官員,需要重視的道理,此作理應推行天下!”

呂公弼抿了抿嘴,這話從父親口中講出來,怎的就那麼怪呢?

但他也理解了,以父親的資歷地位,不能向狄進一個年輕的後輩低頭,卻可以向人命大於天的著作《洗冤集錄》低頭,一旦發表《洗冤集錄》,身爲前任宰執的父親就可以立刻出面支持,上書朝堂宣揚此書的價值,將之推行天下。

到時候,把立功立言的同判狄進風風光光地送回京師,撫平官家的怨氣,父親也能順理成章地參與到太后與官家的還政交鋒,籍此迴歸中樞。

呂公弼終於明白了計劃,怪不得任由對方在泗水縣發展,但還有一點不明白:“狄同判若是壓着《洗冤集錄》不出?又該如何?”

何時發書是人家的自由,萬一拖更了,那想要支持,都沒地方去啊?

呂夷簡早有了全盤的打算:“許衝中毒身亡的案子,京東路提刑司剛出了結果,是自殺身亡,你可關心過了?”

呂公弼怔了怔,想了一下,才記起來這位許衝,是自家的幕僚,在來兗州的路上被人毒死的那個。

話說兗州發生了這麼多事,追溯源頭,正因爲此人之死,但後來追查彌勒,救回被綁架的呂公孺,爲其尋找解毒藥劑,倒是將最初的許衝案忘了,再加上當時發生的是曹州之地,跨州不便,便交予了京東路提刑司。

只是這自殺身亡,實在有些糊弄……

想到這裡,呂公弼面色立變:“父親之意,是要將這起案子作爲刀,遞到狄同判手裡?”

“刑名是狄仕林的根基,他不能坐視自己親見的案子裡,出現冤假錯案,而路一級提刑司輕率查案,輕慢人命,也適合宣揚《洗冤集錄》問世的必要性!”

呂夷簡說到這裡,關照道:“善待妻子,好好安撫,凡事做在前面!”

呂公弼完全明白了,京東路提點刑獄公事洪邁,是他妻子王氏孃家的門生故吏,現在卻將淪爲一本書的墊腳石,但仔細想了想,又不禁心悅誠服,鄭重應下:“是!”

……

泗水縣衙。

後院堂中。

一羣書吏正在整理書稿,爲首的赫然是州衙的節度推官鄭茂才。

他正在查看各種死因的鑑別,包括病死、自刑、殺傷致死、火燒致死、服毒致死、受杖致死、塌壓死、蛇蟲傷致死、酒食醉飽致死等等,每一條皆有細緻的記錄,而這僅僅是第一篇,後面還有篇章。

這些書稿是那位同判手寫的,身爲十幾年的老刑名,起初看到這些,着實是大開眼界,又冷汗涔涔,方纔知道自己以前查案有多糙。

但那位還嫌不夠,再由書吏謄抄,然後經由每一位經歷過案件的第一線官吏,反覆驗證,查找錯誤,一絲一毫的細節都不能有差池。

鄭茂才此時是由衷的敬畏,也意識到對方如果要找自己的罪名,憑他這些年間動不動用刑的辦案方法,早就脫下這身官袍了。

如今似乎有了將功贖罪的機會,自是要用心完善這本前所未有的刑名著作。

狄進確實準備看看他是否有改過的態度。

沒辦法,歷史的侷限性擺在這裡,如果用刑的地方官員都定罪,那沒人願意查案,畢竟如包拯、公孫策這樣有破案能力的主官是極少數的,大部分官員確實不具備嚴謹審案的能力,對刑偵的流程,就是簡單的分析後,開始拷打案件嫌疑人,如果正好對了,那就順利破案,如果錯了,就有人蒙受不白之冤,而由於行刑的殘酷,即便日後伸冤,對於無辜者的摧殘也是不可逆的,好比楊乃武與小白菜。

所以狄進在泗水縣修建水利的同時,一有空閒,就開始推動《洗冤集錄》的進程,希望這部著作早一日問世,早一日能傳播於世間,或許就能減少一部分冤假錯案。

以前地方官員沒有相關技巧,水平不足,不得不行刑逼供,倒也罷了,等有了指導書籍,按圖索驥,照搬着做,如果再嫌麻煩,那就可以抓住一羣典型,狠狠治罪!

此時將手中的書稿校對完畢,確定沒有疏漏後,鄭茂才親自捧着,來到書房之外稟告:“狄同判!”

“進來吧!”

狄進正在書桌上寫着,呂公孺站在一側,另一側則是招安未定,但已經擺出一副心腹門生模樣的大榮復。

所謂地主豪強來相助,其中自然有內幕,最爲慷慨解囊的四位,泗水縣的包有同、乾封縣的公冶坤、寧陽縣的邢路南、瑕丘縣的鄧千山,正是大榮復的四位家將。

有了他們領頭,許多不知情的地方鄉紳豪族,都開始盲從捐助,生怕別人捐了自己沒捐,被這位前程遠大的同判記恨在心。

狄進對此樂於見得,而經營地方的四大家將身份暴露後,狄湘靈也把大榮復放了出來。

畢竟核心班底暴露,大榮復這個時候跑了,那手下必然被連根拔起,只剩他一個光桿司令,復國再無指望,所以這位渤海王族確實沒跑,反倒是來了泗水縣攀交情。

此時狄進審覈了鄭茂才的校對書稿,微微頷首,又交付了下一篇章的核對,大榮復等到機會,開始稟告一件要事:“同判,下官聽到一個消息,之前呂家幕僚許衝,在來兗州的路上中毒身亡,此案交由提刑司審理,如今拖延數月,結果終於出來,竟是自殺身亡!”

狄進停下筆,詢問道:“許衝之死,與彌勒教可有關聯?”

“無關!”大榮復斷然搖頭,末了又補充一句:“至少不是祭禮下達的命令,若是下面的教徒私自行動,我也不知,但依我之見,應是教外之人爲之!”

狄進又問:“此案我一直有所關注,但提刑司遲遲不出結果,最終斷定自殺身亡,基於哪些證據?”

大榮復冷哼一聲:“提刑司的理由是,許衝發現了其妻子沈氏的秘密,不願揭露,又無顏面對,悲憤之餘服毒自盡!這完全是臆測,顯然是要草草結案,不想牽扯到呂家!”

狄進臉色微沉:“一路提刑官,責任重大,不僅要督察審覈所轄州縣的案件,更要接受百姓的上訴,尤其是對於疑難案件,得反覆深思,詳細察驗,如此才能平反冤獄,若都如京東路這樣,草率了事,百姓又有何指望呢?”

大榮復連連點頭,順勢提議:“這不也恰恰證實了同判之作的重要麼?若能推翻提刑司的結案,擒獲真兇,既能打擊呂家,又可籍此推出《洗冤集錄》,讓朝野上下重視,可謂一箭雙鵰!”

狄進目露沉吟。

京東路提刑官洪邁所爲,確實像瞌睡送枕頭,送上門來給他立威,但聯想到此人與呂家的關係,呂夷簡會犯這樣低級的錯誤,絲毫不提醒門生故舊,將把柄送到自己面前麼?

如果不是犯錯的話……

狄進眉頭一揚,伸出手揉了揉認真聆聽的呂公孺腦袋,發出感慨:“令尊真是厲害,這個陽謀,我不得不應啊!”

第兩百三十七章 《知州之子綁架事件》第兩百一十九章 兇手積極地把案子查清楚了第五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四百八十四章 剃髮易服,民怨沸騰,但有大遼撐着第兩百章 官家有點太喜愛了!授官不能這樣授啊!第五百零六章 宋軍:優勢在我!夏竦:感覺要完……第八十九章 不收拾一下外戚,好意思叫讀書人?(第三更)第兩百一十章 事實證明,不能拖欠匠人的工錢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發展,唯獨七爺破防了!第兩百七十七章 主打的就是一個陪伴第四百二十一章 “你到底是誰?”“狄進,一位偵探而已!”第四百三十六章 我的強勢在你的想象之上第七十三章 鬼也有冤第六十七章 第二夜第七十七章 證據呢?你倒是把證據拿出來啊!第三百四十九章 快別熱身了,你打不過這個宋使啊!第一十七章 一些漫不經心的話語,將疑惑解開第一十六章 幸福的煩惱第兩百五十七章 晏殊和范仲淹強勢圍觀第四百六十六章 你也是自己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四大宦官死了三個,現在輪到你嘍!第四百二十八章 “神通法”總綱第四百七十五章 比誰投降快第四百九十三章 元妃:忠言順耳,神石說得對啊!第六十四章 《客棧惡鬼殺人事件》第三百章 大榮復 誰罵我一句亡國奴,我殺他全家!第二章 銅錢油花第三百六十四章 殺人預告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賜良機第八十五章 《蘇無名傳》與《洗冤集錄》(第六更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一章 遼帝有請第四百三十二章 朝堂上最年輕的經略相公,天章閣侍制第兩百五十八章 都盼着我贏第一百二十三章 《京師無首滅門案》(第三更)第四百零四章 偵探小學生出馬第四百一十章 子時到來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不愧是狄樑公的後人,太讓人驚喜了(第三更)第一百零三章 皇城司:我們還沒來得及污衊他,竟然先被污衊了?第三十一章 攤牌第五百零三章 名臣如雲,衆星閃耀第兩百七十二章 太后特賜五品服第一百四十一章 駙馬,你知道“和離”嗎?(第三更)第三百三十章 請閣下赴‘死’第兩百一十一章 五張儺面,可殺二十人否?第三百三十六章 展仲的死亡信息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覺得我又行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佛法做不到的事情我來做(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一章 滅了你的傲氣,破了你的底氣第三百四十九章 快別熱身了,你打不過這個宋使啊!第兩百八十九章 兇手現形第一百二十六章 奉旨查案!我要掘土開棺!(第三更)第一十六章 幸福的煩惱第五十五章 一開始就露出了破綻第三百二十八章 呂夷簡的助攻第兩百五十八章 都盼着我贏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陰溝裡的老鼠打回原形(第一更)第三百五十五章 盜首:我怎的不知道摸金校尉這麼牛逼?第八十一章 郭家接待(第二更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三章 狄青:《我的經略哥哥》第三百一十五章 先把自己的路走到盡頭,登臨絕頂!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論過程正義,還是結果正義,先要有正義!(第一更)第三百五十九章 讓遼人教西夏何爲上下尊卑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一百四十五章 書迷趙禎終見解元郎(第一更)第九十六章 公孫策與狄進的推理碰撞(第三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絕望的人是不會讓同夥好過的(第二更)第五百一十四章 迎回太后,廢掉元妃,是唯一的辦法!第兩百零五章 “三爺”與“六爺”第三百五十九章 讓遼人教西夏何爲上下尊卑第三十三章 現成的先生第四百五十二章 《謎底提前揭曉的兇殺案?》第兩百一十一章 五張儺面,可殺二十人否?第八十七章 盼着與包拯、公孫策共飲的一天,早日到來(第一更)第兩百三十六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盜匪第四百三十章 惡貫滿盈之人,該有此下場!第兩百一十四章 終究還是狄三元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啊!第三百九十六章 夏竦:我堂堂宰執怎麼就拿捏不了一個小輩呢?第兩百四十章 兗州的地盤,我說了算!第兩百一十四章 終究還是狄三元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啊!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不愧是狄樑公的後人,太讓人驚喜了(第三更)第四十六章 皇城司奈何不了的書生第四百七十九章 這次換成宋威逼遼國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最年輕的三元魁首,再也沒有任何阻礙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書迷趙禎終見解元郎(第一更)第八十九章 不收拾一下外戚,好意思叫讀書人?(第三更)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神奴版本的血海深仇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元魁首的官場積累第五十章 我是讀書人第兩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從寬,反倒是爲了兄弟之情?第七十九章 神探也這麼能打?第一百八十八章 榮婆婆:狄省元的人還怪好的!第二十五章 受害者形象的扭轉第九十九章 謝謝死者的京師五套房(第三更)第三百二十八章 呂夷簡的助攻第四百二十八章 “神通法”總綱第兩百五十章 乾脆利落的收網第兩百九十五章 “二爺”供認“金剛會”第四百八十八章 女主當國?不錯!正是劉……正是元妃娘娘!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後一塊拼圖第九十四章 《小說劇情殺人事件》(第一更)
第兩百三十七章 《知州之子綁架事件》第兩百一十九章 兇手積極地把案子查清楚了第五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四百八十四章 剃髮易服,民怨沸騰,但有大遼撐着第兩百章 官家有點太喜愛了!授官不能這樣授啊!第五百零六章 宋軍:優勢在我!夏竦:感覺要完……第八十九章 不收拾一下外戚,好意思叫讀書人?(第三更)第兩百一十章 事實證明,不能拖欠匠人的工錢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發展,唯獨七爺破防了!第兩百七十七章 主打的就是一個陪伴第四百二十一章 “你到底是誰?”“狄進,一位偵探而已!”第四百三十六章 我的強勢在你的想象之上第七十三章 鬼也有冤第六十七章 第二夜第七十七章 證據呢?你倒是把證據拿出來啊!第三百四十九章 快別熱身了,你打不過這個宋使啊!第一十七章 一些漫不經心的話語,將疑惑解開第一十六章 幸福的煩惱第兩百五十七章 晏殊和范仲淹強勢圍觀第四百六十六章 你也是自己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四大宦官死了三個,現在輪到你嘍!第四百二十八章 “神通法”總綱第四百七十五章 比誰投降快第四百九十三章 元妃:忠言順耳,神石說得對啊!第六十四章 《客棧惡鬼殺人事件》第三百章 大榮復 誰罵我一句亡國奴,我殺他全家!第二章 銅錢油花第三百六十四章 殺人預告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賜良機第八十五章 《蘇無名傳》與《洗冤集錄》(第六更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一章 遼帝有請第四百三十二章 朝堂上最年輕的經略相公,天章閣侍制第兩百五十八章 都盼着我贏第一百二十三章 《京師無首滅門案》(第三更)第四百零四章 偵探小學生出馬第四百一十章 子時到來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不愧是狄樑公的後人,太讓人驚喜了(第三更)第一百零三章 皇城司:我們還沒來得及污衊他,竟然先被污衊了?第三十一章 攤牌第五百零三章 名臣如雲,衆星閃耀第兩百七十二章 太后特賜五品服第一百四十一章 駙馬,你知道“和離”嗎?(第三更)第三百三十章 請閣下赴‘死’第兩百一十一章 五張儺面,可殺二十人否?第三百三十六章 展仲的死亡信息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覺得我又行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佛法做不到的事情我來做(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一章 滅了你的傲氣,破了你的底氣第三百四十九章 快別熱身了,你打不過這個宋使啊!第兩百八十九章 兇手現形第一百二十六章 奉旨查案!我要掘土開棺!(第三更)第一十六章 幸福的煩惱第五十五章 一開始就露出了破綻第三百二十八章 呂夷簡的助攻第兩百五十八章 都盼着我贏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陰溝裡的老鼠打回原形(第一更)第三百五十五章 盜首:我怎的不知道摸金校尉這麼牛逼?第八十一章 郭家接待(第二更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三章 狄青:《我的經略哥哥》第三百一十五章 先把自己的路走到盡頭,登臨絕頂!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論過程正義,還是結果正義,先要有正義!(第一更)第三百五十九章 讓遼人教西夏何爲上下尊卑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一百四十五章 書迷趙禎終見解元郎(第一更)第九十六章 公孫策與狄進的推理碰撞(第三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絕望的人是不會讓同夥好過的(第二更)第五百一十四章 迎回太后,廢掉元妃,是唯一的辦法!第兩百零五章 “三爺”與“六爺”第三百五十九章 讓遼人教西夏何爲上下尊卑第三十三章 現成的先生第四百五十二章 《謎底提前揭曉的兇殺案?》第兩百一十一章 五張儺面,可殺二十人否?第八十七章 盼着與包拯、公孫策共飲的一天,早日到來(第一更)第兩百三十六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盜匪第四百三十章 惡貫滿盈之人,該有此下場!第兩百一十四章 終究還是狄三元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啊!第三百九十六章 夏竦:我堂堂宰執怎麼就拿捏不了一個小輩呢?第兩百四十章 兗州的地盤,我說了算!第兩百一十四章 終究還是狄三元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啊!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不愧是狄樑公的後人,太讓人驚喜了(第三更)第四十六章 皇城司奈何不了的書生第四百七十九章 這次換成宋威逼遼國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最年輕的三元魁首,再也沒有任何阻礙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書迷趙禎終見解元郎(第一更)第八十九章 不收拾一下外戚,好意思叫讀書人?(第三更)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神奴版本的血海深仇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元魁首的官場積累第五十章 我是讀書人第兩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從寬,反倒是爲了兄弟之情?第七十九章 神探也這麼能打?第一百八十八章 榮婆婆:狄省元的人還怪好的!第二十五章 受害者形象的扭轉第九十九章 謝謝死者的京師五套房(第三更)第三百二十八章 呂夷簡的助攻第四百二十八章 “神通法”總綱第兩百五十章 乾脆利落的收網第兩百九十五章 “二爺”供認“金剛會”第四百八十八章 女主當國?不錯!正是劉……正是元妃娘娘!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後一塊拼圖第九十四章 《小說劇情殺人事件》(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