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安定河西,遠離是非

“居然這麼利用神石祥瑞麼?”

“除了沒把自己的親兒子,太子耶律宗真放在眼裡,加劇母子矛盾外,好像也沒什麼大的問題……”

“不錯!不錯!”

元妃蕭耨斤接收到楊懷敏和天命神石後的反應,第一時間傳入興州,狄進看了後,只覺得啼笑皆非,給予了還算正面的評價。

事實上,這位自立的“法天應運仁德章聖皇太后”,在歷史上能一度力壓遼國朝堂,大權在握,能力也不該完全忽視。

蕭耨斤的弱點,更多是性情偏激,情緒上頭,以致於在關鍵時刻失去理智,竟然想廢了遼興宗,自毀根基,葬送了大好局面,被直接趕下臺。

但正常時刻,蕭耨斤還是有着自身的判斷力的,對於權勢的慾望強烈,把握住任何一個機會,不斷提升自己在羣臣中的威望,如今更是向宋朝展現存在感。

從這一次邦交事件後,恐怕宋廷這邊,也要重視起這位以元妃之身,力壓正宮皇后,來日更可能主宰遼庭朝堂的女子了。

當然,厭恨牝雞司晨,女子當國的臣子恐怕更要應激。

蕭綽、劉娥,如今又來一位蕭耨斤,宋遼這兩代是沒完了麼?

相比起來,遼國太子還小,太后主政並不突兀,如今的宋朝官家早已及冠,太后還掌着執政大權不放,實際上哪怕沒有這回的袞服祭祖事件,雙方的衝突也會逐漸尖銳起來。

畢竟當世之人並不如清楚,劉娥還有多少年壽數,如果她活到七十幾歲,難不成官家還要再熬十多年?

所以自然而然的,京師的爭論開始蔓延,各種書信傳遞,影響擴散,遍及天下州縣。

狄進此時的桌案上,就堆了一沓信件。

這些信件就不是包拯、公孫策、王堯臣等相熟的好友寄來的了,而是有京師的陌生官員,非同科的進士所寫。

目的只有一個,希望狄進站出來發聲,旗幟鮮明地上書,痛斥太后袞服祭祖有違祖制,萬萬不可行之。

畢竟他如今挾平定西夏,收復河西之功,在文臣中有聲名,在軍隊中有威望,於朝堂上是絕對不可忽視的一環。

並且衆所周知,官家對於他與衆不同,格外青睞,身爲簡在帝心的重臣,如今的局勢豈不正是振臂一呼的時候?

然而狄進回了幾封,發現大同小異,就直接不回了。

他確實要發聲,卻不是如那些激憤的官員所願,扛起帝黨的大旗,壓制太后的非分之想,真要這麼做,只會將事態進一步激化。

他準備就河西的治理,發出自己應有的聲音。

滅亡西夏,奪取河西后,接下來治理這片疆域,是實施中原王朝的郡縣制度,還是效仿漢唐對於外族管理的羈縻制度?

前者自不必多說,後者則是將權力下放到各個部族,封賞豪酋,其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如折家那般,掌控地方兵權,世代傳承,猶如土皇帝般的武勳家族。

但即便如此,狄進依舊認爲,現階段對河西推出偏向於羈縻的統治制度,要比直轄制度更加合適。

原因無他,以宋朝目前的國力,步子不能邁得太大,將河西徹底穩定,是接下來一兩代人爲之努力的任務,直轄管理看上去固然誘人,但於內於外,都很難實現。

什麼時候北方沒了遼國,再把這片舊土徹底消化,才能順理成章!

不過同樣是羈縻,如今的制度肯定與漢唐不同。

漢唐的羈縻制度,主要是用以西域,漢朝建立了西域都護府,唐朝建立了安西都護府,屬於僅僅設立核心的行政單位,少數民族的首領除了每年要向朝廷進貢以外,其他的大小事務可以自行管理。

如此一來,中原政權與西域部落之間的關係,並非是統治,而是相互依附,共同存在,但河西不能如此,權力要放下去一部分,但各族部落也得絕對受到朝廷管制,上下尊卑分明。

想要達到這點,就需要合格的地方官員,並且是能力出衆,願意接觸當地風俗,與不同族羣的豪酋之間打交道的地方官員。

如此種種,狄進彙總成一部《安西新政》,呈交朝堂。

不過推出《定邊十策》的同時,他力薦劉平爲主帥,但這回提出安定河西的方略時,卻沒有直接舉薦能夠安邊的官員。

哪怕他的心中有不少適合的人選,但此時此刻也不能報上,不然的話,就是以公器示恩,結黨營私了。

當然,到河西任職,在許多官員眼中,也不會是恩,而是辛苦且兇險的差事。

因此毋須舉薦,該來的人,還是會來。

當一份厚厚的奏本寫完,狄進等待墨汁乾涸,起身望向京師的方向,腦海中浮現出諸多好友的身影:“希望你們能及時跳出那個是非之地,來此安定河西,一舉兩得吧!”

……

“仕林兄的苦衷,諸位怎麼就不能理解呢!”

文彥博拍案而起,怒目而視,瞧着那漲紅的面孔,若不是韓琦將他拽住,這位就衝過去了。

與他對峙的是另外幾位進士,皆是天聖八年入榜,歐陽修儼然在列,爲首的狀元王拱辰已得館職,冷冷地道:“什麼苦衷,不就是害怕得罪太后,不敢仗義執言麼,真令吾輩大失所望!”

王堯臣、王拱辰,歷史上天聖五年和天聖八年的狀元,名字聽起來頗爲相似,所作所爲卻大相徑庭。

相比起來,李清照的外曾祖父王拱辰,其實更加出名。

這位原名王拱壽,十九歲就高中狀元,仁宗頗爲喜愛他,大約是覺得“拱壽”這名字不太吉利,於是親賜其名,改爲王拱辰,還娶了宰執薛奎的三女兒,可謂春風得意,也和同樣娶了薛家女的歐陽修成爲連襟。

不過王拱辰後來極其反對慶曆新政,身爲御史中丞事事衝鋒在前,爲了貶黜滕宗諒,甚至居求自貶,使出要挾手段,爲人所詬病,與歐陽修就是分道揚鑣了。

此時此刻,王拱辰更是態度堅定,一連三封書信去往河西,希望狄進出面,好巧不巧的,大夥兒還都知道這位天聖八年,得官家賜名的狀元郎,向天聖五年的那位三元魁首,發出了邀請。

結果後者理都沒理。

王拱辰怒而斥之,恰好韓琦路過,便爭執了起來,隨後文彥博加入戰場。

“呸!你也配失望?沽名釣譽之輩,國家大事,豈容爾等賣直邀名!”

相比起韓琦的四平八穩,文彥博向來是口無遮攔,那張嘴是什麼都敢說的,此時一句話就將對方的怒火點燃。

王拱辰更是勃然大怒:“我秉公直言,反成了沽名釣譽,你庇護同科,竟到了指鹿爲馬的地步!”

“一派胡言,太后秉政多年,有養護官家之功,即便有過,朝廷內外也不可擅自議論太后之事,如你這般行徑,置官家的孝心於何地?說你賣直邀名,你還不認?”

雙方開始激烈問候,引經據典,互相扣帽子,歐陽修起初也幫襯了幾句,但越聽越不對勁,想要阻止卻無人理會他,只能在旁邊乾瞪眼。

“公孫御史來了!”

正罵得激烈,不知是誰囔囔了一聲,衆人臉色頓時大變。

“哼!懶得與伱們多言!”

抱着好漢不吃眼前虧的態度,王拱辰拂袖而走,一羣人隨之一鬨而散。

韓琦卻聽出那聲音不太對勁,探頭一瞧,果然就見王堯臣出現,朝這邊拱了拱手。

三人會合,面面相覷,不禁嘆了口氣。

王堯臣道:“如今的館閣,已不是儲才之地,而是爭論之所,只怕這般下去,要再演黨爭之禍啊!”

文彥博猶自忿忿不平:“河西穩定,則遼國不敢妄動,更不敢南侵,那朝中的風波,就是小小的風波罷了,他們怎麼連這個道理都不懂?自己鬧也就罷了,還想拉着仕林一起,就爲了那點名聲,當真是其心可誅!”

韓琦搖了搖頭,王堯臣則道:“兩位可知,範公請命,欲往河西任職!”

“去河西?”

文彥博動容。

多少朝官,賴在繁華的京師不願意離開,外出就意味着貶黜,很少有人主動願意去外地任職,更別提西北那苦寒之所,剛剛收復過來的土地了。

而歷史上的范仲淹就是秉公直言,自請出京,此次同樣如此,鞏固西北邊防的同時,也是表明了態度。

韓琦目光明亮,心悅誠服:“當年朝堂上沒有幾人敢上疏奏報內廷,勸太后還政,是範公屢屢諫言,哪怕奏劄石沉大海,也毫不氣餒,而今多少人上疏議政,指責太后不端,範公慰官家孝思,反倒自請出京,真君子也!”

“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文彥博連連點頭,乾脆道:“既如此,我也要效仿範公,去河西!”

王堯臣平靜地道:“我已上奏。”

“好!好!”

文彥博展顏笑道:“不過我們可都是天聖五年的進士,此番若真能同去河東,不正如那好名狀元所言,乃是同科朋黨?”

韓琦苦笑:“寬夫,你就少說幾句吧,公孫明遠當了御史後,都不比你這張嘴啦……”

文彥博反問:“你難道不去?”

“當然去!”

韓琦毫不遲疑地點了點頭,三人相視而笑:“西北爲官,同去同去!”

第三十三章 現成的先生第四百零四章 偵探小學生出馬第三百九十八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四百四十三章 狄青:《我的經略哥哥》第三百一十二章 終於拿下!第兩百九十八章 機宜司緝拿遼人諜細!閒者退避!第四百九十九章 四大宦官死了三個,現在輪到你嘍!第七十七章 證據呢?你倒是把證據拿出來啊!第五百零八章 守禦國朝的重擔,要落在你的肩上了!第三百零五章 熬老頭戰術啓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光初現!暗號留下的關鍵線索!(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不愧是狄樑公的後人,太讓人驚喜了(第三更)第兩百三十八章 姐姐出馬第九十八章 姐,你是我的眼!(第二更)第兩百八十三章 功勳舊臣不允許提功勳第四百一十四章 展昭再“擒”白玉堂第一百二十章 什麼叫風輕雲淡啊?科舉之後,不看榜單!(第三更)第一十七章 一些漫不經心的話語,將疑惑解開第五十一章 高考移民第三百四十章 強強聯手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神奴版本的血海深仇第三百四十四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百零六章 破案(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九章 封你爲北俠第一百章 公孫策:我都急死了,你怎的還能穩坐釣魚臺?(第一更)第兩百六十一章 那個男人要回來了!第五百零二章 這次就不任命頂頭上司了,培養執政班底吧!第兩百三十三章 十幾年的刑名,就是這樣糊塗斷案的?第三百零三章 殺人案轉爲輿論戰第八十一章 郭家接待(第二更求訂閱!)第兩百九十章 兇手的動機第一百三十七章 此案最大的支持者是太后(第二更)第三百七十章 天下至毒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個真相你們能接受麼?(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一章 請官家協助破案第四十二章 防範於未然第三百六十九章 莫非背後隱藏着一個天大的秘密?第三百二十六章 靈童舊案的真相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織”當真是藏龍臥虎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倒要看看,宋人派了哪位名將,動用了多少人馬第兩百七十一章 真是後生可畏!第一百二十五章 到底是誰把誰放在火上烤?(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一章 破局的關鍵第兩百三十八章 姐姐出馬第兩百八十二章 死者身份的解釋權,在我們這裡!第四百九十五章 “杜康”:一日是大哥,終生是大哥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論過程正義,還是結果正義,先要有正義!(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三章 江南舊案的真相揭露第三百七十二章 遼主中了宋人的“奸計”第兩百八十九章 兇手現形第兩百七十六章 遼人尋子也可以三選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居然是他!第兩百七十一章 真是後生可畏!第三百二十九章 盜首:只要我夠極端,就沒人能威脅得了我第兩百四十七章 軍器府庫案的真相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意思你來晚了,狄青已經把犯界的遼人殺光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後一塊拼圖第四百零五章 一名合格的偵探就是要能觸發命案第一百三十四章 孫洪妻子的死因(第二更)第四十四章 案件變更——《官家生母謀害事件》第五百一十一章 遼帝駕崩第八十二章 鄰居姓公孫(第三更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一章 河東路經略、安撫、緣邊招討副使狄進第一百三十七章 此案最大的支持者是太后(第二更)第四百零九章 “陷空”下盜人帖第一百七十七章 最高明的審訊,往往讓犯人覺得優勢在我(第二更)第二十三章 破案了嗎?如破!第四百一十一章 與“陷空”的較量剛剛開始?不!已經結束了!第五百零一章 有多大的權力,承擔多大的責任第一百六十六章 國朝又將出一位三元魁首?(第二更)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替死鬼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織”當真是藏龍臥虎第四百七十三章 西夏繼承人,臥龍鳳雛之爭第一十三章 不愧爲狄樑公之後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元昊:大丈夫生於天地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西夏滅亡第五十七章 內訌!殺官!第四百零四章 偵探小學生出馬第兩百六十二章 《洗冤集錄》裡的學術之理第兩百零九章 給鹹魚丐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第兩百二十章 從死第一個人開始,就不能停下來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密盒單防盜首第四百一十四章 展昭再“擒”白玉堂第兩百九十二章 我們終於見面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北望射天狼!第三百一十五章 先把自己的路走到盡頭,登臨絕頂!第五十一章 高考移民第一百零六章 破案(第一更)第兩百七十七章 主打的就是一個陪伴第三百一十八章 《渤海王國的秘傳寶藏》第一十一章 三千貫酬謝,穩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曹利用的末路第四百六十三章 渤海密藏的真相第五十五章 一開始就露出了破綻第兩百零六章 丐首裡的超級鹹魚第四百一十一章 與“陷空”的較量剛剛開始?不!已經結束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吳景成爲獄友的七爺(第三更)第五百一十一章 遼帝駕崩第一百四十九章 劍指省元!最有含金量的頭名!(第二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元昊之母遇害事件》
第三十三章 現成的先生第四百零四章 偵探小學生出馬第三百九十八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四百四十三章 狄青:《我的經略哥哥》第三百一十二章 終於拿下!第兩百九十八章 機宜司緝拿遼人諜細!閒者退避!第四百九十九章 四大宦官死了三個,現在輪到你嘍!第七十七章 證據呢?你倒是把證據拿出來啊!第五百零八章 守禦國朝的重擔,要落在你的肩上了!第三百零五章 熬老頭戰術啓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光初現!暗號留下的關鍵線索!(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不愧是狄樑公的後人,太讓人驚喜了(第三更)第兩百三十八章 姐姐出馬第九十八章 姐,你是我的眼!(第二更)第兩百八十三章 功勳舊臣不允許提功勳第四百一十四章 展昭再“擒”白玉堂第一百二十章 什麼叫風輕雲淡啊?科舉之後,不看榜單!(第三更)第一十七章 一些漫不經心的話語,將疑惑解開第五十一章 高考移民第三百四十章 強強聯手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神奴版本的血海深仇第三百四十四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百零六章 破案(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九章 封你爲北俠第一百章 公孫策:我都急死了,你怎的還能穩坐釣魚臺?(第一更)第兩百六十一章 那個男人要回來了!第五百零二章 這次就不任命頂頭上司了,培養執政班底吧!第兩百三十三章 十幾年的刑名,就是這樣糊塗斷案的?第三百零三章 殺人案轉爲輿論戰第八十一章 郭家接待(第二更求訂閱!)第兩百九十章 兇手的動機第一百三十七章 此案最大的支持者是太后(第二更)第三百七十章 天下至毒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個真相你們能接受麼?(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一章 請官家協助破案第四十二章 防範於未然第三百六十九章 莫非背後隱藏着一個天大的秘密?第三百二十六章 靈童舊案的真相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織”當真是藏龍臥虎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倒要看看,宋人派了哪位名將,動用了多少人馬第兩百七十一章 真是後生可畏!第一百二十五章 到底是誰把誰放在火上烤?(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一章 破局的關鍵第兩百三十八章 姐姐出馬第兩百八十二章 死者身份的解釋權,在我們這裡!第四百九十五章 “杜康”:一日是大哥,終生是大哥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論過程正義,還是結果正義,先要有正義!(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三章 江南舊案的真相揭露第三百七十二章 遼主中了宋人的“奸計”第兩百八十九章 兇手現形第兩百七十六章 遼人尋子也可以三選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居然是他!第兩百七十一章 真是後生可畏!第三百二十九章 盜首:只要我夠極端,就沒人能威脅得了我第兩百四十七章 軍器府庫案的真相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意思你來晚了,狄青已經把犯界的遼人殺光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後一塊拼圖第四百零五章 一名合格的偵探就是要能觸發命案第一百三十四章 孫洪妻子的死因(第二更)第四十四章 案件變更——《官家生母謀害事件》第五百一十一章 遼帝駕崩第八十二章 鄰居姓公孫(第三更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一章 河東路經略、安撫、緣邊招討副使狄進第一百三十七章 此案最大的支持者是太后(第二更)第四百零九章 “陷空”下盜人帖第一百七十七章 最高明的審訊,往往讓犯人覺得優勢在我(第二更)第二十三章 破案了嗎?如破!第四百一十一章 與“陷空”的較量剛剛開始?不!已經結束了!第五百零一章 有多大的權力,承擔多大的責任第一百六十六章 國朝又將出一位三元魁首?(第二更)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替死鬼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織”當真是藏龍臥虎第四百七十三章 西夏繼承人,臥龍鳳雛之爭第一十三章 不愧爲狄樑公之後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元昊:大丈夫生於天地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西夏滅亡第五十七章 內訌!殺官!第四百零四章 偵探小學生出馬第兩百六十二章 《洗冤集錄》裡的學術之理第兩百零九章 給鹹魚丐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第兩百二十章 從死第一個人開始,就不能停下來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密盒單防盜首第四百一十四章 展昭再“擒”白玉堂第兩百九十二章 我們終於見面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北望射天狼!第三百一十五章 先把自己的路走到盡頭,登臨絕頂!第五十一章 高考移民第一百零六章 破案(第一更)第兩百七十七章 主打的就是一個陪伴第三百一十八章 《渤海王國的秘傳寶藏》第一十一章 三千貫酬謝,穩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曹利用的末路第四百六十三章 渤海密藏的真相第五十五章 一開始就露出了破綻第兩百零六章 丐首裡的超級鹹魚第四百一十一章 與“陷空”的較量剛剛開始?不!已經結束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吳景成爲獄友的七爺(第三更)第五百一十一章 遼帝駕崩第一百四十九章 劍指省元!最有含金量的頭名!(第二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元昊之母遇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