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芸娘陪同

當天就有不少打扮的十分漂亮豔麗的女子來到回易處門外,應募出海。

由於楊叢義給的價錢很高,待遇也很好,便有很多人沒有才能的女子冒充舞娘、歌姬,不得已,只能讓前來應募的女子各自表演才藝,要麼跳舞,要麼彈琴唱曲,什麼都不會,只會出賣色相的,直接趕出去。

最終,花了兩天時間,楊叢義親自招募了一支有三十六名女子組成的歌舞隊。

幾天後,黃琦派人將船隊出海吉日送到回易處,一個是冬月二十五,一個是臘月十二,何時出海,回易處自定,而他自己則再也沒有出現。

冬月初五,楊叢義帶着三艘海船順着錢塘江離開臨安,而後入海南下,十八日回到泉州。

泉州港貨物交割已經全部結束,所需後勤物資也都已經裝船,就等楊叢義帶回出海的命令。

兩個出海吉日,一個冬月,一個臘月,陸游等人沒有多少猶豫,直接選擇了冬月,船隊已經做好準備,與其在泉州港再等一個月,不如早些出發,如此一來,路上就不用那麼趕了。

楊叢義也是這麼想的,於是船隊出海的日期就定在冬月二十五日。

城北小院,楊叢義的家裡,兩個女子陪着一個三四歲大的孩子玩鬧,另外兩個女子則看着一個小嬰兒,一家人其樂融融。

“芸娘,夫君又要出海了,這次你陪着出去吧,你過去海上,應該能習慣海上的生活。”

“芸娘跟姐姐想的一樣。本來還擔心姐姐不同意,想着要怎麼跟姐姐說呢,不想姐姐也是這麼想的。”孟芸娘十分高興,她早就想出去走走了,在家裡孩子吵鬧,她就連畫畫讀書都不能安心。

“夫君常年在外漂泊,沒人照顧,很辛苦。姐姐之前也陪夫君去過一些地方,自從有了思遠,哪兒都去不成了,你不一樣,年紀還輕,這次出海不知道要幾年才能回來,姐姐希望你回來的時候別是一個人,也加把勁,給這個家再添一口人。”顧清塵看看對方偏平的小腹,心下暗自嘀咕,可別像她一樣纔好。

“姐姐,你這話說的好讓人害臊。”孟芸娘紅了臉。

“害什麼臊,家裡又沒外人。不是做姐姐的說你,添丁可是大事,夫君陪你的時候不要太拘謹。”顧清塵看了蓮兒和萍兒一眼,她們兩人馬上將臉上的笑容收斂。

“萍兒,你是不是又亂說話了?”孟芸娘有些生氣,她屋裡的事,除了睡在外屋的萍兒,沒有其他人會知道,肯定是她亂說話。

“我可什麼都沒說過。”萍兒趕緊反駁。

“不是萍兒,是我親自問的夫君,成親一年了,你看看你,腰肢纖細,跟去年來的時候一個樣子,你着急,我還着急呢!你這次陪夫君出海,一來一去兩年時間,要是回來你還沒動靜,我看你急不急。”

芸娘急不急,顧清塵不知道,反正她很着急。家裡現在兩個孩子都是蓮兒生的,那丫頭很能生,陪夫君兩個晚上就能懷上孩子,要是再懷上,可不是好事。她不能生,芸娘一定要趕緊生,不然這個家以後會亂的。

“姐姐,我知道了。”孟芸娘紅着臉點頭,心裡怎麼想,卻是沒人知道。

等楊叢義回到家裡,顧清塵當晚就把商量好的決定告訴他,讓他在海上照顧點芸娘,不要讓她受苦,最重要的是要多陪陪她,最好回來的時候能帶個孩子。

南洋、西洋的氣候跟大宋大不相同,出海很辛苦,楊叢義原本是不同意的,經不住顧清塵幾番勸說,最終還是勉強答應。

冬月二十五日,朝廷選定的出海吉日。

隨着一聲號響,第一艘戰船離開海岸,朝泉州灣外駛去,其餘海船、戰船每隔一刻鐘按序跟上,向泉州灣外排成一行。

像往常一樣,港口封鎖,只有少數親屬家眷和泉州州衙前來送行的官員才能來到船隊停泊的海岸。

“楊大人,願你一路順風,滿載而歸!”泉州通判親來送行。

“多謝劉大人,有諸位吉言,船隊一定可以平安歸來!請!”楊叢義說完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泉州通判及一衆屬員舉杯同飲。

而後,楊叢義轉身離開,踏上船橋,上了神舟甲板,揮手向岸上告別。

“起航!”

一聲令下,鐵錨收起,神舟緩緩離岸。

在距離海岸不遠的地方,兩名女子一個孩子,站在人羣之外。

“娘,爹坐大船去哪兒?”孩子擡頭問道,雙眼之中滿是好奇。

“去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顧清塵回道。

“什麼時候回來呢?”孩子再問。

“很快就回來了。”顧清塵輕輕笑道。

“還會給我帶好玩的東西嗎?”

“肯定會給思遠帶的!”

顧清塵看着神舟慢慢漂出泉州灣,心裡並沒有多少傷感,這樣的離別她經歷過太多次了,常年奔波在外,她已經習慣了,因爲她知道,不管他走多遠走多久,肯定會好好的回來。

隨着最後一艘戰船離岸,回易船隊全部出海。

在海上擺好陣型後,風帆全張,順風南下,一日數百里。

十天後,船隊順利到達瓊州萬寧,休整三天,補充淡水。

又五天,船隊到達占城,停靠南海總官府。

經過幾年發展,南海總官府的規模比之前大了一倍,地盤變大了,人也變多了,更繁華了,也更有錢了,儼然成了一座大宋統治下的小城。

船隊在占城停留十天,楊叢義帶着陸游拜訪了占城國王以及國師章先生,將大宋回易副使推給他們認識,不管出席哪些王公貴族的宴會,陸游肯定隨行。

聰明的人很快就知道,大宋船隊下次的主事很可能就是這位陸副使。

章先生就是這樣的聰明人,他不光送了楊叢義貴重的禮物,送給陸游的禮物也一樣重。

原本陸游是不想收的,楊叢義卻示意他收下,同時告訴他,南洋諸國的禮物,不收白不收,反正他們到了臨安,不論進貢什麼東西,朝廷都會給他們豐厚的賞賜,能賺回來一些,爲何不收?只要不損害大宋的利益就行。

楊叢義混跡官場也有幾年了,什麼時候要送錢送禮,什麼時候可以收錢收禮,多少也有些心得體會。

而陸游接觸這些東西並不多,楊叢義得趕緊教他一些,好讓他少走一些彎路,早日成長起來,擔負重任。

上次回臨安,他聽到一些消息,完顏亮蠢蠢欲動,很快就會有大動作,雖然朝中大部分人不信,但他知道,完顏亮肯定會南下的,並且就在這幾年。

一旦宋金之間開啓大戰,所有軍隊都會北上,在長江一帶佈防,精武軍也不會例外,而他作爲精武軍統制,很有可能率軍北上。同時朝廷打仗要錢,回易很有可能不會停止,到時候回易重任很可能就要落在陸游肩上,所以楊叢義不得不爲他考慮,提前做些佈置。

當然這些話,他不會明說,畢竟朝廷對金軍會不會南下還沒有定論,甚至很多人都堅稱金人準備南下是謠言。

楊叢義對“南海總官府”也提了要求,讓他們儘快擴大在占城一帶的勢力,留守軍的規模也可以增加,但不要輕易介入占城跟真臘和李越的爭鬥,儘量居中調停,穩住南海一帶的形勢。

張彪這些年在占城收穫了很多,手裡有人,也有錢,從泉州、廣州一帶南下的大宋商賈,都要尋求他的庇護,聲望很高。

這是好事,楊叢義沒有多言,只是告訴他,留守軍的訓練不能放鬆,武器裝備也要跟上,南洋形勢複雜,一旦有人眼紅“南海總管府”,鋌而走險,大宋朝廷一時之間難以顧及,他們也要有自保的能力。

張彪承認錯誤,這些年他把太多精力放在掙錢上了,幾千留守軍已經漸漸沒了之前的樣子,他向楊叢義保證,一年之內,“南海總管府”留守軍一定練好!

船隊給張彪留下了一些軍資武器,很快啓程離開占城,繼續南下。

二十多天後,船隊穿過萬里石塘,到達“南洋總管府”。

照例,楊叢義渡海來到三佛齊國首都佔卑,會見國王及一衆王公大臣,順便將回易副使陸游推到衆人面前,着重介紹了他的來歷和身份。

陸游出自官宦之家,書香門第,在三佛齊國君臣看來,他在大宋絕對前途遠大,不可限量,將來的成就甚至比楊叢義還要大,是以他們對他特別的客氣,就連送給大宋使節的禮物也準備了一模一樣的兩份,一份給他,一份給楊叢義。

適合西行的季風還沒有到來,船隊在南洋要停留三個月之久,這段時光,着實無聊。

Wшw☢тт kán☢c○

“南洋總管府”在薛望管理下,修建港口的越來越好,也越來越大,由於佔據的地理位置較好,南來北往的船隻幾乎都會就近停靠,加上收取過往船隻的費用較少,願意在港口停靠的異域商船也不少。

第84章 又起爭鬥第700章 帝師自決第695章 合圍汴京第454章 換錢之亂第71章 忠義盟第749章 家事國事第765章 趕人第702章 商議方略第265章 一堆爛賬第438章 再拉一人第785章 大陣吃人第534章 教子之爭第52章 自尋死路第466章 敗軍中伏第155章 大叔下山第336章 占城消息第606章 全速攻擊第437章 大醉歸來第513章 當有作爲第323章 謀劃第455章 不必親爲第396章 相逢淚眼第287章 忽然醒悟第375章 無力控制第174章 造船招募第261章 聞香品茗第594章 巡視建康第118章 強盜殺人第659章 攻取城池第304章 密謀第715章 對耗國力第430章 重磅消息第623章 赤陣禦敵第610章 託付鎮江第47章 升官第25章 療傷第239章 封鎖谷口第309章 退敵之議第731章 佔據城池第385章 託付利益第125章 無可奈何第98章 都在計劃中第14章 冤屈得雪第78章 繼續查探第385章 託付利益第721章 皇帝承諾第229章 請求援軍第427章 暗夜黑影第487章 合情合理第383章 來回溝通第240章 火光四現第240章 火光四現第634章 盡在掌握第137章 論定回易第337章 封官授職第30章 心裡有數第785章 大陣吃人第201章 臨行準備第342章 官員與平民第443章 縣衙之行第443章 縣衙之行第91章 討價還價第71章 忠義盟第177章 修建港口第415章 勸告警告第256章 挑選丈夫第63章 解圍第90章 三十二人第746章 靈丘雁門第717章 山中故人第378章 追查逃兵第349章 覈查目標第548章 成親第319章 沿途殺戮第552章 成立造院第55章 衆怒第278章 我成親了第777章 運河冰碎第698章 宋金議和第754章 御駕親征第663章 北方對峙第21章 閒人第259章 首筆交易第257章 塞爾柱國第720章 大局已變第479章 杞人憂天第624章 升職受命第733章 艱難選擇第373章 記性不好第516章 再接回易第643章 戰和不一第142章 考察船廠第736章 進軍忻州第567章 生意火爆第33章 人心本善第774章 三軍皆動第30章 心裡有數第456章 他們來了第198章 皓月爲證第264章 宴會尾聲
第84章 又起爭鬥第700章 帝師自決第695章 合圍汴京第454章 換錢之亂第71章 忠義盟第749章 家事國事第765章 趕人第702章 商議方略第265章 一堆爛賬第438章 再拉一人第785章 大陣吃人第534章 教子之爭第52章 自尋死路第466章 敗軍中伏第155章 大叔下山第336章 占城消息第606章 全速攻擊第437章 大醉歸來第513章 當有作爲第323章 謀劃第455章 不必親爲第396章 相逢淚眼第287章 忽然醒悟第375章 無力控制第174章 造船招募第261章 聞香品茗第594章 巡視建康第118章 強盜殺人第659章 攻取城池第304章 密謀第715章 對耗國力第430章 重磅消息第623章 赤陣禦敵第610章 託付鎮江第47章 升官第25章 療傷第239章 封鎖谷口第309章 退敵之議第731章 佔據城池第385章 託付利益第125章 無可奈何第98章 都在計劃中第14章 冤屈得雪第78章 繼續查探第385章 託付利益第721章 皇帝承諾第229章 請求援軍第427章 暗夜黑影第487章 合情合理第383章 來回溝通第240章 火光四現第240章 火光四現第634章 盡在掌握第137章 論定回易第337章 封官授職第30章 心裡有數第785章 大陣吃人第201章 臨行準備第342章 官員與平民第443章 縣衙之行第443章 縣衙之行第91章 討價還價第71章 忠義盟第177章 修建港口第415章 勸告警告第256章 挑選丈夫第63章 解圍第90章 三十二人第746章 靈丘雁門第717章 山中故人第378章 追查逃兵第349章 覈查目標第548章 成親第319章 沿途殺戮第552章 成立造院第55章 衆怒第278章 我成親了第777章 運河冰碎第698章 宋金議和第754章 御駕親征第663章 北方對峙第21章 閒人第259章 首筆交易第257章 塞爾柱國第720章 大局已變第479章 杞人憂天第624章 升職受命第733章 艱難選擇第373章 記性不好第516章 再接回易第643章 戰和不一第142章 考察船廠第736章 進軍忻州第567章 生意火爆第33章 人心本善第774章 三軍皆動第30章 心裡有數第456章 他們來了第198章 皓月爲證第264章 宴會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