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登基之前

寒雪紛飛,夜色越來越深,皇宮之中卻是燈火通明,只是在這種燈火通明之中,卻又隱隱帶着一股子蕭殺之氣。

魏王和武王兩人進得皇宮之後,並沒有被允許立馬進趙匡胤的寢宮,而是在衆多大臣到來之後才被允許進入。

大臣來的時候哭哭啼啼的,魏王和武王兩人也哭哭啼啼的,只是大臣和魏王、武王他們都心知肚明他們的悲傷,而若說明證,皇宮外的屍體便是明證。

朝中重要大臣到齊之後,衆人一同進入了趙匡胤的寢宮。

進入之後,武王突然就撲了過去,撲到趙匡胤的屍體上撕心裂肺的哭,哭的彷彿要把天地都爲之動容。

武王趙德昭這麼一哭,旁人自然不敢稍有懈怠,也都忍不住哭了起來,一時間,整個寢宮哭聲一片,不絕於耳,柳味跪在人羣當中,倒也被感染的有些傷心。

其實認真說起來,趙匡胤對自己是有知遇之恩的,可惜在這件事情上,自己沒能幫上他的忙,如果自己肯幫的話,是不是能避免趙匡胤的死亡呢?

也許是可用的,可在那一刻,他什麼都沒有做,他爲此有點內疚,可也有點無奈,就算他能幫趙匡胤躲過一次,可他能幫趙匡胤躲過兩次三次嗎?

晉王、魏王和武王他們爭帝之心不死,趙匡胤隨時都有可能遭受現在的命運。

這樣想着,柳味也多少好受了一點。

哭聲持續了很久,但終有停止的時候,幾名太監把羣臣勸住之後,又來勸那幾位王爺,這樣勸完,由那名剛剛傳口諭的太監又把晉王之前的那句話給說了一遍:聖上駕崩,聖上遺詔,皇位晉王繼承。

太監這麼一聲高呼之後,羣臣皆將目光投向了晉王。在這些大臣之中,有魏王的人,也有武王的人,他們很清楚晉王繼承大統之後他們的後果,所以他們想知道接下來怎麼辦。

他們並不用等太久,因爲武王很快便站了出來:“既然是父皇遺詔,遺詔在那裡?”

沒有。不是晉王沒有想到讓趙匡胤給擬個遺詔,而是根本不能擬。遺詔這東西如果真要寫的話,必須有朝中的宰相在場,可那種情況下,晉王怎麼可能讓朝中宰相在場,難道要他們看看自己是怎麼逼死自己皇兄的嗎?

如果有那幾個宰相在場,他不敢保證趙匡胤會不會突然倒打一耙,他冒不起這個險,所以他只能兵行險招。

“聖上病重,此乃臨終口諭。皇后可爲之作證。”晉王滿臉淚花,哭的已有些聲嘶力竭,此時望着武王也顯得滿臉倦容,但他的話卻又有着說不盡的魔力。

孝明皇后可以作證?

衆人皆是一愣,而後連忙望向孝明皇后,從大宋立國以來,孝明皇后在羣臣的心目中就是很有威望的。如果孝明皇后認同晉王的話,那他們想再反駁怕也是不能了。

武王趙德昭望向孝明皇后,他很想知道結果,他相信自己的母后不可能偏袒晉王的,一定不可能。

可孝明皇后的話讓他失望了,讓他突然有一種被拋棄了的感覺。

“聖上……的確有說將皇位傳給晉王。”

本來很是喧譁的寢宮突然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很吃驚,他們沒有想到孝明皇后竟然會說出這麼一句話,前幾天她不是還在替自己的兒子謀求太子之位嗎?

晉王的臉色有些發紅,他望着羣臣,用一種威嚴的不容人反駁的聲音吩咐道:“聖上駕崩,天亮之後昭告天下,本王繼承皇位。擇日進行登基大典。”

說到這裡,晉王又狠狠的加了一句:“敢有違抗命令者,就是無視先皇遺命,殺無赦。”

聽到晉王這最後一句話的時候,所有羣臣皆是心頭一驚,他們很清楚,晉王這句話已經算是有警告的意思了,都已經到了這個時候,晉王就算是使用鐵血手段鎮壓,他也不可能讓其他人把這個皇位給搶去的。

所有大臣相互張望,皆沒有言語,如今的晉王是鐵了心的,誰敢站出來反對,誰就是那個出頭鳥,誰先出頭他殺誰。

噤若寒蟬。

整個寢宮很靜,而在其他地方,昭告天下的詔書正在加緊寫着,這些詔書不僅要在京城傳,還要傳到大宋的每一個角落裡,它要讓大宋所有的人都知道,大宋天子易主了。

今天晚上,京城下着雪,百官在皇宮中沒有離去,不是他們不想,而是晉王根本就不允許他們任何人離開,只有朝中大臣都在皇宮,都在晉王的掌控之中,晉王才能夠真正的安心。

風雪急了很多,發往各處的詔書在寫好之後立馬被專門人員帶着出了皇宮。

魏王和武王兩人很無奈,詔書一出,整個天下百姓都知道晉王趙光義成了皇帝,那他們再想做些什麼,就等同於謀反了。

所以他們如果還不甘心的話,只能在詔書沒有昭告天下之情有所行動。

可如今他們兵力太弱,無法在這方面跟晉王鬥,所以靠實力是不行的了。

不過實力不行,不代表其他方法不行,武王相信呆在家裡等消息的夏荷在得知這裡的消息後,一定能明白怎麼做的,他們當初就想了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武王登基爲帝,如此一來他們什麼都不用做,只要控制京城就行了。

第二種可能是晉王或者武王奪帝,那個時候,他們就要啓動另外一套方案,而現在,武王覺得正是啓動第二套方案的時候。

晉王不知道武王是怎麼想的,當寫好的詔書一個接着離開的離開皇宮向大宋全國各處散發的時候,他的心已經慢慢安定了下來,只要詔書昭告天下,他就等於是大宋的天子了,所差的不過是一個登基儀式,不過這個登基大典很好辦的,如果不出意外,這大宋天子就是他的了,而且他不認爲這個時候還能出什麼意外。

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這個天下能出什麼意外?

但意外偏偏就是發生了,就在晉王這樣想的時候,身在武王府的夏荷已是得知了皇宮裡的事情,她的眼眉微微凝了凝,而後找來了幾個人,幾個決定時局的人。

第254章 京師第138章 逼之第401章 良士謀第359章 劫數第401章 良士謀第75章 外使來朝第347章 壓制第149章 五大家族第208章 投靠第272章 踢館第215章 風襲第489章 棋高一着第195章 挑釁第422章 冰行第326章 作壁上觀第66章 鍘刀首用第292章 弱者欺之第517章 定案第349章 鬧鬧鬧第477章 信任第94章 雪印第21章 盤龍棍第413章 吃醋第74章 捷報第519章 討伐吳越第291章 狼性第299章 慈安局第164章 力士第318章 挑撥離間第398章 變化突生第101章 驚疑第431章 突然而來的驚喜第526章 震懾吳越第527章 耶律賢的打算第407章 邊關事第357章 你跳我跳第268章 打錯算盤第3章 秦家娘子第216章 河漲第283章 約見第533章 捕風捉影第293章 凱旋第540章 婁百藥的堅持第371章 心思心思第273章 汴京城的兩大風波第298章 應對第544章 我也是來要地的第365章 四方雲動第436章 同歸第278章 比比比第516章 秘方第224章 赴南唐第414章 喝醋第25章 京城驚第97章 言蕭第294章 接洽第222章 當街立誓第493章 商州事第270章 汴京城事第135章 歸心第481章 聚合第13章 引魚上鉤第340章 才情第139章 離京之前第367章 遷都長安第505章 炸藥第532章 被撞見了第84章 悲鳴第26章 懷陰謀第166章 心思第478章 對峙第143章 郡主的心結第286章 驚懾第234章 途途第248章 戰爭第246章 李煜的才情第322章 變數第465章 夜談第327章 長安長安第109章 上元佳節第551章 京城消息第230章 瓊州事第276章 攤牌第11章 老計重用第302章 死亡原因第36章 可怕的眼睛第183章 飄香酒第36章 可怕的眼睛第326章 作壁上觀第157章 血的教訓第78章 誰殺了他第272章 踢館第402章 死亡來臨第257章 爭議第183章 飄香酒第490章 成擒第342章 重審第400章 寒雪初停第29章 葡萄美酒第301章 疏忽
第254章 京師第138章 逼之第401章 良士謀第359章 劫數第401章 良士謀第75章 外使來朝第347章 壓制第149章 五大家族第208章 投靠第272章 踢館第215章 風襲第489章 棋高一着第195章 挑釁第422章 冰行第326章 作壁上觀第66章 鍘刀首用第292章 弱者欺之第517章 定案第349章 鬧鬧鬧第477章 信任第94章 雪印第21章 盤龍棍第413章 吃醋第74章 捷報第519章 討伐吳越第291章 狼性第299章 慈安局第164章 力士第318章 挑撥離間第398章 變化突生第101章 驚疑第431章 突然而來的驚喜第526章 震懾吳越第527章 耶律賢的打算第407章 邊關事第357章 你跳我跳第268章 打錯算盤第3章 秦家娘子第216章 河漲第283章 約見第533章 捕風捉影第293章 凱旋第540章 婁百藥的堅持第371章 心思心思第273章 汴京城的兩大風波第298章 應對第544章 我也是來要地的第365章 四方雲動第436章 同歸第278章 比比比第516章 秘方第224章 赴南唐第414章 喝醋第25章 京城驚第97章 言蕭第294章 接洽第222章 當街立誓第493章 商州事第270章 汴京城事第135章 歸心第481章 聚合第13章 引魚上鉤第340章 才情第139章 離京之前第367章 遷都長安第505章 炸藥第532章 被撞見了第84章 悲鳴第26章 懷陰謀第166章 心思第478章 對峙第143章 郡主的心結第286章 驚懾第234章 途途第248章 戰爭第246章 李煜的才情第322章 變數第465章 夜談第327章 長安長安第109章 上元佳節第551章 京城消息第230章 瓊州事第276章 攤牌第11章 老計重用第302章 死亡原因第36章 可怕的眼睛第183章 飄香酒第36章 可怕的眼睛第326章 作壁上觀第157章 血的教訓第78章 誰殺了他第272章 踢館第402章 死亡來臨第257章 爭議第183章 飄香酒第490章 成擒第342章 重審第400章 寒雪初停第29章 葡萄美酒第301章 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