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賞罰分明

登基儀式結束之後,趙光義以及羣臣回到了大殿。

調查刺客的事情交給了刑部和大理寺,那麼接下來趙光義就要分封羣臣了。

初爲天子,這是必不可少的事情,誰在他登基的途中幫了忙,誰就能夠得到他的眷戀,而誰成了他的絆腳石,誰就要被他無情的給裁決。

不過也有例外,比如魏王趙廷美。

按理說魏王趙廷美阻止了晉王登基,他應該受到懲罰,而剛纔的刺殺趙光義又懷疑是魏王趙廷美所謂,按理說他不應該得到任何封賞纔是。

可趙光義卻偏偏給了他封賞,他任命魏王爲開封府知府。

趙光義雖然警惕魏王趙廷美,可開封府知府的位置卻必須給魏王,大宋立國之初就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開封府知府一般都是太子亦或者下一任皇帝的接班人擔任,用以對其進行磨礪,如果那個皇子王爺成了開封府知府,也就在暗示他是下一任的天子了。

趙光義雖然不想承認這點,可金匱之盟已出,他又怎麼能不把開封府知府的位置給魏王,不給,那可是要遭受天下百姓,羣臣非議的。

分封完魏王趙廷美,晉王將趙普又提拔成了宰相,而以前的宰相沈義倫則成了參知政事。

對於這樣的任命,羣臣自然不會有什麼意見,首先,趙普在趙匡胤朝任宰相多年,極具威望,他當宰相,誰也不會認爲他沒有資格。

而沈義倫跟趙普關係極好,對於趙普的上位,他也沒有任何的反對意見。

除此之外,趙光義除了讓柳味繼續當參知政事外,又給他了一些封賞,其實像柳味這樣的人,在這次奪帝的過程中提供的幫助並不算大,但他是第一個稱趙光義爲聖上的人。這就表面了他當時的決心,因此趙光義在封賞的時候,絕對不能虧待他。

本來,給柳味宰相的職位都是可以的,不過他還是太年輕了,而且宰相只有一個,且這個宰相職位趙普已經預定。所以柳味還是繼續當參知政事。

除此之位,趙光義還封賞了一個在這件事情當中功勞最大的人。蘇另看。

只是蘇另看的功勞在暗處,所以趙光義雖然封賞了蘇另看,卻並沒有給他太過高的離譜的官職,他只是讓蘇另看去了樞密院,當樞密院副使,而以前的樞密院副使武王趙德昭則成了樞密院使。

不過誰誰都很清楚,等蘇另看在樞密院站穩腳跟之後,這樞密院使早晚是他蘇另看的,而趙光義之所以沒有懲罰武王。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是趙匡胤的兒子,如果自己一登基就出發先帝之子,這未免有些太說不過去了。

而在所有封賞的人當中,若說誰最得利,非潘美莫屬。

在趙光義跟武王、魏王爭的時候,潘美可以算是中立的,可在刺客刺殺趙光義的時候。他卻是表現的最爲積極的,加上趙光義掌握着潘美養子潘惟吉的把柄,因此趙光義覺得自己可以操控潘美,讓潘美做自己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所以他給了潘美一個很大的封賞,他封潘美爲太師。

封賞完後就是懲罰。

但剛開始趙光義懲罰的並不明顯。也就是一些職位的調動罷了,比如以前的參知政事薛居正,他是魏王的人,但現在趙普回來了,自然不能再讓薛居正當宰相,爲此就讓他去樞密院當了樞密院副使。

趙光義是個很懂得平衡的人,如果樞密院只有武王和蘇另看。蘇另看難免吃虧,但有了魏王的人,三者之間就有一種平衡,到時武王和薛居正少不了一番爭奪,到時他就可也趁機收拾武王和魏王了。

而且有蘇另看在,樞密院不會太平的。

除了薛居正外,武王和魏王的人馬皆有調動,有被調離京城的,有從實職轉到虛職的,魏王和武王兩人心中雖然不忿,可也無可奈何,只能任憑趙光義做出這樣的安排。

這樣一番封賞之後,衆臣皆退去,趙光義回到後宮的時候,自己的妃子,皇后已經從以前的晉王府搬了進來,她們的王爺當了皇帝,她們自然也就跟着水漲船高了。

趙光義以前是晉王的時候,只有三四個妃子,如今突然搬進偌大的皇宮,自己的這幾個妃子突然就顯得少了起來,這時他不由得就想起小周後來,想着不由得一聲輕嘆,如果小周後不死,自己把她接進宮來,兩人不知要多麼的快活呢。

可惜如今小周後死了,趙光義想着什麼時候應該從民間招募一些秀女才行的,不過現在不行,剛當皇帝就要女人,是要被人詬病的,留到史書上也不好。

-------------------------------------------------

柳味從皇宮離開之後直接回到了府上,而後將今天早朝上的事情跟如意郡主他們說了一遍,如意郡主聽聞只是給了柳味一些其他賞賜並沒有加官,就有點不高興。

“虧駙馬你對聖上多支持呢,他怎麼就只賞了你這麼點東西,還沒潘美的賞賜好呢,他可是太師啊。”

如意郡主很不忿,她對於趙光義的封賞覺得不公平,柳味倒並不在意,在趙光義奪帝的過程中自己並沒有出多大的力,這點趙光義自己很清楚,而自己的資格卻也真的很難再升官,能當參知政事就很不錯了。

而官場上自古以來就是這樣,想升官就必須按資排輩,如果你年齡不夠大,資格不夠老,有很多職位就是想都別想的。

而又有很多職位是這樣的,只要你生對了家庭,從你生下來的那一刻起,那個位置就已經給你留着了。

這個世上有很多公平的事情,也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你說或者不說,怨或者不怨,他都在那裡,所以柳味對這些並沒有特別在意。

他現在只是很想知道趙光義接下來會怎麼做,古語云新官上任三把火,趙光義初當皇帝,沒有一點作爲只怕是不行的吧,他很好奇趙光義會把自己的目標盯在那裡。

是一舉滅掉北漢,還是爲大宋百姓做一些值得稱讚的事情贏得民心,亦或者是其他事情?

第322章 變數第281章 送錢第29章 葡萄美酒第185章 但求一見第149章 五大家族第285章 新機第213章 破敵第494章 出發之前第458章 長城險第482章 死亦相隨第91章 南唐事第222章 當街立誓第423章 麻煩來了第65章 青天鍘刀第390章 佈局第291章 狼性第422章 冰行第262章 南唐有事第184章 癩蛤蟆第166章 心思第545章 登門拜見第323章 冷眼時局第105章 預謀第407章 邊關事第365章 四方雲動第291章 狼性第415章 奇怪的災民第523章 急的久了點第554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90章 以牙還牙第34章 忽如遠行客第45章 運謀第447章 意外與意外第508章 變故第348章 景河書院第490章 成擒第130章 野心第546章 結仇第124章 一半首第323章 冷眼時局第479章 震懾第240章 殺人第36章 可怕的眼睛第315章 憤怒第184章 癩蛤蟆第288章 擒殺第331章 往事如風第154章 罷市第299章 慈安局第553章 調查結果第453章 投降第279章 猛將如虎第340章 才情第478章 對峙第51章 一波未平第95章 驚喜第193章 海賊第495章 安排第513章 商州爆炸事件第377章 難敵第181章 破計第143章 郡主的心結第338章 法不容情第410章 老或少第233章 南唐南唐第541章 週五第311章 試探第109章 上元佳節第300章 暖冬第77章 驚殺第446章 襲營第151章 設宴第160章 城郊城郊第121章 曲水流觴第355章 我心狂之第523章 急的久了點第185章 但求一見第119章 遊春第458章 長城險第117章 放榜第404章 算計第267章 拼命爲之第311章 試探第472章 幫他一把第202章 殺殺第314章 時常擾之第515章 歸來路第417章 有本事的道士第14章 借勢而上第75章 外使來朝第441章 打擊第475章 張齊賢的辦法第254章 京師第65章 青天鍘刀第393章 冷風第462章 不得安寧第314章 時常擾之第255章 朝難第370章 矛頭直指第329章 西北望長安
第322章 變數第281章 送錢第29章 葡萄美酒第185章 但求一見第149章 五大家族第285章 新機第213章 破敵第494章 出發之前第458章 長城險第482章 死亦相隨第91章 南唐事第222章 當街立誓第423章 麻煩來了第65章 青天鍘刀第390章 佈局第291章 狼性第422章 冰行第262章 南唐有事第184章 癩蛤蟆第166章 心思第545章 登門拜見第323章 冷眼時局第105章 預謀第407章 邊關事第365章 四方雲動第291章 狼性第415章 奇怪的災民第523章 急的久了點第554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90章 以牙還牙第34章 忽如遠行客第45章 運謀第447章 意外與意外第508章 變故第348章 景河書院第490章 成擒第130章 野心第546章 結仇第124章 一半首第323章 冷眼時局第479章 震懾第240章 殺人第36章 可怕的眼睛第315章 憤怒第184章 癩蛤蟆第288章 擒殺第331章 往事如風第154章 罷市第299章 慈安局第553章 調查結果第453章 投降第279章 猛將如虎第340章 才情第478章 對峙第51章 一波未平第95章 驚喜第193章 海賊第495章 安排第513章 商州爆炸事件第377章 難敵第181章 破計第143章 郡主的心結第338章 法不容情第410章 老或少第233章 南唐南唐第541章 週五第311章 試探第109章 上元佳節第300章 暖冬第77章 驚殺第446章 襲營第151章 設宴第160章 城郊城郊第121章 曲水流觴第355章 我心狂之第523章 急的久了點第185章 但求一見第119章 遊春第458章 長城險第117章 放榜第404章 算計第267章 拼命爲之第311章 試探第472章 幫他一把第202章 殺殺第314章 時常擾之第515章 歸來路第417章 有本事的道士第14章 借勢而上第75章 外使來朝第441章 打擊第475章 張齊賢的辦法第254章 京師第65章 青天鍘刀第393章 冷風第462章 不得安寧第314章 時常擾之第255章 朝難第370章 矛頭直指第329章 西北望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