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帝王心術

品茗居是京城一家有名的茶樓。{首發}

這裡的茶從來都是好茶,而且這裡招待的都是有身份的人。

身份,不是說有錢就有身份的。

有時你若沒有身份,就算你再有錢,品茗居也是不招待的。

黃昏後,趙普進了品茗居,他一句話都沒有說,便被裡面的小廝令進了一雅間,而趙普也沒有露出絲毫驚訝。

因爲品茗居是趙普的產業,也是他趙普收集情報的地方。

趙普身爲當朝宰相,自然需要知道很多的事情,可他不能像慕容博那樣去開青樓,因爲他不屑開,也覺得開青樓賺的錢是髒的,當然,最重要的是如果被人發現,他的一世名聲就毀了。

可開茶樓就不同了,茶向來都是高雅的東西,就算有人知道趙普開茶樓,也不會對他有什麼影響。

進得雅間,裡面有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中年男子身材有些胖,但給人的感覺卻很正氣,那正氣似乎讓人看他一眼後,能忽視他的身材。

那人見到趙普後,連忙笑道:“趙老兄今天可來晚了。”

趙普淺笑:“讓沈兄久等了,主要是來時考校了犬子的學問,故此纔有所耽擱。”

“無妨,快請坐。”

兩人以前經常在這裡品茶聊天,沈義倫以爲趙普今天找他來也是如此,因此在趙普說到考覈趙承煦學問的時候,沈義倫也沒有多想。

兩人坐下後,又命人添茶,外加一些乾果。

兩人先各飲一口茶,對茶品評了一番又剝了幾個乾果來吃,直到這個時候,趙普才望着沈義倫問道:“其實今天叫沈兄來,是有事相商的。”

沈義倫微微一驚,平日裡他們兩人在一起喝茶,可從不談論國事亦或者跟兩人身法有所敏感的事情的,可趙普已是開口,他沈義倫自然不好拒絕,道:“趙兄想說什麼?”

“沈兄是知道的,再過幾天科舉考試就要開始了,可朝廷還沒有選出主考官。”

沈義倫一愣,道:“趙兄的意思是?”

“在下想請沈兄擔當此重任。”

“這……”

沈義倫有些猶豫,他倒不是不想當,只是不明白趙普爲何突然找上自己來當這個主考官。

“科舉是爲朝廷選拔人才的途徑,可朝中有不少人卻想以此來謀取門生,來壯大自己一派的聲勢,這對朝廷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沈兄一向不參與朝堂上的黨派之爭,在下思來想去,覺得只有沈兄最爲合適。”

沈義倫聽得這話,認爲趙普這是爲朝廷着想,他也是有心報國的人,如此便也不再猶豫,道:“趙兄爲江山計,我沈義倫又怎能袖手?只是朝中多人都在爭奪主考官這個位置,在下的資格怕也不夠吧。”

“無妨,只要沈兄答應了,一切交給在下便是。”

趙普有心靠這次機會來給自己壯大聲勢,只是他對沈義倫是很瞭解的,自己若有拉攏之意,沈義倫必定不答應,他開口以江山社稷爲重,沈義倫必定答應,只要沈義倫答應,那麼一場春試下來,他沈義倫必定多不少門生,只要那些人先成了沈義倫的門生,那麼以後趙普有的是機會拉攏沈義倫。

而趙普對朝廷的局勢也極其瞭解,只要他開口,皇上必定會同意他的請求。

沈義倫見趙普都這樣說了,也不再爲此事操心,笑道:“好,好,既然如此,那在下靜等便是,這茶好啊!”

“既然沈兄覺得茶好,那就多喝點,改明我命人給你送去一些。”

夜色深時,沈義倫才從品茗居離開,這個時候的寒風有些凝重,他剛坐上馬車,便忍不住嘆息了一聲,像是自言自語道:“趙兄啊,趙兄,想不到你已位極人臣,卻還想着攬權,如此行事,只怕物極必反啊!”

說着,沈義倫又是忍不住嘆息一聲,想來他雖不參與朝廷黨派之爭,可他畢竟是趙匡胤當年霸府幕僚,其才智與趙普也是不相上下,趙普心思,又怎瞞得過他?

-------------------------------------------------------------------

正月十三,離上元節還有兩天時間。

這天早朝,趙匡胤終於將挑選主考官的事情提上了議程。

科舉考試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要先選主考官,然後從翰林院挑選出題的官員,出題的官員選定後就要被幽閉起來,直到考試結束才能夠釋放。

而考場一應事情都必須安排後,正月十三才選主考官,對整個朝堂來說,都是有些晚了的。

朝堂之上很安靜,趙匡胤說完後,問道:“諸位愛卿覺得,何人可擔此重任?”

朝堂官員相互張望,而後一名官員出列道:“聖上,微臣覺得翰林學士盧多遜盧大人很合適,盧大人學識淵博,能力不俗,定能完成這次科舉相關事宜。”

這名官員站出來說完後,其他官員也紛紛站出來支持盧多遜,顯然在此之前,盧多遜是跟他們打過招呼的。

這些官員說完,趙匡胤並未開口,只望着殿下衆臣,這時,樞密院副使陳臣道:“聖上,微臣推薦參知政事薛居正,薛大人爲我朝副宰相,對科舉一事可謂是瞭然於胸的,有他住持此事,定能爲我大宋選拔出可用之才。”

陳臣是陳舒的二叔,他心有大志,想要通過陳舒來掌控朝局,只是如今的他勢力太過低微,在樞密院他是副使,必須聽魏王的,而他私底下建立的苦寒社雖可用,但不成規模,因此此時的他纔會依附魏王,而爲了以後的大計,他讓自己的三弟陳青當魏王的謀士。如此一來,魏王有什麼行動也就在他的掌握之中了,而且他也多了一個選擇,如果陳舒那邊生不出皇子來,他還可以靠魏王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如此,魏王要他在朝堂上舉薦薛居正,他自然也就得不遺餘力的站出來幫忙了。

陳臣言罷,其他魏王這邊的人自然紛紛站出來附議。

晉王站在一旁,表現的很是平靜,這些情況都是蘇另看早料到的,而他今天也無心爭主考官的位置,因此他顯得雲淡風輕。

不過在魏王的人說完之後,他就不能再表現的淡然了,他必須站出來替宋琪說話。

本來,這事應該他晉王的人在朝堂上提出來的,可是蘇另看說爲了讓聖上對他放鬆警惕,儘量不要讓皇上知道他在朝中的勢力分佈,再者,那宋琪連翰林學士都不是,其他人站出來替他求主考官顯然不可能得到重視,因此只有晉王親自開口才行。

因此,在魏王的人說完後,晉王便站出來開口了。

“皇兄,臣弟舉薦樞密直學士宋琪。”

聽得晉王開口,衆臣不由得一驚,就連趙匡胤也是一愣,因爲他對這個樞密直學士宋琪根本一點印象沒有,他甚至想問,我大宋朝有這號人嗎?

不過趙匡胤忍住了,只問道:“樞密直學士,怕難擔此重任吧?”

趙匡胤這麼一說,其他各有支持的官員紛紛表示贊同。

“樞密直學士比翰林學士低,主考官怎能是樞密直學士?”

“沒錯,考試前三甲有入翰林的資格,難不成能讓主考官還不如考生?”

衆臣議論紛紛,在彼此利益前面,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樞密直學士宋琪是晉王推薦的。

晉王站在大殿之聲,神情冷靜,在這些朝臣議論紛紛的時候,他突然開口道:“既然當不成主考官,那就當副主考官吧,臣弟對那宋琪的學識還是很欣賞的,他在三十年前,已是進士出身。”

晉王此話一出,衆人頓時有些悵然的感覺,剛纔大家爭辯的那麼厲害,本以爲晉王會堅持的,可他卻突然降低了要求,如此一來,他們還能再爭辯嗎?

再爭辯,就真的不將晉王當回事了。

晉王已經忍讓,還要他再怎麼忍讓?就算晉王真的願意忍讓,那聖上可願意?晉王可是聖上的親弟弟啊,打晉王的臉面,就是打聖上的臉。

那些剛纔議論紛紛的官員沒有一個說話了,趙匡胤愣了一下後突然明白了晉王的意圖,他這是明知自己不會讓他的人當主考官,所以才退而求其次啊,而他們這麼一退,倒讓人無法拒絕了。

不過此時的趙匡胤也不想拒絕了,因爲剛纔晉王的話打消了他拒絕的念頭,那宋琪既然在三十年前已是進士,想來學識是有的,沒有入翰林,可能只是時運不濟。

“既然王弟這般欣賞宋琪,那就任命他爲副主考官吧。”說到這裡時,趙匡胤猶豫了一下,爲了朝堂平衡,他想讓魏王支持的薛居正也當副主考官,可一想又不太妥,薛居正乃參知政事,如果沒有其他官員願意競爭主考官的話,那就只有讓盧多遜來當了,可盧多遜才四十多歲,資格稍淺,而且他的地位沒有薛居正高,如何能讓身爲參知政事的薛居正給翰林學士盧多遜當副手呢?

就在趙匡胤猶豫的時候,趙普微一揮袖,站了出來。

...

第401章 良士謀第425章 悄無聲息的失蹤第128章 身敗名裂第428章 耍弄第459章 心壯第121章 曲水流觴第85章 京城有糧第549章 隱匿第362章 夏日悠悠第79章 晚來天愈雪第323章 冷眼時局第183章 飄香酒第438章 親情牌第524章 塵埃落定第309章 圍城第69章 驚名天下第43章 上達天聽第379章 小英雄第264章 攻南唐第164章 力士第141章 一場離別賦第215章 風襲第342章 重審第299章 慈安局第433章 新喜第394章 變天第144章 月夜襲殺第110章 猜謎第152章 幕後人第148章 處境第413章 吃醋第71章 聲勢第472章 幫他一把第79章 晚來天愈雪第48章 洗冤第116章 御將第216章 河漲第549章 隱匿第416章 稍微的透露第256章 試其鋒芒第447章 意外與意外第70章 博弈第470章 八仙樓第64章 灌湯包第122章 前緣誤第59章 傳之天下第428章 耍弄第25章 京城驚第427章 質問第513章 商州爆炸事件第551章 京城消息第459章 心壯第197章 樂得殺敵第362章 夏日悠悠第248章 戰爭第261章 上元節第547章 再去衙門第296章 用心第13章 引魚上鉤第469章 風雲變第149章 五大家族第56章 加官第340章 才情第539章 府中藏屍第427章 質問第535章 安排第398章 變化突生第318章 挑撥離間第450章 決堤第160章 城郊城郊第16章 忽臨大難第130章 野心第189章 初步想法第377章 難敵第5章 心不齊也第24章 風雨亂第542章 莊園第537章 約面第266章 禍起南唐第116章 御將第51章 一波未平第494章 出發之前第492章 證死第49章 商人重利不惜國第191章 飛鴿第300章 暖冬第13章 引魚上鉤第434章 喬遷第71章 聲勢第208章 投靠第109章 上元佳節第11章 老計重用第536章 話離別第280章 棋路第147章 境內事第121章 曲水流觴第151章 設宴第60章 心術第318章 挑撥離間第397章 登基之前
第401章 良士謀第425章 悄無聲息的失蹤第128章 身敗名裂第428章 耍弄第459章 心壯第121章 曲水流觴第85章 京城有糧第549章 隱匿第362章 夏日悠悠第79章 晚來天愈雪第323章 冷眼時局第183章 飄香酒第438章 親情牌第524章 塵埃落定第309章 圍城第69章 驚名天下第43章 上達天聽第379章 小英雄第264章 攻南唐第164章 力士第141章 一場離別賦第215章 風襲第342章 重審第299章 慈安局第433章 新喜第394章 變天第144章 月夜襲殺第110章 猜謎第152章 幕後人第148章 處境第413章 吃醋第71章 聲勢第472章 幫他一把第79章 晚來天愈雪第48章 洗冤第116章 御將第216章 河漲第549章 隱匿第416章 稍微的透露第256章 試其鋒芒第447章 意外與意外第70章 博弈第470章 八仙樓第64章 灌湯包第122章 前緣誤第59章 傳之天下第428章 耍弄第25章 京城驚第427章 質問第513章 商州爆炸事件第551章 京城消息第459章 心壯第197章 樂得殺敵第362章 夏日悠悠第248章 戰爭第261章 上元節第547章 再去衙門第296章 用心第13章 引魚上鉤第469章 風雲變第149章 五大家族第56章 加官第340章 才情第539章 府中藏屍第427章 質問第535章 安排第398章 變化突生第318章 挑撥離間第450章 決堤第160章 城郊城郊第16章 忽臨大難第130章 野心第189章 初步想法第377章 難敵第5章 心不齊也第24章 風雨亂第542章 莊園第537章 約面第266章 禍起南唐第116章 御將第51章 一波未平第494章 出發之前第492章 證死第49章 商人重利不惜國第191章 飛鴿第300章 暖冬第13章 引魚上鉤第434章 喬遷第71章 聲勢第208章 投靠第109章 上元佳節第11章 老計重用第536章 話離別第280章 棋路第147章 境內事第121章 曲水流觴第151章 設宴第60章 心術第318章 挑撥離間第397章 登基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