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醫國誓言

“中醫院已經步入正軌,有沒有我已經無關緊要了。”範正感嘆道。

在中醫院行醫乃是他最愜意的時光,一羣志同道合的太醫生少年意氣,立志改變醫家積貧積弱之況。

那時的他邪方盡出,一衆同窗全力跟隨,方有今日醫家今天的盛況。

如今醫術發展已經到了顯微鏡時代,醫術即將到達大爆炸時代,神醫時代已經落幕,個人醫術已經不足以左右大局。

楊介搖頭道:“醫家雖然大興,離不開你的領路,就拿這次輸血療法來說,若非你主動確定醫家研究方向,醫家不可能如此快在血液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蘇遁點了點頭道:“範兄,醫家能夠有今日,離不開你的功勞,今日我等前來還有另外一件事情,醫黨!”

“醫黨!”

範正頓時一頓,明白了蘇遁等人前來的目的。

“醫家自成一系,伱真的要醫家涉足朝堂黨爭之中?”楊介鄭重道。

他現在對醫家的現狀很滿意,天下醫院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建立,醫者生活富足,醫術大進。醫家只要保持現狀,未來前途一片光明。

而朝堂黨政風起雲涌,醫家如果涉及黨政,恐怕會讓醫家大興局面毀於一旦。

蘇遁也是點了點頭,先帝時期王安石變法如火如荼,先帝去世之後,舊黨直接對新黨進行清算,對新黨極盡打壓。

如今官家親政,新黨捲土重來,新舊兩黨勢同水火,朝堂已經成爲一個火藥桶,這個時候醫家涉入其中,恐怕並非好事。”

範正沉默片刻道:“爾等可還記得範某在太醫局前立誓變法醫家的誓言。”

“醫術大興,洞察人體生病的真諦,重現華佗絕學,開膛破肚,”

“百姓病有所醫,人人皆可長命百歲。

“朝廷新添一個醫部,醫者也可以爲官。”

“醫道昌盛,人人以學醫爲榮,醫者百萬。

………………

二人不由想起曾經的豪言,不禁恍如隔世。

如今範正第一個豪言已經實現,各地醫院紛紛成立,百姓病有所醫大有好轉。

至於醫者爲官,蘇遁就是最佳例子,龐繼祖同樣利用醫學知識功成名就,更別說醫家待遇豐厚,很多考不上科舉的儒生,選擇從醫的不在少數。

範正卻搖了搖頭道:“如今醫家崛起,看似大興之勢,然而卻是無本之源,朝堂之上,太醫署始終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部門,根本沒有多少話語權。”

蘇遁凝重的點了點頭。

範正環視楊介和蘇遁,二人乃是最堅定跟隨他變法醫家的同志,連他們都對醫黨提出質疑,更別說其他醫者。

“醫家如此大興,全靠大宋儒醫盛行,纔有醫家大興之基,然而二位兄臺有沒有發現,隨着醫家大興,醫術越發的高深,熟讀幾本醫書就能行醫的時代已經過去。一旦朝中官員不再學醫,儒學一家獨大,你們覺得醫家的處境將會如何?”

楊介豁然一震,他身懷傳統醫術,同時兼顧醫家變法,自然知道儒醫已經漸行漸遠,就拿華佗絕學來說,單單讀醫書是不可能成功的,更別說醫家的醫術到達利用顯微鏡研究血液的地步,這可不是單純的讀醫書就能實現的。

範正鄭重道:“一旦朝堂之上,失去了儒醫的根基,醫家將會徹底淪爲儒家附庸,太醫署最高也不過是五品官而已,醫家失去話語權,備受欺凌、任人宰割,一旦治不好達貴官人的病,恐怕有殺頭之風險。”

“醫者將會如同工匠一般,被單獨列爲醫戶,世世代代只能從醫,醫戶不得科舉,不得改行!”

蘇遁頓時臉色一沉,範正的擔憂並非是杞人憂天,因爲大宋之中,除了儒家醫家農家,工、商等三教九流皆是如此待遇。

一旦醫者失去了儒醫的庇護,恐怕也會漸漸淪落至此,到那時,醫家恐怕將徹底沉淪。

範正繼續道:“就算醫者閉門自守,躲避紛爭,然而醫家乃是諸子百家之一,如今國難當頭,大宋積弊重重,醫家亦有懸壺濟世之理念,豈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醫家之所以能夠大興,只因爲其紮根於大宋之身,如果大宋大夏將傾,醫家又豈能獨善其身。如今醫家已經和大宋融爲一體,大宋興,醫家興,醫家興,大宋興,這就是範某組建醫黨的理由。”範正鄭重道。

蘇遁和楊介陷入了沉默,他們雖然認可範正的話,然而卻讓醫家陷入如此漩渦之中,未免有些患得患失。”

範正見狀再道:“我等在太醫局的誓言已經大多實現,今日範某立下醫國誓言。”

“醫國誓言!”楊介和蘇遁豁然一震。

“蘇兄和楊兄應該知道,哪怕醫家減免藥費,開封城中推行醫城之方,天下依舊有很多百姓看不起病,如果醫家能夠影響朝政,足以讓朝廷承擔天下貧困人士的醫療費用,如此一來方可做到人人病有所醫,逐步實現全民免費醫療。”範正傲然道。

“全民免費醫療?”楊介霍然一震,自從醫家大興以來,醫術大爲進步,而隨之而來的醫療費用則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動手術和輸血,對於普通人來說,根本難以承受。

如果能夠實現全民免費醫療,那時的醫家將會何等大興。

“當然以目前的狀況,醫家和朝廷都無法辦到,不過一些危害甚大的烈性傳染病,以醫家的財力還是勉強可以辦到的。”範正直視楊介道。

楊介點了點頭,烈性傳染病危害甚大,如果醫家免費治療,可以及時控制傳染源,減少百姓患病風險。

“其二!大宋積弊頗多,醫黨之責則是解決大宋冗兵冗官冗費,讓大宋國富民強。”

蘇遁微微頷首。

“其三:歷朝歷代,二世而亡則有之,長則百年,二百年,然而歷代王朝皆逃不過三百年的命運,何也?醫國和醫人相似,人亡則是重病纏身,國亡同樣如此,而治病救人則是醫家的拿手本事,醫國非醫家莫屬,打破王朝三百年國運之詛咒,讓大宋傳承萬世,乃是醫黨之則。”範正擲地有聲道。

楊介和蘇遁聽聞不由熱血沸騰,範正雖屢出邪方,然而從未一敗,如果真的能夠實現範正口中的理想,醫家纔會真正的大興。

“而且目前朝中新舊兩黨黨爭勢成水火,醫黨的出現本就是一個醫方,讓朝堂三足鼎立,控制黨爭,此乃醫家治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錯過今日,醫家將會後悔莫及。”範正不顧背部疼痛,一躍而起肅穆道。

楊介和蘇遁互視一眼,嘆息一聲道:“醫家因你而興,能夠決定醫家命運的只有你,既然你意欲已決,醫家定然馬首是瞻。”

“範某此生定不負醫家、不負大宋。”範正鄭重承諾道。

“好,我等就醫一醫國。”

三人對視一眼,不禁心中豪情萬丈。

曾幾何時,他們三人志同道合一起變法醫家,如今三人再次齊心協力。

這一次,他們要醫國。

……………………………………所

開封府內!

蘇頌和範純禮完成交接,從今天起,範純禮就正式履任開封知府,

“生子當如範家子!範大人恭喜了!”蘇頌對着範純禮感慨道。

範純禮苦笑道:“蘇大人何出此言,逆子屢屢惹禍,老夫遠在亳州,未能及時管教,實乃慚愧。”

範純禮剛剛揍了範正一頓,也算是給開封權貴一個交代,這些日子沒少賠人情。

蘇頌意味深長的看了範純禮一眼道:“範兄還是小看了令郎呀!以蘇某看,令郎未來之成就不輸於文正公!”

文正公就是范仲淹,文正乃是范仲淹的諡號。就是王安石和司馬光夢寐以求的文人最高諡號。

範純禮不由一愣,他沒有想到蘇頌竟然對範正竟然有如此高的評價,聯想到蘇頌已經醫黨魁首,心中頓時一股不妙的感覺涌上心頭。

蘇頌離開之後,範純禮微微示意,開封縣尉範正平立即進來附耳低聲稟報。

“實現全民免費醫療?”

“一掃大宋積弊,解決大宋冗兵冗官冗費。”

“醫治歷代王朝三百年國運之頑疾。”

當範純禮聽到範正的醫國豪言之時,不禁愣在那裡,他沒有想到範正竟然有如此豪情壯志。

一直以來,他都將範正當成孩子來看,範正屢出邪方,每每惹出不小的亂子,他都是咬牙切齒的恨聲說要打斷範正的腿,讓其改邪歸正。

而今日聽到範正的醫國豪言,範純禮這才恍然,原來不知不覺中,自己的兒子成長至斯。

範純禮根本無心公務,思緒萬千,作爲過來人,他自然知道變法是何等的艱難,當年父親慶曆新政,僅僅推行數年,就被排擠出朝堂。

王安石變法失敗之後,更是遭到舊黨的清算,新黨被一一貶出朝廷,而如今兒子又要繼承父親的遺志,再次推行變法,這不禁讓他患得患失。

範純禮匆匆結束完公務,回到範府中。

“孩兒任性,還請父親責罰!”看到範純禮,剛剛傷勢痊癒的範正毫不猶豫道。

這一次,範純禮並未拿起戒尺,而是鄭重問道:“你的醫國誓言!是一時興起,還是…………。”

範純禮沒有繼續說下去,他知道範正懂得他的意思。

範正凝重道:“宋遼夏三國,大宋一直處於守勢,所謂久守必失、久攻必破,孩兒心中一直有一個擔心,有朝一日,大宋沒有守住,北方鐵騎南下,在中原大地肆虐,民不聊生。

“孩兒擔心開封城被攻破,富甲天下的開封城被劫掠一空。”

“孩兒擔心,大宋戰敗,五胡亂華之事重演,不,更甚者胡人入主中原,華夏文明斷絕。”

“孩兒擔心…………。”

範正每說一句,範純禮的臉色就難堪幾分。

他雖然打心底怒斥範正杞人憂天,危言聳聽,然而他卻明白,以大宋積貧積弱之現狀,範正所擔憂的並非沒可能出現。

而且大宋目前一直處於守勢,根本無力對付西夏遼國。

“你要明白,既然你決定參與黨爭,那就不是爲父的面子能夠平息,也不會爲父一句教子無方能夠推脫,你甚至背後的醫家,都將會承擔新舊兩黨攻擊,你可曾想好了!”範純禮凝重道。

範正毫不猶豫道:“當年先祖變法何曾畏懼,王安石變法曾言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醫家醫國又有何懼。”

範純禮看着一臉堅決的兒子,良久嘆息道:“既然你意欲已決,爲父也不再多說什麼,今後的路全靠你自己來走,爲父不再管教於你!”

“多謝父親體諒!”

範正對着範純禮鄭重一禮,昂首踏出範府。

“夫君!正兒還小,萬一…………”

一旁的馬氏見狀擔憂道。

範純禮苦笑道:“整個大宋恐怕只有我們兩個還把正兒當一個孩子,卻忘了他現在已經朝堂五品官員,醫家魁首,更是幫助大宋打贏平夏城之戰。”

這樣的成績可以說古往今來,也沒有幾個,恐怕整個大宋誰也不會將範正當作一個少年對待。

馬氏聞言嘆息一聲,兒子太過於優秀,讓她既苦惱又欣慰。

“全民免費醫療!”

“一掃大宋積弊!”

“破解王朝不過三百年之頑疾,讓大宋傳承萬世!”

當範正的醫國誓言傳出之後,整個朝野一片譁然。

無他!

這三個醫國誓言,無論哪一個都可以實現,然而卻很難全部實現。

果然。

醫家隨即宣佈:麻風病,肺癆等多種烈性傳染病,醫家有專門的門診免費醫治。

百姓雖然知道這和全民免費醫療相差甚遠,但是畢竟醫家真正邁出免費醫療的第一步。

而朝中!

蘇頌擔任右相,徹底打破了新舊兩黨一山不容二虎之勢,朝中局勢大爲緩解。

再加上蘇頌資歷甚老,再加上範正的醫國誓言一出,非但儒醫紛紛向醫黨靠攏,不少中立派也紛紛向蘇頌靠攏。

雖然如今的醫黨還遠不如新黨和舊黨根基深厚,然而在趙煦的刻意扶持下,蘇頌的人格魅力,以及範正的醫國誓言之下,醫黨急劇膨脹。

至此!

朝堂三足鼎立之勢初成。

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第340章 範李和離第409章 奇襲大理第311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238章 硫磺皁除蟎第93章 相思疾第252章 神奇的軍器監第170章 震天雷現第113章 懲奸除惡令(1300訂加更)472.第472章 《白蛇傳》第185章 青苗法第119章 邪方種豬計劃第140章 範家再次變法第173章 平夏城大捷(二合一)第330章 西夏鐵鷂子戰敗第434章 遼夏驚恐第186章 國債第282章 範正護妻第247章 無處不在的邪方第327章 第三次平夏城之戰第386章 及時雨宋江第26章 質疑太醫令第118章 太監的復仇第448章 島鏈護絲路第290章 王詵的報復第422章 邪方:翻越蒼山第302章 光榮之家第426章 西南各部的歸宿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開封城牆第88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475.第475章 聖公方臘第401章 如兒戲的皇位第364章 蘇青天第230章 邪術:符水第385章 邪方土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親戚第185章 青苗法第410章 石城關破第221章 婚書第30章 《趙氏神妙帖》第126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33章 邪方抽獎第109章 爲衆人抱薪第129章 新黨現第285章 諧音第65章 搶親第359章 封侯非我意第310章 蝴蝶效應第178章 宋遼夏和談(二)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順第127章 請太皇太后撤簾(二合一)484.第484章 好漢營!454.第454章 未來的第三次變法第119章 邪方種豬計劃第401章 如兒戲的皇位第305章 遼國毒瘤第11章 最完美的殺毒藥第423章 大理城破第80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77章 快去請邪醫範正第264章 保險:用不上是萬幸第199章 幕後黑手,邪醫範正第335章 完顏阿骨打崛起第241章 暴利的絲綢之路第168章 平夏城建成第245章 恐怖的祝由術第44章 開創獸醫一脈454.第454章 未來的第三次變法第162章第228章 律法和誓言第240章 邪方:洗胃第134章 清算趙挺之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順第244章 第二次平夏城之戰第165章 第七輪和詩!486.第486章 金國立,滅西夏第207章 炭毒實驗第255章 唐詩宋詞李曲第8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221章 婚書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186章 國債第444章 遼國的抉擇第258章 免費義務教育第48章 大醫精誠誓言第210章 洛陽大疫第48章 大醫精誠誓言第64章 常記溪亭日暮第349章 甲骨文第40章 變法 保守 中立第331章 西夏戰敗,遼國撤軍449.第449章 童貫下九州第182章 近親繁衍第185章 青苗法第151章 遼國調和第37章 變法小成第82章 此情無計可消除第62章 第二次生理和倫理之爭
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第340章 範李和離第409章 奇襲大理第311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238章 硫磺皁除蟎第93章 相思疾第252章 神奇的軍器監第170章 震天雷現第113章 懲奸除惡令(1300訂加更)472.第472章 《白蛇傳》第185章 青苗法第119章 邪方種豬計劃第140章 範家再次變法第173章 平夏城大捷(二合一)第330章 西夏鐵鷂子戰敗第434章 遼夏驚恐第186章 國債第282章 範正護妻第247章 無處不在的邪方第327章 第三次平夏城之戰第386章 及時雨宋江第26章 質疑太醫令第118章 太監的復仇第448章 島鏈護絲路第290章 王詵的報復第422章 邪方:翻越蒼山第302章 光榮之家第426章 西南各部的歸宿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開封城牆第88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475.第475章 聖公方臘第401章 如兒戲的皇位第364章 蘇青天第230章 邪術:符水第385章 邪方土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親戚第185章 青苗法第410章 石城關破第221章 婚書第30章 《趙氏神妙帖》第126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33章 邪方抽獎第109章 爲衆人抱薪第129章 新黨現第285章 諧音第65章 搶親第359章 封侯非我意第310章 蝴蝶效應第178章 宋遼夏和談(二)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順第127章 請太皇太后撤簾(二合一)484.第484章 好漢營!454.第454章 未來的第三次變法第119章 邪方種豬計劃第401章 如兒戲的皇位第305章 遼國毒瘤第11章 最完美的殺毒藥第423章 大理城破第80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77章 快去請邪醫範正第264章 保險:用不上是萬幸第199章 幕後黑手,邪醫範正第335章 完顏阿骨打崛起第241章 暴利的絲綢之路第168章 平夏城建成第245章 恐怖的祝由術第44章 開創獸醫一脈454.第454章 未來的第三次變法第162章第228章 律法和誓言第240章 邪方:洗胃第134章 清算趙挺之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順第244章 第二次平夏城之戰第165章 第七輪和詩!486.第486章 金國立,滅西夏第207章 炭毒實驗第255章 唐詩宋詞李曲第8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221章 婚書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186章 國債第444章 遼國的抉擇第258章 免費義務教育第48章 大醫精誠誓言第210章 洛陽大疫第48章 大醫精誠誓言第64章 常記溪亭日暮第349章 甲骨文第40章 變法 保守 中立第331章 西夏戰敗,遼國撤軍449.第449章 童貫下九州第182章 近親繁衍第185章 青苗法第151章 遼國調和第37章 變法小成第82章 此情無計可消除第62章 第二次生理和倫理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