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島鏈護絲路

“童貫下西洋歸來了!”

童貫還未歸來,這個消息早已經傳遍了整個開封城,更甚者第一批西洋珍寶已經出現在開封的市面,引起了開封權貴的追捧。

更別說下西洋足足帶回的六百萬貫的貨物,更是讓無數人爲之驚歎。

“六百萬貫!”

一衆開封百姓不禁爲之震驚,不禁爲海上絲綢之路的巨大利潤而驚歎。

“六百萬貫並不算什麼,下一次下西洋必將跟隨的船隻更多,估計上千萬貫也不止。”

“童貫帶回如此多的錢財在下倒不希奇,讓在下感興趣的是童貫還抓一個西洋國王歸來。”

一衆開封市民八卦道。

“什麼,把西洋國王抓回來了!”

此言一出,開封城一片譁然。

開封城中雖然有青塘王瞎徵,又有大理國王段正淳,然而這都是趙煦親自下令出兵攻打下來,而童貫僅僅是一名太監,下西洋去宣揚國威,開闢海上絲綢之路,竟然將對方的一個國王給抓了回來。

“聽說是這個國王見財起意,看到童貫商船內數百萬貫的巨財,起了貪心,想要奪船謀財,結果被童貫察覺,攻破其國度,押送此國國王回到大宋。”一個書生咂舌道。

“該抓,竟然膽敢牟取大宋財富!簡直是罪不可赦。”

“幸虧範太丞英明,早就預見了此景,這才讓童貫帶領大宋水軍下西洋,若是尋常大宋商船,那豈不是要遭殃,錢財被劫掠一空,小命恐怕也會不保。”

………………

一個個開封市民義憤填膺道。

經過大宋連番大捷,大宋百姓早就揚眉吐氣,脊樑骨早就挺直了,如今的大宋連遼國都不怕,哪怕小小的西洋小國。

“臣有罪,未經王昭,擅自滅國!”

垂拱殿內,童貫恭敬請罪道。

此刻童貫心中惴惴不安,雖然事出有因,但是畢竟他乃是一個太監,竟然押着一個國王回來,未免有些逾制了。

其他衆臣也是眉頭一皺,童貫帶領將士和西洋小國交戰並沒有什麼,然而主動押送一國國王歸來就有些不妥了,畢竟大宋士大夫強勢,更是奉行君爲臣綱,南洋的國王畢竟也是君呀!

更別說,童貫乃是一個太監,其身份更加敏感,再加上如今童貫下西洋,風頭正盛,很多士大夫看童貫不順眼,紛紛上書彈劾童貫。

“童公公此行的目的乃是宣揚大宋國威,其次纔是護航,南洋蠻夷小國並未開化,雖有冒犯,教訓一番即可,又豈能將其國王抓了回來,這讓南洋諸國如何看待我大宋。”

“童貫乃是宦官,宦官專權囚君乃是大忌,童貫如此膽大妄爲,理應嚴懲。”

“臣等懇請罷免童貫下西洋之職,另選忠君愛國之士。”

…………………………

不少士大夫紛紛對童貫進行彈劾,如今下西洋的利益實在是太過於巨大,童貫的位置太過於顯眼,自然引起衆人的眼紅。

童貫頓時臉色一變,他沒有想到自己竟然被朝堂圍攻。

若是之前他定然不懼,然而他這些年一直漂泊海外,和官家有些疏離,更別說他私自抓回西洋國王,恐怕要觸犯官家的禁忌,這一次自己恐怕在劫難逃了。

就在此刻,範正越衆而出道:“啓稟陛下,微臣認爲童公公非但無過,反而有功。”

“哦!此話何解?”趙煦看到範正出言,淡淡的問道。

其他衆臣也眉頭一皺,童貫此舉犯了帝王和士大夫的忌諱,再加上童貫這些年孤懸海外,早就需要敲打一番了,而範正竟然當衆維護童貫,這讓一衆士大夫大爲不滿。

範正鄭重道:“此小國名爲錫蘭,乃是一個小小的島國,更是化外之國,不通禮儀,畏威而不畏德,若不嚴懲,日後必將會有他國效仿,童公公將其首惡抓回國內,交給官家審判,一來可以震懾西洋諸國,二來更是其忠君的體現。”

趙煦頓時陷入沉思。

童貫見狀,連忙趁機辯解道:“官家明鑑,微臣肩負宣揚大宋國威之重任,若是被小小的錫蘭國而畏縮,豈不是丟官家的臉面,然而錫蘭國王畢竟是君,小人不敢私自做主,這纔將抓回任由官家處置。”

趙煦這才臉色稍緩,童貫所持的乃是天子禮節出訪諸國,代表的乃是大宋的威嚴,錫蘭國膽敢冒犯,自然要嚴懲。

“我大宋乃是禮儀之邦,你童貫隨便滅國,俘虜其國王,尤其是宣揚國威之正道,微臣認爲,此事雖然事出有因,但是童貫亦有責任,懇請官家另擇良才下西洋。”楊畏傲然道。

範正冷笑道:“楊大人未免太過於天真了,童貫所帶領的可是價值數百萬貫的財物,別說是錫蘭小國動心,恐怕就是強大的蒲甘王朝未免也不會心動,此事若不嚴懲,這不會是第一例襲擊神舟之事,以微臣看,童貫有功無過。”

童貫看向範正,頓時有種知己的感覺,他當初也知道自己的行爲會有爭議,然而他卻明白,自己孤懸海外,若不能拿出強硬的姿態,日後必將後患無窮。

他途徑各國,看到了無數貪婪的眼睛盯着大宋神舟。

趙煦鄭重的點了點頭,大宋如今連連大勝,他早已經養成了傲氣,對於滅掉錫蘭並沒有太大的反應,畢竟錫蘭僅僅是一個小小的島國,相比於大宋的敵人遼夏,根本不值一提,所謂的國王恐怕比滇東三十六部的族長強不了多少。

一衆大臣頓時不善的看着範正,此乃他們插手下西洋之事的大好良機,如今卻被範正攪和了。

“其二,範某認爲童公公有功無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此事給了大宋立足西洋的天賜良機。”範正鄭重道。

“插手西洋!”滿朝文武不由眉頭一皺,不解的盯着範正。

“西洋距離大宋萬里之遙,大宋爲何立足西洋?”範純禮皺眉道。 範正鄭重道:“此次下西洋,童公公帶回了六百萬貫的財富,下一次,恐怕就能達到千萬貫,日後恐怕會日益增多,日後恐怕達到萬萬貫並非不可能。”

“萬萬貫!”

滿朝百官不由呼吸一滯,範正此言雖然誇大,然而卻並非不可能,畢竟根據童貫所獻出的海圖,西洋的土地和國家,遠大於大宋,甚至還有不少強國。

“所謂如此多的巨財,不亞於稚童抱金磚行走於鬧市之中,定然會引起諸多覬覦,微臣聽說絲綢之路中,很多小國的軍隊化身爲沙盜,而下西洋如此巨大的財富,恐怕西洋諸國也會化身海盜劫掠大宋商船。”範正鄭重道。

“他敢!”趙煦怒斥道。

範正卻搖頭道:“錫蘭國王就是前車之鑑,而且西域諸國遠離大宋萬里之遙,官家就是有心也無力維護大宋絲綢之路。”

趙煦頓時泄氣,根據童貫所獻的海圖,西洋實在是太大了,而且距離太遠,消息閉塞,大宋也是鞭長莫及。

滿朝百官也是眉頭一皺,海上絲綢之路必將爲大宋帶來巨大的利益,他們無論如何也無法割捨。

而範純禮對自己的兒子知之甚詳,當衆毫不客氣道:“逆子,你又有何邪方?”

聽到父親毫不留情的直言,範正不由苦笑道:“根據童公公所獻的海圖,錫蘭乃是一個島國,童公公更是攻破其國度,將其國王抓了回來,以孩兒看,要做就做絕,大宋趁機將錫蘭島佔了。”

“什麼,將錫蘭島佔了!”

滿朝百官不禁譁然,誰也沒有想到範正更加膽大包天,童貫僅僅是將對方的國王抓來,而範正卻要直接佔了其國家。

就連童貫也不禁愕然的看着範正,他原本以爲自己將錫蘭國王抓了回來已經是極限了,卻沒有想到範正更狠。

“範太丞這是滅國滅上癮,未免殺意太盛,竟然連萬里之遙的錫蘭國也想滅掉。”蔡京冷笑道。

“逆子,這就是你的邪方?”範純禮頓時眉頭一皺,錫蘭國距離大宋萬里,就算攻佔,又該如何管轄,簡直是亂出邪方。

範正不慌不忙,指着童貫獻上的海圖道:“官家請看海圖,錫蘭乃是一個島國,然而卻處於西洋的中央,毗鄰天竺,其距離占城柔佛不過一月的海路,距離極西之國大致相同,一旦大宋佔據錫蘭,足以輻射整個西洋,保證大宋商船無憂。”

趙煦頓時側目望去,當他看到錫蘭的位置的時候,不由眼神一凝。

他乃是大宋少有的雄主,自然一眼看到了錫蘭的重要性,大宋商船孤懸海外,若沒有童貫率領神舟護航,攜帶如此巨財只能成爲他國砧板的魚肉。

如果大宋佔據了錫蘭,那就不一樣了,只需要讓大宋神舟駐紮在錫蘭,足以保證整個西洋航道暢通無阻。

滿朝百官也並非蠢人,經過範正的提醒,他們自然也認識到了錫蘭的重要性。

“可是這也未免太遠了!”範純禮皺眉道。

大宋錫蘭有萬里海路,一來一回足足要兩年的時間,根本無法管轄。

“遠是遠了點,但是並非沒有解決的辦法,在柔佛國的最南端,也有一個小島名爲新加坡,距離錫蘭不過有一月海路,大宋順勢將其佔據即可。”範正點了點,海圖上一個微不可見的小島道。

“新加坡!”

一衆大臣眉頭一皺,範正佔據一個錫蘭還不滿足,竟然還要佔據新加坡道。

範正繼續道:“而從新加坡到達瓊州島同樣是一月海路,同理,瓊州島到登州港,同樣也是一月的海路。如此一來,大宋的海上絲路被一衆島嶼相連,大宋同時在各島建立港口,週轉貨物,足以讓原本兩年的絲路最短縮小到三個月。”

“三個月!”

百官不由抽了一口涼氣,此刻他們終於正視範正提出的佔領錫蘭的邪方。

一旦大宋在錫蘭島,新加坡島,瓊州島,甚至北邊的琉球島也可以利用上來,如此就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島鏈,原本兩年一次的下西洋,卻可以源源不斷的從錫蘭島途徑島鏈運回大宋,並同時將大宋的貨物源源不斷的運送到南洋西洋各國。

如果大宋真的能夠實現這一點,範正所設想的絲綢之路萬萬貫的夢想並非不可能。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安全,西洋諸國林立,就算劫掠大宋商船,我等也不可能派兵攻打。而如果大宋佔據錫蘭島和新加坡島,如果將自己的手臂長長的伸入西洋,面對諸國的侵犯,大宋將不再是鞭長莫及,足以威脅南洋諸國的海岸線,而錫蘭國的慘事將不再重演。”

“而且日後大宋將會南下,攻打蒲甘國,打通西洋出海口,大宋在錫蘭島和新加坡島的戰艦可以直接北上,和大理方向兩面夾擊蒲甘國,定然讓打算一戰而勝。”

範正再道。

頓時滿朝百官陷入了沉默,再無之前的指責。

佔領錫蘭島的好處實在是太大了,任誰皆知,誰知海上絲綢之路的利益不斷增加,襲擊大宋商船的事情必將再次上演,大宋佔領錫蘭島,才能真正維護絲綢之路的安全,更是將絲綢之路週轉速度大大提升。

更別說還有日後獲取西洋出海口的好處,這其中的經濟利益還是政治利益之大哪怕是最頑固的士大夫也不禁爲之心動。

“就依此方而行!”趙煦一錘定音道。

錫蘭不過是彈丸小國,又是一個島國,根本不足爲懼,再加上新加坡又是一個荒島,大宋將其佔領根本沒有任何風險,然而卻能維護海上絲綢之路的利益,這其中巨大的好處,足以讓趙煦下定決心。

“官家英明!”

範正和童貫不約而同躬身道。

滿朝百官對視一眼,再無人反對,而至於那個可悲可憐的錫蘭國王,按照大宋以往的傳統,也許會爲了宣揚大宋仁慈,斥責一番將其放歸。

而如今大宋已經定下了島鏈之方,佔領錫蘭來維護大宋絲綢之路,自然無人關注那可憐的錫蘭國王。

第36章 幹他第297章 蛔蟲童年陰影第142章 ‘正方’即時候補第118章 太監的復仇第131章 亡國之策,垂簾聽政第139章 變法再起第9章 醫萬人術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第330章 西夏鐵鷂子戰敗第408章 斡腹之謀第302章 光榮之家454.第454章 未來的第三次變法第373章 商部第388章 李清照臨產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第301章 武舉開始第418章 兵臨大理城第371章 休克療法第90章 邪方裝病第245章 恐怖的祝由術第180章 邪方人工授精第224章 《我儂詞》第216章 醫家的輝煌第225章 天下皆賀第172章 無解的震天雷第442章 超級大一統第38章 醫燈長明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第9章 醫萬人術第377章 硝石製冰第347章 簡體字第100章 權力是天下最大的毒藥(二合一)第50章 踢館太醫局(下)第218章 邪方:俗詞第447章 下西洋歸來第276章 楊介的愛情第416章 鄯闡府破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175章 離間樑乙逋第124章 活字印刷術(加更)第360章 變法駙馬制度!第159章 平夏城478.第478章 種馬趙煦第262章 醫療保險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第340章 範李和離第177章 宋遼夏和談(一)第243章 西夏來犯第345章 監管皇家銀行第98章 大宋少年(3800字)第177章 宋遼夏和談(一)第413章 鄯闡府之戰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第154章第137章 下策:一條鞭法第80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477.第477章 ‘崔杼弒其君’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第78章 打石膏法第502章 和平收復燕雲十六州第218章 邪方:俗詞第206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178章 宋遼夏和談(二)第379章 解暑神器冰激凌第95章 搞定李恪非(第四更)第108章 義莊第335章 完顏阿骨打崛起第191章 遼國退兵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親戚第56章 家長找上門第417章 大理白藥第31章 畏變法如虎第5章 生理和倫理之爭第268章 青塘城破第32章 範家從不諱言變法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279章 曲劇現世第109章 爲衆人抱薪第365章 神醫獎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詛咒(二合一)第359章 封侯非我意第389章 李清照呼吸法第16章 詩仙之酒——白酒第135章 再也不開邪方了第239章 個護的發展第407章 整頓青樓488.第488章 擡棺出征第161章 震天雷第192章 冷鍛甲第405章 叢林法則第323章 萬萬貫青苗錢第386章 及時雨宋江第108章 義莊第14章 蘇遁心疾第437章 十人九痔第118章 太監的復仇第241章 暴利的絲綢之路第448章 島鏈護絲路
第36章 幹他第297章 蛔蟲童年陰影第142章 ‘正方’即時候補第118章 太監的復仇第131章 亡國之策,垂簾聽政第139章 變法再起第9章 醫萬人術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第330章 西夏鐵鷂子戰敗第408章 斡腹之謀第302章 光榮之家454.第454章 未來的第三次變法第373章 商部第388章 李清照臨產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第301章 武舉開始第418章 兵臨大理城第371章 休克療法第90章 邪方裝病第245章 恐怖的祝由術第180章 邪方人工授精第224章 《我儂詞》第216章 醫家的輝煌第225章 天下皆賀第172章 無解的震天雷第442章 超級大一統第38章 醫燈長明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第9章 醫萬人術第377章 硝石製冰第347章 簡體字第100章 權力是天下最大的毒藥(二合一)第50章 踢館太醫局(下)第218章 邪方:俗詞第447章 下西洋歸來第276章 楊介的愛情第416章 鄯闡府破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175章 離間樑乙逋第124章 活字印刷術(加更)第360章 變法駙馬制度!第159章 平夏城478.第478章 種馬趙煦第262章 醫療保險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第340章 範李和離第177章 宋遼夏和談(一)第243章 西夏來犯第345章 監管皇家銀行第98章 大宋少年(3800字)第177章 宋遼夏和談(一)第413章 鄯闡府之戰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第154章第137章 下策:一條鞭法第80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477.第477章 ‘崔杼弒其君’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第78章 打石膏法第502章 和平收復燕雲十六州第218章 邪方:俗詞第206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178章 宋遼夏和談(二)第379章 解暑神器冰激凌第95章 搞定李恪非(第四更)第108章 義莊第335章 完顏阿骨打崛起第191章 遼國退兵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親戚第56章 家長找上門第417章 大理白藥第31章 畏變法如虎第5章 生理和倫理之爭第268章 青塘城破第32章 範家從不諱言變法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279章 曲劇現世第109章 爲衆人抱薪第365章 神醫獎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詛咒(二合一)第359章 封侯非我意第389章 李清照呼吸法第16章 詩仙之酒——白酒第135章 再也不開邪方了第239章 個護的發展第407章 整頓青樓488.第488章 擡棺出征第161章 震天雷第192章 冷鍛甲第405章 叢林法則第323章 萬萬貫青苗錢第386章 及時雨宋江第108章 義莊第14章 蘇遁心疾第437章 十人九痔第118章 太監的復仇第241章 暴利的絲綢之路第448章 島鏈護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