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宋跨革囊

西路軍!

金沙江西岸!宋軍雲集!

種樸和姚雄率領大軍從吐蕃出發,一路上連連克敵,屢破重鎮。

然而卻被阻擋在金沙江天險之外,好在宋軍早已經平定了吐蕃,又有吐蕃的糧草支持,宋軍這纔沒有了後顧之憂。

“金沙江太過於險要,大理軍又提前收走了所有船隻,更在對岸佈置了重兵防守,我等若是強行渡江,恐怕被半渡而擊,會有全軍覆沒的風險。”

看着波濤滾滾的江水,種樸白頭髮都愁出來了,他一路前來,發現大理國承平已久,士兵訓練荒廢,根本不堪一擊,然而他沒有想到,真正阻止宋軍前進的步伐的不是大理守兵,而是長江天險。

“可是現在打造船隻也來不及了!更別說還有大理軍的重兵防守。”姚雄皺眉道,他們西路軍所帶的大多都是西北邊軍和吐蕃的僕從軍,全部都是旱鴨子,對於渡江根本束手無策。

“若是範太丞在,定然能夠找到渡河的良方?”種樸扼腕嘆息道。

他現在不由懷念範正的邪方,從平夏城戰爭,到組建鐵浮屠和柺子馬,擊敗青塘,再到執行南下大迂迴戰略,二將利用範正的邪方可以說無往而不利,更是屢獲戰功。

直到如今在金沙江外被阻隔,這讓他們不禁更加懷念範正的邪方。

“可惜範太丞如今應該正在東路攻打鄯闡府!”姚雄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若是有範正的邪方在,他們恐怕早就渡過了金沙江。

然而卻知道根據朝廷的消息,範太丞帶領少數人馬,正在執行斡腹之謀,在東路奇襲大理,現在恐怕根本顧不上他們。

當下,二人只有苦思冥想,尋求渡江的契機。

“啓稟將軍!吐蕃又送來了一批牛羊,以供大軍食用!”

忽然,一個士兵前來稟報。

“好!”

種樸鬆了一口氣,有了吐蕃的糧草,這讓他們有了繼續尋找戰機的底氣,不至於倉促渡江,讓宋軍陷入被動。

種樸再一次對範正解放農奴的邪方佩服的五體投地,此刻的宋軍才能換來吐蕃方面的全力支持。

“不過我們必須儘快想出渡江之策,和曾樞密使匯合,否則恐怕會有失期之憂。”姚雄擔憂道。

他們在金沙江外已經阻隔太久了,若是繼續耽誤下去,恐怕會耽誤中路軍約定好合圍大理城的軍期。

種樸心中一突,也明白宋軍不能在金沙江再耽誤下去,當下思索道:“如果範太丞在,他會什麼邪方?”

二人心中思索,開始按照邪醫範正的思路計算渡江的計劃。

邪醫範正的邪方雖然出乎意料,但是並非無跡可尋,同樣也是運用現有的材料出其不意,二人還是四下張望,準備利用現有之物,尋找渡江的機會。

“造船、竹筏”

很快,二人將一個個計劃演練,最後卻一一否定。

因爲造船太慢,竹筏太輕,根本無力支撐大軍渡江。

忽然,種樸將目光放在吐蕃送來的牛羊之上,頓時眼睛一亮。

“將軍要用牛羊渡江,牛羊連水性都不通,怎麼幫助我軍渡江。”姚雄眉頭一皺道。

種樸自信一笑,將手中喝完了的水囊伸手一拋,拋入了滾滾的金沙江上,而水囊漂浮在水面上,隨着水流遠去。

“這!”

姚雄若有所思道。

種樸朗聲道:“牛羊的確不能渡江,然而我等只需將牛羊斬殺,取其完整的革囊,往裡面吹氣封住口子,再配合竹筏使用繩索牽引,足以支撐宋軍度過洶涌的金沙江。”

想要渡江可並非只有人就可以,還需要渡江所需的糧草、武器、戰馬,利用革囊足以讓竹筏的承重力大增,足以支撐宋軍渡河。

“此計可行!”姚雄頓時眼睛一亮。

革囊在北方並不罕見,黃河兩岸的百姓度過黃河的時候都是將羊宰殺,取其革囊渡過黃河,而如今宋軍擁有如此多的牛羊,所取革囊足以供應渡江所需。

“哈哈哈!宋跨革囊!此計一出,定然會讓舉世震驚,我等必將名垂青史!”種樸興奮道,他一直都是作戰勇猛,乃是一介將才。

如今用邪醫範正的思維解決了渡江的麻煩,必將成爲一代名帥!將帥雖然只有一字之差,然而地位卻是天差地別。

“那末將就提前恭喜種相公!”一旁的姚雄恭惟道。

一旦種樸爲帥,他可以順利成長成爲一路主將!

“哪裡,還早着呢?”種樸謙虛道,然而嘴角里的笑容怎麼也掩蓋不住。

當下二人對視一眼,迫不及待的開始宰殺牛羊,製作革囊準備渡江。

隨着一個個牛羊被斬殺,在軍中伙伕高超的手藝,一張張完整的革囊被取了出來。

很快宋跨革囊已經準備完畢,看着穩妥的渡江工具,二將頓時摩拳擦掌。

大理軍一定想不到他們找到了渡江之法,宋軍渡江之後,可以給大理軍一次奇襲,徹底讓這場宋跨革囊的奇計,一戰成名。

“報!啓稟將軍!大理軍已經撤退!”正當種樸帶領宋軍準備用革囊渡江之時,斥候突然帶回一個好消息。

“什麼?”

種樸二人不由一震,他們沒有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想到了渡江破敵的良方,竟然被一拳打在了空氣上。

當下宋軍加速渡江,果然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大理軍早已經不戰而退。

“怎麼回事?”姚雄大爲不解道。

原本負責防守東路軍的大理軍竟然主動撤軍了,放任他們輕易渡江,這根本不合常理。

種樸臉色凝重道:“大理軍不戰而退,恐怕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曾樞密使帶領的中路軍已經攻到了大理城下,高氏這纔將守軍全部撤回大理城。”

他想來想去,恐怕只有這唯一的可能。

姚雄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

“我們失期了!”種樸大爲失落道,他原本以爲這一次自己想出宋跨革囊的奇計,定然能夠立下大功,卻沒有想到還是晚了一步。

姚雄也是無奈一嘆,當即和種樸帶領大軍,立即向大理城快速推進。

“啓稟將軍,前方發現中路軍的蹤跡!”

然而二將帶領大軍才走不遠,斥候就匆匆來報。“中路軍!”

二將聞言重重的鬆了一口氣,連忙下令讓西路軍快速趕上,和曾布率領的中路軍匯合!

中路軍自然也發現了西路軍的蹤跡,早已經停下來等着他們。

“我等見過樞密使大人!”

二將來到中路軍軍帳,見到曾布躬身行禮道。

“不是爾等最先達到大理城!”

曾布見到二人從後方趕來,不由詫異的說道。

曾布作爲樞密使,率領中路軍從成都出發,卻迎來了佔據地理優勢的大理軍騷擾,這些大理軍熟悉林莽,每每都偷襲中路軍,給宋軍造成不小損失。

曾布一路上剿撫並用,雖然進展緩慢但是勝在穩妥。

然而他遇到了和種樸同樣的疑惑,那就是原本抵抗堅決,騷擾不斷的大理軍,竟然一夜之間,突然撤退,這讓曾布大爲不解,也認爲是種樸的西路軍率先攻打到大理城下。

“啊!我等還以爲是樞密使大人率先攻到大理城下。”種樸訝然道。

“既然不是我等攻打到大理城下,那大理軍爲何會突然撤退。”姚雄大爲不解道。

三人這才面面相覷。

“西路軍!”

“範太丞!”

三人忽然靈光一閃,脫口而出道。

“這怎麼可能?”曾布難以置信道。

他也得到過朝廷發來的戰報,對範正提出的斡腹之謀大爲欣賞。

然而任誰都知道斡腹之謀最多在大理腹地造成破壞,再加上範正帶領的僅僅是一羣烏合之衆,並非最爲精銳的大宋禁軍,怎麼可能會攻打到大理城之下,更讓高氏忌憚的撤回所有軍隊,全力防守大理城。

兩路大軍一路南下,抓到一些落單的大理百姓,從他們語焉不詳的消息中,這纔打聽到了東路軍的狀況。

“以利相誘,蠱惑西南夷各部劫掠大理,利用滇東三十六部和高家的矛盾,攻破鄯闡府城,以人爲蝗,席捲整個大理,集結二十萬人馬,直逼大理城”

隨着一個個震驚的消息傳來,曾布和種樸三人不由目瞪口呆,三路大軍中,只有東路軍實力最弱,然而東路軍的戰果最多,率先攻入大理府。

“立即加速前進,進攻大理!”

當下,兩路大軍默契的加快行軍速度,一路橫推,朝着大理府而去。

“好一個雄關!”

當兩路大軍最終來到大理城的北大門龍首關的時候,看着胸圍險要的關隘,不由驚呼道。

“據說大唐十萬府兵就是折戟在這龍首關外!”曾布看着雄壯的龍首關,臉色凝重道。

龍首關高達六丈,四周有五道城牆,和五個門,再配合蒼山洱海的天險,足以讓所有來犯之敵有去無回,當年赫赫無敵的唐軍就是敗在這龍首關之下。

種樸冷笑道:“唐軍雖然無敵,但是卻只是血肉之軀,然而我大宋卻擁有火藥武器,早已經今非昔比,此戰大理必敗無疑。”

大宋一路過關斬將,火藥武器功不可沒,這讓種樸攻破此關多了很多信心。

“範太丞如今在哪?”曾布問道。

姚雄回答道:“有消息說,範太丞已經集結西南夷和滇東三十六部約二十萬,屯兵在大理城南部的龍尾關。”

“二十萬人馬!”

曾布和種樸回頭看了看自己一方人馬,兩路軍加在一塊也不到十萬人,而範正只帶領一萬禁軍兩萬廂兵,竟然裹挾了二十萬人馬,而且據說幾乎所有的戰鬥都是西南夷和滇東三十六部主動打頭陣,宋軍的損失可以說忽略不計。

反觀他們被利用大理守軍利用林莽進行偷襲,損失亦是不小的數字。

“樞密使大人,如今大理城已經成爲甕中之鱉,還請曾大人下令,進攻龍首關!”種樸和一衆宋將紛紛下令道。

一衆宋將紛紛迫不及待,他們一路前來,所立戰功寥寥無幾,而東路軍卻一路過關斬將,席捲整個大理腹部,這讓立功心切的宋將心癢難耐。

唯有一戰攻破龍首關,滅掉大理城,方可讓彰顯他們的功勞。

而對於範正東路軍,無論是曾布和種樸都不認爲其能攻破龍尾關,畢竟範正率領的乃是一羣烏合之衆,讓其劫掠村寨和小城池還行,根本不可能下死力攻打同樣顯赫的龍尾關。

真正有能力攻下大理城只有他們中路軍和北路軍。

曾布看到極爲險要的龍首關,鄭重的搖了搖頭道:“不!此關易守難攻,再加上高氏早已經將大量的守軍和民壯撤回龍首關內,防守力量大大加強,哪怕是宋軍擁有火藥武器,恐怕依舊難以成功,以老夫看,還是以勸降爲主。”

“勸降?”種樸皺眉道。

曾布自信道:“不錯!若是僅僅是我等攻到龍首關下,大理君臣定然心存僥倖,不願意投降,然而如今範太丞攜二十萬人馬席捲整個大理腹地,大理只有一城之地堅守,破城乃是遲早的事情,我軍對其進行勸降,定然成功的機率大增。”

“倒也可以一試!”種樸和姚雄二人緩緩點頭道。

畢竟眼前的龍首關實在是太過於高大,而且北面城牆只有六百步,宋軍想要攻城,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強攻,更別說龍首關裡外五層的特殊構造,宋軍想要攻下龍首關,哪怕擁有火藥武器,恐怕也將會死傷慘重。

若是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讓大理君臣投降,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當下,曾布立即派遣使者,進入大理城,前去勸降。

而此刻的大理城一片恐慌,南北兩方被宋軍團團圍住,一旦被攻破,大理將會遭到滅頂之災。

就在此刻,一個傳令兵匆匆而來稟報道:“啓稟國相,啓稟陛下,大宋樞密使曾布派來使者。”

“樞密使曾布?”

大理君臣不由一愣,三路大軍中,雖然邪醫範正對大理造成的破壞最大,但是要論兵力強大,還當數曾布率領的中路軍,更別說曾布的官位最高。

段正淳心中一動,大手一揮道:“來人,宣大宋使者!”

很快,宋軍使者到達大理皇宮。 

470.第470章 摩尼教和醫家之爭第61章 戀情暴露第150章 西夏來襲第117章 不孕不育邪術——棉油第47章 無悔的決定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163章 範正:監軍平夏城第426章 西南各部的歸宿465.第465章 變法解試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第38章 醫燈長明第439章 破罐子破摔第294章 莫須有之罪第92章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第306章 滅遼毒藥人蔘第297章 蛔蟲童年陰影第285章 諧音第149章 陽謀:即時候補第304章 滅夏之策冷戰第224章 《我儂詞》第410章 石城關破第282章 範正護妻第88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334章 梁氏代夏484.第484章 好漢營!第159章 平夏城第9章 醫萬人術第503章 父死子繼和兄終弟繼第160章 二十天築城第375章 宋商第503章 父死子繼和兄終弟繼第320章 大宋皇家銀行第237章 驗證鵝頸瓶實驗!第504章 滅金,超級大一統第61章 戀情暴露第287章 少年趙佶的煩惱第139章 變法再起第380章 抗洪邪方第196章 功過三七分第145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第17章 範正心疾第331章 西夏戰敗,遼國撤軍第173章 平夏城大捷(二合一)第275章 貴妃醉酒第72章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第256章 範純禮的無奈第72章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第329章 童貫歸來第157章 持久戰第370章 變法國營作坊第173章 平夏城大捷(二合一)第79章 千古邪術——纏足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394章 蓮兒的愛情第119章 邪方種豬計劃第51章 踢館開封府463.第463章 推廣占城稻第1章 名正方邪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382章 以工代賑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360章 變法駙馬制度!第209章 醫城第二方第304章 滅夏之策冷戰第348章 醫方體第200章 範純禮回京第343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193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138章 中策攤役入畝(二合一)第434章 遼夏驚恐第163章 範正:監軍平夏城第127章 請太皇太后撤簾(二合一)480.第480章 女真崛起第137章 下策:一條鞭法第374章 變法商家第164章 夏日絕句第124章 活字印刷術(加更)第321章 發行銀幣第298章 良藥不必苦口481.第481章 續簽海上之盟第10章 邪方:傷口撒‘鹽’第285章 諧音第148章 勳貴的反擊464.第464章 科舉舞弊案第368章 呂大防辭相第131章 亡國之策,垂簾聽政第236章 祝由術大興第297章 蛔蟲童年陰影462.第462章 占城稻458.第458章 範正下江南第320章 大宋皇家銀行467.第467章 占城稻熟!第36章 幹他476.第476章 摩尼教滅第277章 趙佶和李師師初見第126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倫理之爭第408章 斡腹之謀第123章 惡政大赦天下第167章 西夏反應
470.第470章 摩尼教和醫家之爭第61章 戀情暴露第150章 西夏來襲第117章 不孕不育邪術——棉油第47章 無悔的決定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163章 範正:監軍平夏城第426章 西南各部的歸宿465.第465章 變法解試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第38章 醫燈長明第439章 破罐子破摔第294章 莫須有之罪第92章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第306章 滅遼毒藥人蔘第297章 蛔蟲童年陰影第285章 諧音第149章 陽謀:即時候補第304章 滅夏之策冷戰第224章 《我儂詞》第410章 石城關破第282章 範正護妻第88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334章 梁氏代夏484.第484章 好漢營!第159章 平夏城第9章 醫萬人術第503章 父死子繼和兄終弟繼第160章 二十天築城第375章 宋商第503章 父死子繼和兄終弟繼第320章 大宋皇家銀行第237章 驗證鵝頸瓶實驗!第504章 滅金,超級大一統第61章 戀情暴露第287章 少年趙佶的煩惱第139章 變法再起第380章 抗洪邪方第196章 功過三七分第145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第17章 範正心疾第331章 西夏戰敗,遼國撤軍第173章 平夏城大捷(二合一)第275章 貴妃醉酒第72章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第256章 範純禮的無奈第72章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第329章 童貫歸來第157章 持久戰第370章 變法國營作坊第173章 平夏城大捷(二合一)第79章 千古邪術——纏足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394章 蓮兒的愛情第119章 邪方種豬計劃第51章 踢館開封府463.第463章 推廣占城稻第1章 名正方邪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382章 以工代賑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360章 變法駙馬制度!第209章 醫城第二方第304章 滅夏之策冷戰第348章 醫方體第200章 範純禮回京第343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193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138章 中策攤役入畝(二合一)第434章 遼夏驚恐第163章 範正:監軍平夏城第127章 請太皇太后撤簾(二合一)480.第480章 女真崛起第137章 下策:一條鞭法第374章 變法商家第164章 夏日絕句第124章 活字印刷術(加更)第321章 發行銀幣第298章 良藥不必苦口481.第481章 續簽海上之盟第10章 邪方:傷口撒‘鹽’第285章 諧音第148章 勳貴的反擊464.第464章 科舉舞弊案第368章 呂大防辭相第131章 亡國之策,垂簾聽政第236章 祝由術大興第297章 蛔蟲童年陰影462.第462章 占城稻458.第458章 範正下江南第320章 大宋皇家銀行467.第467章 占城稻熟!第36章 幹他476.第476章 摩尼教滅第277章 趙佶和李師師初見第126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倫理之爭第408章 斡腹之謀第123章 惡政大赦天下第167章 西夏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