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第464章 科舉舞弊案

西湖美景,早就在大宋聞名。

再加上一衆文人對西湖的詩詞加成,更讓西湖舉世聞名。

三月的西湖更是一年中風景最美之時,再加上兩浙一代文登鼎盛,頓時吸引了很多文人材子的前來踏青。

而李清照自然格外喜歡遊玩,自然也不會接受範正寄情于山水的邪方,再加上李清照更有天下第一才女的名聲,當下就受到了杭州文壇的盛情邀請,前來杭州西湖參加詩會。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蘇大學士的詩詞果然名不虛傳,西湖美景讓清照不虛此行!”

其中最有名氣自然要數蘇軾的詩詞,更是讓西湖的名聲更進一步。

西湖詩會上,李清照看着遠方的西湖美景,大有不需此行的感覺。

雖然北方的美景同樣不少,然而卻多爲粗獷一些,煙雨江南的西湖才更加符合李清照婉約詩詞的意境,這讓李清照對西湖更加喜愛。

“李大家所言甚是!”

一衆文壇衆人紛紛臉上露出一絲自得之意。

“蘇大學士的西湖詩詞自然是千古名篇,然而轉運使大人關於西湖的詩篇卻似乎有些不妥吧!”忽然一個不協調的聲音響起,頓時讓李清照眉頭一皺。

“張汝舟,你莫要胡言。”

不少文壇心頭一顫,要知道李清照可是轉運使範正的妻子,張汝舟竟然當着其妻子的面前指責範正,這豈能善了。

“李大家莫怪,此乃新科進士張汝舟,乃是我杭州政壇的新星。”

“誰不知道範大人的詩詞個個都是千古名篇,張汝舟,還不快給李大家道歉!”

………………

一衆文壇大佬臉色大變,連忙對張汝舟呵斥道。

李清照看着面前的油頭粉面的張汝舟,沒來由的升起一股厭惡之情。

“怎麼,這位張進士對李某夫君的詩詞有何指點?”李清照冷笑道。

張汝舟聞言傲然道:“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吹的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範大人的詩詞的確很好,然而卻未免太看低我杭州了,竟然將我杭州貶低爲溫柔鄉,讓人意志消沉,莫非是欺我杭州無人麼?”

wωω⊕ttκǎ n⊕¢Ο

其他文壇中人也不由一愣,他們自然知道這首詩詞,雖然乍聽之下,的確是千古名篇,然而結合朝堂的消息,這首詩詞乃是範正爲了勸諫官家所寫下的,的確有將杭州貶低爲溫柔鄉的嫌疑。

“而且範太丞年紀輕輕就蠱惑官家,藉助其父親宰相的權勢,擔任兩浙轉運使,爲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剛剛來兩浙路,先是好大喜功,大興土木強佔民田,修建上海城,意圖建立天下水運中心,隨後又不管大宋和占城的氣候差異,直接推廣占城稻,如此獻媚、又好大喜功、不顧民生的奸臣,纔是我杭州的大害。”張汝舟心中嫉妒無以言表。

範正比他還年輕幾歲,非但迎娶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爲妻,又是官家身邊的紅人,父親是當朝宰相,自己還是封疆大吏,天下的好處都被他佔完了。

而他張汝舟呢?自認爲才華橫溢,空有一腔熱血抱負,結果卻屢次落第,幸好朝堂有一個規定,落第的次數達到了一定極限,可以參加恩科,進京趕考。

張汝舟就是如此幸運,他在府試屢次落第,然而卻在僅有的恩科考試機會中,考中了進士。

聽到張汝舟如此狂言,李清照對其的厭惡頓時達到了極點。

“張汝舟,你竟然如此出言不遜!”一旁的儒生聞言怒斥道。

張汝舟簡直是作死,他非但對邪醫範正出言不遜,更是直言官家和範純禮任人唯親。

其他書生也眉頭緊皺的看着張汝舟,邪醫範正那可是兩浙轉運使,張汝舟就不怕引火燒身麼?

張汝舟傲然道:“出言不遜又如何?我乃是新科進士,就算邪醫範正權勢滔天,又能奈我何?”

張汝舟自認爲,自己已經考上了進士,也算是士大夫行列,就算得罪了邪醫範正也不用付出什麼代價。

更何況,他今日踩着邪醫範正揚名,痛斥邪醫範正乃是奸臣,定然會得到了知府譚洪重視,日後必將官運亨通。

“一個屢次落第,靠着恩科倖進的幸運兒,竟然還敢質疑朝廷不公?簡直是天大的笑話!”李清照怒斥道。

就在剛剛,已經有人將張汝舟的情況一一道來,這讓李清照對其更加嗤之以鼻。

張汝舟更是一臉得意道:“張某在府試屢次不中,而在恩科中卻能一舉中了進士,何也,正是有邪醫範正這樣的倖進小人,破壞官場規矩,今日張某若不搖旗吶喊,來日何人爲天下落第書生助威。”

“好!”

張汝舟此言一出,頓時引起一衆書生的歡呼擁戴。

大宋以文制武,讀書人衆多,科舉錄取人數也是歷朝最多,然而官位畢竟就這麼多,落第的書生更是數不勝數。

張汝舟用自身的經歷爲佐證,一下子得到了不少鬱郁不得志的書生的附和。

眼看形勢即將失控,李清照不由臉色一變,她很清楚,範正的經歷和張汝舟的經歷簡直是兩個極端,今日若不能得到妥善處理,定然會讓範正的名聲大損,更讓範正在兩浙的威望盡失。

“若是夫君在此,他會怎麼做!”李清照當下不禁心中思索,想要代入範正的邪方思路。

忽然李清照眼睛一亮,她想到了範正曾經的一句話,解決不了問題,那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很顯然,範正如此年輕就擔任封疆大吏,早就引起了不少書生的不滿,而經過張汝舟的挑撥,更是讓杭州本地的書生義憤填膺,既然如此,那就先解決提出問題之人——張汝舟。

當下,李清照看向張汝舟道:“爾等可以因爲科舉落第而自暴自棄,然而卻永遠不能質疑夫君的才華,既然爾等自認爲,自己落榜乃是科舉不公,官家任人唯親,那不知爾等有何佳作,可讓李某掌掌眼!”

李清照此言一出,頓時全場寂靜。

是呀!他們可以嫉妒邪醫範正年紀輕輕就登上了高位,然而誰也無法否認邪醫範正的才華,且不說邪醫範正和李清照一首首千古名篇的和詩,就是眼前的這首諷刺杭州乃是溫柔鄉,不思進取的詩詞,他們也比不上。

當下,也有杭州的書生不服氣,立即奉上自己的得意之作,交到了李清照的手中。

“牽強附會!毫無韻律之美!”

“句讀不葺、不協音律!”

“用詞不當,不可讀也!”

“空洞至極,窮酸!”

……………………

隨着李清照一番酣暢淋漓的毒舌點評,讓一衆杭州士子掩面而走,因爲李清照的點評雖然毒辣,但是卻直中要害,讓他們無言以對。

隨着一個個杭州士子敗退,李清照來到了張汝舟面前,一臉厭惡道:“張進士自認爲無法施展抱負,不知道有何佳作!”

張汝舟臉色一變,硬着頭皮拿出自己的詩詞。

李清照點頭一看,不由眉頭一皺,當衆毒舌道:“用詞華藻輕浮,立意空洞,毫無新意,以你這等水平不過是衆人之姿,難怪過不了府試。”

張汝舟聽完,頓時臉色一變,他借用範正的年齡和官位不匹配來攻擊範正,然而卻在詩詞上無法反駁。

相比於範正的千古名篇,張汝舟的詩詞的確是不堪入目。

然而張汝舟哪裡肯認輸,當下哈哈大笑道:“好一個夫唱婦隨,堂堂大宋第一才女李清照,竟然爲了自己丈夫,竟然肆意打壓我杭州士子,同樣也是任人唯親。”

張汝舟氣急敗壞之下,竟然直接連李清照也攻擊在內。

一衆杭州士子看向李清照的眼神也多了多有不善,畢竟正如張汝舟所說,李清照乃是邪醫範正的妻子,所謂親親相隱,李清照自然也向着自己的丈夫。

李清照毫不畏懼的環視四方,朗聲道:“論才華,夫君的詩詞足以勝過爾等,論官位,夫君更未走捷徑選擇恩蔭,而是從太醫生一步步走到現在,論功績,夫君更是屢立功勞,官居四品得到滿朝公認,從未敗壞官場規矩。”

李清照將範正的履歷一一擺了出來,杭州士子頓時沉默,正如李清照所說,範正除了過於年輕,其他的根本毫無破綻。

“相反,清照認爲破壞官場規矩的並非是夫君,而是眼前的這位張進士,一個無能無才的善妒小人竊據了進士之位!”李清照話語一轉,將矛頭對準張汝舟。

“什麼?李大家你這是滿口胡言,假公濟私,對張某打擊報復。”張汝舟聞言,頓時如同踩了尾巴一般跳了起來。

一旁的文壇宿老皺眉道:“李大家,張汝舟的詩詞的確不佳,更是在杭州屢次落第,然而在恩科上的確是高中進士,雖然名次最後,畢竟也最終上榜。”

“然也,張某的進士乃是科舉而來,不像某些人是從太醫生爲官,又豈能竊據高位。”張汝舟傲然道。

他乃是科舉中的進士,其含金量自然非同尋常,而範正的履歷雖然正規,但是畢竟是從醫者轉爲官員,並非正經的科舉出身。

哪怕是範正的詩詞寫得再好,也無法否認這一點。

李清照聞言,冷冷一笑道:“恩科中的進士,在清照看來,問題就出在這裡!”

“此言何解?”一衆杭州士子眉頭一皺道。

李清照盯着張汝舟道:“根據清照所知,所謂恩科乃是朝廷爲了天下落榜士子的恩惠,只要是落榜多次的考生,哪怕府試沒有通過,也能進京參加科舉考試,而張進士所走的就是這一途徑吧!”

張汝舟臉色傲然道:“不錯,全賴官家恩惠,張某僥倖考中進士。”

李清照冷笑一聲道:“而據李某所知,落榜多次,能夠參加科舉考試的大多都是頭髮花白的科考多年的老書生,而像張進士這樣的年輕士子實在是少見!”

“這是什麼意思?”一衆士子頓時一頭霧水道。

張汝舟頓時臉色一變,對着李清照呵斥道:“李清照你莫要滿嘴胡言,張某的確是籌夠了落第次數,纔去參加科舉,這也多虧了範大人變法了科舉規則,改爲一年一次,張某纔有這個機會!”

李清照輕蔑道:“是麼?這麼說來,你能中舉也有夫君的功勞,而你就是這樣對待恩人的。”

李清照此言可謂是誅心至極,要知道文人最爲注重名聲,張汝舟依靠範正變法科舉才取得恩科的名額,如今卻背信棄義,反而攻擊恩人。

張汝舟一臉傲然道:“張某能夠中進士,一方面乃是皇恩浩蕩,另一方面乃是張某滿腹才華,和他邪醫範正沒有半點干係。”

李清照見他冥頑不靈,當下再不留情道:“就算現在科舉改爲一年一考,你的舉數也不對,李某在開封城也就是文壇中人,對於科舉考試的時間和次數可以說了如指掌,而你的屢試不第,絕對達不到朝廷規定的落榜次數!”

李清照乃是少年聰慧之人,當下將歷代科舉的時間和次數一一道來,果然和張汝舟的落榜次數根本對不上!

“妄增舉數入官!”一個老書生臉色一變,霍然盯着張汝舟。

其他書生也不禁臉色大變,不敢置信的看着張汝舟,誰也沒有想到張汝舟竟然如此大膽,竟然膽敢虛報落榜次數,鑽科舉考試的漏洞。

要知道歷朝歷代,科舉舞弊都是重罪,一旦查實,那可是欺君之罪。

他們跟隨張汝舟斥責邪醫範正破壞官場規矩,佔用他們爲官的機會,然而卻沒有想到真正破壞官場規矩的竟然張汝舟!

“李清照,你乃是血口噴人!定然是對張某進行報復。”張汝舟極力狡辯道。

李清照冷笑道:“朝廷每一次科舉,都有記錄在案,如果你心中無鬼,自然不會懼怕朝廷嚴查!”

張汝舟不由一顫,頓時冷汗直流,癱倒在地上。

一衆文人見狀,哪裡還猜不出張汝舟定然心中有鬼。

第288章 李師師的選擇第27章 變法醫家第40章 變法 保守 中立第333章 大宋的虛榮心479.第479章 戰爭再起第369章 範相公第237章 驗證鵝頸瓶實驗!第308章 女真完顏部第421章 攻打龍首關第414章 滇東三十七部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第13章 獨一無二李清照第320章 大宋皇家銀行第419章 龍尾關第26章 質疑太醫令482.第482章 第480 邪醫掛帥第153章 邪方再現第365章 神醫獎第304章 滅夏之策冷戰第239章 個護的發展第302章 光榮之家第307章 人蔘的風波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137章 下策:一條鞭法第429章 大理段譽第270章 紅包和醫鬧第243章 西夏來犯第238章 硫磺皁除蟎第208章 醫家實驗法第403章 大宋百年危機第113章 懲奸除惡令(1300訂加更)第140章 範家再次變法第114章 趙煦變法,小試牛刀(二合一)第190章 遼帝南巡雁門關第94章 趙明誠,徒三年(加更)第50章 踢館太醫局(下)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第74章 奉旨行醫第80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親戚第49章 踢館太醫局第102章 太祖長拳第399章 邪方:解救農奴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440章 《男兒行》第159章 平夏城第39章 高太后第64章 常記溪亭日暮472.第472章 《白蛇傳》第233章 巫蠱之禍是一場鬧劇罷了第416章 鄯闡府破第218章 邪方:俗詞第174章 遼國調停 (二合一)第86章 逆反心疾第227章 終成眷屬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121章 範正一統醫家第18章 大宋提刑官蘇遁第70章 邪方情詩應驗第41章 好學的趙佖第424章 龍首關降第36章 幹他第98章 大宋少年(3800字)第116章 御膳房第182章 近親繁衍第279章 曲劇現世第278章 曲劇一出,文壇震動第144章 醫家滅蟲災第14章 蘇遁心疾第380章 抗洪邪方第250章 破解氣疫第48章 大醫精誠誓言第362章 爭尚駙馬第259章 躺贏第318章 良藥:綠豆芽和海帶第295章 武學和武舉!第219章 孟皇后之危第373章 商部第105章 趙煦的反擊(二合一)第215章 戰勝痘瘡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第145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第445章 猛虎宴第163章 範正:監軍平夏城第173章 平夏城大捷(二合一)第1章 名正方邪第127章 請太皇太后撤簾(二合一)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266章 火災險大興第173章 平夏城大捷(二合一)第148章 勳貴的反擊第257章 全城義務教育第40章 變法 保守 中立第399章 邪方:解救農奴第138章 中策攤役入畝(二合一)第258章 免費義務教育第106章 雍王一敗塗地(1200均訂加更)第53章 醫城之方第157章 持久戰458.第458章 範正下江南
第288章 李師師的選擇第27章 變法醫家第40章 變法 保守 中立第333章 大宋的虛榮心479.第479章 戰爭再起第369章 範相公第237章 驗證鵝頸瓶實驗!第308章 女真完顏部第421章 攻打龍首關第414章 滇東三十七部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第13章 獨一無二李清照第320章 大宋皇家銀行第419章 龍尾關第26章 質疑太醫令482.第482章 第480 邪醫掛帥第153章 邪方再現第365章 神醫獎第304章 滅夏之策冷戰第239章 個護的發展第302章 光榮之家第307章 人蔘的風波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137章 下策:一條鞭法第429章 大理段譽第270章 紅包和醫鬧第243章 西夏來犯第238章 硫磺皁除蟎第208章 醫家實驗法第403章 大宋百年危機第113章 懲奸除惡令(1300訂加更)第140章 範家再次變法第114章 趙煦變法,小試牛刀(二合一)第190章 遼帝南巡雁門關第94章 趙明誠,徒三年(加更)第50章 踢館太醫局(下)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第74章 奉旨行醫第80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親戚第49章 踢館太醫局第102章 太祖長拳第399章 邪方:解救農奴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440章 《男兒行》第159章 平夏城第39章 高太后第64章 常記溪亭日暮472.第472章 《白蛇傳》第233章 巫蠱之禍是一場鬧劇罷了第416章 鄯闡府破第218章 邪方:俗詞第174章 遼國調停 (二合一)第86章 逆反心疾第227章 終成眷屬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121章 範正一統醫家第18章 大宋提刑官蘇遁第70章 邪方情詩應驗第41章 好學的趙佖第424章 龍首關降第36章 幹他第98章 大宋少年(3800字)第116章 御膳房第182章 近親繁衍第279章 曲劇現世第278章 曲劇一出,文壇震動第144章 醫家滅蟲災第14章 蘇遁心疾第380章 抗洪邪方第250章 破解氣疫第48章 大醫精誠誓言第362章 爭尚駙馬第259章 躺贏第318章 良藥:綠豆芽和海帶第295章 武學和武舉!第219章 孟皇后之危第373章 商部第105章 趙煦的反擊(二合一)第215章 戰勝痘瘡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第145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第445章 猛虎宴第163章 範正:監軍平夏城第173章 平夏城大捷(二合一)第1章 名正方邪第127章 請太皇太后撤簾(二合一)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266章 火災險大興第173章 平夏城大捷(二合一)第148章 勳貴的反擊第257章 全城義務教育第40章 變法 保守 中立第399章 邪方:解救農奴第138章 中策攤役入畝(二合一)第258章 免費義務教育第106章 雍王一敗塗地(1200均訂加更)第53章 醫城之方第157章 持久戰458.第458章 範正下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