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呂大防辭相

“科舉考試年齡限制在三十五歲!童生限制在二十歲!”

此消息一出,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傳遍了整個大宋。

“簡直是斷我等的前程!”

無數書生聞訊一片譁然,紛紛憤然不平。

無他,在原來的大宋科舉考試中!很多考生可以一輩子都參加科舉考試,哪怕沒有考中,還有下一次考試,這就給了很多考生希望,甚至說給了他們自我逃避的藉口。

而如今朝廷將童生的資格限制在二十歲,科舉考試限制在三十五歲,一下子將大齡的舉人書生的科舉之路堵死,這豈能不讓他們心中忿怒。

“科舉制度已經運行數百年,從未有過變故,這次爲何會突然變革科舉,莫非是新黨又在胡亂變法?”衆人不禁懷疑道。

“不!當初范仲淹的慶曆新政和王安石變法都沒有敢動科舉制度,章惇推行新法,又豈能膽敢變法科舉?”一個舉人冷哼道。

“依我看,這定然是邪醫範正又出邪方?”有人懷疑道。

一衆大齡舉人怒不可遏,此方頗有邪醫範正的風格,由不得他們不懷疑。

很快,更多的消息傳來,具體的原委也悄然傳來。

“此乃呂相公爲了推廣全民教育,想要讓大齡舉人去當三京當夫子罷了!”那些舉人消息靈通,很快找到了罪魁禍首。

衆人一愣,誰也沒有想到上書變法科舉是最頑固,最反對變法的舊黨領袖呂大防,而呂大防之所以這麼做的唯一理由那就是推廣全國教育,教化萬民的功績。

“好他個呂大防,爲了自己的功業,竟然要壞我等的前程,定要和他不死不休!”

大量的舉人留在開封城擔任夫子,就是爲了準備科舉考試,如今有一半人都被斷了前程,又豈能甘心,當下,紛紛鼓譟聯合,準備去宰相府討回一個公道。

“範正用邪方害我!”

呂大防聞訊,頓時大驚失色,他沒有想到自己誤信了範正的邪方,竟然被萬夫所指,哪怕是他歸位當朝宰相,也不敢得罪如此多的舉人。

“呂相公,趕緊將恩科的消息放出!讓國子監張雍出面安撫這些舉人。”楊畏連忙提醒道。

“對!”

呂大防連忙點頭,範正雖然亂出邪方,同時也開出了補救之方,那就是恩科!

“朝廷變法科舉,並非斷諸位的前程,科舉由三年一次,改爲一年一次!不用讓諸位浪費一生的光陰在科舉之上。”宰相府前,國子監博士張雍攔住了一衆義憤填膺的舉人。

聽到張雍的解釋,原本羣情激奮的舉人慢慢安靜下來,心中仔細盤算一下,原本科舉考試三年一次,就算二十歲科舉考試,考到六十歲也不過是十三次科舉的機會,同時還讓很多老舉人都浪費了很多青春,如今改爲一年一次,十五年就是十五次科舉,次數反而多了一些,還不用浪費一生的時光。

“如此倒也划算!”

不少年輕的舉子大爲心動道。

科舉考試讓人虛耗青春的弊端並非沒有發現,只是沒有人願意放棄當官入仕的機會罷了,如今科舉考試年齡限制到三十五歲,對舉人來說並非沒有好處。

“那我等已經過了三十五歲,又該如何是好!”不少頭髮花白的舉人大爲不滿道。

國子監博士張雍朗聲道:“呂相公特意向官家申請恩科!五十以上的舉人可以再考恩科一次,四十歲以上的舉人,可以再考恩科兩次!三十五歲以上的舉人可以再考恩科三次!”

一衆大齡的舉人這才平靜下來,他們這些年齡較大的舉人本就已經考不了多少次了,按照最接近的三十五歲的舉人來說,按照三年一次,再考三次,在以前也要耗九年左右,那也足足四十四歲了,並無太多遺憾。

“那我們…………。”也有三十三、三十四歲的舉人心中不滿!這樣算下來,他們反而有些吃虧了,也想要一些優待。

張雍卻堅定搖頭道:“朝廷的恩科只有三年,三年之內,爾等都可以參加科舉考試,三年以後,全部都需按照三十五歲爲界限。”

不少舉子頓時大爲遺憾。

“如果爾等到時候依舊沒有考中,可來國子監找老夫,可以在家鄉或者就近之地執掌一座書院,日後成就爲朝廷培養更多的人才,以彌補自己的科舉之遺憾。”張雍朗聲道。

“考上了能夠入朝入仕,考不上還能執掌一座書院,這讓一衆舉人的怨氣漸漸平息,開始思索恩科之事。

張雍見狀不由鬆了一口氣,

張雍之所以配合呂大防安撫一衆學子,那是因爲全民教育的學院都在國子監的管轄之下,今年將五十歲以上的舉人和秀才拉入書院之中,明年就會有四十歲以上的舉人加入,三年後,每年都會有一批源源不斷的舉人和秀才前來書院擔任夫子,全民教育再無任何障礙。

一旦天下諸城皆實現全城義務教育,國子監的的權利遍佈大宋,那國子監的地位將會直線提升。

“國子監日後未嘗不能成爲朝堂一部!”看着漸漸平息的一衆舉子,張雍心中忍不住激動道。

在朝中,醫家立志成爲朝廷第七部的消息無人不知,而事實上,醫家的確也在朝着這方面努力,太醫署一統天下各大醫院,其實力和影響力早已經不可同日而語,至少現在無人再將太醫署當成可有可無的衙門。

而原本在地位在太醫署之上的國子監,地位卻極爲尷尬,看着醫家一天天壯大,作爲大宋最高學府的國子監卻只能故步自封,甚至在研究甲骨文的時候,還低三下四有求於太醫署。

如今全城義務教育甚至是日後全國義務教育的計劃,終於讓國子監揚眉吐氣,找到了大興之路。

………………

“啓稟呂相公,一衆舉人都已經退下,都開始準備恩科之事!”

宰相府中,楊畏欣喜前來稟報道。

呂大防這才重重鬆了一口氣,此刻他親身體會範正邪方的刺激性,效果的確是立竿見影,然而過程卻同樣驚險刺激!

“大人明知範正邪方會得罪天下舉人,爲何還要使用?”楊畏有些不解道。

任誰都知道,哪怕有三年的緩衝期,日後未能考上功名的舉人依舊對提議此方的呂大防不滿,這種事情簡直是吃力不討好。呂大防搖了搖頭道:“三年的時間已經足夠了!因爲呂某的宰相之位坐不了多久了!”

“啊!”

楊畏頓時大驚失色,呂大防乃是舊黨的領袖,一旦呂大防失去了宰相之位,那舊黨恐怕立即回落入下風之中。

呂大防卻搖頭道:“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呂某已經擔任宰相四年的時間,官家沒有動老夫的位置已經是格外容情了。再加上老夫已經年老力衰,恐怕難以再勝任宰相之職位。”

大宋的宰相一般都是走馬觀花的換,呂大防四年的宰相之位已經是極爲難得了,官家早已經還了當初呂大防的從龍之功。

“所以,大人準備在擔任宰相最後時期,完成全城義務教育的大業。”楊畏微微點頭道。

呂大防點了點頭道:“不錯,可惜老夫沒有範純仁的命好,撿到了一個好差事,負責百官退休的待遇,老夫想要有所成就,只能得罪一批舉人,方可成就大業。”

元祐年間的老臣中,範純仁早已經退下,蘇轍已經被新舊兩黨聯合擠走,而他已經在宰相之位上四年,也是時候一代新人換舊人了。

“不知,大人去後,何人能夠擔任舊黨重任!”楊畏一臉希冀的看着呂大防道。

呂大防看了看楊畏,卻搖了搖頭。

他自然知道楊畏的心思,然而楊畏並無大功,根本無力擔起舊黨大業。

呂大防鄭重道:“老夫準備推舉開封知府範純禮入朝!”

“範純禮!”楊畏不由驚呼出聲道。

他沒有想到呂大防竟然讓範純禮來擔任舊黨領袖,難道他不知道範純禮和範正是父子麼?一直以來他們都將範純禮當成醫黨來對待。

呂大防卻搖頭道:“不!範純禮是範純禮,範正是範正!這些年雖然範純禮任用了不少範正邪方,然而老夫和範純禮相交多年,知道範純禮依舊是舊黨同道之人,其剛正不阿、寬猛相濟,恪守祖法,讓其領導舊黨,定然能夠對抗新黨。”

“可是………………。”楊畏焦急道。

“本相自然知道範純禮和範正乃是父子,然而範純禮入朝,可以以孝義來壓制範正,更何況,就算沒有本相推薦,爾等就能阻止範純禮入朝麼?”呂大方反問道。

楊畏頓時沉默,

如今的範純禮乃是朝堂上下最爲耀眼的大臣,其爲了兒子揭開近親結婚的醜聞,最終讓黯然離開朝堂!

當時人人都認爲這定然是範純禮一生失意的開始,反而卻沒有想到這竟然是範純禮輝煌的開始。

貶斥到亳州之後,範純禮和範正父子聯手,一個變法醫家,讓醫家需要的藥材急劇增加,一個是在華佗故鄉亳州大肆扶持藥材產業,將亳州一躍成爲新晉藥都,亳州的賦稅短時間內倍增,成爲大宋政績第一的知府。

範純禮因功升遷至開封知府,隨即又在範正的推動下,繼續推行醫城之法,又在開封城推廣義務教育。

而如今呂大防所推行的全城義務教育,那就是範正當初爲範純禮所開邪方的擴大版。

“邪醫範正一直以邪方盛名,不知見識到了大人這道邪方會如何做想。”楊畏苦笑道。

……………………

就在舉國秀才舉人正在加緊準備恩科之時,功成名就的呂大防以身體原因,向官家請辭!

“呂相公要離朕而去?”

政事堂內,趙煦不由一震。

對於這個結果,趙煦可以說喜憂參半,喜則是呂大防乃是元祐重臣,當時的三大宰相已經去二,如今只剩下呂大防一人,而如今呂大防辭官,當年高太后時期的重臣再無一人。

而讓趙煦猶豫的是呂大防乃是當初擁護他親政的主要官員,一旦呂大防辭官,恐怕會讓朝野非議其苛待功臣。

呂大防顫顫巍巍道:“老臣已經年過七十,恐怕時日無多,如果在有生之間,能夠看到天下萬民皆受聖人之道,也算是死而無憾了。”

他已經年過七十歲,當年高太后所有的老年病他都有,經過醫家檢查,早已經諸病纏身,如今的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獨享教化萬民之功。

趙煦明白呂大防乃是真心實意的想要辭官,這才微微放心道:“不知相公走了之後,誰能擔任宰相之位。”

呂大防躬身道:“蘇大人老持承重,爲人公正,乃是宰相之位的最佳人選。”

章惇頓時牙齦暗咬道:“老東西,臨走的時候,還要給我使絆子。”

章惇明白,趙煦素來有雄心壯志,一旦呂大防退位,他就可以順理成章的位列宰相,開始新一輪變法大業,如今全被呂大防攪和了。

趙煦微微點頭,按照威望和資歷,蘇頌的確是最佳人選,更重要的是蘇頌能夠平息新黨和舊黨的爭鬥,乃是最佳人選。

反而呂大防彷彿沒有看到章惇的目光,繼續道:“蘇大人擔任宰相,其尚書右丞之位空懸,老臣推舉開封知府範純禮最爲合適。”

“範純禮!”

剎那間,除了楊畏之外,所有人都不可思議的看着呂大防。

呂大防推舉範純禮爲尚書右丞,簡直比推舉蘇頌爲宰相還讓百官震驚,畢竟當初舊黨可是對亂出邪方的範正極爲看不順眼,如今竟然推舉範正之父範純禮爲尚書右丞。怎能不讓百官震驚。

然而百官反過來細想,卻發現風頭正盛的範純禮的確是尚書友丞最合適的人選,呂大防推舉之人竟然沒有一點私心。

只是範正卻皺眉苦笑,他認爲的正方,滿朝百官都認爲邪方,而如今百官皆認爲呂大防大公無私,然而對他來說,卻是一道不折不扣的邪方。

一旦父親擔任尚書右丞,那就形成父子同朝的局面,那他在朝堂上的好日子恐怕就不多了。

第444章 遼國的抉擇第309章 完顏阿骨打的謀劃第385章 邪方土第202章 變法的真諦在於‘變’第368章 呂大防辭相第36章 幹他第426章 西南各部的歸宿第20章 《臨江仙》第32章 範家從不諱言變法第9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93章 相思疾第196章 功過三七分第386章 及時雨宋江第239章 個護的發展第407章 整頓青樓第182章 近親繁衍第347章 簡體字第191章 遼國退兵第152章 耶律公主第169章 棱堡恐怖的殺傷力第350章 殷墟第47章 無悔的決定第340章 範李和離第117章 不孕不育邪術——棉油第250章 破解氣疫第340章 範李和離第349章 甲骨文第379章 解暑神器冰激凌第251章 宋夏和談第196章 功過三七分497.第497章 帝都殺手,開封城破!第143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第321章 發行銀幣第33章 邪方抽獎第76章 趙佶受傷第285章 諧音第119章 邪方種豬計劃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第203章 趙煦有後第77章 快去請邪醫範正第10章 邪方:傷口撒‘鹽’第166章 爭分奪秒第205章 耶律南音的希望486.第486章 金國立,滅西夏第244章 第二次平夏城之戰481.第481章 續簽海上之盟第8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161章 震天雷488.第488章 擡棺出征第71章 李父,有眼無珠也第502章 和平收復燕雲十六州第157章 持久戰第171章 不要救援!489.第489章 兵臨城下451.第451章 舊黨也要變法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第126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326章 金融之戰495.第495章 範正反擊第444章 遼國的抉擇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第190章 遼帝南巡雁門關第200章 範純禮回京第243章 西夏來犯463.第463章 推廣占城稻第320章 大宋皇家銀行第359章 封侯非我意第202章 變法的真諦在於‘變’第41章 好學的趙佖第87章 醫家變法成功第31章 畏變法如虎第251章 宋夏和談第276章 楊介的愛情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開封城牆486.第486章 金國立,滅西夏第148章 勳貴的反擊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親戚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第94章 趙明誠,徒三年(加更)454.第454章 未來的第三次變法第219章 孟皇后之危第376章 熱射病第240章 邪方:洗胃第47章 無悔的決定472.第472章 《白蛇傳》462.第462章 占城稻第423章 大理城破第424章 龍首關降第272章 破解麻沸散!第223章 範李大婚第35章 幹兄說:幹他第428章 世襲之禍第137章 下策:一條鞭法第41章 好學的趙佖第501章 邪方:秦檜禍害金國第135章 再也不開邪方了464.第464章 科舉舞弊案第190章 遼帝南巡雁門關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
第444章 遼國的抉擇第309章 完顏阿骨打的謀劃第385章 邪方土第202章 變法的真諦在於‘變’第368章 呂大防辭相第36章 幹他第426章 西南各部的歸宿第20章 《臨江仙》第32章 範家從不諱言變法第9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93章 相思疾第196章 功過三七分第386章 及時雨宋江第239章 個護的發展第407章 整頓青樓第182章 近親繁衍第347章 簡體字第191章 遼國退兵第152章 耶律公主第169章 棱堡恐怖的殺傷力第350章 殷墟第47章 無悔的決定第340章 範李和離第117章 不孕不育邪術——棉油第250章 破解氣疫第340章 範李和離第349章 甲骨文第379章 解暑神器冰激凌第251章 宋夏和談第196章 功過三七分497.第497章 帝都殺手,開封城破!第143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第321章 發行銀幣第33章 邪方抽獎第76章 趙佶受傷第285章 諧音第119章 邪方種豬計劃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第203章 趙煦有後第77章 快去請邪醫範正第10章 邪方:傷口撒‘鹽’第166章 爭分奪秒第205章 耶律南音的希望486.第486章 金國立,滅西夏第244章 第二次平夏城之戰481.第481章 續簽海上之盟第8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161章 震天雷488.第488章 擡棺出征第71章 李父,有眼無珠也第502章 和平收復燕雲十六州第157章 持久戰第171章 不要救援!489.第489章 兵臨城下451.第451章 舊黨也要變法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第126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326章 金融之戰495.第495章 範正反擊第444章 遼國的抉擇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第190章 遼帝南巡雁門關第200章 範純禮回京第243章 西夏來犯463.第463章 推廣占城稻第320章 大宋皇家銀行第359章 封侯非我意第202章 變法的真諦在於‘變’第41章 好學的趙佖第87章 醫家變法成功第31章 畏變法如虎第251章 宋夏和談第276章 楊介的愛情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開封城牆486.第486章 金國立,滅西夏第148章 勳貴的反擊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親戚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第94章 趙明誠,徒三年(加更)454.第454章 未來的第三次變法第219章 孟皇后之危第376章 熱射病第240章 邪方:洗胃第47章 無悔的決定472.第472章 《白蛇傳》462.第462章 占城稻第423章 大理城破第424章 龍首關降第272章 破解麻沸散!第223章 範李大婚第35章 幹兄說:幹他第428章 世襲之禍第137章 下策:一條鞭法第41章 好學的趙佖第501章 邪方:秦檜禍害金國第135章 再也不開邪方了464.第464章 科舉舞弊案第190章 遼帝南巡雁門關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