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堅說道:“許多大臣都說太后出身寒微。錯,英雄不問出處,富貴當問緣由。昔日漢高祖出身於草莽之中,同樣成就了漢家幾百年的江山。以前寇大人李大人在太后的出身上考研,這是錯誤的做法。”
全部感到愕然,自從石堅開始發炮以來,句句都針對着劉娥,怎麼現在開始幫她說好話,反而開始攻擊寇準與李迪來。只有劉娥在簾後冷冷一笑,石堅說話的方式,她多次領教,先抑後揚,先揚後抑,這樣才能加深人的映像。
下邊沒有好話了。
“從太祖登位以來,不拘一格用人才,這樣更多貧寒人士才能爲我朝所用。如在江南的範大人,還有你的伯父。”
他指着呂夷簡說道:“可惜了,他居然有你這麼一個侄子。”
呂夷簡眼睛閉着,沒有理睬石堅,罵吧,罵吧,你罵得越兇才越好,也不用我在後面想招了,看今天這場朝會後,你有什麼下場?
可是他就沒有想過,這場朝.會過後,他在民間裡會給人們留下什麼影響。可以說今天石堅徹底地將這些人的面紗全部揭開,露出真面目來。這麼多大臣侍衛,想不留傳開來,都不行。
“如果論出身,太后還比臣的出身更好一點。”
石堅父親只是一個芝麻粒大的.官員,而劉娥的父親劉通還領了嘉州刺史的職位。確實比石堅先親官職要高得多。
“再說太后親政,古今往來,也不.乏其人,西漢呂太后,東漢竇太后,鄧太后,北魏馮太后,胡太后,唐朝武則天,契丹蕭太后,甚至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趙太后,其他還有晉朝褚太后等等。呂太后掌權十六年,在位手段狠辣,誅韓信殺舊臣,最著名的人彘,使惠帝鬱鬱寡歡,最後過早病死。然後立汗爲帝,汗因爲生母爲呂后所殺有怨言,再次輒殺之。且不說其人功過,就是她爲了掌權,掀起無數的血雨腥風,前面一崩,呂氏諸人誅殺一淨。”
“到竇太后,漢章帝死後,竇氏臨朝稱制,竇氏兄弟爲.所欲爲,最後漢和帝與宦官合謀,將竇氏兄弟一網打盡。竇太后不得不還政。可也因爲此事,爲東漢外戚宦官專政打下了影子。垂簾聽政,乃主少,不得不爲之而。是一時權宜之計,如果分寸拿捏不好,最後禍事連連。”
聽到這裡,大臣開始聽出他的話鋒在轉折了。
“然後到鄧太后,可惜了。”
這一轉折,大臣都聽明白了。鄧太后與劉娥多有相.似之處,她執政時比較清明,社會安定。她本人更是崇尚道德,倡導文明,提倡節儉,反對**,體恤民情,爲民減負,在當時有口皆碑。漢和帝死,先後迎立殤帝、安帝,以太后身份臨朝聽政。她明辨是非、親斷冤獄、釋放宮女,關心人民疾苦、重視教化,這一點比劉娥做得還好。不同的是她出身更爲高貴,是東漢大功臣鄧禹孫女,但進了宮後沒有劉娥那樣只得專寵,陰皇后對她十分嫉妒,只是她做人小心,沒有讓陰皇后加害。但兩人有一個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喜歡專權。漢安帝即位已久,她就是不放權。最後直到她死後,漢安帝才掌朝政,隨後鄧氏九族都讓安帝誅殺。
因此石堅說道可惜了。
“英雄不問出處,一罪臣之女,罰入宮中爲奴婢,可.敬馮太后!如果此人在世,叫臣飲一杯鳩酒又何妨。”
馮太后,名馮淑.儀,罪臣馮朗之女,父死,她被罰入宮中爲婢。幸得左昭儀馮姑的照顧、教育,馮淑儀成爲天資聰穎,姿色絕佳,有見識,有才華的宮中佼佼者,被立爲貴人,爲文成帝所寵愛,又爲常太后所眷顧,通過鑄金人成功而立爲皇后。文成帝病逝,馮太后以投火殉葬之舉贏得朝野崇敬。可別指望劉娥這樣做。
其在獻文帝接位後,誅殺了妄圖篡位的丞相乙渾,臨朝稱制,威望日隆。孝文帝拓跋宏生,馮太后不得不還政於獻文帝,專心撫育太子,但朝中大事仍要過問。但這個女人不簡單,後來因爲政見不合,毒死獻文帝,再度臨朝十四年。
可爲什麼石堅說出最後一句話?在她的大力支持下,用李衝建議,仿古制立黨﹑裡﹑鄰三長,用以代替宗主督護的統治。定民戶籍,按戶徵發調役,當時反對李衝建議者很多,馮太后力排衆議,認爲立三長則廕庇的戶口可以檢出,課調可有常準,決定實行。結果不僅北魏本土見效,同南朝歸於北魏的淮北州郡戶口,幾十年間也比屬南朝時大見增長。馮太后主持制定的三長制﹑均田制和新的租調製三者配合實行,爲孝文帝遷洛以後的繁榮富庶打下了基礎。
也就是這個女子在世,看到石堅爲朝廷帶來了這麼大好處,痛惜都來不及,怎可能象劉娥一樣用時拿來抹抹,不用時往旁邊一丟。現在變本加利,竟然看到大臣一個個往石堅頭上倒尿盆子,也不吭聲。同樣出身寒微,但兩個人不好比。
“很象哪,北魏胡太后。”
當石堅唸到胡太后,許多大臣臉色就開始變了起來。
胡太后,有兩個,還有一個是北齊胡太后,與大臣和士開有姦情,年少昏庸的後主高緯懼怕得罪母親胡太后,只好忍氣吞聲,不敢採取任何行動。和士開乘機重用親信,排除異己,一時權傾朝野,地位顯赫,被皇帝高緯封爲淮陽王。和死後,胡太后與僧人曇獻再度勾搭,讓高緯斬首,胡太后也被禁閉起來。最後北齊破,胡太后與其他幾個皇后太后淪落爲娼。當然,石堅也不可能指這個太后。
他說的是北魏胡太后,孝明帝即位年幼,胡太后得到妹夫宗室元叉、宦官劉騰的保護、支持而聽政。正光元年被元叉、劉騰幽囚,孝昌元年殺元叉,再度臨朝攝政。其時北魏統治危機四起,北方邊鎮守將和州郡官吏腐化貪污,府戶、鎮人積忿已久。元澄、袁翻建議改革邊鎮用人,魏蘭根建議改府戶爲民,胡太后都不採納,反而實行崔亮所制停年格,按年資用人,吏治益趨**。特別是胡太后害怕兒子年齡漸長,於己不利,武泰元年與鄭、徐合謀殺死十九歲的孝明帝,立臨洮王子三歲的元釗爲帝,天下譁然。當時雖鎮壓了一部分起義,但兵勢強盛的並、肆、汾、唐、恆、雲六州討虜大都督爾朱榮從幷州進軍洛陽,在河陰溺死胡太后及幼主,並殺諸王、高官等兩千餘人,導致一度強大無比的北魏瓦解。
雖然劉娥信任呂夷簡,可還沒有到胡太后這種地步。
許多大臣聽了都是臉上露出苦笑。這回石堅不把天捅破心不甘了。
其實劉娥更生氣,可她更加擔心一件事,石堅翻出這些陳年往事,看來真的要逼她還政了?
“無可挑剔,褚太后。”
皇太后“垂簾聽政”的事,在中國歷史上數見不鮮。然而作爲一國皇太后,一生中伴歷五位皇帝,三次出來垂簾聽政,每次還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母親、嬸母、堂嫂;三次冊立帝位,國中大事,均以“皇太后詔令”的形式頒佈施行;三次臨朝聽政,又三次退隱歸政,不但與民爲恤,還與權臣周旋;有着令人信服的膽識謀略,又有難能可貴的霽月胸懷。這在中國的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更不說其間還有權臣恆溫之亂,江南士族爲所欲爲,可以說這個褚太后對晉朝有着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石堅只是幾個字,但意思分明是說,別要做胡太后了,當褚太后吧,皇上大了,該還政時就還政,那纔是垂簾聽政的宗旨。
“治國當數武則天,可惜了,爲了滿足自己的野心,壓迫自己的親生兒子,使唐中宗懦弱可欺,於是有了韋氏安樂公主之亂。”說到這裡他看了一下趙禎。
那意思別管劉娥對你如何高壓,千萬不要把自己養成李顯那樣的主。
趙禎會意,如果這些人當中,懷疑石堅沒有反心的,第一個就是他,象元儼與薛奎他們還在腦海裡分析一下,才能得出這個結論。他壓了壓手,意思你放心,朕不會做李顯那種窩囊廢的。
“其次蕭太后,壯哉!”
蕭太后蕭燕燕確實值得石堅用壯哉形容,攝政期間,虛心誠懇,用人不疑,執法嚴明,毫不軟弱,甚至“親御戎車,指麾三軍,賞罰信明,將士用命。”她開創了宋遼和平發展時期,使遼朝達到鼎盛時期。特別是逼得宋真宗簽訂了澶淵之盟,自從這個盟約後,宋朝再也沒有辦法對幽雲十六州有任何想法了。老祖墳也不提了。
“就是此人,在晚年身體不好時,還主動將權力交給遼聖宗。”
“太后,權利是用來治理國家的,如果到了該放的時候不放,呂胡竇就是前車之鑑。象褚太后那是典範,如果嚐到權利的好處,突然放下,這樣的人本來就是人中龍鳳。不比她了。”
意思話這樣的人我也不要求你做了,你也做不來。
“就是說蕭太后,馮太后,或者武則天,雖然都手掌政權多年,但治理國家兢兢業業,用賢臣,遠小人。因此唐太宗說,寬大其志,足以兼包;平正其心足以制斷。非威德無以致遠,非慈厚無以懷人。夫國之匡輔,必待忠良。任使得人,天下自治。智者取其謀,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無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無棄材,明主無棄士。不以一惡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
他嘆了一口氣看着呂夷簡:“呂大人,當時我向太后推舉你,也是用你之材,就是考慮到你雖然小瑕疵,但是有吏材,可沒有想到奸邪至此。”
“石大人,到現在本官未發一言,爲何你總是將矛頭指向本官?”
“呂夷簡,聽說你頗有家教,幾個兒子都很成氣,爲何敢做不敢爲?”
呂夷簡呂公弼、呂公綽、呂公孺與呂公著都很了不起,爲宋英宗宋神宗時重要大臣,特別是呂化著也再次爲相。只是這個人比他父親起來,要忠厚得多。同時也是保守派的代表。這是呂夷簡最大的驕傲。
石堅繼續說道:“你可以不承認,或者你如何對我,我就如何對你,保徵我做得比你還要乾淨。”
呂夷簡臉上神色終於變了起來。石堅這意思說,咱們以後都來陰的算了,如果石堅再將品性放下,以他的智謀,特別與元昊交手時,詭計百出,再聯繫他上一句話,那不但連他,連他的幾個兒子也要全部弄下去。
反正你害我在前,不要怪我不仁在後。
石堅沒有與他糾葛,現在正與劉娥對牛呢,不能分心。石堅再次說道:“昏主則不然,說者拒之以威;勸者窮之以罪。大臣惜祿而莫諫,小臣畏誅而不言。恣暴虐之心,極荒yin之志。其爲雍塞,無由自知。以爲德超三皇,材過五帝。至於身亡國滅,豈不悲哉!太后,或者此時,對臣厭惡到了極點了吧。”
這是納諫中一段,不要以爲宋朝真的在你治理下,太平盛世了,然後就開始又要對我動手,只要你產生這個想法,宋朝就要開始敗亡了。
“夫讒佞之徒,國之蟊賊也。爭榮華於旦夕,競勢利於市朝。以其諂諛之姿,惡忠賢之在己上;奸邪之志,恐富貴之不我先。臣奇怪,這種人現在朝中怎這麼多?”
王曙看他一臉驚訝的怪模怪樣表情,忍不住卟哧樂了。
石堅再次說道:“其實太后,臣早與你說過,君子有君子的用法,小人有小人的用法。君子用其德以正朝綱,而朝政必須也要用君子來安排。小人用其才,但不能讓他們主持朝政,更不能聽從他們的話,來調動朝中的人事。這纔是唐太宗說的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爲轅,曲者以爲輪;長者以爲棟樑,短者以爲栱角中棟樑與栱角的由來。可我看到棟樑成了掃帚,用之則來,不用則去。栱角反都成了棟樑,無論犯下什麼過錯,都是一棵不倒的常青樹。”
元儼在一旁說道:“石不移之言請太后三思,石大人或許年輕孟浪,可爲何王大人這樣的長者,也一貶再貶?”
人家王曾要才華有才華,要品德有品德,而且對你還有擁立之功,只是說了幾句忠言,於是就不樂意了。你還是明主?
“太后,人有云,非知之難,惟行之不易;行之可勉,惟終實難。是以暴亂之君,非獨明於惡路;聖哲之主,非獨見於善途。良由大道遠而難遵,邪徑近而易踐。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況君王獨掌大權,君子直而惡語,小人邪而媚言。商紂英武蓋世,楊廣才氣驚人,非不知也,而知之非不行也。”
這些人都比你有本事,可用了小人,一個好好的國家也迅速敗亡了,況且你一個女流之輩。
wωw ⊙тt kan ⊙¢ 〇
“臣自幼時進入朝廷,所幸立下一些功勞。功高震主,臣也自知。當真成爲先主與諸葛亮那場佳話,是何等的艱難。”
這時趙禎朝他握了握拳,那意思說你放心,等到朕以後掌握大權後,會那樣待你的。
石堅翻了一下白眼,你還是先平安地活到老太太死亡的那一天,纔是當務之急吧。
“因此,太后對臣制肘,讓臣屢次三番,用之則來,不用則去,連一把掃帚的命運也不如。”
聽到這裡,劉娥雖然今天很憤怒,可也多少感到有些羞愧,這一次自己有些匆忙,着實是把這個石堅逼得太狠了。
“臣雖然很惱火,但也能理解。特別用了呂夷簡之流,臣同樣也不怪罪。朝中直臣看到是非曲直,自然不會因爲太后意思,而對臣制肘,妨礙國事。太后不用這班奸臣用什麼人呢?”
蔡齊等人都再次發笑。這用奸臣還用得在理了。只是笑聲裡都有着濃濃的苦瑟。爲國爲民做了那麼多事,還要主動尋找奸臣陷害自己,這是什麼樣的道理!
“但是唐太宗說得好,長者以爲棟樑,短者以爲栱角。有了這些奸臣在朝中制肘就行,這些人陷害別人無不以一當十,有幾個人足夠讓臣感到寸步難行了。”
“但是不能讓這些奸臣主持朝政。況且朝中並不是沒有能臣。長者如王大人,李大人,晏大人。中者如薛大人,龐大人,蔡大人,陳大人。青者如包大人,富大人,韓大人,文大人,他們只要加上時日磨練,也是一方重臣。當真是明星璀璨,可是太后爲什麼偏要用小人把持朝綱?”
趙禎還在盤算,石堅只提了姓,沒有提名,他在想應當是那些大臣,以後多留心一下。
“或者太后以爲他們是我一黨。石黨,呂黨?呵呵,真是好笑之事,我生平最恨的就是結黨,何來黨派之說。太后,如果不相信,前面我一反,後面蔡大人與薛大人會第一個拿起大刀來砍我。”
這些人都是直臣,只是互相尊重罷了。如果他們能夠結成黨派,呂夷簡根本也得不了勢,或者早就逼了劉娥還政了。當然,如果他們有心爲了權勢結黨,那本身就是對宋朝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王黨與司馬黨之爭就會提前出現,只是變成呂黨與石黨。朝廷也別想安寧了。所以石堅也最痛恨這一點。
“因此臣自陝西回來後,痛心疾首。非是臣勞累,而是心累了。然而故事並沒有結束,陝西方平,臣再次受到制肘。制肘就制肘吧,可不顧臣再三叮囑,讓一羣小人將大好的江山差點變得瓦解。那時候臣就有了一種想法,於是讓太后這樣折騰下去,不如挾大勝之威,逼太后還政。或者大宋江山還會少了許多磨難。”
“然而臣終於沒有這樣做。對於朝政,臣一直不喜歡激烈的方式,怕引起爭議風波。皇上,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你說臣是奸臣。我說我不是,我只想做良臣,不願做諍臣。也就是這個原因。雖然太后說讓臣有尹霍之權,臣也知道那是太后忽悠我的。尹霍之權,還會朝中有這麼多宰相?可是我還是認爲太后會接受這次教訓,畢竟這次與上次在陝西不同,那次也不過死了二十萬人,這一次國家差點滅亡,死亡的百姓有可能達到一百多萬。而且臣也一直小心地處理政務。並且主動地維護太后的美名。說句不好聽的話,已經到了流媚的地步,所以連我的妻子蓉郡主,都說我是狗。”
“我石堅枉自讀了天下最多的書,只是一條狗啊!哈哈哈!”石堅再次發起顛來,他突然大笑,然而一邊笑着一邊眼睛裡卻滴下淚水。笑完後他說道:“富貴本無心,何事故鄉輕別?空使猿驚鶴怨,誤薜蘿風月。
囊錐剛要出頭來,不道甚時節。欲駕巾車歸去,有豺狼當轍。”
這是南宋胡銓寫的一首很有名的詞。當時胡不滿秦檜陷害岳飛,上書高宗恨不能斬三人頭,被秦檜流放到嶺南,寫的這首詞。片抒寫自己憂慮國事,不能安心隱居山林的心情。前兩句說,自己本來無心追求富貴,爲什麼要輕易地離開故鄉呢?由於猿猴和白鶴不理解自己的心情,因此才驚怪、埋怨自己離開隱居的故鄉山林,白白地耽誤了悠閒的美好歲月。下片借用毛遂自薦的典故,抒發自己以天下爲己任,圖謀爲國效力的決心。我本來應當毛遂那樣自我推薦,顯露自己的才能,爲國效力,可是又不很瞭解奸臣控制下國家的局勢,所以是不合時宜的。“欲駕巾車歸去”,是說作者無可奈何,又想到了“歸隱”,表現出作者矛盾的心理。“有豺狼當轍”一句,直斥誤國的權奸秦檜等人,諷刺的意味更是犀利。
這首《好事近》石堅用在這裡都是無比貼切。但只要一傳出,不但呂夷簡,連劉娥的聲名立即毀於一旦!
“用奸臣倒也罷了,不顧我爲了宋朝吃盡艱難困苦,家人屢遭磨難倒也罷了,竟然坐看這些奸臣用最惡毒的方式潑我髒水。太后,臣問你,這就是臣這些年來努力所得到的回報?太后啊太后,如果你要臣退,臣不敢不退,何必用這種惡劣低下的手段來對付我?別忘記了,你還是母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