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風暴

石堅網要回帳蓬休息,大理高相國前來拜見。 石堅說了聲:“不敢。”

讓他進了帳蓬,吩咐夢姑沏茶。

對於石堅。現在大理君臣都很佩服,雖然天氣開始熱起來,可石堅然住在悶熱的帳蓬裡,有幾次揭見,都看到他與士兵吃着同樣的伙食。

這種生活。無論他們那一個人都吃不消的。但他們不知道石堅不如此,士兵豈會爲他賣命。爲什麼石堅帶出的軍隊戰鬥力,除了他撫卹重,玄苦的練軍方法,還有這份尊重,但這一點不是他一人做出來的,前有吳起,後有岳飛,都這樣做的。

石堅問道:“請問高相國前來找本官有何貴幹?”

高相國猶豫了一下問道;“石大人,請問這個宗嘉郡主如何?”

這一次小皇帝許配給高家,也就是這個高相國未成婚的四子,是宋室的宗嘉郡主。只是這個小姑娘還很小,才十三歲。不過在這時代也能湊和着結婚了。有時候看到這些人早婚,石堅心中不住邪惡地想,萬惡的封建社會。催殘了多少小蘿莉。

但因爲他的妻子中有趙蓉與趙董,這些小郡主們有時候還經常往他家跑。有時候偷偷地從他寫的字中偷出一兩張。石堅裝作不知道,這些小姑娘的心思他也知道,崇拜,把自己當作了偶像。因此石堅也不敢與她們說笑。怕這些小姑娘因此得了相思病,反而不美。不過也還好,她們也沒有元儼這個強勢的老子,從皇帝嘴裡強食。

這個宗嘉郡主來過好幾次,雖然沒有多說話。石堅還有些映像。他拿出紙筆用了速寫方法,將這個小姑娘的形象勾畫出來。然後遞到這位相國大人手上說道:“喏,這個就是宗嘉郡主。”

這個小姑娘長得也還清純可愛,只是太小了,而隨着這羣人回到京城,就要立即完婚。石堅說完了這句話,心裡再次詛咒了這今年代的婚姻制度。

可讓他感到意外的是,這位高相國並沒有細看這幅圖畫,他又問道:“聽說安郡公的女兒?”

石堅這纔想起來,原來這個大理並不是對宋朝一點不關心,只是一知半解。宗嘉郡主是安郡公允升的女兒。提起這個允升,他還有一個老子,那就是楚王元佐,讓宋太宗廢掉的那個太子。

同時還有再個弟弟,其中有一個弟弟叫允言,也就是跟隨趙克己叛亂的那個世子。難怪他有點顧忌。

石堅笑了起來。說:“其實這是你福氣了。安郡公自小被明德太后親自撫養,品行端正,甚至先帝與當今皇上寵愛。雖然他的二弟不爭氣。但這是兩回事。非但他本人,就是他的四個兒子。個個品行端正。其中次子宗旦因爲自小跟隨皇上讀書,更得皇上歡心。至於奉化候(允言)叛亂。你根本不用擔心。皇上聖明,一直想彌補前輩的裂隙。小。

後面一句話說得很含蓄。

先是元佐之子與趙廷美的後代謀反,後是趙匡胤的後代謀反。如果是手腕毒辣毛主,這三家還不知道多少人家牽連進去。關健無論是宋真宗。還是趙禎心腸都很軟,越想越覺得內疚。總覺得趙匡義害死了趙匡胤,然後逼死了趙廷美,逼瘋了講公道話的元佐。不然皇帝位置總輪不到他這一脈。

所以在這三個人死後,並沒有追究其他任何人責任,反而這這三脈子弟更加看重。因此,允升現在的地位中不降反升,當時包拯念聖旨時,連石堅都沒有想到趙禎居然賜下這門親事給大理相國之子。

但這話石堅不能直接說出來,說趙匡義殺死宋太祖?他活得不耐煩了?

這高相國對這段歷史也知道一點,這麼一說,再不懂,他也不要坐這個相國的位置了。臉上終於露集驚喜。

他突然跪了下來,將石堅嚇了一跳,連忙將他扶起來說:“你現在是國公,我是郡公,按理說我爵個還沒有你高,何來行此大禮?豈不是折殺本官了。放心,這門親事是皇上格外優柔,纔會賜給你的。小。

這位高相國現在讓朝廷封了褒國公,比石堅爵位是高了一等。但這是虛爵,沒有實權的。象現在宋朝有許多宗室子弟都比石堅爵位高,可看到石堅還是恭恭敬敬。石堅這一說,是讓這個高相國感到朝廷對他的看重。也不是真正感到折殺。

高相國站起來說道:“老巧知道石大人,在大宋是青天大老

首先讓石堅戴一頂大高帽子,石堅知道他真正來意了,正等着他發作呢。臉上露出笑容,聽他往下說。

“朝廷夏大人謀害小女,還請石大人爲小女作主

“高大人。你是聽你的從子說的吧?那不能當真。我曾經允諾過他幫助協查貴小女的下落。後來得知她讓夏大人收妾,然後似乎沒有看到影蹤。我的護衛魯莽地認爲夏大人謀害了她。但這件事並沒有經過驗證。不能作真。”

這不解釋還好。一解釋,更壞。什麼叫沒有了影蹤?

這位高相國臉上更加擔心,說道:“難道後來一直沒有看到她的下落?”

石堅一攤手說道:“我只能爲你查找下落。現在她成了夏大人的女眷,如果再查下去,就是夏大人的家事了。再插手就是本官逾制。不能再查下去。小。

“可是,可是”。這個老頭子不知說什麼好了。

石堅勸撫道:“不用擔心,想來夏大人飽讀詩書。本身是朝廷重要官員,不會做出傷天害理的事。這次你進京城後,向夏大人提出請求,雖然是納妾。可現在你也身爲朝廷國公,讓他補辦一下手續。順便將你女兒接出來。父女團聚一下。畢竟女大不中留了,雖然身份低了一點,可夏大人才華出衆,人手

“ “石大人,你可保證小女平安?”

石堅說道,我保證個頭。你女兒恐怕連屍骨都化掉了,還平安呢。他面露難色。說道:“這個就不敢保證了。但不代表着夏大人謀害了你女兒,也許是生病,也許是她回家省親小在路上出了危險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生病,我女兒生性活潑。就象一個男兒一樣。怎麼會生病?”

石堅狠狠鄙夷。人食五穀,怎能不生病。不過這件事,他並不想露多少面。於是再次說道:“高大人,現在不能斷言,一切到了京城就會揭曉,如果貴小女失蹤,你可以向大理投出狀紙,或者告御狀。不要說夏大人,就是本官如果無辜殺人,也要依法處置。但這一切需要證據。”

這已經在等於告訴他,如是萬一夏桓真謀害了他女兒。這個案件也能還個公道,但所告之人非同小可,這證據自己去找。怎麼找?石堅那天在營帳裡借王朝之口說了出來。而且這一次前去京城的人有不少,象高家就有好幾百口,這麼多人在急切之下,就算是逾制,也不會出現多大問題。

也不需要準確的證據,只要高家找出讓夏辣有重大嫌疑的證據,那麼司法機關就可以進入。這件事當時夏猿輕視了後果,做得不乾淨,只要大規模一查。就可以查出結果。到時候夏殊就等着吃這顆好果子吧。

話講到這份上。高相國怎能不明白,他又施了一禮:“還望到時候石大人能爲小女主持一個公道。”

石堅也不言語。端起茶杯送客。

都是聰明人,沒有回絕,再不明白,他真是一頭豬不成。

之後,過了好久,石堅還沒有離開大理,這麼多人遷移到京城,每個人身價不凡,所要攜帶的行李不計其數,光是收拾就要許多時間。石堅也不急,正好現在將事務安排交接。直到五月下旬,才準備動身。

臨行前,石堅將種世衡與包拯喊到沸海上一家畫舷裡相見。

這一天,江南大多地方是陰再綿綿的梅雨季節,可洱海還是風和日麗。遠處蒼山十九座高峰上還有着積雪,如同十九個白玉,扣在青山之上。半山處還有着一種玉帶一樣的白雲,這是蒼山著名的景色,玉帶雲,蒼山雪。近處的洱海湖水清澈碧綠,如同鏡子一般。

陣陣夏風吹來。兩個長相清秀的小姑娘專心致致的爲他們撈去茶餅上面的茶沫,隨着風兒吹過,帶來了湖水的氣息,也帶來了少女的發

面對着如此景色。石堅也感到心曠神怡。

這時候種世衡與包拯走了進來。

三人見過禮。石堅說道:“種大人,辛苦了。”

兩個人從相遇起。都快十年了,種世衡一直徵東殺西。並且即將還要到天塹去,去完了,有可能繼續西向,在這十年裡,種世衡也甭想休息了。也許有可能與楊延昭一樣,老死在沙場邊關。事實上現在種世衡五十歲了。再這樣勞碌,壽命也不會有多長。

種世衡呵呵一樂說:“哪裡,哪罷。”

雖然蔭補出身。算是文官,可他比石堅更加僞文官。骨子裡是一個,純武將。事實上現在朝廷也將他當作一個,正宗的武將來用。以前的功勞不說,平滅西南之亂,征服南方諸國,現在將若大的大理收入囊中,種世衡還是很高興的。特別是即將征服天塹,好象在華夏曆史上也只有唐朝大將王玄策做過。王玄策作爲正使出使天塹。遭到帝那伏帝(今印度比哈爾邦北部蒂魯特)王阿羅那順發兵拒唐兵拒唐使入境。王玄策三十騎全部被俘,他本人僥倖逃到吐蕃。

當時唐朝戰無不勝,王玄策那裡噎得下這口氣,於走向松贊干布借兵一千二百人,再與與泥婆羅(今尼泊爾)王那陵提婆借兵七千人,俘阿羅那而歸,當然順帶着滅了幾個小、國家。李世民得知手下這麼爭氣,回來後立即給王玄策連升兩級,做了朝散大夫。可王玄策做了一件傻事,讓印度一個神棍和尚羅邇娑婆忽悠了,說自己會煉長生不老藥,有這好東西,一定給皇上先吃了。

王玄策就將這個和尚帶回長安,沒有想到李世民也犯了糊塗,真命這個神棍隔三岔五地獻神丹,結果吃了一些五顏六色的小丸子,從高麗回來後沒有多久。中毒而死。老王同志也受此牽連,終於沒有升

但那是盛唐。而且是借的人家的兵。現在是用自己的大軍,第一次正式與這個國家。不對,是若干個國家作戰,這纔是長臉面的事。

其實這些武將還真不怕戰死沙場,就怕武則天那樣的主,黑齒常之、王方翼、程務挺這些良將都讓她用烏虛子有的罪名殺了。搞到最後,只好看着吐蕃與突厥默啜強大,連契丹孫萬榮之亂,也是借默啜之手才平滅的。爲什麼當時劉娥下旨,幾個人全生了病,還真怕了這些女主。這個老太太一死,種世衡看到小皇帝的態度,這才高興。只要朝廷信任,現在朝廷強大,這時候不建功立業,難道讓其他人得去?

石堅說了句:“請坐。”

落坐後坐下來。石堅說道:“大理之事,我走後。文有包大人,武有種大人,自可以使大理局勢走向平穩。但在這裡我有幾件事要說一下。小。

兩個人全部聆聽。

現在大理政策與以前所佔之地,明顯看出朝廷打算兩樣對待,因此兩個人都很慎重。看石堅有什麼看法。

石堅說道:“對於有可能出現的叛亂,必須要用武力鎮壓。雖然大理接受中原文明程度深,但不代表他們接受中原統治。”

種世衡點頭。只要正治皇帝一動身,各都有的看羣龍無首秀野有的確實是誤會。馬上產生的動亂環要多六舊

“但記住。武力鎮壓只是一個策略。經濟手段也只是讓他想念朝廷的好處,慢慢產生感恩之心。另外有了溫飽,百姓動亂的勇氣也相對的減少。但這不是最終目標。必須要讓他們產生與朝廷同根心,這還需要教育,以德化之。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下子看不到。況且蠻夷各部還有許多地方野蠻,不要說讓他們接受中原文明,就是讓他們識字都很困難。因此,現在有一個最有效的手段。”

“什麼手段?”包拯問拜

“那就是尊重。有人說我打仗勝多敗少,其實都忽視了另一個原因,我對士兵尊重,獎罰分明。因此士兵樂爲我用。對於這些蠻夷小也不要因爲他們文明低下,而輕視他們,這樣就會產生一層隔閡感。只有從內心深處將他們當作自家人,這樣融合起來才快。”

包拯點了一下頭。

其實他也有這方面的經驗。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這次我親自來到西南,才發現以前爲什麼這個地區,雖然朝廷讓他們自立,還有叛亂。實際上除了少數是因爲酋長的錄削外,還有官員的貪墨,利用朝廷的勢力強行勒索。這些地方本來就貧困,如果無限度的勒索。就會產生民怨,積累到一定地步,就會暴亂。”

兩個。人再次點頭。

這一次石堅清查廣南西路官員貪污勒索案,許多官員因此被貶。他們都聽說了。

“其實說到底,還是父母官。只要將他們當作自己子女一樣愛護,無論對象是漢人還是蠻人。百姓都會擁戴。”

說到這裡,他向畫舷老闆要來紙筆,寫下一行大字:當官不爲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石堅說道:“包大人。你將這幾個字玄在石碑上。放在大理府,以後立下一個規矩,凡到大理任職的官員,無論貪污受賄還是勒索百姓,都一拳永遠罷官。”

說到這裡。他再次望着遠方。心中愕悵,就是這樣做,真能起到效果?象朱元璋貪污五兩銀子活活錄皮,做人皮鼓,可明朝有多少官員貪墨?至於人民的公僕,那個玩笑開得太大,簡直比說太陽是方的還叫人樂。

可他做到的只有這些了。

最後說道:“其他的事項。也只有一些風俗。如人有美醜胖瘦,各地風俗祭祀都不相同,只要不以害人的淫祭毒祭,不必干涉,相反可以給予適當的尊重。”

這一點同樣很重要,南方民族衆多,風俗習慣都不相同。如果將宋朝中原的風俗習慣帶過來,穿衣吃飯還好一點,如果讓這些百姓認爲侮辱他們的神靈,那也是麻煩一件事。

說完了這幾條,石堅這才結束正題,閒聊了幾句。然後離開。

第二天,浩浩蕩蕩的大隊人馬才離開大理。這一次前去宋朝京城的人員達到了近三千人。光是行李就有九百多車,除了這些還有正治皇帝帶給宋朝最後一次的進貢禮物,一些寶石,珍貴的藥材,以及幾十頭亞洲象,還有上百隻綠孔雀。

石堅一看這架勢,本來是準備帶三千士兵做保衛工作的,結果增加到四千,後來增加到五千。

只是臨出大理城門時。所有人都回過頭來看着大理城牆。這座城牆十分地高大,上面有一個極富有民族氣息的城樓。如果不是畏懼石堅搞出的那個空軍,憑藉着大理上有上關,下有下關,東有洱海,西有蒼山。未必那麼容易攻破大理城。那麼大理也沒有那麼容易妥協。對於他們這種感情,石堅也能理解,這一去以後還會能回來麼?

前面明顯有一個逃跑的李繼遷例子擺在哪裡。就是小皇帝心軟,石堅也不會放他們回家看望的。

因此,石堅吩咐隊伍放慢腳步,讓他們多逗留一下。

但總有離開的時候,慢慢大理城消失在衆人的眼際,這時候石堅看到無論是段氏家族,還是楊高董趙這些家族的人。眼裡都有些溼潤。

這一支龐大的隊伍行進速度想快也快不起來。一直到了九月上旬,纔到達蔡州。

但這時石堅接到羣臣聯名寫的書信,請石堅急速回京,爲皇后主持公道。信上說郭皇后生病,趙禎派宦官閻應文帶御醫爲她治病,誰知道前面閻應文離開,後面郭皇后暴斃。

郭皇后這死得有太多的疑點。加上在廢郭皇后時,閻應文曾出過大力氣。這難免讓人想入非非。於是諫官王堯臣,孔道輔等人要求審察郭皇后的病歷起居記靈。至於開棺驗屍,那是不敢的。

但趙禎並不同意,而且趙禎也很反常,深悼之,卻不加值號,更不行附廟之禮,仍葬於佛舍之中。

這一系列反常的動作。更加讓大臣感到懷疑,難道趙禎在中間扮演了什麼不光彩的角色,這一來。大臣們不敢說話了。正好石堅離京城也近了,於是范仲淹主筆。大臣聯名寫了一封信,讓石堅立即進京商議此事。

石堅看完信後。將它遞到申義彬手裡。

申義彬看了後,臉上神情鉅變。

他看了石堅笑吟吟的樣子。知道石堅不可能不插手了,他斟酌地說道:“石大人,如果你要插手,這就成了一場大風暴。”

如果趙禎在中間扮演了角色。怎樣追究皇帝?

如果沒有插手,謀害皇后,追究起來,將會使多少人家家破人亡?

這不是風暴是什麼?無論趙守節與趙克己的謀反,可他們還沒有直接害到重要的皇室成員。這件案子查下去,將會轟動整今天下。(未完待續)

第141章 貞操第645章 驚聞第318章 地獄第555章 親切的感受第155章 滅門第77章 山寨第445章 不能急第340章 跪第192章 聖人第58章 僞書第124章 信任第246章 天要下雨第266章 陰山的雪第56章 失竊第550章 那個更重要第542章 離奇的失蹤第411章 叢林第21章 小草第506章 血眼第257章 用彼之道(上)第556章 誤會第449章 劣等民族第272章 算計(上)第689章 失蹤第424章 秦淮風月第690章 出謀第688章 剽悍的冠軍第53章 百雞第307章 三殺(上)第428章 魅影第532章 民之質矣,遍爲爾德第621章 步步生蓮第242章 草民累了第256章 神兵天降(下)第251章 皇上駕到第498章 椅子第458章 虎穴(四)第545章 羣狼的廝殺第126章 大仗第373章 兩個學生第606章 殤第382章 答第110章 露形第414章 冰火二重天(上)第401章 神罰(三)第48章 比智第379章 裂第272章 算計(上)第610章 決裂?第332章 求第407章 深入第394章 前夕。野心第595章 菊黃第384章 霧第567章 血濺金鸞殿第52章 碎石第564章 該當何罪第271章 留馬第53章 百雞第181章 教主(上)第15章 猴子第96章 落天第188章 血城。海洋第230章 倉惶南顧(下)第490章 一羣窩囊廢第181章 教主(上)第195章 策劃第323章 孩子第613章 班門弄斧第421章 張元的下場第190章 火氣第438章 寶臣第602章 妥協第511章 還你們一個公正第43章 春種第349章 籠子第125章 幫助第690章 出謀第489章 伊霍第465章 羞人第670章 帳審第172章 黎明(上)第302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四)第23章 海客第475章 真假皇帝第578章 春天來了,戰第672章 廢后第359章 受害者第674章 扭曲第560章 趙蓉的妙着第641章 事事關心第296章 回家(下)第392章 分屍第210章 王師第127章 井屍第214章 單挑第130章 沐浴第418章 王林第507章 流水第663章 梟雄
第141章 貞操第645章 驚聞第318章 地獄第555章 親切的感受第155章 滅門第77章 山寨第445章 不能急第340章 跪第192章 聖人第58章 僞書第124章 信任第246章 天要下雨第266章 陰山的雪第56章 失竊第550章 那個更重要第542章 離奇的失蹤第411章 叢林第21章 小草第506章 血眼第257章 用彼之道(上)第556章 誤會第449章 劣等民族第272章 算計(上)第689章 失蹤第424章 秦淮風月第690章 出謀第688章 剽悍的冠軍第53章 百雞第307章 三殺(上)第428章 魅影第532章 民之質矣,遍爲爾德第621章 步步生蓮第242章 草民累了第256章 神兵天降(下)第251章 皇上駕到第498章 椅子第458章 虎穴(四)第545章 羣狼的廝殺第126章 大仗第373章 兩個學生第606章 殤第382章 答第110章 露形第414章 冰火二重天(上)第401章 神罰(三)第48章 比智第379章 裂第272章 算計(上)第610章 決裂?第332章 求第407章 深入第394章 前夕。野心第595章 菊黃第384章 霧第567章 血濺金鸞殿第52章 碎石第564章 該當何罪第271章 留馬第53章 百雞第181章 教主(上)第15章 猴子第96章 落天第188章 血城。海洋第230章 倉惶南顧(下)第490章 一羣窩囊廢第181章 教主(上)第195章 策劃第323章 孩子第613章 班門弄斧第421章 張元的下場第190章 火氣第438章 寶臣第602章 妥協第511章 還你們一個公正第43章 春種第349章 籠子第125章 幫助第690章 出謀第489章 伊霍第465章 羞人第670章 帳審第172章 黎明(上)第302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四)第23章 海客第475章 真假皇帝第578章 春天來了,戰第672章 廢后第359章 受害者第674章 扭曲第560章 趙蓉的妙着第641章 事事關心第296章 回家(下)第392章 分屍第210章 王師第127章 井屍第214章 單挑第130章 沐浴第418章 王林第507章 流水第663章 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