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覬覦

呈宮內老王爺與太后終於搭成了妥協。

可在京城的一個華麗的宅第裡。一個長相兇悍的大漢站在一個帶着貴氣的中年人面前說道:“王爺,現在京城大亂,何不借此機會,暴起發難,成就功業。”

這個中年人轉過身來,看着這個大漢,他嘆了一口氣,雖然他衣着華麗,舉止雍雅,但也看到了。他的鬢角露出了一絲白髮,在眼角之處。有了幾縷皺紋。

然後一伸手,說:“坐。”

這咋。大漢也不客氣,在他的對面一張紅木椅子上坐下。

下人早打發出去了,若大的一個客廳只剩下他們兩介。人,要麼有幾盆珍希的菊花擺在桌子上,綻放出妖豔的色彩。特別是其中一朵墨菊,宛如一個威力無比的魔王一樣,屹立在一叢碧意中。

“趙代,算了,我還是喊你耶律撒真。我知道你們的人現在隱藏了這麼多年,有些不耐煩。但現在果真能夠成事?看一看百姓的反應吧。雖然他們在街上與士兵發生衝突,可有幾個人衝進皇宮的?趙氏威信並沒有下跌,現在皇宮中還有許多侍衛,並且武器尖銳。就是現在看似機會大好,可只能將我們的目標全部暴露出來。”

“但是我們要等到什麼時候?”

“等到什麼時候,本王不知道,耳是我只是告訴你們一件事,自從十幾年前,石堅就佈下了蛾子,到了你們契丹境內,具體數字我不知道。但不會低於二十個,到現在動用的蛾子沒有兩個人。可是石堅想要滅你們契丹,最少得要數年時間。他們還得等下去。機會不到,就是發難了,又有什麼用?”

“但是”這介。大漢也知道這個中年人說得有道理。可現在看起來,宋朝情況越來越好了。別看這一次京城起了這麼大風波,但本質並不是老百姓要造反,而是他們要求朝廷罷免奸臣。如果讓石堅再度掌權,契丹也就沒有翻身的時候。況且,現在幽州就要完了。

“但是什麼?”這個中年人看着這些大漢,雖然他的野心還沒有破滅。可現在的情況,離他的大業也越來越遠。其實現在他並不爲難,進可以伺機而動。退可以做過太平王爺。可現在這羣人卻成了他手中的雙刃劍,用得好可以傷人,用得不好。卻傷有可能連自己都受傷。

他臉色一板說道:“你只看到你們契丹,可看到本王的所做所爲。

這些年石堅與朝廷的矛盾,當真是老太太與呂夷簡個人造成的?還有其他的事,本王不想一一列舉。可是你們契丹人呢,特別是去年春天那種情況下,居然選擇了撤退。最後讓人家逼得在邪州城下,選擇了投降。你們契丹人不爭氣,本王就是石不移,也沒有本事將你們契丹扶上臺面。”

這個叫耶律撒真或者現在叫趙代的人低下頭去。現在的契丹越來越不爭氣,居然讓石堅這種情況下,打得沒有還手之力。

看到耶律撒八低下頭去,這個中年人沒有再爲難他。他再次嘆了一口氣說道:“我們自從克己這個渾蛋失敗後,手中的力量並不多了。就是禁軍中有我的一些人,可也讓石不移借整編的機會打散了,形成不了力量。我們只有等侍機會,一舉而發,將大局定下來。否則我們只有等。不過現在,有兩件事。我們可以做一下。”

“那兩件事?”

“第一件事,本王與你們說一下。還是事情的本質,告訴你,老太后沒有幾天好活了,馬上皇上就要親政。”

這個趙代臉上神情一變。本來老太太對石堅排擠,可現在契丹都不能佔到上風,一旦皇上親政,以宋朝小皇上與石堅的關係,石堅再也不象以前那樣一會兒上一會兒下的。那麼宋朝就會更加強大,契丹滅亡就指日可待了。

“你也不用擔心。你們契丹的情況與元昊的情況不一樣。寧夏路本來就是宋朝的土地,許多人對中原一統並沒有排斥感。可你們契丹統治時間長,比我們大宋的時間還要長,自唐代以來,你們契丹人就在關外經營。因此石堅就是想侵佔你們契丹的領土,也沒有那麼容易。

況且現在他就是一口將幽雲等地全部吞併下去,就是消化,也得用上一年兩年時間。如果這麼長時間內,你們契丹還不能將國內的局面穩定下來。就是我們再努力,力量也有限,你們契丹的命運也象南唐一樣。”

其實他在心中冷笑,如果現在不借這些人的力量,他都能想辦法,將這些人都殺了。當真我是石敬塘,就是我成了事,也要消滅你們契丹。

“雖然現在皇上親政,有可能石堅再次回到朝中。可萬事有利有弊,並不是沒有破綻之處。現在有一個缺口,讓我們有機可趁。”

“件麼缺口?”

“你可以放出謠傳,說元儼是天下兵馬大元帥。”

這個趙代既然當初在遼聖宗臨死前,受遼聖宗吩咐,將那一支死士帶到宋朝來,並且找到了這個王爺,也不是一無是處。

他想了一下,這一看很妙啊。現在老太后一死,舉國上下,也只有元儼這個長輩。到時候他的地位更顯得尊貴。這個時候放出這個謠傳。難不免有人相信。如果傳播出去。再聯想一下,石堅是元儼的女婿。而且兩人協手大鬧金鸞殿。那麼就有許多文章可做。

“但你們要注意保密,不要把自己暴露出來了。”

這個大漢點頭。這些年他們做這樣的事情做得很多了,經驗豐富。還有在宋朝這麼久,也徹底漢化,至少從言語舉止,外人可沒有本事看出他們是契丹人。

“第二件事,這是一個機會。本王也交給你們去做,如果成功,談話了衆麼久。而且在紋戶前,事情就發生了好簡被圍在轎中,就是四周有許多官軍,爲他撐着盾牌阻擋,他的轎子也讓百姓石頭瓦片,砸得破爛不堪。這還是呂夷簡有先見之明,看到了羣情熊熊,就怕有百姓危害他。因此這轎子做得還很牢固。

可就是這樣,也因爲轎子被砸破。他在裡面閃無可閃,讓幾個大石頭塊子落下來,砸得鼻青臉腫。看到他的樣子。元儼不但不同情,反而後悔早來幾步。不如讓他多在這裡困一些時間。讓老百姓砸死算了。

但這隻能想想,現在不能再耽擱了,否則要出大麻煩。特別是堯儼眺望四望,許多地方因爲貧民與富人之間的衝突,傳來廝殺聲,還有房屋燒起來,到處在救火。整個集城就從來沒有這樣亂過。

看到了皇上與王爺來了,老百姓手中的東西全部停了下來。老太太沒有人理睬,可是皇上是好皇上,王爺也是好王爺。元儼走了出來。大聲道:“你們看看,現在皇上在這裡,如果石大人回到京城,看到這一幕情形,不知道他苦心經營。想有好日子過的一羣人是這個樣子,他有什麼樣的感受。”

說着他一指遠處,一些地方的打砸搶。

這時候刺客也跑了,鬧也鬧到現在了,老百姓心裡也冷靜一來了。

一看京城現在到處人喊馬叫,火光四起,還有一千多宮中侍衛手持着步槍瞄準他們。一個個頭上冒出冷汗。這回可闖大禍了。

看到衆人不敢動手,幾個侍衛連忙將呂夷簡搶救出來。不管最後怎樣處理,不能讓一個小堂堂的宰相,給老百姓用石頭砸死了。那麼朝廷的臉面就丟大了,而且會釀成大案子。

其實案子想小也小不起來,這回動亂,死亡的人數不下數百人,無數的房屋被燒,還有許多人家的財產被搶,損失不計其數。

看到老百姓因爲呂夷簡脫困,又要蠢蠢欲動,元儼一使眼色,江德明連忙宣旨。這個太監得到劉娥的寵信也不是一無是處,如果不是權利將眼睛迷住了,也是一個機靈的人。

是太后即日還政。聽到後。所有百姓全都跪下來,山呼萬歲。

聽到這歡呼聲,老太太不是滋味。

元儼立即附在她耳邊說,不然不行,怕老太太又要犯疑惑。

元儼說道:“太后,可記得少年天子乎?”

這是指宋真宗的。當年在寇準與呂端一手勸戒下,宋太宗立真宗爲太子,有一次宋太宗與真宗一道拜竭祖廟回來,路上百姓一起搶道爭看皇太子,看到真宗的樣子,許多人歡呼少年天子。宋太宗回到宮裡鬱鬱寡歡,就與寇準說了:“現在百姓的心一起向着皇太子,視聯若何?。寇準答道:“這說明聖上所選皇儲深得人心,這是國家的福氣。”

宋太宗這才轉怒爲喜,與寇準飲酒大樂。

這裡寇準的意思是以社稷爲重。如果皇帝一代比一代強,這是好事。就怕老百認爲皇太子是昏庸的人,以後老皇帝死了,國家也就要敗壞了。而不是以個人爲重心。

這件事情劉娥當然銘心刻骨,如果真宗不爲皇上,現在也輪不到她有今天的權勢。在鳳輦中應了一聲,表示對百姓的歡呼不放在心上。

不過老太太也犯了疑惑,哀家爲了百姓節衣省食,難道這些百姓就這麼望哀家還政,或者是哀家錯了。

如果元儼知道她產生這種想法,心中一定大喜,可她在輦中,沒有一個人看到她的表情。聖旨還在宣讀,第二條就是起用王曾四人!分別擔任宰相副相,還有樞密副使。呂夷簡貶爲參政知事。

雖然後面一條讓百姓反對,可前面四人的啓用,還是讓百姓高興。可更多的人喊道:“石大人!石大人!我們還要石大人!”

元儼被百姓如雷一般的喊聲嚇了一跳,再次附處身去,對劉娥說道:“現在老百姓的生活有些艱苦,因此希望石不移回來將他們的生活變好。”

老太太在輦中再次說道:“沒有關係,既然皇叔說石不移是忠臣,啓用他也是早遲的事。但後果皇叔可要爲趙氏江山負責。

雖然對石堅的映像有所改觀。可元儼就憑几句話想使她產生好感,還是不可能的。但確實現在也在心裡埋怨呂夷簡辦事不力。

元儼才大聲說道:“石夫人會回到朝廷的,但現在石大人正在收復幽雲十六州,一時無法脫身。各個父老鄉親,還請多多諒解一下,明白一下輕重。不過各位放心,要不了多久,石大人就會回到京城的。”

“萬歲”百姓再次歡呼,許多人都跪下來。

其實到了這地步,連呂夷簡臉色也灰暗下來。這纔是真正的民心向。

聖旨開始宣讀第三項,減稅。一拳稅務從減八成。這也是元儼的建議,現在呂夷簡爲了朝廷的收入。下等縣變成了中等縣,中等縣變成了上等縣,上等縣變成了優等縣。稅務加重,也是百姓不滿的另一咋。

因。

這是關係到百姓的實利,這一聲萬歲喊得再次嘹亮無比。

然後就是朝廷薦了表示實行的行動,立即調出大量武器,送到河北路。如果石堅同意,都可以派出大量軍隊,聽從石堅指揮。同時下旨,讓石堅擔任河東河北三路安撫經略征討使,有權處理河北:路所有事務。並且賜予先斬後奏之權,有權斬殺三品以下大員。後一條石堅未必當成一回事。但也爲石斬殺深州知州正名。

這走向石堅妥協,也表示了朝廷的決心。

衆人再次山呼萬歲。

最後一條是處執。今天的事情鬧大了,必須要處理。首先是擎英可八。必須要輯拿歸案,但可免去死罪。也是朝廷優待了”

能開,否則以後刺客三不如意,就刺殺當朝宰相,那還了得。百姓聚集也不追究,但對夾在中間鬧事的百姓一律捉拿歸案。同時爲了安撫民心,朝廷將下旨,對城中所有貧困百姓極行補助。

唸完了聖旨,元儼這才喝道:“朝廷既然如此了,各位還不滿足,難道真想造反不成,還不散去。”

現在沒有話說了,稅也降了。馬上還另有補助。同時皇上終於親政了,雖然呂夷簡這個王八蛋還在朝中,可王曾再次擔任宰相,還有範大人、蔡大人與晏大人也回來了,石堅也總掌北方軍政大權。再不滿足。自己也過意不去了。

因此在百姓山呼萬歲中,一個個散去,風暴的風眼風都停息了。其他各處的暴亂也很快地平息。可是呂夷簡氣急敗壞的回到家中。一看再次暴跳如雷,原來他家中早讓百姓砸得比他那頂轎子還要慘,幾乎人人帶傷。一個小妾因爲漂亮,讓老百姓不樂意了,你這個老傢伙,還養這麼漂亮的小老婆,不禍害國家是鬼!於是也在暴亂中,讓百姓揍死。其他的家丁因爲爲了保護財產與他的家人,在與百姓衝突中死了四人,其餘都受了傷。他的大夫人。也就是馬亮的女兒嚇得躲藏在地窖裡,才倖免於難。

事情過後,連他的幾個兒子也寫信給他,說他雖然是好心,但辦了壞事。

何必跟隨太后後再,與石堅衝突?老太太需要一個貼心的手下,你不做就行了。看人家夏辣比你還要壞,這次多精明,躲在南方就不回來。但這話因爲是父親,沒有好說。現在急流勇退吧。

呂夷簡到了這時候,也心灰意冷了。可現在急流勇退,也退不起來了。石堅死了那麼多手下,會放過他。

但城中除了呂夷簡與姜遵一些大臣家中是一片狼籍,其他人家都是載歌載舞。樂的,這一次他們認爲是自己逼迫朝廷更改政令的,有功勞。只有少數人家中因爲有家人手伸得太長了,搶了東西,或者打死,了人,被開封府衙役找上門來,抓了起來。

老程當天就辭職,我不幹了。這次我犯了錯誤,導致局面惡化如此。可皇上再三將他勸阻,恕你無罪。這時候你不做,誰來做這開封府尹。實際上小趙禎看得清清楚楚。與老程無關。這次是太后不知悔改,加上皇宮失火,都讓百姓認爲是警告朝廷,最後矛盾激化起來,連擎英的刺殺,也只是一根導火索而已。

也許是這一次出來,看到民意如此,讓老太太心中有所觸動,也許是老太太自然命不保夕,第二天就開始還政。讓趙禎親政,總掌國家大政。其實還是一個幌子,只不過在朝堂上看不到老太太了影子,不但在朝堂上,連大臣也見不到老太太了。可趙禎遇到大事,還得請示老太太,同時老太太對外面的情況也沒有放過,派出貼身太監不斷地報。

不過這又是一件另人高興的事兒。而且趙禎第二天上殿後,立即派出專人,開始援助京城弱勢羣體。老百姓當晚立即放了許多煙花。

但這一天朝堂上發生了一件事,讓趙禎感到一愣。

羣臣歡呼。呂夷簡還站在首班,現在王曾他們都不在京城之內。

還是呂夷簡爲首。他等到羣臣拜見完畢後,開始進奏。正朝綱,塞邪徑,禁貨賠,辨佞壬,絕女竭,疏近習,罷力役,節冗費。趙禎差點笑起來,爲什麼,因爲就是呂夷簡現在朝堂,將朝綱弄得烏七八糟,怎麼有資格正朝綱?還有塞邪徑,現在朝堂成了呂夷簡的一言堂,順昌道亡。不管好的壞的,只要反對他的就撫殺,這算不算邪徑?辨佞壬,現在朝堂之上,一班忠臣到了哪去了?不過禁貨賠,這一點呂夷簡都能站住腳,除了權利心重,排擠異己外,其他品性還可以。絕女偈。這是好事兒,不知道母后聽了會有什麼感想?疏近習,這也是好事兒。不管忠臣奸臣,說得對自己也得聽。罷力役,如果一條鞭法成功,這一點就能很好的解決問題,以後慢慢來吧。最後一條節冗費,石堅也在動手。上一次藉助商人之事,裁減了許多禁軍廂軍,還有冗官。

雖然所說的八條,呂夷簡本人也觸犯了好幾條,但總的來說,這八條建議都是好的。趙禎一一採納。羣臣再一次山呼,這就叫會納諫。特別是呂夷簡的諫議都納,況且別人。不管抱着什麼樣的心理,趙禎這個頭開得很好。連老太太在宮中聽到後也不由點頭,對江德明說道:“皇上大了,哀家是要還政了。你也聽好了,以後要對皇上尊重。不能輕慢。”

江德明點頭。不過不以爲然。現在卜皇上親政也只走個過場而己,他都不知道大禍臨近他頭上。就是小皇上肚量再大,也不可能放過他與任守忠這兩太監的。

呂夷的再次說道:“皇上,臣還有一件事請求皇上恩准。”

“儘管奏來”現在皇上還對這個呂夷簡心裡面有些發毛,昨天八王叔不是說過嗎,現在不能將呂夷簡逼急了。

呂夷的說道:“臣深負皇上與太后重望,可現在國家經濟因爲臣的一些失誤,導致民生困難,還請皇上處罰微臣。”

這叫坦白從寬,抗拒從嚴。我錯了,讓你處罰我。

趙禎有些閃神,處罰,他還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這本能是件好事兒吧不得早讓他退出朝廷,可小皇帝在心中犯疑惑,呂夷簡說這話是什麼意思?試探?避嫌?或者是其他?(未完待續小口使本王大業可成,也可以使你們契丹的危機化解,如果啞那麼只有這個了。”他從房裡拿出幾個粒藥丸,遞到這介小大漢手上,再次說道:“這是巨毒配製的。”

這咋。大漢臉色立即慎重起來,這個王爺既然拿出這個東西來,那麼接下來的吩件就猶關事大。

死不怕,主要要使他們看到希望。不使這些年在宋朝的潛伏,做無用之功。如果不是這個中年人的阻攔,他們都可能到石府上直接對石堅行刺,這也是當初遼聖宗培養他們的本意。

“我現在手上有一門火炮。現在老太后既然在世時間不會長久。

那麼一旦駕崩,必然要到永定陵陪葬。到時候皇上就要親自扶靈,你們在路上劫殺。”

這是一個機會。火炮是不可能運進京城的,但那時候趙禎必然要出城。但也不那麼容易刺殺的。到時候御駕出行,一路上都有士兵對所有地段檢查,想要炮轟趙禎,談何容易。

看到了他臉匕的神情變化,這個中年人再次說道:“不用擔心,到時候本王會派人與你們配合。”

聽了這句話,這個趙代也欣然遵命。一旦這個王爺的計戈得逞,本來因爲元儼的謠傳四起,再加上皇上被殺。到時候天下人就以爲是石堅與元儼聯手謀害了皇上,來篡奪宋朝的江山。那麼各地勤王大旗必然四起。當然想法很好,可做起來沒有那麼容易。可這也是典型的以小博大。失敗了,就是幾個個死士自殺。成功了,宋朝瓦解,契丹危機可解。

他們存商議這條歹毒的陰謀,皇宮裡談話還在繼續。

聽到元儼說這道聖旨不能下。老太太一愣神。什麼意思,這不是你說到現在爭取的。皇上還政,呂夷簡貶職?

元儼解釋道:“臣弟才才說過。不怕大智慧,大智慧自能認清現在天下大勢。怕就怕那些小聰明的人。太后一直怕石不移成黨。其實石不移最恨的就是結黨。因此他就是與薛宿藝(薛聖)、晏同叔他們關係交好,那是對人品的相互尊重。可私歸私,公歸公。”

說到這裡,他嗟嘆一聲,其實石堅早就針對這個問題,不但向朝廷作出了答覆,也向耶律煮蓉作出了答覆。你可以利用我,我也可以利用你,但不能將感情糾葛在國事當中。可是老太太置若罔聞。

“可現在朝堂上流潢一氣。太后。你一直怕結黨,現在朝廷纔是真正結了黨,成了一言堂。”

現在朝堂之上,呂夷簡纔是真正的順昌逆亡。如果不聽話,立即將他趕出朝廷。可憐老太太還在背後大力支援。

“如果這時候將呂坦夫貶出朝廷,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有所變動,況且還有一個潛在暗處的王爺,在虎視眈眈。

不是擔心石堅造反嗎?你還是擔心呂夷簡,現在朝中全是呂夷簡的人。如果將他逼急了,他要是與羣臣聯起手來,暴起發難。還別說,現在夷簡是被百姓圍在大街中間。當作了過街老鼠,可一旦讓他脫困。而且將他逼得感到沒有生路了,真有可能與一些大臣謀戈”做出什麼小聰明的事來。造反是不敢的。但因爲現在他的得寵,皇宮裡有許多太監與他關係不錯。這也是一個權臣必然之路,就象石堅一樣,也與皇宮裡一些太監有一定的關係。如吳然,或者小楊公公。那麼有可能下個什麼毒的,還真能做出來。到時候小皇上危險了,朝廷就要重新洗牌。雖然有許多風險,可到了死路時,呂夷簡弄不準就會狗急跳牆。

老太太還不相信,說道:“不會吧?。

“防患未燃。”元儼毫不遲疑地答道。

防比不防好,特別現在老太太生命垂危,連躺在牀上說話也是一臉倦容。這時候也是最容易引起動盪的時候。

“那麼皇叔,該如何是好?”事關到社稷,老太太開始擔心了。元儼的話說得也不是一點道理也沒有,細想一下,朝中幾乎所有重要的大臣。都與呂夷簡關係交好。現在說朝堂之上,是呂夷簡的一言堂,一點也不爲過。特別是經過前幾天呂夷簡再次清洗。

“這好辦,現在儘量少動。先將王孝先、晏叔同、蔡子思、範希文調到京城,以塞奸邪,然後將京城禁軍託付可靠大臣帶領。內宮之中。盤查警嚴。危機可自除。”

說到這裡,他還看了一下老太太的神情,這一下子再次調回王曾、范仲淹、蔡齊、晏殊,這些人在老太太心目中,可都是石黨。如果不是老太太顧忌,再將王曙、薛本、李迪還有孔道輔、曹修古小郭勸、包拯、餘靖這一干大大小小,被呂夷簡排擠出朝廷的大臣全部召回。馬上朝堂就會爲之煥然一新,百邪莫侵。可連元儼也不敢說出太多的官員。否則老太太又想胡思亂想,這不是換湯不換藥,再次從呂黨變成石黨。現在老太太不喜歡平衡嗎,這樣調四個大臣回京,不多也不少,合老太太的心意。

這也是元卑的一次妥協。當然也只是暫時的,一旦老太太駕崩。

石堅挾收復幽雲十六之勢,回到朝中,一切問題將會迎刃而解。現在關健的是就要平穩過渡。不差這幾個同時間,況且現在石堅也沒有本事分身回到朝廷。

兩個人談妥了。於是解決外面的危機了。其實問題看似嚴重,但只要老太太作出一些承諾,這些百姓也不是想造反。馬上就會化解。

這一次不但老王爺,連皇上與太后也出馬了。推着小輪椅,還是皇上推的。以示母子關係莫逆,這也是小皇上聰明起來,現在不能讓老太太對自己產生反感。

首先來到風暴的中心,也就是百姓圍攻呂夷簡的地方。現在元儼與老

第289章 最強大的東西(上)第647章 比試第249章 陷井(下)第219章 佳人第161章 角鬥第399章 神罰(一)第664章 向南第262章 詭異的攻防戰第586章 火燒易州第356章 活下去第173章 黎明(中)第244章 打丈人第209章 夜戰第98章 妖女第134章 神仙第112章 祈禱第192章 聖人第110章 露形第519章 最有本事的宰相第229章 倉惶南顧(上)第475章 真假皇帝第423章 發財第605章 不領情第435章 是他第445章 不能急第681章 着書的想法第413章 人皮第353章 論棋第698章 錢也瘋狂第244章 打丈人第451章 石大人在此第685章 遠方的消息(下)第575章 反擊三百六十二章 求助第109章 奶奶第373章 兩個學生第22章 綠萼第207章 梅花(上)第170章 淡菊(下)第266章 陰山的雪第404章 腳步第702章 沉重的稻草第158章 畫眉第551章 討要老婆第429章 窮驢第699章 鼓鍾第55章 成人第636章 飽狼與餓狼六百七十三章 借刀第453章 匕現第604章 覬覦第60章 出世六百七十三章 借刀第97章 神仙第398章 揚帆第650章 缺口第308章 三殺(中)第192章 聖人第408章 遊擊第21章 小草第175章 王牌第546章 將路修到彩雲之南第392章 分屍第564章 該當何罪第450章 和鼓宰相第502章 鐵券第685章 遠方的消息(下)第108章 比賽第667章 有救第684章 遠方的消息(上)第65章 在望第37章 紅樓第285章 壁上觀第414章 冰火二重天(上)第217章 不是神(上)第45章 辦法第258章 以彼之道(下)第508章 留缺第276章 那幾個箱子(上)第508章 留缺第563章 老丈人第三百一七章 你們就死吧第706章 尾聲,來世做你的狐第204章 美人(上)第617章 帝國的黃昏第494章 生母第10章 再拒第394章 前夕。野心第361章 杖打第377章 默第557章 裸奔五千裡第642章 逍遙第199章 白話第293章 狐狸第296章 回家(下)第629章 高麗商人第525章 沒事偷着樂,有事偷着走(中)第202章 暗戰(中)第684章 遠方的消息(上)第170章 淡菊(下)
第289章 最強大的東西(上)第647章 比試第249章 陷井(下)第219章 佳人第161章 角鬥第399章 神罰(一)第664章 向南第262章 詭異的攻防戰第586章 火燒易州第356章 活下去第173章 黎明(中)第244章 打丈人第209章 夜戰第98章 妖女第134章 神仙第112章 祈禱第192章 聖人第110章 露形第519章 最有本事的宰相第229章 倉惶南顧(上)第475章 真假皇帝第423章 發財第605章 不領情第435章 是他第445章 不能急第681章 着書的想法第413章 人皮第353章 論棋第698章 錢也瘋狂第244章 打丈人第451章 石大人在此第685章 遠方的消息(下)第575章 反擊三百六十二章 求助第109章 奶奶第373章 兩個學生第22章 綠萼第207章 梅花(上)第170章 淡菊(下)第266章 陰山的雪第404章 腳步第702章 沉重的稻草第158章 畫眉第551章 討要老婆第429章 窮驢第699章 鼓鍾第55章 成人第636章 飽狼與餓狼六百七十三章 借刀第453章 匕現第604章 覬覦第60章 出世六百七十三章 借刀第97章 神仙第398章 揚帆第650章 缺口第308章 三殺(中)第192章 聖人第408章 遊擊第21章 小草第175章 王牌第546章 將路修到彩雲之南第392章 分屍第564章 該當何罪第450章 和鼓宰相第502章 鐵券第685章 遠方的消息(下)第108章 比賽第667章 有救第684章 遠方的消息(上)第65章 在望第37章 紅樓第285章 壁上觀第414章 冰火二重天(上)第217章 不是神(上)第45章 辦法第258章 以彼之道(下)第508章 留缺第276章 那幾個箱子(上)第508章 留缺第563章 老丈人第三百一七章 你們就死吧第706章 尾聲,來世做你的狐第204章 美人(上)第617章 帝國的黃昏第494章 生母第10章 再拒第394章 前夕。野心第361章 杖打第377章 默第557章 裸奔五千裡第642章 逍遙第199章 白話第293章 狐狸第296章 回家(下)第629章 高麗商人第525章 沒事偷着樂,有事偷着走(中)第202章 暗戰(中)第684章 遠方的消息(上)第170章 淡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