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仗勢逼人

關中之戰,李淵敗退南方的消息,很快傳遍天下,北方之狼再度向世人彰顯其鋒利的獠牙。

盤桓關中近百年、令北周王朝滅亡、令隋朝文武二帝寢食難安、再推李淵於關中代隋的關隴權貴集團,就這麼敗在了楊侗的手上,在關中的勢力也土崩瓦解,關隴權貴的佃戶、私兵、奴隸、家僕被隋朝登記在官籍。統計出來的數據,令天下集體失聲。因爲登記過後的關中人口,在唐朝官方記載的基礎上,生生多出六百八十多萬人口的駭人聽聞數據。

也就是說,大隋鼎盛之時的人口不是5600多萬丁,而且6500萬以上,因爲除了關隴權貴集團之外,關東、巴蜀、荊揚、江南等地的大大小小世家都以藏匿人口,從中謀奪原屬於朝廷的‘丁稅’。若是全部釐清,必將是一個令人無法想象的龐大數目。

至此,各路諸侯終於知道楊侗治下兩千多萬人口的構成和來源了,接納各地流民是一部分,本就生活在冀、幽、並、雍的百姓纔是主體,只不過被世家大族藏匿着,以前纔沒有記錄於官籍。

人口的大量增加,無形中,也令楊侗的威勢更甚,不只是被楊侗死死咬着打的李淵感覺到了壓力,與楊侗接壤的王世充、李密、竇建德也在同時,感受到來自楊侗的莫大壓力。

人口、地盤的暴增,讓楊侗成爲名符其實的天下第一諸侯,因爲關中之前,李淵控制的人口和地盤並不弱於楊侗,所以天下第一諸侯之說一直在楊侗和李淵之間搖擺,更因爲楊侗沒有世家大族的鼓吹,一直被唱衰。

李淵呢?厲害,非常厲害。他有地五十多個郡,除了反反覆覆着打的涼州河湟幾個郡,餘者幾乎沒有受到戰事的波及,治下人口並不比楊侗少,而且他還有關隴權貴集團、關東士族、南方士族的支持,從聲勢上說,比楊侗只強不弱。

而關中之戰的結束,讓天下第一諸侯再也沒有爭議,李淵失去了十七個郡和千多萬人口,實力嚴重縮水,但老二的地位卻依舊保住了。

至於第三,則在蕭銑和李密之間搖擺。

爲何這麼說呢?蕭銑勢力範圍東至九江,西至三峽,南至交趾,北至漢水,擁有精兵四十萬,雄踞南方,但他的勢力是自多個異姓反王拼湊而來,這些個異姓王各懷鬼胎,又都手握重兵。再加上蕭銑此人心胸狹窄,無容人之量,且猜忌心極重。先派張繡殺了忠誠於他的董景珍。蕭銑提升張繡爲尚書令,過不了多久,蕭銑又殺了張繡。他手下大將立大功者必死無疑,這樣的君主,又有幾個手下願意爲他效力?大臣舊將都懷疑懼怕,以中庸自保,蕭銑日漸衰弱。

李密雖說地盤、人口、財富都不如蕭銑,他的軍隊也是部曲制,很多大將都有自己的軍隊,像左孝友、孟讓、赫孝德、柴孝和、陳智略、李文相等人都有自己的部曲,多的像孟讓有兩萬多人,少的像陳智略有五千人,但李密有威懾這些人的威望,只要他在世的一日,這些人就跳不出他的手掌心,而且李密不像蕭銑急着收回軍權,因此,魏軍上下基本上能夠做到同心同德,所以從凝聚力上說,決非蕭銑所能匹敵。

如今的楊侗無論是人口、地盤、還有軍隊數量,都是第一,只要他滅了苟延殘喘的李軌,那麼他便是北方之主,之後,將會毫無後顧之憂的發展內部、壯大自身,屆時,南方的各路諸侯又有誰是他的對手?也因楊侗所到來的巨大的壓力,各路諸侯都卯足了勁兒,希望南方在自己手中一統,然後以一個完整的‘南朝’與楊侗決出天下之主。

在地域上,楊侗等於將中原諸侯與草原隔斷了,聽起來似乎不太嚴重,甚至是好事,畢竟,草原異族一直以來都是中原的心腹之患嘛,現在有人吸引了火力,不是很好嗎?

不,當然不好。

一是頡利可汗爲首的東部突厥已經被楊侗打爬,沒有了威脅中原的實力。

二是楊侗那個東起遼東海邊南山城的高大、堅固的長城,已經修到了武威郡,下一下就會修向敦煌的居延澤,由於這裡還是李軌的地盤,所以一直沒有動工,但是新長城所用材料,都在陰山打造着,一旦消滅了李軌,那麼,長城便會向西延伸而去。新長城高六丈、寬三丈,全由條石打造,異常堅固,沒有什麼大型攻城器械的突厥人怎麼進得來?

第三、也是對中原最不利的一方面,因爲他們沒有了草原強敵,卻要面對着楊侗的威脅,而且失去了與草原的聯繫,優質的戰馬等於直接被楊侗壟斷了,只要楊侗掐斷了戰馬的輸出,在未來的天下大戰中,各諸侯都難以組建騎兵。

不過真正令讓李淵、李密等諸侯擔憂不是這個,如果此時楊侗窮兵黷武,積極備戰的話,李淵他們還不會太擔心。楊侗若繼續征戰,一來引來天下諸侯聯手攻伐,二來對自己內部經濟也會產生巨大的壓力。

因爲楊侗不是昔日那個被轟去冀州的小人物了,而是雄霸北方的霸主,不客氣的說,接下來的戰爭等於是幾個國家之間的較量,到了這一個層面,拼的不只是軍隊。

這個時候,拼的是地盤、人口、經濟、後勤、軍隊、武器、文化等綜合國力,而不是單一的軍隊之爭。所以,如果楊侗此刻繼續積極備戰,準備在來年打一場一統天下的戰爭,大家都會很高興,因爲那樣的話,楊侗就在與天下諸侯爲敵了,如果楊侗被大家打垮,那最大的得益者無疑李淵,以李淵如今的勢力,他完全可以將楊侗之前的一切努力收入囊中。

然而事與願違,楊侗奪下關中以後,不但做出防備姿態,還在大量裁軍,做出了坐山觀虎鬥之勢,也就是說,大家沒有打殘,楊侗不會南下。最終即使有人一統南方,可一個破碎的南方會是養精蓄銳的北方的對手嗎?答案很令人沮喪。更讓人沮喪的是體量最大的楊侗,卻是年紀最小的諸侯,人家不到二十歲,少說也有三十年的壽命,而三十年後,諸位諸侯即使沒有被人殺死,也老死了。自己的後人比得過楊侗嗎?更悲慘的是還有幾人無後,比如說竇建德、李密、杜伏威,這三位哥們小妾不少,卻是生不出孩子來,而蕭銑呢?只有一個女兒。李淵倒是兒子多,但兒子多也有兒子多的麻煩,等他這個當老子的掛掉,內鬥再所難免。有一統天下之前,內鬥無疑是最要命的事情。最典型的袁紹,偌大的基業,被兩個兒子內鬥敗掉了,然後,讓曹操一鍋端走。總之,沒兒子的覺得焦心,有兒子的也好不到哪兒去。

相比起楊侗在關中取得的戰果來說,世家大族在意的是楊侗對待關隴權貴所表現出來的狠辣手段,雖說楊侗不是第一回這麼幹了,但相比起擁有幾百個世家的關隴來說,幷州的那些世家實在小得多,排得上號的也就太原王家、太原溫家、聞喜裴家而已。兩者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只是當世家大族們準備對楊侗再進行一次口誅筆伐的時候,他們無語的發現,他們的謾罵和詰難,很久很久以前已經用過了,對楊侗造不成哪怕一丁點的影響。因爲人家從始至終,就把世家大族當成廢物一般,棄若敝屣。

他們罵得再痛快,楊侗治下的子民就是不鳥你,該支持楊侗的,還是一如既往的支持,大家以黃河爲界,彷彿就是活在兩個世界一般,這殘酷的現實讓摩拳擦掌,準備再來一波口誅筆伐世家大族索然無味起來。

貌似這麼多年,都在他們在唱獨角戲,哪怕你罵破了喉嚨,人家也是該幹嘛還是幹嘛,民心一天比一天穩固,勢力一天比天強大。

之前還有不少世家大族叫囂着要討伐楊侗,只是當張鎮周的水師開進黃河示威、做出一副幹架姿勢的時候,這些聲音都詭異消失了,各個世家大族嚇得尿流屁滾的打算搬離中原。

自古以來,世家大族都不怕戰爭,因爲亂世和戰爭可以讓他們在投資中壯大自身,可以讓他們在新朝建立後有更多話語權,關隴權貴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但是當戰爭朝不利世家發展的時候,這些人反而慫了。

他們覺得不打的話,以後未必會比現在好,可楊侗現在不給他們兩面下注的機會,一旦打了敗仗,自己的下場未必比關隴權貴好,楊侗只需一個謀反罪,就足以讓他們清家蕩產、家破人亡。畢竟,大家確確實實是反了隋朝,要搞死楊侗,楊侗反搞你們全家,合情合理還合法。

到現在,世家大族無奈的發現了一個事實,楊侗比楊廣更狠,楊廣在世之時,只想把世家大族的實力消弱到威脅不到朝廷的地步。而楊侗則是不給大家活路,而且他也不怕世家大族反,因爲這天下已經爛了,再爛也爛不到哪兒去。

當世家大族發現自己所有的優勢都不是優勢的時候,才發現自己賴以生存的、讓歷朝歷代皇帝都無可奈何的手段都失效了。

這樣的認知,換來的就是世家大族的集體沉默,跟切身利益比起來,關隴權貴的損失就無足輕重了,畢竟……損失是的關隴權貴,而不是自己,不是嗎?

但若楊侗一統了天下,自己又該何去何去嗎?世家大族們都爲自己的未來擔憂了起來。總不能坐以待斃吧,那又應該如何?最好,大家聯合支持一名能夠與楊侗分庭抗禮的諸侯。

一股詭異的平靜隨着關中之戰的結束死壓過來,所有人都警惕的注意着各大諸侯的動向了起來。

除了李淵退到房陵郡舔傷口以外,李密忙着收拾在青州頑抗的竇建德,蕭銑也在對林士弘發動了反擊。反倒是楊侗並沒有下一步動作,而是整頓民生、經營關中,所有突厥、高句麗奴隸全被調去關中修路,被傳得神乎其神的隋五軍精銳,也沒什麼動靜。

對於南方諸侯和世家們的反應,楊侗根本沒有在意,每天都在神武宮處理公務,閒暇之餘逗着一兒一女玩,皺巴巴的小臉現在也粉粉嫩嫩的,像果凍一樣,可愛極了。

……

(讀者企鵝交流羣:1623145)

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049章:失信很可怕第932章:兵臨城下,內外交困第691章:大唐的‘忠臣’們第460章:隋軍南渡第570章:兵臨江都第786章:多瑪鎮的價值第323章:坐觀成敗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777章:失和第578章:二代班子第214章:說客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970章:無賴賴楊廣第685章:事未了,殺劫到第867章:李氏三兄弟第013章:衛鳳舞第024章:血戰第037章:七夕節第782章:隋軍弩陣,破敵軍第693章:亂世用重典第341章:耀眼的和親公主第546章:圖窮匕現第772章:何不食碘鹽第543章:李淵以利分關隴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196章:獨孤澄的震撼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609章:扭出真兇,百官發難第947章:意外獲勝第606章:致仕不成,反晉升第227章:污點大儒第971章:楊廣匿名助唐軍第575章:多乎哉?不多也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242章:長安議科舉(求月票全訂)第356章:拼命作死第185章:反客爲主(求首訂)第273章:百毒俱全程咬金第405章:武士爭鋒第489章:戰幕再啓第890章:混蛋縣令很不對勁第794章:一條大魚第553章:伏威雨夜奔義陽第137章:送刀子(求收藏推薦)第692章:鬧出人命第501章:你是神仙就得供着第726章:徐世績的機會第910章:小卒過河頂大將第322章:天下雄傑皆反響第046章:劉文靜謀劃第513章:兵吏二部失權柄第760章:沈光解惑第606章:致仕不成,反晉升第123章:新錢第134章:風陵渡下蠱(求收藏推薦)第199章:出售四郡第317章:一部恩怨史第056章:薛萬徹遇難題第225章:激化矛盾第706章:出兵第907章:小節有虧,大節無損第060章:李建成的心驚第165章:李世民的憤怒(求收藏推薦)第936章:全軍覆沒,大道通天第862章:千秋殿定千秋第847章:定航海,佔市場第988章:隋唐雙方,緊急部署第965章:被迫當軍師第455章:好心辦壞事第783章:緊急部署,急情驟臨第230章:聯合世家第132章:怒殺第127章:奸商第534章:陷城第597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695章:考生鬧事,動機不純第769章:奪旗斬將第722章:禪位之以退爲進第758章:女兒,讓我掐指算算攻擊方位。第259章:陳漢在行動(4/4求月票全訂)第735章:戰後第580章:大國氣度第580章:大國氣度第571章:樓觀歧暉刺隋皇第908章:禁忌之戀,風起東宮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464章:左右爲難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138章:王世充的困境(求收藏推薦)第234章:草原之狐第995章:亂象叢生第231章:人心不齊第220章:論勢第090章:楊有一丁天下必隋第935章:瘧疾阻大軍第523章:戰爭一觸即發第373章:鋼鐵城牆第250章:歸來者(求月票全訂)第349章:發威
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049章:失信很可怕第932章:兵臨城下,內外交困第691章:大唐的‘忠臣’們第460章:隋軍南渡第570章:兵臨江都第786章:多瑪鎮的價值第323章:坐觀成敗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777章:失和第578章:二代班子第214章:說客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970章:無賴賴楊廣第685章:事未了,殺劫到第867章:李氏三兄弟第013章:衛鳳舞第024章:血戰第037章:七夕節第782章:隋軍弩陣,破敵軍第693章:亂世用重典第341章:耀眼的和親公主第546章:圖窮匕現第772章:何不食碘鹽第543章:李淵以利分關隴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196章:獨孤澄的震撼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609章:扭出真兇,百官發難第947章:意外獲勝第606章:致仕不成,反晉升第227章:污點大儒第971章:楊廣匿名助唐軍第575章:多乎哉?不多也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242章:長安議科舉(求月票全訂)第356章:拼命作死第185章:反客爲主(求首訂)第273章:百毒俱全程咬金第405章:武士爭鋒第489章:戰幕再啓第890章:混蛋縣令很不對勁第794章:一條大魚第553章:伏威雨夜奔義陽第137章:送刀子(求收藏推薦)第692章:鬧出人命第501章:你是神仙就得供着第726章:徐世績的機會第910章:小卒過河頂大將第322章:天下雄傑皆反響第046章:劉文靜謀劃第513章:兵吏二部失權柄第760章:沈光解惑第606章:致仕不成,反晉升第123章:新錢第134章:風陵渡下蠱(求收藏推薦)第199章:出售四郡第317章:一部恩怨史第056章:薛萬徹遇難題第225章:激化矛盾第706章:出兵第907章:小節有虧,大節無損第060章:李建成的心驚第165章:李世民的憤怒(求收藏推薦)第936章:全軍覆沒,大道通天第862章:千秋殿定千秋第847章:定航海,佔市場第988章:隋唐雙方,緊急部署第965章:被迫當軍師第455章:好心辦壞事第783章:緊急部署,急情驟臨第230章:聯合世家第132章:怒殺第127章:奸商第534章:陷城第597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695章:考生鬧事,動機不純第769章:奪旗斬將第722章:禪位之以退爲進第758章:女兒,讓我掐指算算攻擊方位。第259章:陳漢在行動(4/4求月票全訂)第735章:戰後第580章:大國氣度第580章:大國氣度第571章:樓觀歧暉刺隋皇第908章:禁忌之戀,風起東宮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464章:左右爲難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138章:王世充的困境(求收藏推薦)第234章:草原之狐第995章:亂象叢生第231章:人心不齊第220章:論勢第090章:楊有一丁天下必隋第935章:瘧疾阻大軍第523章:戰爭一觸即發第373章:鋼鐵城牆第250章:歸來者(求月票全訂)第349章:發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