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玄齡獻策建嘉峪

突厥分爲東西二部以後,但東部突厥仍然有很強大的軍事實力,對隋朝邊境造成重大壓力。東部突厥都藍可汗即位以後,楊堅支持啓民可汗反叛。在啓民失敗以後,楊堅立刻隆重迎接啓民,承認他的東部突厥大可汗地位,同時讓他在大隋漠南草原建國,並動用了大隋的民力,爲他興建了白城,是爲突厥南部汗庭。東部突厥自此又一分爲南北二部。

而此時的大隋已經完全了大一統,在和突厥的對抗中處於上風。到了突厥都藍可汗死後,西突厥多次攻擊啓民可汗,並且侵擾隋朝邊境。突厥阿勿思力俟斤等人南渡黃河,掠奪啓民可汗部下男女6千人,牲畜20多萬頭。隋雲州道行軍元帥楊素率諸軍追擊,大破阿勿思力俟斤軍,奪回全部被俘人口及被掠畜***還啓民可汗。當時有許多突厥人投降。長孫晟又建議啓民可汗派遣若干使者,分道前往北方招撫鐵勒諸部等。鐵勒的思結、伏利具、渾、斛薩、阿拔、僕骨等10多部背叛達頭可汗,歸附啓民可汗。奚、霫等5部也內遷。達頭可汗西奔吐谷渾,從此在歷史上消失。啓民可汗把達頭的部衆收歸自己統率。長孫晟送啓民可汗北遷磧口使他更方便管理整個東部突厥汗國。

啓民可汗病死於大業五年,楊廣爲此“廢朝三日”,以示哀悼。立其兒子咄吉爲始畢可汗。

幾年以後,始畢可汗統一東部突厥,成爲大隋最大的邊患,並在大業十一年八月,率領數十萬騎兵南下,襲擊北巡的楊廣。自此,隋朝與東部突厥再次對立,但此時隋朝內部起義頻頻爆發,內亂、分裂嚴重削弱了國力,而東部突厥則因內部統一而轉向強大,東起契丹、室韋,西盡吐谷渾、高昌諸國都降附東突厥。東突厥控弦之士多達百餘萬,達到了“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空前強盛程度。

之後,始畢可汗把長孫晟對付突厥那一套轉用於大隋,他立割據雁門的劉武周爲定楊可汗、贈割據朔方的樑師都狼頭纛,封爲大度毗伽可汗,後又稱爲解事天子。並出兵助樑師都打下了雍北八郡;之後,攻破五原郡佔榆林的郭子和也北附突厥,始畢可汗封爲平楊天子,薛舉、李軌、李淵也先後向突厥稱臣。

直到楊侗橫空出世,才遏制了東部突厥發展的勢頭和險惡用心,先破突厥南部汗庭,再於馬邑斬殺了包括始畢可汗父子在內的數十萬大軍,接着將東部突厥一分爲三,然後,又多次率軍入侵大草原,殺得東部突厥大草原血流成河,從而使頡利可汗龜縮在於都斤山,默默的舔傷口。

頡利可汗南侵之心固然不死,但順勢上位的他本就沒有威望可言,在他登基之日,楊侗率領隋五軍,將其本部和忠誠於他的鐵勒殺得屍堆如山、血流成河。好不容易組建十萬大軍南下,又被秦瓊和阿史那思摩全殲於漠北草原之上,與此同時,內部又被薛萬徹攜同柔然殘部禍害了一遍,緊接着,因爲隋朝奴隸貿易的火暴,阿史那思摩屢屢入侵草原,掠奪頡利治下各部的人口和牲口,使其勢力越來越小、越退越北。這與歷史上兵逼長安的威勢相比,日子過得簡直如同地獄一般。

可是今天,潛入東部突厥的大隋諜者發來急信是何用意?

楊侗匆匆的看了一遍,急信上說頡利可汗準備與西突厥可汗統葉護會盟金山,兩者極可能要攻打大隋,這使得楊陷入了沉思。

阿史那土門建立的大汗國一分東西,兩部各自發展,之後在隋朝的經營下,兩部相互廝殺,結下了極深的仇恨。

東部突厥一度強大,如今已經被楊侗打壓了下來,慘不忍睹。而這個西突厥,在文武二帝時期,日子也很不好過,新立的可汗時不時被隋朝扶持起來的小可汗搞。

當年達頭可汗敗亡以後,處羅可汗成爲西突厥的最高統治者,不過此人治理汗國無道,臣民多叛。他在大業元年發兵襲擊鐵勒諸部,蒐括他們的財物,又猜疑薛延陀部生變,殺其酋長數百人。因此鐵勒各部都起來反對處羅,多次打敗他。

大業五年,楊廣西巡,召見處羅可汗於大斗拔谷,處羅可汗託故不至。楊廣大怒,用裴矩計,誘使西突厥西面的射匱可汗襲擊處羅可汗。處羅大敗,逃至高昌境內。然後處羅可汗至隋京朝覲。第二年正月,煬帝分處羅可汗內附部衆爲三部分:其弟闕度設率領老弱萬餘人,至會寧居住;特勤阿史那大奈(史大奈)領餘衆居樓煩;封處羅爲曷薩那可汗,領五百騎常從皇帝巡幸。

處羅可汗歸隋以後,西突厥立其叔射匱可汗爲主。射匱可汗開拓疆域,東至金山,西至鹹海,隋境以西的西域諸國都附屬於他。其王庭設於龜茲北三彌山。射匱可汗死於前年,其弟統葉護可汗繼位。

統葉護可汗智勇雙全,擅長指揮作戰,率控弦之士數十萬人,北並鐵勒,西拒波斯,南接罽賓,稱霸西域。遷王庭於石國北千泉碎葉城。且授予西域諸國國王“頡利發”稱號,給每國派吐屯一人進行監督,徵收貢賦。這也是西突厥最強盛的時期了。

楊侗知道東部可汗頡利、西部可汗統葉護都是野心勃勃的傢伙,史上兩者實力相當,一個想要征服一個,打得不可開交,可如今,東部突厥弱得可憐,以頡利可汗的梟雄秉性,極有可能在會盟的時候,選擇臣服統葉護,從而藉助西突厥的力量,兵犯大隋。一個‘大一統’的突厥汗國,對大隋來說,絕不是件好事。

“殿下,頡利又在搞事了?”楊恭仁見楊侗看了書信後,臉色變得相當難看,關切的問道。

“多事之秋啊!”楊侗將手中的急信遞了過去。等衆人一一過目後,沉聲問道:“大家好好商量一下,突厥這事怎麼辦?”

房玄齡開口道:“其實殿下也不必過於操心!”

“哦?這話怎麼說?”楊侗皺眉道。

“阿史那思摩這傢伙現在膨脹得十分厲害,實力嘛,也跟阿史那咄苾相當。我們養了他這麼久,也是放出去咬人的時候了。”房玄齡笑着說道。

“你覺得阿那史思摩能行嗎?”楊侗聽得大爲心動,狗咬狗一嘴毛之事,正合他意。

“可能性還是很大的!”房玄齡笑着解釋道:“首先,東西突厥的仇恨深如淵,不是頡利的臣服即可化解的。”

“其次,伊利可汗、木杆可汗等靈魂人物都埋葬在於都斤山的燕然峰,從而令此山成了突厥共尊的神山、聖山,是突厥人的靈魂和信仰之源,針對此山,兩者發動了不少大戰。阿史那咄苾一旦臣服於統葉護可汗,此山必歸西突厥所有,如果只有東西兩部,東部突厥上下也就順勢認了。但現在多了一個阿史那思摩,情況就不同了,只要他執正統之鞭,斥責西突厥爲異類,那麼一直以正統自居自傲的東部突厥,定然對阿史那咄苾離心離德,繼而倒向阿史那思摩,而這一個結果,絕不是阿史那咄苾承擔得起的。”

“第三、東西突厥本就舊怨,又有於都斤山之爭,肯定會扯皮不休,遲遲得不出結果。而他們談判的這段時間,便是我軍收復張掖、敦煌的契機,我軍若是勝利,可以打到敦煌玉門關,從而據關守禦。但臣不建議打得這麼遠,因爲戰線過長,大軍的給養很難跟上,若是發生意外,我們也反應不及。所以,臣認爲奪下張掖就夠了。”說到這裡,房玄齡走到了沙盤前,用一根木杆點在張掖福祿縣以西的一個地方,此地是張掖郡的最西之地,它東連張掖、西接敦煌,北靠黑山、南臨祁連山脈的嘉峪山。黑山和嘉峪山之間有一個僅15公里寬的天然通道,這是河西走廊上最狹窄的隘口,堪稱是河西走廊咽喉要地。

楊侗知道大明王朝的徵西大將軍馮勝也看中了這塊寶地,在平定河西后,於此建立了一座用於軍事要塞——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嘉峪關。後來又經過歷代帝王的擴建與完善,嘉峪關最終成爲一座由內城、外城、羅城、甕城、城樓、城壕和南北兩翼長城組成的天下第一雄關。

而現在看房玄齡的意思,似乎也打算在此建立一座防禦體系。

果然不出所料。

只聽房玄齡說道:“此地扼守南北寬約15千米的河西走廊峽谷地帶,該峽谷北部的黑山和南部的討賴河谷,又構成關防的天然屏障。奪下張掖全郡以後,微臣建議在此設一道攻防兼備的戰略要塞,使之成爲玉門關之後的第二道重關,加上段德操在武威郡大斗拔谷和燕支山之間建立的燕支關,一共成爲河西走廊三重險關,有此三重險關,再加上扶風大震關,西部之敵永無入關之徑。若是能夠迅速奪下張掖,並迅速建立成關,那麼,西突厥縱有百萬雄師亦難寸進,更重要的是,此地如果有警,關中可以迅速應對,物資也能就近支援到位。”

“此事可行!等奪下張掖,就在這裡打造一嚴密的軍事防禦體系,名字就叫嘉峪關!”楊侗從善如流,反正又不用自家百姓去建設,修築也是百利而無一害。

“當然了,若是西突厥反應不及,且進度快,還是要奪回全郡的。武帝打下的基業,絕不能到殿下手中丟失。否則,殿下又如何向武帝和世人交待呢?”

“有道理!”楊侗笑了一笑,接着問道:“還有第四嗎?”

房玄齡道:“第四、統葉護可汗的精銳力量有四十萬左右,但他需要留下一部分人鎮守本部,威懾西域諸國,能動用的兵力頂多有三十萬,可是從碎葉城到武威的話,也有千里之遙,三十萬大軍每天消耗的軍糧都會把他拖垮,所以,他能夠動用的兵力又再次下降。而阿那史思摩兵力已經膨脹到了十二萬,經過秦瓊將軍的訓練,已經具備不小戰力,若是裝備我軍的武備,完全可以跟統葉護拼得兩敗俱傷。到時候,我軍兵出武威,痛打落水狗。”

衆人聞言,個個都心領神會的笑了。

這第四點,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無非就是讓阿史那思摩帶領着他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家底,繼續去當大隋的炮灰,這個炮灰哪怕他不當也不行,只因這一支軍隊,由大隋的軍官訓練,並灌輸了忠誠大隋的觀念,阿那史思摩對它的掌控力遠不如大隋,加上漢人至上的理念的灌輸,這些人哪個都想爲大隋建功立業,從而換得漢人的身份。而南部突厥將士所需之安定和榮譽感,根本不是寄人籬下的阿那史思摩能夠給予。

……

(上一章通篇介紹大隋和突厥的恩怨史。我這麼寫,是利於以後情節的展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寫作風格,希望大家諒解。

有及時訂閱的讀者說是借歷史賺大家的錢了。這個說法……我也認了吧,我確實賺了支持正版的讀者每個人0.2元,或是0.15元、0.12元……這到抱歉!最後,敬告罵人者:做人,請有素質一點!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第921章:今朝重演平陳戰(求票)第530章:世績北上第610章:江河日下,竇氏抉擇第483章:優勢因時而變第170章:三光(求收藏推薦)第951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求票)第290章:倍受爭議第249章:半島格局(求月票全訂)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279章:戰機乍現第932章:兵臨城下,內外交困第128章:工部改制第325章:楊侗戰略失誤第320章:戰前吉兆第736章:龍兄虎弟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169章:破綻百出(求收藏推薦)第335章:攻略西域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670章:捷報頻傳第479章:柴紹論隋定帝心第547章:緣分已盡,相忘江胡第292章:雙雄會第033章:房謀小露鋒芒第078章:強吃鐵勒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510章:怨念第701章:裂士科舉,文帝之遠見第924章:智取人復縣(求票)第323章:坐觀成敗第399章:舊情難忘第638章:李密決心定江南第698章:李元吉職權擴大第647章:江都城防圖第417章:黑冰臺在行動第326章:老程的猥瑣解讀第284章:爲師教你做人第310章:李密西進第637章:瓦解內部第101章:梟雄的崛起第433章:許敬宗的堅定第980章:佈局天竺,再見杜正倫第603章:楊廣之規劃第879章:倒儲聯盟,各懷鬼胎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671章:身臨絕境,李密定計第513章:兵吏二部失權柄第581章:黎國公,好久不見第643章:牽制李唐,魏使求援第237章:金榜題名(求月票)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194章:留下把柄(五更)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908章:禁忌之戀,風起東宮第282章:凌雲商隊第273章:百毒俱全程咬金第857章:我闖大禍了,我完蛋了第165章:李世民的憤怒(求收藏推薦)第527章:論戰第404章:武舉開幕第369章:問心無愧第488章:兇悍楊善會第321章:以大隋的名義第767章:戰場上的刺客第719章:恢復祖宗之法第358章:佈局西域第281章:奇恥大辱第597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759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973章:天堂地獄兩扇窗第807章:聖上口諭:將軍務必留意第433章:許敬宗的堅定第376章:答士子問第884章:廣武澗,天賜之河(求票)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第307章:君王氣度第693章:亂世用重典第483章:優勢因時而變第291章:親戚親,好坑第392章:無意破陰謀第225章:激化矛盾第992章:李秀寧‘召集舊部滅僞唐’第081章:天時地利人和第519章:有鳳來儀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366章:全城歡呼第003章:單挑第957章:兩大軍團爭雌雄第034章:三館一閣第154章:和親2(求收藏推薦)第603章:楊廣之規劃第281章:奇恥大辱第683章:千古罪人爲李淵第279章:戰機乍現第893章:一半靠努力,一半靠天意第780章: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286章:烽火照西京第339章:奪其民第593章:居安思危,統一思想
第921章:今朝重演平陳戰(求票)第530章:世績北上第610章:江河日下,竇氏抉擇第483章:優勢因時而變第170章:三光(求收藏推薦)第951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求票)第290章:倍受爭議第249章:半島格局(求月票全訂)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279章:戰機乍現第932章:兵臨城下,內外交困第128章:工部改制第325章:楊侗戰略失誤第320章:戰前吉兆第736章:龍兄虎弟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169章:破綻百出(求收藏推薦)第335章:攻略西域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670章:捷報頻傳第479章:柴紹論隋定帝心第547章:緣分已盡,相忘江胡第292章:雙雄會第033章:房謀小露鋒芒第078章:強吃鐵勒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510章:怨念第701章:裂士科舉,文帝之遠見第924章:智取人復縣(求票)第323章:坐觀成敗第399章:舊情難忘第638章:李密決心定江南第698章:李元吉職權擴大第647章:江都城防圖第417章:黑冰臺在行動第326章:老程的猥瑣解讀第284章:爲師教你做人第310章:李密西進第637章:瓦解內部第101章:梟雄的崛起第433章:許敬宗的堅定第980章:佈局天竺,再見杜正倫第603章:楊廣之規劃第879章:倒儲聯盟,各懷鬼胎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671章:身臨絕境,李密定計第513章:兵吏二部失權柄第581章:黎國公,好久不見第643章:牽制李唐,魏使求援第237章:金榜題名(求月票)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194章:留下把柄(五更)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908章:禁忌之戀,風起東宮第282章:凌雲商隊第273章:百毒俱全程咬金第857章:我闖大禍了,我完蛋了第165章:李世民的憤怒(求收藏推薦)第527章:論戰第404章:武舉開幕第369章:問心無愧第488章:兇悍楊善會第321章:以大隋的名義第767章:戰場上的刺客第719章:恢復祖宗之法第358章:佈局西域第281章:奇恥大辱第597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759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973章:天堂地獄兩扇窗第807章:聖上口諭:將軍務必留意第433章:許敬宗的堅定第376章:答士子問第884章:廣武澗,天賜之河(求票)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第307章:君王氣度第693章:亂世用重典第483章:優勢因時而變第291章:親戚親,好坑第392章:無意破陰謀第225章:激化矛盾第992章:李秀寧‘召集舊部滅僞唐’第081章:天時地利人和第519章:有鳳來儀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366章:全城歡呼第003章:單挑第957章:兩大軍團爭雌雄第034章:三館一閣第154章:和親2(求收藏推薦)第603章:楊廣之規劃第281章:奇恥大辱第683章:千古罪人爲李淵第279章:戰機乍現第893章:一半靠努力,一半靠天意第780章: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286章:烽火照西京第339章:奪其民第593章:居安思危,統一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