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身臨絕境,李密定計

淮陽古稱宛丘、陳、陳州,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率領部衆都宛丘,炎帝神農氏也以此爲都。西周代商後,周武王封陳胡公嬀滿於陳地,建立陳國。陳胡公將都城從宛丘城遷至今淮陽,開始營造城池。公元前241年,春申君組織關東諸國合縱攻秦,但被秦軍所敗。在這種情況下,楚國面臨着秦國報復的巨大風險。淮陽城雖然堅固,但缺乏足夠的緩衝,而且周圍都是一馬平川的平原,要抵擋秦國大軍,恐怕還是不夠。楚考烈王只好再次向東遷都至離秦國更遠的壽春,因爲壽春的地理位置比淮陽更好,有淮河和八公山作爲屏障,防守起來要容易一些。

它屬於華北平原的一部分,是黃淮海平原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易攻難守,但因爲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所以到了大業中期,全郡十縣有十五萬餘戶,人口近百萬。

李密名義還有淮南一郡,但他現在能夠控制的地方只有建立在潁川以西的郡治宛丘縣。北部的扶樂、太康二縣爲裴行儼佔領,東部的鹿邑被楊恭仁佔領,東南方向的鄲縣爲尉遲恭和杜伏威駐軍所在,南面的鮦陽已被羅士信攻克,他將兵鋒推到了鮦陽以北的項城,西南的溵水縣是李靖的前線指揮中心,前方的南頓縣不戰而下,謝映登從潁川開進,佔領了西華縣。

各方主將均以宛丘爲中心,不約而同的向其靠攏,大軍即將兵臨城下,而隨着隋軍壓城而來,各地逃兵紛紛將消息帶到了宛丘城,這讓魏國朝野上下恐慌不已。

宛丘城頭上,魏軍士兵望着城外的一幕,眼中充滿震驚之色。

只見隋軍騎兵押解多不數勝的魏軍俘虜從城下走過,魏軍士兵每五人一排,在隋軍的監視下緩緩地繞城一週,密密麻麻的望不見邊際,從清早一直走到黃昏,足足有十萬餘人。

這一幕深深震撼了城上魏軍士兵,那原本就不高的士氣,經歷樑郡、彭城郡、譙郡失守的消息打擊後,再一次遭到重大挫折。

城上魏軍將士情緒低落,他們三人一夥、五人一羣的聚在一起低聲議論着,這些殘存的士兵有很大一部分是江淮人士,他們開始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生怕自己死後,家中無人照顧,頓時,厭戰畏戰情緒開始在城頭蔓延。

就在這時,有人指着城外高喊:“大家快看!”

士兵們紛紛向城外望去,只見在城南兩百步外出現了四架投石車,隋兵士兵奮力向後拉拽,在投兜裡裝着一顆似是陶罐的巨大物品,隨着一聲大喊,陶罐一條弧線向城上飛來,城上士兵紛紛蹲下。

‘砰!’

黑色圓物落到城上,破裂開來,很多紙片被風一吹,向城內飄去。

士兵紛紛抓搶,上面只有簡短的一句話,數百人圍住一名識字的士兵,只聽那人高聲念道:“破城之時,凡是不抵抗者都分賜田地,讓你一家團聚。”

這話讓周圍陷入一片詭異的安靜之中,誰都知道李密要完了,而且這一天以來,十多萬降兵繞城行走深深銘刻在魏軍士兵心中,大家本就已經絕望了,而隨着‘破城之時,凡是不抵抗者都分賜田地,讓你一家團聚。’這話被人念出,將士們頓時燃起了生的希望。

而且隋軍也不需要他們冒險去殺李密、房玄藻等魏國君臣,條件一點都不苛刻,完全在他們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只要他們不抵抗即可。

“兄弟們,我們應該怎麼辦?”一名旅帥低聲說道。

“怎麼辦?”

“隋軍攻城的時候,我們出人不出力好了。”

“言之有理。”

城上士兵議論紛紛,這時,有人大聲提醒,“王將軍來了。”

衆人連忙閉上嘴巴。

只見王伯當帶着數百親兵正快步城上走來,經過剎那的安靜,有人壯着膽子問道:“王將軍,隋軍團團包圍了宛丘,我們現在怎麼辦啊?”

王伯當臉色陰沉的對衆人說道:“這是隋軍擾亂軍心之計,大家千萬別信,要是你們不抵抗,免不了要服勞役一輩子。”

魏軍士兵聽了,心中卻不以爲然。

他們也知道隋朝的勞動改造制度,儘管有的俘虜要服刑一輩子,可他們的家人卻都得到了田地,和普通百姓一模一樣,而且表現好的,還可以得到減刑;最主要是人人都想活,這總比死去的好。

“聖上有令,膽敢胡亂傳言、動搖軍心者,殺無赦!”王伯當看着滿地飛散的傳單紙片,又冷冷的說道:“所有紙片一律收繳,膽敢藏匿者,以通敵罪論處。”

士兵們聞言低頭默然,各自打着小主意。

…………

宛丘縣衙。

李密目光呆滯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萬萬沒有想到,前不久還有幾十萬大軍的自己,竟然敗得這麼快、這麼慘。好不容易逃到淮陽,總算是可以喘了一口氣,只是能堅持多久,他心中沒有半點底氣,甚至已經聽從房玄藻之策,做好了進入山區暫避的決定了。

然而還未等到他緩過氣,陳智略戰死的消息便已傳來,緊接着便是徐世績兵敗投降,讓李密氣得吐血昏厥了過去,而徐世績投降的後果是彭城郡和譙郡的守軍士兵不戰而降,隋軍對李密僅剩的宛丘形成了完全的包圍,使他李密已經無路可退、無路可走。現在只剩下一個孤零零的宛丘,讓他怎麼守?怎麼和隋軍作戰?

在李密座下,房玄藻和一干文武噤若寒蟬,李密此時雖然沒有如同以往暴怒,但所有人都知道,此刻的李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可怕,若是說上什麼不好的話,恐怕第一個掉腦袋的就是自己了。

“誰能告訴朕,究竟爲何敗得這麼快?”也不知過了多久,李密的目光才緩緩落在衆人身上,他聲音嘶啞,如同地獄惡鬼一般,整個人在這一瞬間佈滿了戾氣,那雙佈滿血絲的眼睛,讓人不寒而慄。

“聖上,其實我軍之敗,除了我們連年作戰,得不到休整之外,更因爲敵對勢力密探死士不斷向我軍滲透,每到戰鬥還未開始,一些有作爲的中層武將和一縣縣令、一郡郡守便被他們紛紛暗殺,以至於我軍自顧不暇,軍隊越打越沒有凝聚力。”

房玄藻皺眉分析着眼下的局勢,只是以如今局面而言,想要再次壯大,幾乎難如登天,所以說到最後,房玄藻不自覺的嘆了口氣,“當然了,微臣的南下江南主張也是大敗的主要原因,微臣……”

“不是這樣的……”李密揮手打斷了房玄藻,看着幾經戰火所剩無幾的文武百官,忽然慘笑道:“先生劃江而治的戰略沒有錯,我們能夠立足江南,佔領江南九個郡,這足以證明先生沒錯。是朕沒有聽先生和雄信之良策,沒有真正做到劃江而治,要是我們放棄淮北、放棄長江以北,專注經營長江以南,以我們數十萬大軍,以及富庶的土地,絕對可以穩住腳跟,能夠與楊侗鬥上幾年、幾十年。”

房玄藻聞言默然,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意義?

“聖上。”這時一名武將拱手道:“依末將之見,城中的隋軍細作不可不防。”

“細作?”

李密身上戾氣更重了,目光森然的看着這些人,突然嘿笑一聲,他心中覺得每一個人都變得十分可疑起來。森然的咆哮道。“給朕查!朕要將宛丘城內的細作全部揪出來!”

“聖上萬萬不可。”房玄藻大急,道:“如今人心惶惶,軍心民心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之所以沒有鬧事,是他們害怕朝廷,要是我們一一盤查,全城都徹底的亂了,很多人絕望之下便會趁隋軍來攻,向朝廷發難。”

一人冷然道:“先生此言差矣,若是平日還好,可以慢慢盤查,但我們如今和隋軍開戰在即,若是對城中細作不聞不問,這些人一定會鼓動軍民,只會釀成更大災難。”

“這……”房玄藻也猶豫了,這話不無道理。

“聖上,這些細作只要有機會,必然生敵,與其放任自流,不如寧錯過,不放過。”

此人的意思十分明顯,那就是一不做二不休,與其擔心以後的問題,倒不如把一切可疑人等全部弄死,雖然長遠來看,民心軍心必然受損,但當務之急是面對咄咄相逼的隋軍,只有守住宛丘才能談以後,所以此爲有利無害之舉。

“你……”房玄藻一臉驚駭,如果真的這麼辦,宛丘城簡直就是生靈塗炭、血流成河,不用隋軍來攻,很多人都會鋌而走險。眼見李密竟然出現意動之色,房玄藻連忙說道:“聖上,若真是如此,那必令將士們人人自危,不等隋軍來攻,反要暴發大內亂!”

“這……”李密眉頭一皺,顯然是有些遲疑不決。

“聖上,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房玄藻只能換一種方式來說道:“要是城內亂哄哄的時候,隋軍來犯,將士們會如何?”

所有人都不說話了。

這還能如何?

將士們自然是自發自願的與隋軍裡應外合。

“罷了,罷了。”李密看着衆人各異的目光,忽然暴發出一陣大笑,“事到如今,敗亡不可免,還有什麼好說的,還有什麼必要清查細作?與其苟且偷生、毫無尊嚴的死去,倒不如痛快一戰,朕明天率內軍出城,與隋軍決一死戰。哪怕戰死沙場,也不負我李密一世英名。諸君請自決。”

有了決定,李密忽然感覺自己已經不再害怕了,整個人都變得豁達了起來,透着一股以往沒有的淡定神色。

這份從容,讓房玄藻暗自心折,心中嘆息:可惜了,可惜了,聖上絕對是一個不遜於任何人的英雄,只可惜聖上接手瓦崗的時間太晚了一些,並且與王世充消耗了太多時間和精力,否則的話,江南早就是大魏王朝的了…唉,聖上是生不逢時吶!

李密看向孫長樂等將,以從未有過的嚴肅態度說道:“傳我軍令,讓內軍全體備戰,朕要與驍果軍決出雌雄。”

看着李密臉上所展現出來的蕭殺,衆將心中一凜,同時應命道:“喏!”

“先生。”李密看向李密道:“爲朕寫好最後一份奏書。”

房玄藻默默點頭,沒有再勸什麼,正如李密自己說的那樣,現在已經身臨絕境了,怎麼掙扎都免不了一死,這又何必無恥的對自己人揮下屠刀?轟轟烈烈的死在戰場之上,至少還能留下一個英雄的美名。

第762章:明天叫陣,決一雌雄第847章:定航海,佔市場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565章:楊沁芳之毒怨第826章:名將之死第039章:天賜猛將第503章:蕭後的經驗第418章:小姨子裴月華第125章:外國來使第385章:受三公,位極人臣第362章:關隴世家的底蘊第171章:僕骨部(求收藏推薦)第804章:下一步戰略第383章:大刀闊斧第083章:義成?義成第204章:風雲再起(求月票)第438章:自作孽不可活第768章:刺客美馬計第707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707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597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947章:意外獲勝第714章:緊要關頭,各顯神通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335章:攻略西域第205章:紛爭(求月票)第199章:出售四郡第051章:羅藝謀反第158章:不看僧面看佛面(求收藏推薦)第683章:千古罪人爲李淵第156章:拿下平陽(求收藏推薦)第736章:龍兄虎弟第952章:將星隕落(月初求票)第554章:順勢而爲,我是錘子?第330章:驚心動魄第344章:國戰不講仁慈第831章:很多妃嬪第428章:王世惲第363章:須臾緣分,終是夠了第791章:河岸遇伏第493章:去其首尾、攔腰斬斷第234章:六境第746章:羌兵出山第582章:國宴上的陰謀第180章:南部可汗(求收藏推薦)第691章:大唐的‘忠臣’們第507章:一鳴驚人第007章:一將無能第688章:逆轉契機第700章:百花爭鳴纔是春第449章:隋唐爭端再起第083章:義成?義成第858章:蜀郡來訊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255章:海戰(求月票全訂)第265章:火龍蔓延第340章:斬其根第121章:瘋子第531章:將軍傲氣第893章:一半靠努力,一半靠天意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870章:老子不說話,看你怎麼詐第560章:戰前勞軍第317章:一部恩怨史第937章:飛天神舟墜毀第148章:李唐動盪(求收藏推薦)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第588章:吐蕃野望第814章:恩威並施第373章:鋼鐵城牆第600章:馬嚼天下第900章:擴大戰場第993章:斬將奪軍第489章:戰幕再啓第913章:無妻夜話,心如刀絞第938章:末將願意改邪歸正第265章:火龍蔓延第803章:七家分高原第423章:一年第285章:有舍有得第418章:小姨子裴月華第060章:李建成的心驚第570章:兵臨江都第232章:賣蕭銑第609章:扭出真兇,百官發難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147章:縱橫關內道(求收藏推薦)第638章:李密決心定江南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第299章:建成入隋營第471章:思維盲點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134章:風陵渡下蠱(求收藏推薦)第402章:楊家女將之智第409章:道女爭道統
第762章:明天叫陣,決一雌雄第847章:定航海,佔市場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565章:楊沁芳之毒怨第826章:名將之死第039章:天賜猛將第503章:蕭後的經驗第418章:小姨子裴月華第125章:外國來使第385章:受三公,位極人臣第362章:關隴世家的底蘊第171章:僕骨部(求收藏推薦)第804章:下一步戰略第383章:大刀闊斧第083章:義成?義成第204章:風雲再起(求月票)第438章:自作孽不可活第768章:刺客美馬計第707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707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597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947章:意外獲勝第714章:緊要關頭,各顯神通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335章:攻略西域第205章:紛爭(求月票)第199章:出售四郡第051章:羅藝謀反第158章:不看僧面看佛面(求收藏推薦)第683章:千古罪人爲李淵第156章:拿下平陽(求收藏推薦)第736章:龍兄虎弟第952章:將星隕落(月初求票)第554章:順勢而爲,我是錘子?第330章:驚心動魄第344章:國戰不講仁慈第831章:很多妃嬪第428章:王世惲第363章:須臾緣分,終是夠了第791章:河岸遇伏第493章:去其首尾、攔腰斬斷第234章:六境第746章:羌兵出山第582章:國宴上的陰謀第180章:南部可汗(求收藏推薦)第691章:大唐的‘忠臣’們第507章:一鳴驚人第007章:一將無能第688章:逆轉契機第700章:百花爭鳴纔是春第449章:隋唐爭端再起第083章:義成?義成第858章:蜀郡來訊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255章:海戰(求月票全訂)第265章:火龍蔓延第340章:斬其根第121章:瘋子第531章:將軍傲氣第893章:一半靠努力,一半靠天意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870章:老子不說話,看你怎麼詐第560章:戰前勞軍第317章:一部恩怨史第937章:飛天神舟墜毀第148章:李唐動盪(求收藏推薦)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第588章:吐蕃野望第814章:恩威並施第373章:鋼鐵城牆第600章:馬嚼天下第900章:擴大戰場第993章:斬將奪軍第489章:戰幕再啓第913章:無妻夜話,心如刀絞第938章:末將願意改邪歸正第265章:火龍蔓延第803章:七家分高原第423章:一年第285章:有舍有得第418章:小姨子裴月華第060章:李建成的心驚第570章:兵臨江都第232章:賣蕭銑第609章:扭出真兇,百官發難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147章:縱橫關內道(求收藏推薦)第638章:李密決心定江南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第299章:建成入隋營第471章:思維盲點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134章:風陵渡下蠱(求收藏推薦)第402章:楊家女將之智第409章:道女爭道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