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無盟國無將可用

“若非‘趙燕’這個驕傲的諜者,我還不知西突厥如此強大,竟然有了百萬控弦之士,精銳四十萬,算上臣服統葉護可汗的西域諸國,精銳士卒少說也有五十萬,我大隋幽冀並雍涼五州兵力加起來,纔跟人家相當。”

“而且諸位發現沒有。這個統葉護可汗居然想到以軍隊控制盟友的辦法,只要有軍隊在盟國加以威懾,那盟國就不敢跳出他的手掌心。可以說,統葉護駐軍於盟國的辦法,比中原王朝陳舊腐朽、不堪一用的——‘以仁義道德感化盟友制度’聰明高明、實用有力!”

楊侗看向陷入深思的衆人一眼,炮轟式的說道:“而我族卻抱着天朝上國優越感,對異族知識不管好壞都懷着蔑視的心態,這思想要不得、也很可怕危險。我們應該用‘三人行必有要師’的謙虛謹慎之心,學習別人先進的理念,然後‘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師夷長以制夷’……”

衆人眼睛瞪得像銅鈴,目光灼灼的盯着楊侗看,他們真是第一次聽這麼精彩學習方式,‘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師夷長以制夷’之說,可以說是在‘三人行必有要師’基礎上升華了兩層境界。這若傳揚開來,人們的學習方向變得更加清晰:

串連起來,就會形成這樣一個問題和答覆:你爲何抱着‘三人行必有要師’的心態,孜孜不倦的求學?因爲我要‘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實現‘師夷長以制夷’的終極目的。

“咱們以後也可以學習統葉護的做法,在每一個盟國常駐正副使節一名、駐軍二衛(一衛千人),有了矛盾先讓使節出面談判,談不成再由軍隊綁架盟國的國主施發號令,這才叫先禮後兵!”

以上這一段,是楊侗這些年以來的感悟,他一直覺得中原王朝實力很強,但卻時時受到異族侵略欺凌,這不是遊牧民族比農耕民族體魄強悍,也不是中原人血性不足,實因中原人的尚武精神被太多教條束縛了。

仁義道德是必須弘揚的傳統美德,但中原人分不清敵我之別,對誰都講仁義道德,所以實力強卻屢屢被異族先發制人,屢屢吃虧了還不長記性,死抱着被誤解簡化的‘以德報怨’而不放手,這纔是要人老命的問題。

孔穎達苦笑道:“殿下,我大隋沒盟國!”

敵國一大堆,遍佈東南西北……

楊侗說道:“先記着,等有了盟國,就按這一套來辦。這是兵部和禮部縱橫司的事。”

天下太大,隋朝人口太少,吃不消;掠奪、征服過後,再用駐軍這一套來搞。

“喏!”韋雲起和孔穎達相斷應命。

“言歸正題!”楊侗揚了揚頭,周身散發着一股從未見過的氣勢:“以前遺忘了西突厥,也就罷了,知道了,就不能當做沒看到。甭管他有四十萬精兵,還是百萬控弦之士,都要把他打爬,這不是意氣用事!而是東部突厥的教訓太過深刻!”

“所以哪怕會影響到統一之戰,也要打。地盤沒了,還可以奪回來。當初我們從洛陽帶出幾萬大軍,轉戰冀州,也沒見哪個中原諸侯能耐我何……反倒順手把契丹、奚族給滅了,把遼東給奪了。東部突厥三四十萬大軍寇邊,一樣被我們打得四分五裂,只要我們的人還在,即使失去眼前的基業,但總有一天能夠拿回來。但如果連種族都沒了,就算當上皇帝也是亡國之君。”

楊侗語不驚人誓不休,甚至有些大逆不道,但偏偏此刻,衆人心中都升起難言的共鳴。

聽楊侗之意,不僅讓阿史那思摩出馬,還會派遣大隋的軍隊出擊西突厥。這在楊恭仁、楊師道、房玄齡、杜如晦、韋雲起他們看來,是一個很不理性的決定。可楊侗也沒錯,這不過是大家立足點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也不同而已。

衆人的意思是讓統葉護、阿史那咄苾、阿史那思摩陷入持久的戰爭之中,但從目前來說,統葉護、阿史那咄苾合作的可能性極大,這股力量絕不是阿那史思摩能吃得下的,到最後,還是需要大隋出面。不過這個打法,會從容一些。

而楊侗則秉承一慣的速戰速決風格,以最短的時間將戰事平息下去,從而節省大量時間,且爲以後的統一之戰減去背後來犯之敵。

換言之,大家是以今之大隋看問題,而楊侗是站在整個天下的角度去看西突厥,換言之,他將整個天下的各個勢力都視作這盤大棋中的一枚棋子!

楊侗雖然與自己的看法並不一致,但作爲謀士,房玄齡只能去配合他,儘量將這一仗打得輕鬆、迅速、完美。他拱手道:“既如此,殿下當派一員大將出徵。裴行儼將軍雖有勇略,但終究太過年輕,缺乏統帥大軍的經驗和大局觀!涼州總管王伏寶將軍雖有奇謀、長於軍政,但由於有過追隨竇建德的經歷,性子裡多少有些喜歡冒險,可統率一偏師,卻不能爲帥。所以,當有一名擅長統軍、性情沉穩之大將爲帥,同時,讓一名軍政全才於武威統籌全局。在阿史那思摩和統葉護、阿史那咄苾大戰之前,先一步出徵李軌。”

楊侗沉思一下,道:“我想讓藥師爲帥、裴老將軍坐鎮後方,你們如何?”

楊恭仁、李景、李靖、韋雲起、裴仁基、楊善會、楊元弘、段德操、王伏寶、高君雅、高雅賢、王辯、賈務本、堯君素,秦瓊、裴行儼、蘇定方、沈光、羅士信、牛進達、尉遲恭、薛萬均、薛萬徹、麥孟纔是楊侗拿得出的大將。

不過!

楊恭仁、韋雲起、高君雅、楊元弘離開軍事系統太久,作戰思維已經跟上時代的變化了,給他們一年時間熟悉,他們還能爲帥,可楊侗沒那時間給。而李景坐鎮漠南道,且年過六旬了,也不宜再戰。

其他老一輩中的李靖、裴仁基、楊善會、段德操、王伏寶、高雅賢、王辯、賈務本、堯君素,若論獨領一軍,臨機決斷,無疑是李靖更勝一籌。

年輕一輩中的秦瓊也可以擔綱了,但他需要代替阿史那思摩掌軍,離不開,因爲阿那史思摩那貨不是阿史那咄苾的對手,兵力更多的西突厥可汗統葉護更不是他能夠幹得過的。

裴行儼、蘇定方、沈光、羅士信、牛進達、尉遲恭、薛萬均、薛萬徹、麥孟才這些年輕輩,無論威望還是能力、眼界、臨敵經驗、應變能力,都還不具備獨當一面的資格。

至於黃君漢、謝映登、程咬金、何潘仁、向善志、丘師利這六員降將,則不在楊侗的考慮之列,不是信不過他們的忠誠之心,而是能力和經驗問題。讓一個帶兵從不過萬的人去指揮大兵團作戰?除非楊侗瘋了。

想到這裡,楊侗對貿然重用衛青和霍去病漢武帝佩服了起來,也更佩服那個敢把大隋生死交給衛王楊爽的楊堅,若不是有魄力、有大智慧的人,根本做不出這種力排衆議的瘋狂般的決定。

楊侗自認沒這大魄力、大智慧。

“李將軍和裴老將軍雖能勝任,但關中剛剛入手,人心尚未安定,若是兩位將軍離開,臣擔心有人掐斷涼州和雍州的聯繫,如此一來,西征大軍便如李世民那般,被孤立在外了。而雍州穩定的話,即使西征大軍出了意外,也有後路可退。也因此,身負防備、安定關中的李將軍、裴老將軍更不能動。”房玄齡說到這裡,苦笑着說:“不是臣膽小怕事,而是關隴權貴雖走,但他們在關中的力量和印記不是這麼容易根除的;若是西征軍的戰事曠日持久,李淵一定派人潛入關中,將各世家的力量聯合成軍,從而給西征軍造成巨大的麻煩。說到底,還是西突厥來得太過意外,我們沒有消除關隴世家印記的時間。”

楊侗心知房玄齡的擔憂不是沒道理,可是想到自己坐擁名將無數,到頭來居然無人可派,這讓他不禁蛋疼起來,

可遍數自己麾下衆將,除了李靖、裴仁基這一組,目前似乎沒有成氣候的人物來爲自己獨當一面,這也是地盤不斷擴大產生的副作用,導致獨當一面的帥才成爲楊侗最緊缺的人才,在裴行儼、蘇定方、沈光、羅士信、牛進達、尉遲恭、薛萬均、薛萬徹、麥孟才這些新生代還未完全成長之前,手中能用的帥才委實少之又少。

楊善會和王辯倒是可以組隊西征,但前者坐鎮河內防王世充、後者坐鎮汲郡防李密,雖說楊侗認爲王世充和李密沒這個熊心豹子膽,但是萬一呢?萬一西征軍陷入僵持,而李淵又在關中發起反攻,這兩人還真有可能聯手北渡黃河,若是老巢都丟了,還打個屁的天下,噹噹個屁的皇帝。

雙十一,那真要裸奔了。

楊侗糾結得腦仁疼。

“殿下似乎忘了兩個人,臣以爲此二人在一起,不弱李總管和裴老將軍。”楊恭仁微笑道。

“誰?”楊侗問道。

“殿下和房尚書在高句麗的時候,配合得不是挺好的麼?”楊恭仁笑着說道:“臣以爲殿下比李將軍更適合西征。”

拍了拍腦門,楊侗大叫失策,居然把自己給忘記了。不過他心中仍然存疑,問道:“僕射爲何相信我可以?難道我是名帥?”

楊恭仁臉上帶着笑,道:“殿下善用騎,狠如狼、狡如狐,最主是跟突厥人打仗,不需要什麼行軍佈陣之術。”

楊侗大是尷尬,自嘲自己太自戀。

“殿下,賢妃、武妃都要生了!”就在楊侗尷尬之際,一名劍侍急匆匆的跑來彙報。

“什麼?”

衆人先是一驚,接着又是狂喜。楊侗大聲道:“你說賢妃和武妃都要生了?”

“奴婢不敢隱瞞,剛纔四位娘娘逗世子和郡主,賢妃、武妃先後說肚子疼,產婆說要生了!”

而此時,楊侗已經愣在了原地,一副不敢置信的表情

長孫無垢、水天姬同時被章仇太翼許配給自己,大被同眠的同時懷上,現在又同時生孩子,還能不能再巧合一點?

爭着當老三的倆孩子,能不能划進雙胞胎之列呢?

反正楊侗覺得,如不是大被同眠,一定是雙胞胎。

分着生也好,不用像小舞那樣吃大苦頭。

“恭喜殿下,這是大吉之兆,天佑大隋、天佑大隋啊。”楊恭仁激動不已的朝着早已跑了沒影的楊侗大喊。

第134章:風陵渡下蠱(求收藏推薦)第341章:耀眼的和親公主第463章:破局之策第835章:中小鹽商盡歡顏第951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求票)第940章:緊急應對(求票)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165章:李世民的憤怒(求收藏推薦)第902章:童話都是騙人的第598章:永除後患第101章:梟雄的崛起第692章:鬧出人命第310章:李密西進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891章:絕戶計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854章:創造機會第107章:將相失和第983章:九九重陽再交鋒第683章:千古罪人爲李淵第125章:外國來使第955章:李淵作妖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793章:一丘之貉,狼狽爲奸第542章:‘萬’國朝隋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425章:戰前總動員第582章:國宴上的陰謀第523章:戰爭一觸即發第540章:內鬥資格都沒有第236章:刑、御之爭第191章:杜先生第761章:皇后大氣第366章:全城歡呼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064章:傳國玉璽第400章:莫道帝王皆無情第961章: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039章:天賜猛將第305章:仗勢逼人第966章:大勝、大喜大悲第084章:李靖之遠謀第149章:合作(求收藏推薦)第531章:將軍傲氣第110章:死亡之旅第188章:老謀深算(第五更求首訂月票)第765章:楊沁芳出戰第127章:奸商第430章:江淮之虎第079章:牛進達發威第699章:楊侗謀北鎮軍第785章:熱血沸騰,不殺不行第073章:烏合之衆第375章:大贏家大輸家第823章:肉香泄軍情第314章:楊侗的瘋狂第424章:中原將有大事第353章:皇甫無逸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274章:意義深遠之偶遇第916章:李秀寧請戰第034章:三館一閣第729章:失策了(雙節快樂)第940章:緊急應對(求票)第054章:拿下契丹第543章:李淵以利分關隴第117章:喜訊傳來第426章:李淵謀洛陽第981章:演一齣戲第327章:契苾生死抉第644章:李世民解惑,意圖援魏第816章:收繳武器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110章:死亡之旅第196章:獨孤澄的震撼第044章:以商補田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第688章:逆轉契機第346章:夜襲第227章:污點大儒第743章:韓志斷案第109章:再下一城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353章:皇甫無逸第955章:李淵作妖第611章:禦敵之力,以制敵第453章:李淵決策第623章:非同一般的女子第804章:下一步戰略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第285章:有舍有得第782章:隋軍弩陣,破敵軍第479章:柴紹論隋定帝心第377章:誠惶誠恐第824章:壯士斷腕第743章:韓志斷案第078章:強吃鐵勒第295章:關隴的黃昏第571章:樓觀歧暉刺隋皇
第134章:風陵渡下蠱(求收藏推薦)第341章:耀眼的和親公主第463章:破局之策第835章:中小鹽商盡歡顏第951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求票)第940章:緊急應對(求票)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165章:李世民的憤怒(求收藏推薦)第902章:童話都是騙人的第598章:永除後患第101章:梟雄的崛起第692章:鬧出人命第310章:李密西進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891章:絕戶計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854章:創造機會第107章:將相失和第983章:九九重陽再交鋒第683章:千古罪人爲李淵第125章:外國來使第955章:李淵作妖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793章:一丘之貉,狼狽爲奸第542章:‘萬’國朝隋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425章:戰前總動員第582章:國宴上的陰謀第523章:戰爭一觸即發第540章:內鬥資格都沒有第236章:刑、御之爭第191章:杜先生第761章:皇后大氣第366章:全城歡呼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064章:傳國玉璽第400章:莫道帝王皆無情第961章: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039章:天賜猛將第305章:仗勢逼人第966章:大勝、大喜大悲第084章:李靖之遠謀第149章:合作(求收藏推薦)第531章:將軍傲氣第110章:死亡之旅第188章:老謀深算(第五更求首訂月票)第765章:楊沁芳出戰第127章:奸商第430章:江淮之虎第079章:牛進達發威第699章:楊侗謀北鎮軍第785章:熱血沸騰,不殺不行第073章:烏合之衆第375章:大贏家大輸家第823章:肉香泄軍情第314章:楊侗的瘋狂第424章:中原將有大事第353章:皇甫無逸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274章:意義深遠之偶遇第916章:李秀寧請戰第034章:三館一閣第729章:失策了(雙節快樂)第940章:緊急應對(求票)第054章:拿下契丹第543章:李淵以利分關隴第117章:喜訊傳來第426章:李淵謀洛陽第981章:演一齣戲第327章:契苾生死抉第644章:李世民解惑,意圖援魏第816章:收繳武器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110章:死亡之旅第196章:獨孤澄的震撼第044章:以商補田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第688章:逆轉契機第346章:夜襲第227章:污點大儒第743章:韓志斷案第109章:再下一城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353章:皇甫無逸第955章:李淵作妖第611章:禦敵之力,以制敵第453章:李淵決策第623章:非同一般的女子第804章:下一步戰略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第285章:有舍有得第782章:隋軍弩陣,破敵軍第479章:柴紹論隋定帝心第377章:誠惶誠恐第824章:壯士斷腕第743章:韓志斷案第078章:強吃鐵勒第295章:關隴的黃昏第571章:樓觀歧暉刺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