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三畤祭祖(補昨天)

武功縣西南二十多裡外有一座名叫三畤原的山巒,山高五十餘丈,隔渭河與終南山相望。三畤原並非什麼名山,知道它的人少之又少,但自從隋文帝楊堅安葬於此之後,三畤原一下子就名揚天下,龍脈、風水寶地等稱號接踵而來。說它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毫不爲過。

隋文帝楊堅安葬在三畤原還有一定的故事,節儉自律早已深入骨髓的楊堅生前特意要求一切從簡,但按照楊廣最初想法,帝王陵寢要遵照劉邦的長陵,務求豐厚。可負責修建陵寢的宇文愷提出反對意見,認爲陵寢從簡乃是文帝遺願,後人不該壞他節儉之名,另外就是漢制皇陵既勞費民力,還容易使盜賊覬覦,而漢陵因爲奢華出了名,所以大都被盜,帝王屍骨也被拋棄荒野,所以豐厚陪葬實乃百害無一利。他建議楊廣學習堯帝那樣以山爲陵,陵內不葬金玉,並在陵外立碑加以說明,千百年以後,就不會出現董卓挖漢陵這種事情了。

楊廣深以爲然,將父皇與母后合葬於此,並尊之爲太陵。

楊堅安葬以後,楊廣也將自己的陵寢定在這裡,開始在三畤原大興土木,除了主陵墓道地宮以外,還在三畤原興建規模宏大建築羣,建築羣落綿延數十里,氣勢宏大,蔚爲壯觀。

結果也正應了宇文愷所說,“以山爲陵”皇陵格局既節儉民力財力又能防盜,關中亂了這麼多年,楊堅的陵寢真就沒人動過。

如今皇陵除了文帝夫婦,還有三座陪葬墓,分別是楊昭、衛玄、陰世師、骨儀。楊昭墓是楊廣安排的;另外三人,則是李淵安排,三人在大興城外的決死之戰,獲得錚錚鐵骨之美名,飽受天下人讚譽。

許是爲了弘揚忠臣氣節、討好大隋舊臣、收攏天下人才,使李淵放下‘掘李氏祖墳、屠李氏親戚’的私人恩怨,將這三名忠骨加以厚葬,天下人皆稱李淵有仁者之風。

這天天剛矇矇亮,五千名玄甲軍護衛着皇族,迎着一抹初升朝霞向三畤原方向徐行。山上分佈着大片森林,人煙稀少,鳥獸衆多,朝霞照耀在遠處的山巒和森林內,如同染了一層瑰麗色彩,數裡外的渭水河面波光粼粼,如玉帶般環繞在森林之中,風景秀麗。

此時的三畤原道路、山上已經被數萬名驍果軍完全封鎖,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戒備森嚴。

說起來,這是楊侗第一次前來太陵拜祭,所以規格格外隆重。除了皇族以外,隨行官吏和留守大興的官員全體出動。

太陵之前的供桌上擺滿了各種祭品,幾支香已經點燃,青煙繚繚繞繞,在墓前站滿了楊侗一家人,之後是文武官員依官階站位,每個人都身着黑衣祭袍,神情莊嚴肅穆。

祭司由學問侍郎、大興學宮祭酒徐曠擔任。

祭司就是司儀,這年頭的祭司也不在意男女,只在意對方的身份,也沒有女眷不得拜祭之說,而且拜祭的儀式也很簡單,先由祭司宣讀完祭文,然後引導衆人行禮便可。

一切準備就緒以後,徐曠的目光緊盯着沙漏,當沙子流盡,便肅然道:“時辰已到,開始吧!”

“當!”一旁的一名道士敲響了編鐘。

楊侗肅然而立,帶着家人列隊。

徐曠朗聲道:“時維聖武三年,楊氏仁謹及親眷,心懷虔誠追思先祖、沐浴更衣、焚香以敬,謹以三牲禮制、四時供品祝帛不腆之儀,祭告高祖亡靈,其時良辰既至,當爲禮拜……伏以,祖德無疆,立巍峩之廟,宗功高厚,應享合虔之誠……伏願,金爐不息千年火、玉盞長明萬年燈。”一段段祭文從徐曠口中念出,迴盪在天地之間。

當他念完祭文,退到一旁,高聲喊道:“拜祭高祖,一叩首!”

楊侗帶隊跪下,恭恭敬敬地向靈牌磕頭。

“再叩首。”

“三叩首。”

叩首完畢。

楊侗起身,恭恭敬敬的拜了拜,將三炷香插入香爐,沉聲道:“曾孫楊仁謹告慰高祖文皇帝在天之靈,仁謹沒有辜負遺願,已將大隋之毒瘤一掃而空;高祖生平夙願必將在仁謹手中實現……願高祖含笑九泉,瞑目安息,請高祖保佑我大隋與天地同壽、與日月齊輝。”

負責禮儀的徐曠長袍一揮,驚天動地的聲音響徹長空,震動天地。

“請高祖文皇帝陛下保佑我大隋與天地同壽、與日月齊輝。”

“請高祖文皇帝陛下保佑我大隋與天地同壽、與日月齊輝。”

“……”

正當楊侗等人準備拜祭文獻皇后的時候,一名士兵自長長的石階飛奔而來,躬身一禮,將一份戰報舉起頭頂,激動的大聲道:“啓稟聖上,張鎮周大將軍發來捷報:東陽大捷,二十五萬叛軍全軍覆沒。”

楊侗爲之愕然,目光看向了身後的凌敬,以爲是他刻意安排的‘節目’。

凌敬緩緩搖頭,表示事先並不知情。

楊侗這才接過戰報,打開一看,臉上頓時泛起一陣紅光,猛地回身,眼裡精光四射,縱聲大笑:“東陽信安一戰,張鎮周、房玄齡、秦瓊、左天成、徐世績等將,率領大隋雄師於大營之前與敵正面作戰,此後趁勝追擊,僅以三千八百餘名士兵的損耗,就取殲敵十三萬的輝煌戰績。我軍將士退兵不到半個時辰,山體忽然滑坡,泥石洪流淹沒敵營,敵軍只有兩萬餘人倉皇逃竄,秦瓊大將軍挾大勝之勢追擊,收復了永嘉、建安二郡,孟海公、孟義等賊死於逃亡途中…馮盎二十餘子盡皆陣亡,隻身逃回南海城。秦瓊在追擊途中,又收復了義安、龍川二郡;武部尚書裴仁基適時出兵,不費一兵一卒收復始安、熙平二郡…我大隋雄師在南方打出了我大隋雄風,何其壯哉?”

聽楊侗如此一說,高祖陵寢之前一片譁然,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誰也不信這是真的。

人人都露出了震驚的神色,心底震撼無法言喻。

一片譁然以後,又是死一般的安靜。

良久,恢復過來的楊侗振臂歡呼:“大隋威武、大隋雄師威武!”

“大隋威武、大隋雄師威武!”

喜悅之情好似滾燙沸水潑雪一般,迅速傳播開去。先是在文帝陵寢附近,續而就是山下士兵,再過一會兒,整個三畤原都在歡呼!

“大隋威武、大隋雄師威武!”

三畤原上的文武百官和數萬士兵齊聲歡呼,聲浪直達九霄,聲聞數裡之外!

此時此刻,楊侗心中萌生出了一種縱橫天下所向無敵的豪情,情不自禁的昂首長笑,“神兵如此,試問天下,誰能擋我大隋天威?”

“神兵如此,試問天下,誰能擋我大隋天威?”

“神兵如此,試問天下,誰能擋我大隋天威?”

又是一陣狂歡。

這一刻,楊侗彷彿變了一個人,從之前的孝子賢孫,變成了身具氣吞山河偉大帝王。

望着神采飛揚的楊侗,楊氏宗親人人與有榮蔫,不知不覺之間,已是淚流滿面,便是唐王楊侑也如同孩子一般,差點成了一個淚人。不過這都是激動的淚、自豪的淚、榮耀的淚……

他們的大隋王朝,本是一個強大的王朝,可僅僅傳承二世四分五裂,皇族上下人人自危、寢食不安,誰也看不到半點希望。可隨着楊侗的橫空出世,已一次站起來了。

他們相信要不了多久,大隋就會重新一統,比之前更穩固、更強盛……

————————

補昨天。

第792章:匯兵第397章:選將臺前的衝突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075章:突厥來犯第829章:鹹魚帝王的一天第362章:關隴世家的底蘊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630章:凌敬在行動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192章:武州商行第140章:選擇(求收藏推薦)第578章:事態變遷第760章:沈光解惑第785章:熱血沸騰,不殺不行第737章:啓用虎弟第952章:將星隕落(月初求票)第149章:合作(求收藏推薦)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709章:會師谷城,大戰降臨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696章:聖武三十六天罡第560章:戰前勞軍第680章:逃出生天第087章:江都風起第088章:江都之變第607章:滔天火焰,贈李淵第491章:撤兵盧氏第790章:皇后驚夢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937章:飛天神舟墜毀第691章:大唐的‘忠臣’們第637章:瓦解內部第280章:起兵伐隋第111章:野蠻戰術第894章:玄齡議設諜中諜第012章:策劃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221章:緣分第797章:大將之飭第730章:我不相信徐世績,但我相信聖上第608章:樂極生悲,全城撲火第865章:除夕夜話第620章:四塞不穩,父子密謀第349章:發威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第524章:一代梟雄之謝幕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755章:李元吉神助攻第813章:自掘墳墓第215章:坑第137章:送刀子(求收藏推薦)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415章:定位幕後元兇第311章:孝恭立功世民憂第475章:‘人鏡’消失,好事多磨第256章:擴軍四十萬(求月票全訂)第045章:李靖的震驚第347章:喪家之犬第356章:拼命作死第181章:賣牲口(求收藏推薦)第751章:邀請沈光殺李淵第592章:和親,又見和親第882章:隔牆有耳第617章:朝議定殺心第089章:絕響第170章:三光(求收藏推薦)第842章:化腐朽爲神奇(求票支持)第858章:蜀郡來訊第068章:長孫無忌第075章:突厥來犯第448章:天生二五仔第612章:初七論戰第336章:文人女人和敵人第007章:一將無能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第967章:逼蕭瑀接權力之劍第009章:戰而後定第799章:象雄軍:吐蕃突破口第976章:間諜內奸大集結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599章:李淵之利刃出鞘第413章:自殺刺殺,多事之夜第065章:傳國玉璽是什麼第376章:答士子問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744章:滅‘世’神刃終出鞘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200章:李淵七敗(求訂閱)第340章:斬其根第044章:以商補田第383章:大刀闊斧第473章:長孫無忌的重大發現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202章:控制(求月票訂閱)第015章:拐誘第903章:誰算計了誰第788章:祿東讚的豬隊友第147章:縱橫關內道(求收藏推薦)第366章:全城歡呼
第792章:匯兵第397章:選將臺前的衝突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075章:突厥來犯第829章:鹹魚帝王的一天第362章:關隴世家的底蘊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630章:凌敬在行動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192章:武州商行第140章:選擇(求收藏推薦)第578章:事態變遷第760章:沈光解惑第785章:熱血沸騰,不殺不行第737章:啓用虎弟第952章:將星隕落(月初求票)第149章:合作(求收藏推薦)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709章:會師谷城,大戰降臨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696章:聖武三十六天罡第560章:戰前勞軍第680章:逃出生天第087章:江都風起第088章:江都之變第607章:滔天火焰,贈李淵第491章:撤兵盧氏第790章:皇后驚夢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937章:飛天神舟墜毀第691章:大唐的‘忠臣’們第637章:瓦解內部第280章:起兵伐隋第111章:野蠻戰術第894章:玄齡議設諜中諜第012章:策劃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221章:緣分第797章:大將之飭第730章:我不相信徐世績,但我相信聖上第608章:樂極生悲,全城撲火第865章:除夕夜話第620章:四塞不穩,父子密謀第349章:發威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第524章:一代梟雄之謝幕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755章:李元吉神助攻第813章:自掘墳墓第215章:坑第137章:送刀子(求收藏推薦)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415章:定位幕後元兇第311章:孝恭立功世民憂第475章:‘人鏡’消失,好事多磨第256章:擴軍四十萬(求月票全訂)第045章:李靖的震驚第347章:喪家之犬第356章:拼命作死第181章:賣牲口(求收藏推薦)第751章:邀請沈光殺李淵第592章:和親,又見和親第882章:隔牆有耳第617章:朝議定殺心第089章:絕響第170章:三光(求收藏推薦)第842章:化腐朽爲神奇(求票支持)第858章:蜀郡來訊第068章:長孫無忌第075章:突厥來犯第448章:天生二五仔第612章:初七論戰第336章:文人女人和敵人第007章:一將無能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第967章:逼蕭瑀接權力之劍第009章:戰而後定第799章:象雄軍:吐蕃突破口第976章:間諜內奸大集結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599章:李淵之利刃出鞘第413章:自殺刺殺,多事之夜第065章:傳國玉璽是什麼第376章:答士子問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744章:滅‘世’神刃終出鞘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200章:李淵七敗(求訂閱)第340章:斬其根第044章:以商補田第383章:大刀闊斧第473章:長孫無忌的重大發現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202章:控制(求月票訂閱)第015章:拐誘第903章:誰算計了誰第788章:祿東讚的豬隊友第147章:縱橫關內道(求收藏推薦)第366章:全城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