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人心各異

當李唐東征失敗以後,遷都已經成了勢在必行之事,只是關隴貴族當時聯合反對,這才使李淵拖到了今天,如今的李唐王朝外有大隋這個強敵,內有北鎮軍叛亂,再無阻力的天子此時遷都,看起來十分合理。只是當這天真正到來之時,襄陽上下依舊一片譁然。諸多世家賣田的賣田,賣商鋪的賣商鋪,許多人都開始帶着金銀財寶離開襄陽,但更多人是竊喜的以低價買進,他們認爲襄陽的城市規模不亞於洛陽,且位於南來北往的戰略之地,遲早會因爲漢水、長江而興盛。

“祖父,店鋪和田宅已經賣出去一些了。”裴矩府中,裴弘正向父親稟報。

“知道了,我們也準備入蜀吧。”正在垂釣的裴矩頭望着周圍的亭臺樓閣,眉宇之間多了幾分憂愁,淡淡地問了一句:“和你買賣的人是誰?”

“韋氏。”裴弘說道:“韋氏應該是搭上韋太后這條路以後,已經決定歸順大隋了,不僅僅是他們,很多世家也選擇留下。”

裴矩嘿嘿一笑,“每到朝廷江河日下,首先尋求後路的就是世家大族。如今李唐苟延殘喘,人心思隋啊!哪怕大隋對我們世家大族並不好,可世家大族首先考慮的永遠是如何活下來,如何在新朝佔據一席之地。這些賤價買進田地、店鋪的人”

“祖父。”裴弘有些不解的問道:“隋朝固然對我們世家大族不友好,可我們難道真要與李唐共存亡不成?”

裴矩看了長孫一眼,接着說道:“天下經過這十幾年的大亂,世家大族的實力已經弱到極致,更有許多風光百餘年的關隴貴族家破族滅,所以於皇族有利的科舉制及是大勢所趨,沒有任何人能夠改變。我們裴氏榮耀了近千年,子孫後代若想靠祖宗餘蔭活着,根本無法延續下去。”

“而聖武帝雖不是開國皇帝,但實際上,他是。這樣人性格堅韌不拔,他的眼中只有江山社稷和王朝的延續,任何阻擋他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韋氏想憑那麼一點點關係與他搭上關係,繼續輝煌,簡直就是白日做夢。”裴矩冷笑道。

裴弘猶豫了一下,又問道:“祖父,就算楊侗再霸道,全只要我們不與他爲敵,總不會胡亂殺人吧?”

裴矩似笑非笑的看了長孫一眼,道:“你是想學韋氏,留在襄陽等待機會?”

“正是。”裴弘點頭道:“自從聖上給予大家自我選擇,很多世家門閥歡欣鼓舞,買田宅店鋪者都是這一類人。而我們卻跟着入蜀,難道大唐還有希望嗎?”

“唐軍士氣不振,厭戰情緒極高,聖上恨不得傾盡一切討好將士。怎麼討好?無非是錢財、土地、女人罷了。而我們若是留下,分明就是想要歸順大隋,這樣一來就能名正言順的殺我們了。”裴矩淡淡的說道:“武川衛爲何逗留不走?是留下來殺我們的。”

“他,他怎敢如此?”裴弘面色蒼白,他原以爲李淵是想結交世家大族,完全沒有想到這是一個致命的陷阱。

“各家各族的私兵已經交出去了,我們毫無抵抗之力,他想殺就殺、想滅就滅。”裴矩淡淡的說道:“也是受限於休戰協定,否則襄陽城必將付之一炬。”

“孫兒明白了。”裴弘對於祖父的分析,他一點都懷疑,因爲他的政治智慧已經到了自己無法想象的高度。

這時,裴矩又問道:“田地呢,都賣了嗎?”

“還沒。”裴弘有些尷尬的說道,當初竇氏、長孫氏等家族賤賣土地的時候,他還在譏笑,現在才知道人家早有先見之明。

“頂多只有一兩天時間了,儘快去處理吧!別人現在願意給多少,我們就賣多少。”裴矩說道:“千萬不要斤斤計較,否則什麼得不到不說,還會落得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韋氏之前答應買我們的田地,不過將價格壓得極低,孫兒這就前去拜訪韋氏。”裴弘坐不住了。

“去吧。”裴矩點頭道。

“孫兒告退。”裴弘躬身一禮,帶着房產地契匆匆前往韋府而去。

和裴矩一樣,韋氏家族也是由兒輩出面置辦家產,負責買進的,乃是韋匡伯的長子韋思言,聽說裴弘登門拜訪,便知道了對方的來意,十分熱情的接見了他,很快就以極低的價格買盡裴矩家的田宅、店鋪。

待到交割完畢,韋思言便去後院,向父親稟報道:“稟父親,裴弘先前不答應賤賣田宅、店鋪,然而不到一個時辰,態度大變,交割完畢之後,臉上更是喜色難掩。”

韋匡伯說道:“無非是去請示裴矩罷了。”

“裴矩此人詭計多端,會不會有什麼陰謀?”韋思言問道。

“能有什麼陰謀?他是不得不爲。”韋匡伯搖了搖頭,曬然一笑:“如今天下大勢已定,就算是吐蕃、南詔等等西南之國傾國之兵來助,李唐都改變不了敗亡的下場。裴矩現在除了與李唐患難與共,別無選擇。”

“這個孩兒也明白。”韋思言說道:“但是據孩兒所知,裴蘊次子裴愔就在洛陽,受封爲豐陽縣公。裴矩怎麼沒選擇了呢?”

“裴矩是裴矩、裴蘊是裴蘊,兩人完全不一樣。”韋匡伯搖頭道:“死於江都宮政變的裴蘊是大隋的忠臣,而作爲大隋王朝的繼承人,聖武帝不能不認,否則就會寒了忠臣烈士之心,裴愔之所以受封爲縣公,便是源自於此。這就跟獨孤卿雲、獨孤彥雲是一樣的道理。而裴矩在武帝時期位極人臣,結果卻當了李唐的官,聖武帝怎麼可能放過他?”

韋思言皺眉道:“但是父親,聖武帝每到一處,便會收回田地,然後重新分配,我們大肆買進,最後還不是兩手空空?”

韋匡伯笑着說道:“獨孤派承諾隋軍入境之時,捐獻九成田地財富、解散家奴,這纔得到隋朝的諒解,只不過他們謀事不密,提前暴露了出去,這才落到今天的下場。由此可見,聖武帝的底限就是孤獨派所承諾的那樣。我讓你低價買進田宅、店鋪,是想把那九成錢財變成土地。待到隋軍入境,那麼我們捐出九成土地以後,剩下的一成土地,會比現在還要多。”

“孩兒明白了。”韋思言恍然大悟。

“還剩多少錢財?”

韋思言如數家珍的說道:“府中還有糧食十萬石,銅錢二十萬貫、純銅萬斤、黃金五萬兩、白銀二十萬兩,名人字畫和奇珍沒動。要不要全部花光?”

“萬萬不行。我韋氏畢竟是傳承數百餘載大家族,關中之戰發生之時,又將財富轉到南方,有心人一查就查得出來。若是我們不剩半點財富,根本糊弄不了人。”韋匡伯想了一想,吩咐道:“這樣吧,銅錢銅錠、黃金白銀再花七成;糧食作爲犒軍之用。”

韋思言行禮道:“孩兒遵命。”

韋匡伯深深的看了長子一眼,又說道:“儘量隱密一點。”

“喏。”

第019章:王世充發威第083章:義成?義成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229章:天下驚第928章:艱難行軍第294章:向殿下報喜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677章:父子夜議第002章:炸營第611章:禦敵之力,以制敵第026章:戰後清算第584章:楊廣之心第790章:皇后驚夢第006章:烈焰焚城第553章:伏威雨夜奔義陽第061章:關隴之謀第153章:停戰(求收藏推薦)第262章:攻城第924章:智取人復縣(求票)第841章:失敗一次就十次、十次不行百次第832章:分封建國第542章:‘萬’國朝隋第620章:四塞不穩,父子密謀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第291章:親戚親,好坑第079章:牛進達發威第663章:逃出生天第625章:帝王之諾第401章:瑣事一兩件第090章:楊有一丁天下必隋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989章:大好計劃,毀於木門之下第463章:破局之策第561章:分而食之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588章:吐蕃野望第006章:烈焰焚城第825章:張網以待第388章:彰顯榮耀第104章:李淵稱帝第034章:三館一閣第256章:擴軍四十萬(求月票全訂)第921章:今朝重演平陳戰(求票)第562章:揚塵禦敵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894章:玄齡議設諜中諜第436章:有理說不清第341章:耀眼的和親公主第108章:沈光建功第026章:戰後清算第145章:各奔前程(求收藏推薦)第042章:拜主第450章:李道宗給吭了第742章:栽贓陷害第320章:戰前吉兆第962章:誘敵深入,定益北(求票)第234章:六境第427章:王世充之困惑第144章:陰差陽錯(求收藏推薦)第900章:擴大戰場第055章:六花陣克敵第598章:永除後患第581章:黎國公,好久不見第618章:韓志以權誘齊王第020章:論竇建德第978章:女王訪隋,玄奘作陪第819章:戰前分贓第473章:長孫無忌的重大發現第153章:停戰(求收藏推薦)第522章:決定第613章:李靖掛帥第180章:南部可汗(求收藏推薦)第400章:莫道帝王皆無情第636章:邴元真失權謀退第809章:絕望反擊第264章:一個不留第689章:十年自由爲賭注第007章:一將無能第622章:我決定反唐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669章:大勢浩蕩,順昌逆亡第528章:兄弟情義難再續第319章:無盟國無將可用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348章:歸師莫堵第804章:下一步戰略第695章:考生鬧事,動機不純第548章:蕭銑帶來的麻煩第270章: 壞人變老了第297章:兵臨城下第231章:人心不齊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第797章:大將之飭第423章:一年第925章:攔路虎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727章:馮盎之謀,軍前鬥陣第234章:草原之狐第768章:刺客美馬計第278章:可怕的習慣
第019章:王世充發威第083章:義成?義成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229章:天下驚第928章:艱難行軍第294章:向殿下報喜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677章:父子夜議第002章:炸營第611章:禦敵之力,以制敵第026章:戰後清算第584章:楊廣之心第790章:皇后驚夢第006章:烈焰焚城第553章:伏威雨夜奔義陽第061章:關隴之謀第153章:停戰(求收藏推薦)第262章:攻城第924章:智取人復縣(求票)第841章:失敗一次就十次、十次不行百次第832章:分封建國第542章:‘萬’國朝隋第620章:四塞不穩,父子密謀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第291章:親戚親,好坑第079章:牛進達發威第663章:逃出生天第625章:帝王之諾第401章:瑣事一兩件第090章:楊有一丁天下必隋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989章:大好計劃,毀於木門之下第463章:破局之策第561章:分而食之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588章:吐蕃野望第006章:烈焰焚城第825章:張網以待第388章:彰顯榮耀第104章:李淵稱帝第034章:三館一閣第256章:擴軍四十萬(求月票全訂)第921章:今朝重演平陳戰(求票)第562章:揚塵禦敵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894章:玄齡議設諜中諜第436章:有理說不清第341章:耀眼的和親公主第108章:沈光建功第026章:戰後清算第145章:各奔前程(求收藏推薦)第042章:拜主第450章:李道宗給吭了第742章:栽贓陷害第320章:戰前吉兆第962章:誘敵深入,定益北(求票)第234章:六境第427章:王世充之困惑第144章:陰差陽錯(求收藏推薦)第900章:擴大戰場第055章:六花陣克敵第598章:永除後患第581章:黎國公,好久不見第618章:韓志以權誘齊王第020章:論竇建德第978章:女王訪隋,玄奘作陪第819章:戰前分贓第473章:長孫無忌的重大發現第153章:停戰(求收藏推薦)第522章:決定第613章:李靖掛帥第180章:南部可汗(求收藏推薦)第400章:莫道帝王皆無情第636章:邴元真失權謀退第809章:絕望反擊第264章:一個不留第689章:十年自由爲賭注第007章:一將無能第622章:我決定反唐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669章:大勢浩蕩,順昌逆亡第528章:兄弟情義難再續第319章:無盟國無將可用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348章:歸師莫堵第804章:下一步戰略第695章:考生鬧事,動機不純第548章:蕭銑帶來的麻煩第270章: 壞人變老了第297章:兵臨城下第231章:人心不齊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第797章:大將之飭第423章:一年第925章:攔路虎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727章:馮盎之謀,軍前鬥陣第234章:草原之狐第768章:刺客美馬計第278章:可怕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