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真讓人束手無策

馮暄直接走到了桌案邊,看着桌案上的地圖。

本以爲事情會很順利,直接拿下羅州,然後大軍威逼巴州之地。

這樣一來,大唐的大軍就會分散,需要救援巴州和益州。

僚人會和吐蕃大軍聯合起來攻打益州,以絕對的兵力直接把這些大唐大軍覆滅在西南道。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沒有想到這位大唐國師一來就用了一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謀。

那位看起來是大唐國師的人,竟然是假的。

真正的大唐國師在羅州守株待兔,等到了他的五萬部下,一下子就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

僚人這些年來送苦力到中原,再加上本身還要和其他的部族產生一些衝突,所以人數本來就不多。

這一次,大唐也只不過是出兵十萬。

如果繼續拖下去,等到大唐皇帝騰出手來,僚人根本就不可能戰勝。

除非是利用西南道的地形,和大唐大軍開戰游擊戰。

可是這樣的小爭鬥,根本就不足以捍衛僚人的利益,一旦形勢對僚人不利,他們所有的謀劃也都將會是一場空。

身在桂州的寧毅之等人,也接到了馮暄的八百里加急的消息,知道了攻打羅州的計劃失敗了。

“如此一來,我們攻打巴州的計劃,豈不是要破滅了?”黃家的一位族中老者問道。

青衣中年搖頭,解釋道:“我們爲什麼要攻打巴州?”

問了一句之後,又是自己回答。

“巴州之地物資豐富,還有着不少的僚人,再加上,巴州乃是大唐重城。

拿下了巴州,對於西南道來說,也就沒有了防守之地,以後大唐想要再拿下巴州,就需要消耗更大的兵力。

我們只要是能夠把守住重要關口,再加上其他番邦侵擾大唐邊境,必然可以拖住整個大唐。”

其他人這才完全明白了青衣中年的謀劃。

“所以,你的意思是,攻打巴州和攻打羅州都是一樣?”寧毅之問道。

青衣中年點點頭,指着地圖說道:“羅州乃是進入巴州的重要關口,現在有那位大唐國師鎮守。

而益州是大唐的李績還有李道宗等人,這就和我們開始佔領羅州,攻打巴州是一樣的。

而且,那位國師果然如我們所想,直接支援羅州,這和支援巴州一樣。

既然如此,我們後續的計劃,也就能夠提前實施了。”

寧毅之聽完,微微捋了捋自己的鬍鬚,然後開始提筆寫字,最後蓋上自己的印章。

“把這封書信交給寧桓,這一封交給寧琅……。”寧毅之一連寫了幾封書信。

最後看向了青衣中年,問道:“你們的人,是不是也應該出動了?”

青衣中年平靜道:“放心,既然國師一經出現在羅州,我們自然會完成我們的目的。”

……

對於江楓吩咐直接攻打益州的命令,李績和李道宗也覺得可以開始行動了。

以兩次的試探,對方似乎有一些謀劃,但是並不清楚到底是什麼謀劃。

如果真的要是拖到對方謀劃成功了,那就得不償失。

本來就是要平叛,不能來了之後只是觀望,主動出擊或許才能夠打開局面。

李道宗、李績、程咬金三位大將軍,親率大軍十三萬攻打駐紮在眉州的僚人大軍。

而江楓這裡,已經遇到了真正的僚人主力攻打羅州。

這一次乃是馮暄親自帶領大軍。

只是,江楓並沒有在大軍之中見到馮暄,對方似乎並未在軍中。

如此一來,穿雲箭也就失去了目標。

“嗚嗚……!”

戰爭的號角被吹響了。

僚人看起來也是成建制的士兵,大多數都有着鎧甲,還有着兵器。

如果不是有中原之地的大勢力支援,他們必然不會有如此工藝,造不出這麼的鎧甲來。

江楓坐鎮在城牆的主牆,眼看着那些僚人搭着梯子,想要攻上城牆。

然而,上面的滾火油、石頭,讓這些僚人一時間沒能攻上城牆。

而雙方的弓弩手,也是連連發射。

雙方都是三段射,第一隊射完了、第二隊跟上,也就造成這天上的箭羽不斷。

這樣的戰爭持續了四個小時。

僚人見到久攻不下,也到了晌午時間,士兵們也是疲憊不堪,只好鳴金收兵。

然而,在通往巴州的另外一條關口,僚人的兩萬大軍奔襲而來。

他們似乎早已經到了巴州地界,只是隱藏在了山林之中,未被人發現。

西南道的幾座都城,都面臨着僚人的某亂,一時間,戰火燃燒至整個西南道。

等到了下午,僚人再一次發起了攻擊

這一次,他們的攻城力度比上午的還要猛烈,簡直是不要命,其中竟然混着一些死士。

江楓親眼見到一個人攻上了城牆,身中兩處重創,還能揮舞兵器,殺死了兩個唐兵。

而就在這短短的時間,竟然佔據了城牆一角,後方的僚人快速上了城牆。

只不過,一位身穿白袍的小將,手持方天畫戟,直接劈死了上了城牆的兩個僚人,然後鎮住了攻勢。

而江楓還是沒有在下面的敵軍之中,找到他想要的人。

使用穿雲箭,自然是要標記這個人的名字,同時還要有距離,百里內可以取命。

這已經是穿雲箭最大的射程了。

看來對方已經知道他在這裡,所以並沒有親自上戰場,擔心自己被射死了。

源源不斷地有人在這一場戰爭之中死去,也有源源不斷地士兵補上。

這一場守城之戰,過了五個小時才結束。

僚人的傷亡最大,城牆下,簡直是一地的屍體,而唐兵的損失也比較大。

守城將士們一共六萬人,如今一天時間,已經死了六千餘人,還有重傷以及輕傷七千多。

江楓親自去了傷兵營,看望了這些手上的將士們。

安排了火頭營,給所有的將士們做了一頓大餐,算是犒勞一下。

畢竟這幾天,可能都要面臨僚人的無休止的攻城。

等到了夜半,收到了來自於其他關口以及益州的戰報,僚人竟然分兵攻城。

已經收到的戰報,差不多有着五份,也就是五個都城都受到了僚人的攻打。

而益州之戰爭最爲慘烈,僚人不敵,退出了眉州。

但是大唐損失也比較慘重,蘇定方、裴行儉受了輕傷,大唐損失了差不多三萬的將士們。

這在攻打吐蕃和高麗的時候,都沒有出現過。

而且,戰場之上,出現了死士,蘇定方和裴行儉之所以受傷,就是因爲有着死士的存在。

這些人完全就不要命,甚至是想要以命換命。

而益州之戰結束,裴行儉就去支援巴州外的南川關,僚人要從這裡攻進巴州之地。

如果不救援,到時候僚人打開缺口,直接從中間切斷巴州和羅州的官道,羅州也就成了一座孤城。

“王玄策,你帶着令牌和書信去巴州,找到巴州都督,帶領兩萬左侯衛。

到時候,你可觀察戰機,尋找機會,怎麼打,你自己可自行決策。”

王玄策立即上前抱拳說道:“遵命!”

第三百八十七章 旁敲側擊第四百八十四章 讓謠言先飛一會兒第五十一章 揚國威,徵突厥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陵山智激阿史那第三百六十七章 貌傳長安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第五百二十五章 吳乞買欲還二聖第兩百二十二章 吃草第一百二十六章 努力的王玄策第四百七十章 武后時期的萬國來朝第五百八十五章 崇禎啊,你那朝堂全是奸臣第兩百三十五章 撲朔第四百五十七章 四聖現世,坐而論道第五十三章 一箭定陰山第六十四章 溫馨一片的國師府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株終於待到了兔第三百零三章 仙島之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江上仙的三板斧第兩百四十六章 君臣之情第兩百三十五章 撲朔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航海時代第五百三十三章 嶽鵬舉大殺四方第兩百八十五章 心術第六十三章 因果循環,遲來的正義第三百七十一章 啓用薛仁貴第六百零九章 鄭芝龍、我鄭家崛起的機會來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太史令的遺言第一百四十二章 臨危受命第四百五十七章 四聖現世,坐而論道第四百零九章 少將軍威武!第兩百七十章 攻伐第七十七章 技術是發家致富的關鍵第四十九章 推動大唐商業的發展第五百三十八章 趙官家要做好帝王第四百九十三章 錦州之地第四百二十二章 江楓被誇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演技在線的武后第五百八十三章 那一年,萬歲爺御駕親征第六百五十一章 教育學、這是一個很深的學問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商第一百二十九章 學說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鳳附身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明一暗第三百二十四章 盛世大唐(貞觀卷完)第兩百一十六章 圍城第兩百三十一章 探索第五百七十四章 蒙古王順勢崛起第三百零二章 江家才女第十章 千古一帝不香了第三百零四章 江軒的火車第四百一十四章 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各自的應對第五百零四章 大宋要靈氣復甦了嗎?第二十九章 拜仙台上金光閃閃第兩百二十三章 軍餉第六百四十五章 錦囊計、大明的皇家銀行第兩百四十四章 軍餉找到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選駙馬第五百七十四章 蒙古王順勢崛起第五百五十二章 監察部正名之時第四百三十七章 李治東巡,武后失勢第五百八十二章 那一年,仙人丟了幾顆雷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學府,大明的教育基石第七十六章 國策的圓滿完成第三百五十三章 讓百官眼熱的土豆第四百三十六章 烽火狼煙,十面埋伏第四百四十二章 都是明白人第兩百三十章 迷霧第兩百零五章 最南第三百四十一章 離開海島第兩百九十七章 宇文士及的結局第八十九章 當局者迷第兩百八十七章 設局第一百零九章 四面埋伏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唐時代週刊的作用第兩百一十三章 宮亂第一百零四章 告別第七章 一不小心泄露了天機第三十九章 國師大才啊!第兩百九十八章 李世民的老父心第四百零六章 片甲不留第三百八十三章 此詩,還行第一百八十六章 刺王第三百六十章 對火鍋情有獨鍾的李治第七章 一不小心泄露了天機第四百三十四章 捲土重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不平坦的回長安之路第五百八十三章 那一年,萬歲爺御駕親征第三百七十六章 白玉京的客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趙官家要做好帝王第三百五十三章 讓百官眼熱的土豆第兩百一十章 大力第六百七十三章 霸主路、大明的無敵大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楊帆,遠航第九十九章 落花有意,流水有情第六百一十七章 加商稅、改造大明的三步走第四百三十章 陶朱之能第八章 好的壞的名聲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大帥心憂天下第三十三章 李世民的帝王權術
第三百八十七章 旁敲側擊第四百八十四章 讓謠言先飛一會兒第五十一章 揚國威,徵突厥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陵山智激阿史那第三百六十七章 貌傳長安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第五百二十五章 吳乞買欲還二聖第兩百二十二章 吃草第一百二十六章 努力的王玄策第四百七十章 武后時期的萬國來朝第五百八十五章 崇禎啊,你那朝堂全是奸臣第兩百三十五章 撲朔第四百五十七章 四聖現世,坐而論道第五十三章 一箭定陰山第六十四章 溫馨一片的國師府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株終於待到了兔第三百零三章 仙島之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江上仙的三板斧第兩百四十六章 君臣之情第兩百三十五章 撲朔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航海時代第五百三十三章 嶽鵬舉大殺四方第兩百八十五章 心術第六十三章 因果循環,遲來的正義第三百七十一章 啓用薛仁貴第六百零九章 鄭芝龍、我鄭家崛起的機會來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太史令的遺言第一百四十二章 臨危受命第四百五十七章 四聖現世,坐而論道第四百零九章 少將軍威武!第兩百七十章 攻伐第七十七章 技術是發家致富的關鍵第四十九章 推動大唐商業的發展第五百三十八章 趙官家要做好帝王第四百九十三章 錦州之地第四百二十二章 江楓被誇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演技在線的武后第五百八十三章 那一年,萬歲爺御駕親征第六百五十一章 教育學、這是一個很深的學問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商第一百二十九章 學說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鳳附身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明一暗第三百二十四章 盛世大唐(貞觀卷完)第兩百一十六章 圍城第兩百三十一章 探索第五百七十四章 蒙古王順勢崛起第三百零二章 江家才女第十章 千古一帝不香了第三百零四章 江軒的火車第四百一十四章 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各自的應對第五百零四章 大宋要靈氣復甦了嗎?第二十九章 拜仙台上金光閃閃第兩百二十三章 軍餉第六百四十五章 錦囊計、大明的皇家銀行第兩百四十四章 軍餉找到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選駙馬第五百七十四章 蒙古王順勢崛起第五百五十二章 監察部正名之時第四百三十七章 李治東巡,武后失勢第五百八十二章 那一年,仙人丟了幾顆雷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學府,大明的教育基石第七十六章 國策的圓滿完成第三百五十三章 讓百官眼熱的土豆第四百三十六章 烽火狼煙,十面埋伏第四百四十二章 都是明白人第兩百三十章 迷霧第兩百零五章 最南第三百四十一章 離開海島第兩百九十七章 宇文士及的結局第八十九章 當局者迷第兩百八十七章 設局第一百零九章 四面埋伏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唐時代週刊的作用第兩百一十三章 宮亂第一百零四章 告別第七章 一不小心泄露了天機第三十九章 國師大才啊!第兩百九十八章 李世民的老父心第四百零六章 片甲不留第三百八十三章 此詩,還行第一百八十六章 刺王第三百六十章 對火鍋情有獨鍾的李治第七章 一不小心泄露了天機第四百三十四章 捲土重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不平坦的回長安之路第五百八十三章 那一年,萬歲爺御駕親征第三百七十六章 白玉京的客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趙官家要做好帝王第三百五十三章 讓百官眼熱的土豆第兩百一十章 大力第六百七十三章 霸主路、大明的無敵大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楊帆,遠航第九十九章 落花有意,流水有情第六百一十七章 加商稅、改造大明的三步走第四百三十章 陶朱之能第八章 好的壞的名聲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大帥心憂天下第三十三章 李世民的帝王權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