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啓用薛仁貴

眼看着裴行儉那張老臉上面,出現了一些誠意。

武后心中也非常高興。

這一次算是收穫非常大,也幸虧去問了大郎,不然,她可想不到,以此理由拒絕和親。

頂多可能就是讓太平公主再一次出家成爲女道士,來拒絕吐蕃的和親請求。

只是如此一來,就太小家子氣了。

不僅僅會讓吐蕃心生怨氣,當真要是引起了戰火,那她就可能被指責了。

關鍵是,還可能讓武將們對她有一些間隙。

而現在這一手,不僅僅肯定了武將們鎮守邊關的功勞,還助長了大唐之威嚴。

如果吐蕃真的再一次入侵大唐,那就證明他們的確是狼子野心,以和親爲藉口,爲的就是想要入侵大唐之邊關。

不僅如此。

武后還想到了一個拉攏更多大唐武將的機會,那就是啓用薛仁貴。

“吐蕃之狼子野心世人皆知,如若大唐這一次拒絕了和親,這安西之地必然不會太過安穩。

諸公可有何建言?”

武后在有了裴行儉站出來支持她之後,更是信心百倍。

而朝堂之上的官員都知道,和親的事情算是就此打住,不僅不會和親,大唐可能還要和吐蕃開戰。

戶部尚書崔知悌再一次站出來,躬身說道:“娘娘,如今大唐才結束邊關之紛爭,如若再一次和吐蕃開戰,對大唐之安定必有影響。

還請娘娘三思。”

裴行儉本想要舉薦幾人,但是心下再一想。

天后娘娘今日之手段,必然還有這後手。

只是……不知會是誰人前往安西之地鎮壓吐蕃,以護衛大唐邊關之安寧了。

如若是一個庸才。

又如何能夠守護大唐之邊關?

自己屆時,怕是又要站出來反對天后娘娘呢!

裴行儉歷經兩朝,不僅縱橫沙場,更是與朝堂之上起起伏伏,早已經也是一隻老狐狸了。

“崔卿的意思是,大唐還是要和親?還是要以一個女子來換取不過短暫的和睦,等到吐蕃真正壯大起來,等到大唐無力西顧的時候,任由吐蕃入侵安西,肆意燒殺搶掠、殺害逼迫大唐之子民乎?”

武后沉聲問道,言語之間的犀利,讓百官都倒吸一口涼氣。

崔知悌更是顫顫巍巍起來,真要是背上了這個鍋,一輩子都洗不清了。

“臣,不是此意!”

武后質問道:“那又是何意?”

“陛下、娘娘,這戶部每年都會分出錢財和糧食等,支援邊關之將士們。

再加上兩年前,大唐和吐蕃之戰,消耗不小,而去年齊州等地大旱,無什麼收成,戶部又是賑災又是支援邊關。

如今,已經是有一些力不從心呀。”崔知悌苦訴道。

其他幾位官員,也都是連忙站出來,爲崔知悌辯解了一下。

不是他們不願意支持大唐開戰,而是戰爭一旦開啓,那就不可能停下來。

而戰爭需要物資、需要糧食、需要將士們、需要武器等等,這些,都會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以大唐現在的國庫,的確是有一些吃撐不起來。

然而武后豈能沒有支持者,不一會兒,就有了幾個大臣站出來,羅列了今年大唐國庫之收成。

最起碼,是能夠支撐起大唐抵禦吐蕃。

武后微眯着眼睛,看了看戶部尚書崔知悌,然後扭頭對李治問道:“陛下,可還記得永徽五年的萬年宮?”

李治聽了武后的話,就想起來當年的那一場洪水,如果不是薛仁貴拼死相救,他已經登天了。

“天后何意?”

下面的一些大臣,聽到武后對李治的詢問,愣神一下之後就想起來了。

當年這件事情,不少大臣都心生羨慕。

如果他們當年有那個勇氣,現在怕是已經位極人臣了。

而裴行儉則是擡頭看着天后娘娘,心中開始疑惑起來,天后這一手。

何意?

只聽到武后說道:“陛下巡幸萬年宮,誰知遇大水,在危機之時,有一大臣冒死示警。

想來,諸公也知道這位對陛下、對大唐忠心耿耿的臣子,乃是何人吧?”

站在下面的一些官員,那是神色各異。

他們自然知道這位大臣是誰,他和裴行儉一樣,乃是兩朝元老。

其身份和功勞以及聲望更是比裴行儉還要高,已經蓋過了他們所有人。

而此人之所以被貶,完全就是他們很多人聯手所爲。

而如今,天后娘娘竟然想要再一次啓用此人!

李治聽到武后的話之後,也是想到了薛仁貴這些年來,對大唐、以及對他這位帝王的忠心。

一時間,竟然有一些感懷起來。

“如若不是天后提起,朕,怕是快要忘記了這位忠心耿耿的薛卿,忘記了大唐還有一位能征善戰,忘記了朕還有一位衛青、霍去病之流的大將軍。”

李治直接伸手拉着武后的手,欣慰地說道:“天后臨朝,心繫大唐江山社稷,朕,心也無憂矣。”

武后則是安慰着李治,並且建議李治啓用薛仁貴,以解決安西之隱患。

李治自是不必說,昏庸了這些年,要不是武后想要拉攏武將,掌握兵權。

怕是到死纔會想起來,大唐還有這樣一位肱股之臣。

“來人,擬旨!”

一些心有想法的大臣,想要出來阻攔。

但是看到李治那興致勃勃的神色,再見到天后娘娘那不怒自威的氣質。

一時間,每人敢站出來,阻止李治啓用薛仁貴。

因爲,站在他們面前的,可不僅僅是二聖,還有旁邊兵部的武將們。

況且,這朝堂之上本來就是起起落落,薛仁貴就算是被啓用,到時候也能被拉下去。

兵部那邊,兵部尚書岑長倩緊了緊雙手。

還有一些武將,則是激動起來,二聖啓用薛仁貴,就說明對吐蕃已經宣佈開戰了。

到時候,也就又有了仗打。

他們想要升官發財,也就只有上戰場獲取軍功這條路。

開戰對於他們而言,那就是升官升爵位的機會。

解決了吐蕃和親之事。

武后的聲望再一次提升,不僅給大唐助長了威風,被北門學士大肆稱讚。

更是獲得了一些武將們的心。

第一百七十章 世襲罔制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清理,年齡大就該主動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郎,你怎麼看?第一百五十四章 國師霸王附體,扭轉戰局第三十六章 唉,又裝了一個比第三百八十六章 詩魁與釣魚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局第五百八十四章 那一年,萬歲爺大殺四方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自成、錯的不是我們第一百九十章 分利第兩百一十五章 疑點第六百五十三章 李定國,大明最後的英雄第三百八十七章 旁敲側擊第一百七十四章 晉陽公主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爲天人李治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二求長生之心不死第五百六十三章 李世輔建言良臣第兩百五十二章 海上絲綢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厥蠻夷,可惡至極第四百六十章 新帝上任的各種不適第兩百三十五章 撲朔第一百三十七章 謀萬世的國師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邦分麗第三百四十二章 胸有成竹狄仁傑第三百七十六章 白玉京的客人第四百八十章 你可與某同坐第兩百七十一章 殺盜第三百四十五章 武后的城府有多深第兩百二十二章 吃草第一百三十四章 古往今來之少有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九晚五第五百章 改國號,神龍第三百零九章 元老功臣第五百一十七章 韓世忠火燒連營第四百一十五章 被迫開始營生第六百七十二章 霸主路,大明稱霸大陸之戰第一百七十章 世襲罔制第四百五十章 母后,我懷孕了第兩百零一章 征途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唐的糧倉第九十一章 主動的鄭麗琬第兩百三十九章 宮心第一百五十章 所爲的戰爭都有目的第兩百章 合作第四百五十一章 武后出手第一百一十一章 火牛陣的翻版第三百九十二章 薛仁貴一進白玉京第六百四十六章 顧炎武、一寸光陰一寸金第五百二十一章 杜叛臣身死溫州城第一百零五章 我犯了男人都會犯的錯第三百六十九章 背鍋的太子第兩百二十九章 侯君集的心思第三百二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六百四十章 三種意、看山看水看人乎第兩百四十七章 畫功第四章 長安亂象、葡萄美酒第一百六十四章 貞觀十年的大災第五十章 皇家水軍第五百一十一章 韓世忠要一戰成名第四百四十章 此子不可留第五百五十二章 監察部正名之時第一百零一章 是誰犯了死罪?第六百七十九章 范文程,人老了,不中用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腳下的大陸第兩百七十一章 殺盜第五百七十三章 紹興年天下大變第兩百四十九章 授人以漁第五百七十四章 蒙古王順勢崛起第五百二十一章 杜叛臣身死溫州城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瞞身份第三十三章 李世民的帝王權術第六百二十四章 範景文、這個任務臣接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霸主路,大明稱霸大陸之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長安街上的白玉京第一百六十四章 貞觀十年的大災第四百零五章 男兒帶吳鉤第五十九章 任重而道遠的教育第四百二十五章 來自大唐的福報第六百零六章 洪承疇、我的仙緣在哪裡第兩百四十四章 軍餉找到了第一百零六章 婚禮和戰爭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鳳附身第五百五十九章 江上仙火燒報刊第四百三十四章 捲土重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九晚五第四百五十七章 四聖現世,坐而論道第三百二十四章 盛世大唐(貞觀卷完)第五百六十六章 江上仙臨朝言制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穫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玄策游擊戰場,青衣之謀第四百七十九章 武后缺錢第三百一十九章 好戲即將上演第四百六十五章 白袍救駕第八十二章 最高明的計策第一百九十三章 漁翁第兩百九十四章 國士無雙第一百二十章 盛世該有的樣子第六十一章 壞人必須受到懲罰第一百一十四章 孤軍深入第三百零五章 永徽年的大唐
第一百七十章 世襲罔制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清理,年齡大就該主動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郎,你怎麼看?第一百五十四章 國師霸王附體,扭轉戰局第三十六章 唉,又裝了一個比第三百八十六章 詩魁與釣魚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局第五百八十四章 那一年,萬歲爺大殺四方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自成、錯的不是我們第一百九十章 分利第兩百一十五章 疑點第六百五十三章 李定國,大明最後的英雄第三百八十七章 旁敲側擊第一百七十四章 晉陽公主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爲天人李治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二求長生之心不死第五百六十三章 李世輔建言良臣第兩百五十二章 海上絲綢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厥蠻夷,可惡至極第四百六十章 新帝上任的各種不適第兩百三十五章 撲朔第一百三十七章 謀萬世的國師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邦分麗第三百四十二章 胸有成竹狄仁傑第三百七十六章 白玉京的客人第四百八十章 你可與某同坐第兩百七十一章 殺盜第三百四十五章 武后的城府有多深第兩百二十二章 吃草第一百三十四章 古往今來之少有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九晚五第五百章 改國號,神龍第三百零九章 元老功臣第五百一十七章 韓世忠火燒連營第四百一十五章 被迫開始營生第六百七十二章 霸主路,大明稱霸大陸之戰第一百七十章 世襲罔制第四百五十章 母后,我懷孕了第兩百零一章 征途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唐的糧倉第九十一章 主動的鄭麗琬第兩百三十九章 宮心第一百五十章 所爲的戰爭都有目的第兩百章 合作第四百五十一章 武后出手第一百一十一章 火牛陣的翻版第三百九十二章 薛仁貴一進白玉京第六百四十六章 顧炎武、一寸光陰一寸金第五百二十一章 杜叛臣身死溫州城第一百零五章 我犯了男人都會犯的錯第三百六十九章 背鍋的太子第兩百二十九章 侯君集的心思第三百二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六百四十章 三種意、看山看水看人乎第兩百四十七章 畫功第四章 長安亂象、葡萄美酒第一百六十四章 貞觀十年的大災第五十章 皇家水軍第五百一十一章 韓世忠要一戰成名第四百四十章 此子不可留第五百五十二章 監察部正名之時第一百零一章 是誰犯了死罪?第六百七十九章 范文程,人老了,不中用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腳下的大陸第兩百七十一章 殺盜第五百七十三章 紹興年天下大變第兩百四十九章 授人以漁第五百七十四章 蒙古王順勢崛起第五百二十一章 杜叛臣身死溫州城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瞞身份第三十三章 李世民的帝王權術第六百二十四章 範景文、這個任務臣接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霸主路,大明稱霸大陸之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長安街上的白玉京第一百六十四章 貞觀十年的大災第四百零五章 男兒帶吳鉤第五十九章 任重而道遠的教育第四百二十五章 來自大唐的福報第六百零六章 洪承疇、我的仙緣在哪裡第兩百四十四章 軍餉找到了第一百零六章 婚禮和戰爭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鳳附身第五百五十九章 江上仙火燒報刊第四百三十四章 捲土重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九晚五第四百五十七章 四聖現世,坐而論道第三百二十四章 盛世大唐(貞觀卷完)第五百六十六章 江上仙臨朝言制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穫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玄策游擊戰場,青衣之謀第四百七十九章 武后缺錢第三百一十九章 好戲即將上演第四百六十五章 白袍救駕第八十二章 最高明的計策第一百九十三章 漁翁第兩百九十四章 國士無雙第一百二十章 盛世該有的樣子第六十一章 壞人必須受到懲罰第一百一十四章 孤軍深入第三百零五章 永徽年的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