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顧炎武、一寸光陰一寸金

對於現在的崇禎皇帝而言,只要是利國利民的工程。

而且實施起來並不是很難,他都會堅持下去。

並且強烈地想要把這件事情做成功,而不是拖延下去,又或者是放着這麼好的機會不用。

“對於現有的錢莊,朕不會去動他們,但是這些個錢莊的所作所爲已經算得上是違法犯罪的事情了。”

崇禎皇帝的話,讓這些大臣有一些意外。

萬歲爺到底想要做什麼?

“朕想要以國庫還有自己的錢財來在各地建造錢莊,直接歸屬於戶部管理,到時候也可以放子錢,不過利息比之其他的錢莊要低,並且,還要有一個同意的規章制度。

這是國師給朕提出來的建言,你們可以在這裡看一看,但是不得宣揚出去。”

崇禎皇帝選擇了攤牌。

他還要依靠這些大臣來做成皇家銀行,自然不可能讓他們什麼都不知道。

韓癀第一個上前接過了奏章。

用了半個小時的時間,纔看完了,從最開始到最後,越看越發覺得仙人手段,當真是恐怖如斯。

一個小小的錢莊卻有那麼的作用!

爲何以前從未有人想到了這一點?

如果能夠真的建立起來這樣統一管理,並且由官府牽頭的錢莊,大明勢必會解決很多以前難以解決的問題。

“萬歲爺,臣以爲,此法乃是利國利民之法,應當可行,但是卻也不能操之過急。”

韓癀等待其他大臣看完了之後,這心中也有了一番謀劃。

國師的建言的確非常好,如果按照國師所言,也的確可行,從縣、州、行省到紫禁城的朝堂,這種自下而上的銀行,就能夠帶來很大的便利。

最起碼,朝廷可以直接掌控天下一部分錢財,那些個富商以及其他人存入銀行的錢財,可以用來借貸出去,還能夠用來給朝廷以備不時之需。

關鍵是,這種方法可以減少朝廷的很多壓力。

比如有一些地方出現了災情。

朝廷可以第一時間讓地方上的銀行把錢收集起來,統一購買糧食。

又或者是按照建言上面的方法,來處理很多很多政務。

算得上是一本萬利的事情。

韓癀自然會站出來支持。

其他的大臣,心思卻複雜了一些。

畢竟他們也是有家有室的人,同時家族也會牽連一些產業,也要養家餬口。

一旦這個皇家銀行建立起來了。

大明的錢財就真的要掌握在皇家銀行的手中,他們一方面想要促成這件事情。

可是卻又擔心,這樣的改革會給自己帶來一些麻煩和罵名。

到時候真要是刺激地那些個子錢家還有那些世家大族都站起來反抗,大明也就要亂了啊!

“萬歲爺,臣以爲,此事應當從長計議。”孫承宗站出來說道。

“大明現在還並不太穩定,叛軍在雲貴之地很有可能會捲土重來,而剛剛穩定了一年之久的大明,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

自從國師降臨之後,先是廢除了東廠和錦衣衛,後來又是大肆整治貪、官、污、吏,還改變了科舉制度。

連番求變之下,大明的官制還有大明的百姓,以及其他的人,都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影響。

如今正是安定人心之時,而不是一味兒地求變。”

孫承宗說的也不無道理。

而江楓在建言上面也寫了,能做就直接出手,不能做,那就等待時機。

崇禎皇帝卻強硬道:“大明內憂外患,如果不求變,難道就任由那些個叛軍攻城略地,帶着大明的百姓來毀掉大明,然後好讓北方的韃奴成功入侵中原?

到時候,我們都會變成千古罪人。

不是朕心急,而是大明已經等不及了,如今如此利國利民的政策擺在眼前,難道就這樣放任不管?”

韓癀則是連忙勸慰道:“萬歲爺,不是不管,而是我們現在已經沒有了人手。

這建立銀行之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需要一個有能力之人來擔任此職。

可是,現在並沒有合適之人。”

戶部尚書薛國觀連忙上前施禮,然後說着戶部現在的任務,要處理每一行省的稅務以及餉銀等等,還要幫助御史臺清查地方的一些官員。

根本就沒有人手來建立皇家銀行,而且,也沒有合適的人才能夠擔此大任。

崇禎皇帝也明白,現在的他就是缺少能夠獨當一面的大臣,並且還能夠忠心耿耿。

皇家銀行事關重大,這可是要把很多很多錢財交出去,讓這個人來建立皇家銀行,很有可能還要面對其他子錢家還有一些錢莊的打壓。

既然不想直接撤掉那些錢莊,需要從新建立皇家錢莊,那就必定要面對這些。

“此事先放在這裡,你們可以舉薦一些大才,這個皇家銀行是必定要建立起來的。”

崇禎皇帝的態度非常強硬,卻也稍微讓了一步。

他也明白,現在沒有合適的人來做這件事情。

等到約定的時間到了。

他打開了第二封錦囊,這才龍顏大悅。

“不愧是仙人,如此手段,讓朕佩服不已啊!”崇禎皇帝立即下旨,安排人去了京師的驛館,帶着一位大才來到了御書房。

跟着江楓一起見識到了秦老將軍的風采之後,顧炎武就開始北上。

他要用自己的才學來報效國家,同時,也要用這一次的機會來磨鍊自己。

用江楓的話來說,就是一寸光陰一寸金。

他現在已經二十歲了。

如果繼續走下去,或許能夠見識到更多,但是時不我待,大明是需要他們這樣的人才的時候。

繼續走下去,他將會浪費大好的時光。

所以也就直接轉道北上,來到了京師,準備秋闈,進入官府爲官。

卻不想,來到了京師十幾天,就被內侍給找到了。

在見到崇禎皇帝的時候,顧炎武就想到了那個白衣如雪的江楓。

心中更加肯定了那個猜想。

“沒有想到,顧某此生還能夠和仙人一起遊歷天下!”顧炎武在心中感慨了一聲。

聽到崇禎皇帝談及子錢家和錢莊,他便想到了當初在酒樓上,江楓指着錢莊問他的話。

第十八章 動起來,建造帆船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變化、崇禎皇帝的新煩惱第四百一十八章 武后的頂級謀士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商第兩百九十七章 宇文士及的結局第兩百四十七章 畫功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九晚五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國師、我的進度條還差一步第十五章 以史爲鑑、可知興衰第三百四十二章 胸有成竹狄仁傑第兩百二十三章 軍餉第兩百三十七章 聖僧第兩百六十一章 水土流失第五百三十九章 江上仙出手言治政第五百二十五章 吳乞買欲還二聖第六百四十一章 秦良玉,大明的第一女英雄第七十八章 人心思異第六十三章 因果循環,遲來的正義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大帥盡職盡責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航海時代第五十九章 任重而道遠的教育第四百五十三章 太平公主招駙馬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國師、何以中興大明第六百三十章 李自成、我的大都在哪裡第兩百八十章 錢莊第一百一十章 聰明的敵人第六百六十三章 秘書監,只對帝王負責的機構第四百零八章 老子要上戰場殺敵第五百六十四章 趙官家抽打良臣第三百章 李恪的智慧第兩百七十九章 熬煮硝石第四章 長安亂象、葡萄美酒第一百六十一章 謀一國和謀萬世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邦分麗第四百六十一章 最適合的那個人第五百零八章 再斬奸臣第四百一十章 恆州大捷第五百九十三章 萬歲爺、愛上了抄家第三百四十二章 胸有成竹狄仁傑第三十五章 練兵備戰、休養生息第九十四章 江楓的懷柔手段第一百章 陰謀還是詭計第四百五十七章 四聖現世,坐而論道第一百二十二章 茲本的萌芽第五百四十章 粘罕的遠見卓識第一百二十一章 欠下的債第四百九十六章 不可避免的話題第四百二十三章 裴行儉的心結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史臺、查完錦衣查國丈第兩百六十七章 迷惘第四百四十四章 得寸進尺第兩百九十八章 李世民的老父心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之絕,獨佔其二第三十八章 皇帝和大臣都來蹭飯第五百六十三章 李世輔建言良臣第兩百七十八章 四王爭霸第五百二十六章 趙官家聊表孝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分配原則第三百六十三章 關於皇太子李賢的謠言第四百四十六章 變天之前第三百二十八章 武后的小心思第三十六章 唉,又裝了一個比第六百五十四章 盧象升、大明的帥才第六百三十九章 顧炎武、我要成爲國師的知己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國師、散仙丹的老好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吳乞買舉國一戰第六百二十五章 明週刊、如何正確引導民意第五百一十七章 韓世忠火燒連營第五百七十三章 紹興年天下大變第一百五十五章 國師戰場顯威,大殺四方第一百六十九章 楊帆,遠航第九十六章 拳頭大就是硬道理第六十五章 李二陛下的姜尚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脈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下無賊第兩百三十五章 撲朔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厥蠻夷,可惡至極第兩百四十九章 授人以漁第兩百五十九章 識人第五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一場史詩戰爭第四十二章 皇帝和世家的第一次較量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宗羲,我總覺得你在挖坑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武后的犒勞第五百二十五章 吳乞買欲還二聖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上仙出手保臨安第六百五十三章 李定國,大明最後的英雄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學府,大明的教育基石第兩百九十四章 國士無雙第三百零九章 元老功臣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宋朝欣欣向榮第九十二章 大唐學宮,玉山書院第一百八十三章 借兵第四百六十章 新帝上任的各種不適第八十五章 送上門來的肥羊第六百零二章 萬歲爺,你快回來吧!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學府,大明的教育基石第五百二十四章 趙官家哭求仙丹
第十八章 動起來,建造帆船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變化、崇禎皇帝的新煩惱第四百一十八章 武后的頂級謀士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商第兩百九十七章 宇文士及的結局第兩百四十七章 畫功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九晚五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國師、我的進度條還差一步第十五章 以史爲鑑、可知興衰第三百四十二章 胸有成竹狄仁傑第兩百二十三章 軍餉第兩百三十七章 聖僧第兩百六十一章 水土流失第五百三十九章 江上仙出手言治政第五百二十五章 吳乞買欲還二聖第六百四十一章 秦良玉,大明的第一女英雄第七十八章 人心思異第六十三章 因果循環,遲來的正義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大帥盡職盡責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航海時代第五十九章 任重而道遠的教育第四百五十三章 太平公主招駙馬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國師、何以中興大明第六百三十章 李自成、我的大都在哪裡第兩百八十章 錢莊第一百一十章 聰明的敵人第六百六十三章 秘書監,只對帝王負責的機構第四百零八章 老子要上戰場殺敵第五百六十四章 趙官家抽打良臣第三百章 李恪的智慧第兩百七十九章 熬煮硝石第四章 長安亂象、葡萄美酒第一百六十一章 謀一國和謀萬世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邦分麗第四百六十一章 最適合的那個人第五百零八章 再斬奸臣第四百一十章 恆州大捷第五百九十三章 萬歲爺、愛上了抄家第三百四十二章 胸有成竹狄仁傑第三十五章 練兵備戰、休養生息第九十四章 江楓的懷柔手段第一百章 陰謀還是詭計第四百五十七章 四聖現世,坐而論道第一百二十二章 茲本的萌芽第五百四十章 粘罕的遠見卓識第一百二十一章 欠下的債第四百九十六章 不可避免的話題第四百二十三章 裴行儉的心結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史臺、查完錦衣查國丈第兩百六十七章 迷惘第四百四十四章 得寸進尺第兩百九十八章 李世民的老父心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之絕,獨佔其二第三十八章 皇帝和大臣都來蹭飯第五百六十三章 李世輔建言良臣第兩百七十八章 四王爭霸第五百二十六章 趙官家聊表孝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分配原則第三百六十三章 關於皇太子李賢的謠言第四百四十六章 變天之前第三百二十八章 武后的小心思第三十六章 唉,又裝了一個比第六百五十四章 盧象升、大明的帥才第六百三十九章 顧炎武、我要成爲國師的知己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國師、散仙丹的老好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吳乞買舉國一戰第六百二十五章 明週刊、如何正確引導民意第五百一十七章 韓世忠火燒連營第五百七十三章 紹興年天下大變第一百五十五章 國師戰場顯威,大殺四方第一百六十九章 楊帆,遠航第九十六章 拳頭大就是硬道理第六十五章 李二陛下的姜尚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脈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下無賊第兩百三十五章 撲朔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厥蠻夷,可惡至極第兩百四十九章 授人以漁第兩百五十九章 識人第五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一場史詩戰爭第四十二章 皇帝和世家的第一次較量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宗羲,我總覺得你在挖坑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武后的犒勞第五百二十五章 吳乞買欲還二聖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上仙出手保臨安第六百五十三章 李定國,大明最後的英雄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學府,大明的教育基石第兩百九十四章 國士無雙第三百零九章 元老功臣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宋朝欣欣向榮第九十二章 大唐學宮,玉山書院第一百八十三章 借兵第四百六十章 新帝上任的各種不適第八十五章 送上門來的肥羊第六百零二章 萬歲爺,你快回來吧!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學府,大明的教育基石第五百二十四章 趙官家哭求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