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什麼時候,生存的本質還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再繁榮昌盛的時代,也會有一些照顧不到的地方。
再好的政令也不是能夠惠及到每一個人。
這一點,江楓很清楚。
但是如果沒有那麼好的政令,將會有更多的人享受不到繁榮昌盛的時代帶來的紅利。
這本就是一個無法讓所有人過上完美生活的一個不可避免的缺漏。
而這個缺漏,也沒有辦法給它補上。
就像是現在。
一些大宋的百姓,還是會餓死。
這不是地方的官員不作爲,也不是有人欺壓他們。
而是有一些人,根本就不懂得其尋找庇護,尋找可以活下去的外援。
在他的認知裡面,似乎一切都是簡單的。
得了疾病,沒錢吃藥,那就只能是等死。
如果他知道向別人尋求幫助,向地方的官府尋求幫助,不管如何,都會有一絲活下去的機會。
然而這種尋求對於他來說,十分困難。
有人在進入都城之後能夠尋找到機會,真的發家致富。
而有人進入都城,卻成爲了都城最底層的人。
人本來就是一個羣居的生活。
而都城也需要這樣的人,高低貴賤、總要有人成爲那個最低等,做着最廉價的勞動。
這就是能力有多大,生活也就有多富裕了。
經過了三年的建造。
在江楓一直拿着很多很多新鮮的事物出來,尋找更多有能力的人來幫他賺錢。
這仙學院的工程也完成的非常快。
最起碼,在大宋的十幾個繁華都城內,都有了仙學院。
紹興八年。
仙學院開始了招收學徒,凡是願意進入仙學院求學的人,都可以報名。
然後就可以進入仙學院求學了。
不需要帶被子,不需要帶束脩。
只需要報名,然後領取學子牌,就可以入住學院,後期換上學院的學士服,就成爲了學院的一員。
這種完全免費的方式,引起了天下世人的震驚。
對於江楓這位大宋上仙的尊崇,已經到了空前絕後的地步。
而在這三年的時間裡。
陝川的吳玠和劉琦兩人,一個對西夏,一個對大遼。
展開了大大小小的戰爭,差不多有着幾百之多。
至於韓世忠和岳飛,也是同樣如此。
早在紹興六年的時候,大金就放棄了晉陽城和定州城,然後後撤,收在了黃龍府外。
以最後的平原之地,鎮守着大金的國都。
而紹興八年的夏天。
大金對高麗展開了攻城之戰,想要趁機攻佔整個高麗。
而和大宋交好了這麼多年的高麗,自然想要向大宋借兵,尋求大宋的幫助。
面對如此局面。
已經成熟起來的趙宋官家趙構,則是置之不理。
他沒有忘記當初江楓給他展示的那個畫面,草原上的那些域外天魔入侵,大宋的疆土變成了一片廢墟。
而大宋也因此亡國了。
所以現在的大宋必須保存實力,以應對北方草原上的那個最強大的域外天魔。
而被大宋一直侵襲,佔領了橫斷山,還建立了重城。
西夏選擇了向北撤退。
西域之地因爲風沙的原因,並不太適合居住。
但是卻也有綠洲,從河源之地挖渠,引水灌溉。
大遼也選擇了後退。
河套之地還是能夠放牧,北方的草原之民還沒有後期那麼強大。
完全收復了失地的大宋也停止了繼續咬着不放。
一些老兵則是被迫退出了大軍。
朝廷也沒有讓他們自生自滅。
江楓向趙構建言,在大宋各地成立鏢局,讓這些老兵成爲鏢師專門護送那些商賈或者是貨物。
其實現在各地的一些山匪,都被消滅的差不多了。
那個地方要是出現了山匪,監察部必然要上報,那個地方的官員,也會被追責。
在如此嚴謹的政令之下,誰還敢不積極作爲?
沒了山匪,對於行腳商來說,也算是爲他們行商做出了安全保障。
不過,卻也要很多苦力。
除此之外,護衛也是少不了。
畢竟沒了山匪,小夥兒的盜匪也是有的。
畢竟有一些人,總是會想辦法挑戰朝廷制定的規則,也就是反、社、會。
老兵的精力已經不足,所以並不太適合繼續在戰場上了。
除了鏢師之外,還有仙學院的安保,還有仙學院中的軍事院,都需要這些老兵。
朝廷也必須拿出姿態來尊重這些爲國家戍守邊關的老兵,這樣一來,也會有更多的青年壯士會願意去參軍。
“上仙,如今這大宋能夠有如此繁榮昌盛之盛況,也全靠上仙這些年的指引!
朕這心中,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纔好。”
趙構落了一子。
如今他和江楓之間的關係,算得上是亦師亦友了。
江楓回道:“這本來就是某應該做的事情,當初便說了,要指引官家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趙構點頭,說道:“朕雖然不知道上仙所言前所未有的盛世是何等模樣。
但是卻也能夠感受出來,如今的大宋已經很好了。
百姓都能夠安居樂業,雖談不上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但是這政令最起碼能夠到達地方。
朕也沒有想到,一個監察部的作用會如此大。”
江楓卻道:“監察部現在其實已經有一些成爲了朝堂上最強權力代表,一個可以彈劾以及按罪處置官員的部門,到了最後都會可能變成掌控整個朝堂的存在。
所以官家要小心,不能讓這個監察部變成了一個劊子手。”
趙構看着江楓。
江楓已經很長時間未曾給過他什麼指導,今日這一番言語。
怕是因爲最近監察部隱隱讓整個朝堂的官員都變得小心翼翼,而且似乎已經不敢有什麼作爲了。
好像做什麼都是錯的,都擔心被監察部的人彈劾,然後從而成爲一個罪人。
“上仙的意思是,要收回一些監察部的權柄?”
江楓回道:“並不是收回監察部的權力,而是要制定一個更加符合監察的律法才行。
僅僅是因爲幫助了家族中的親戚,然後就因此隱私枉法,那這個枉法的枉到底有多大?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人不可能做到完美。
官家是時候寬恕那些犯了小錯誤的官員,給他們一個改正的機會,也要給監察者一個規則。
無規矩,不成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