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拜的確算得上是韃奴的第一猛士。
在攻打蒙古的戰事之中,可謂是百戰百勝,打的蒙古的大軍根本就無力還手。
短短一年的時間,蒙古的大軍就已經全面崩潰了。
而鰲拜也按照多爾袞的指示,裹挾着蒙古的大軍從北地入關攻打朔州。
大明這些年,都把精力放在了遼東之地。
對於太原、大同、張家口這些地方的經營就薄弱的多。
面對蒙古鐵騎和韃奴的進攻。
朔州的守軍根本就不夠看的,僅僅是一戰,便直接奔潰了。
守軍主將戰死。
其他將士們也在最後也只能是選擇了投降,成爲了韃奴的先鋒大軍。
繼續攻打太原。
與此同時。
得到了消息的多爾袞,安排多鐸帶着正紅旗的人攻打大同。
豪格帶着人攻打張家口。
算得上是直接燃起了北方的戰火。
在雲貴之地的八大王,也只剩下五大王了。
當張獻忠和李自成接到了北方戰火的消息的時候,再一次聚集在一起。
並且還帶上了來自於韃奴的細作范文程。
李巖是比較反對此事的。
所以才第一次的會議之上,並沒有參與。
以稱病爲理由,在宅院之中喝着茶,然後放出去一些消息。
畢竟,他是受到了大明大儒的教導,享受着聖人之學問,自然知道什麼叫做大義。
不過暗中卻在紅娘子回來之後,旁敲側擊打聽會議之上的內容,並且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在他們面前,乃是平叛元帥盧象升。
此人有大才,只有繞過此人,才能夠對大明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打擊。
紅娘子便成爲了李自成和李巖之間的傳聲筒。
李自成聽完了紅娘子的話,就畢恭畢敬地送對方出了營帳,自己則是在地圖上看了看。
永州之後就是兩湖之地,這裡地廣物博,其實是一個很好的養兵之地。
要比這雲貴地區要好多了。
這裡的環境當真不適合他一個北方的漢子。
其實最好的地方還是陝西之地。
這裡北可以聯合蒙古,西可以聯合吐蕃,纔是真正的理想之地。
可是有一個洪承疇在那裡,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成勢。
“繞過盧象升?”
李自成看了看地圖之後,已經有了一些想法。
面對南北兩方的戰火。
崇禎皇帝直接下了幾道命令。
首先以洪承疇爲總督北上支援太原,再以孫傳庭爲總督鎮守張家口。
一旦張家口被攻破。
紫禁城必然會再一次遭受戰火。
至於大同,則是派遣了賀人龍鎮守。
又是在江楓的建議之下,再召漢中白杆軍的守將秦良玉,請她出關穩定西北局勢。
在韃奴南下以及叛軍北上之際。
玉門關外的那些夷族也有了不軌之心,吐蕃和西域之地的人,也開始攻打關口。
秦良玉在得到了江楓的一顆仙丹之後,恢復了精氣神,快六十的老夫人,卻能夠上馬安天下。
以前手中提着八十斤的馬槊,如今直接換成了一百二十斤的長戟。
白杆軍出關,自然是引起了一番轟動。
西北之地的局勢也就被穩定了下來,那些個吐蕃以及西域之地的人,根本就不是白杆軍的對手。
紫禁城。
崇禎皇帝看着這一版的大明時代週刊,心中多少有一些捉摸不定。
畢竟這是要給全天下的百姓看的。
上面記載着這幾場戰爭的傷亡,也不知道百姓在看了之後,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想法。
所以崇禎皇帝找到了江楓。
“國師,如此報道,是不是有一些不妥?”崇禎皇帝詢問道。
他覺得大明時代週刊最好還是直接報道大明取得了什麼樣的勝利就行了。
又或者是隻報道殺敵多少人,不必要報道自己這邊大軍的傷亡。
江楓看了看大明時代週刊的腹稿,便說道:“你不必擔憂這樣的報道會有什麼負面影響,真實的數字往往才能夠讓人相信這個大明時代週刊的真實性。
至於我大明的那些犧牲的將士們,只有報道出來,纔算是對他們的最大尊重。
他們乃是戍守邊關的英雄,理應該受到大明所有人的尊重。”
江楓說出了一個所有人。
崇禎皇帝便明白了。
所有人的尊重,這其中也就包括他。
崇禎皇帝明白了這一點之後,就同意了這一版的大明時代週刊的發佈。
而隨着大明時代週刊的發佈之後,大明天下人明白了在他們安居樂業的時候,北方和南方竟然還有這如此大的戰火,大明的將士們在和他們殊死搏鬥。
“這就是我大明的將士們啊!”曹化淳感慨了一聲。
然後表示可以捐贈物資支援北方的戰事,糧食、戰袍等等,從南京府、鄭州、徐州等地運送到了三關之地。
不僅如此,曹化淳還聯合了商會,對那些戰死的監事們的家屬進行了慰問。
之後,這樣的事情便被大明時代週刊連番報道,轟動了大明的百姓。
一直以來,在他們的心中,富商應該都是隻看中了錢財,唯利是圖之人。
從來不會把自己的錢拿出來,送給別人。
在曹化淳站出來發表了一篇文章之後,大明的百姓們對於曹化淳這些商賈帶着一些敬意。
然後他們的貨物銷售的就比以前還要火爆。
不少商人連忙爭相效仿,想要在大明時代週刊上面出出風頭,順帶好讓自己的貨物能銷售出去。
崇禎皇帝見到這一幕,才總算是明白了國師的意思。
也想到了大明時代週刊的意義。
這一點,在當初建立大明時代週刊的時候,崇禎皇帝就記住了,只不過,後來事情多,被忘記了。
“不愧是國師,以前朕怎麼就借不到錢,那些個富商只能是眼睜睜地看着大明走向滅亡。
而國師卻能夠讓他們心甘情願地送上錢財,還幫助朕體恤了那些戰死的將士們的家屬。
高啊!”
崇禎皇帝感慨了一聲。
在這之後,大明時代週刊就流出來一個小版面,專門爲一些富商的貨物打廣告。
並且收取了一些廣告費,也讓大明時代週刊有了一些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