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顧炎武;我還要再看看天下

在崇禎皇帝積極改變自己的大明制度的時候。

多爾袞把目光放在了蒙古和高麗等地。

李自成把目光放在了雲貴之地。

“桂州之地出現了悍匪,匪首李自成帶着叛軍攻打了播州,導致播州的土司受損嚴重,本來安居樂業的播州南苗之人顛沛流離,居無定所。

……”

陝西的葭州,當年不沾泥的起義之地。

在府衙前面的街道上,負責宣讀大明時代週刊的內侍,用他那獨特的嗓音,宣讀着大明時代週刊裡面的內容。

在範景文的嚴格把關之下,這大明時代週刊裡面的內容,都非常真實地報道了每一個地方發生的大事。

對於李自成擾亂雲貴之地,朝廷已經派遣了大軍,以曹文詔、曹變蛟、左良玉、賀人龍等爲首的先鋒將軍,以盧象升帥,慢慢地驅趕整個大明境內的叛軍。

除此之外,自然還有一些地方發生的重大懲治貪、官、污、吏的信息。

“安徽亳州的御史臺陳良謨清查亳州郡丞張鳳翼,陳述其十大罪行告知於天下。

其一乃是……。”

御史臺清查出來的大貪、官,非常有典型的列子,直接也拿出來詳細地寫出來了。

如此一來,這個大明時代週刊也就有了非常可聽的內容。

在這位宣讀內侍的前面,站着不少的人。

不僅僅是葭州,其他的長安城、南京城、長沙、徐州、襄陽等地,都是由內侍宦官宣讀大明時代週刊。

當百姓們發現他們議論朝政並不會引來牢獄之災的時候,也就開始慢慢地談論如今的大明發生的一些事情。

這種變化的結果,也就是有了不少百姓,開始向地方上的御史臺舉報當地的官員行貪墨之事。

因爲他們開始相信官府,相信監察百官的御史臺。

“士亮兄,恭喜了,此次懲處了張賊,士亮兄便可聲名遠播,以後亦可名垂青史。”

一位身穿錦袍的少年,向穿着紫袍的亳州御史陳良謨微微施禮道了一聲祝賀。

陳良謨則是謙虛又帶着一些敬意,對那少年郎說道:“寧人小弟說的什麼話,我此生之願望就是投身許國,以自己的這點才能,爲大明、爲中原之民做些什麼。

正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如今的大明在國師的大力建言之下,開始慢慢地改變,以希望可以中興。

我如今也不過是做了職責之所在的事情。

不過啊,這話說回來,寧人小弟,以你之才能,在如今的科舉之下,進入六部應該不成問題。”

對於如今的科舉考試,其實直接就打暈了很多讀了十幾年書的學士。

一個行測,完全就是讓一些讀四書五經的學子成爲了睜眼瞎。

高粱是在一年之中的下面哪一個月種植?

而給出的四個月,也讓他們無從下手,直接純屬靠猜出來。

至於申論,那更是。

前面的那些材料,看起來當真是比四書五經還要好看,描寫了一些風土人情,還有一些文章寫得感覺已經算得上是絕世無雙了。

等他們欣賞完了,時間已經過去了一般。

最後連文賦都未能寫完。

顧炎武,字寧人,算得上是大明時期的一位神童,從小就聰慧,喜好讀書。

而顧炎武的母親王氏,更是從小以嶽武穆、文天祥等名人的故事來教導顧炎武。

“再看看吧,我也看過今年的考題了,這般改變,的確可以挑選出來一些人才。

想來也是出自於國師之手,以前的那種科舉考試,的確是沒有存在的必要。

讀死書不如不讀書,以四書五經考取的功名,又有多少是當真真才實學?”

說吧又想到了陳良謨,此人就是科舉改變之前考取了進士功名,成爲了現在的御史臺。

又連忙說道:“當然,我說的是有一些人,士亮兄可不要在意。”

陳良謨說道:“我要是在意,也就不會坐在這裡和你說話了,你的心性我豈能不瞭解?

只是可惜了你的才能,如今這御史臺正是缺少人手的時候,以你之才,成爲一省之御史大夫,完全沒問題。”

顧炎武卻搖搖頭,說道:“我還想要提升一下自己的能力,還想要看一看這個大明天下,瞭解一下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及經史百家、音韻訓詁之學。

我認爲科舉以後肯定會向着這方面慢慢地延伸,大明需要的不再是苦讀四書五經的學士,而是全才。”

陳良謨帶着一些嘆息地說道:“唉,既然你這般想,那就再等等也不是不可,你還很年輕,而且,趁着這個機會多去看看,遊歷大明山川,也可提升見識。

我期待你遊歷歸來,進入御史臺,懲處大明的貪、官、污、吏,保一方百姓之安危。”

顧炎武點點頭。

而除此之外,江南四大才子,也開始積極研究現在的科舉考試內容。

以前他們也參加過,可惜並未考取。

而如今,他們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大明的科舉考試改變了。

他們不再去費盡心思理解四書五經,也不需要什麼關係,只需要考取一個高分,然後通過面試便可。

憑藉他們江南四大才子的名聲,想來應該不難。

只要是能夠進入官府,成爲一個官員,進入朝堂,那是遲早的事情。

科舉考試的改變,也算是間接改變了大明的整個官署制度。

因爲更多的人才被慢慢地啓用,在大浪淘沙之下,肯定會有一些有能力的官員被留下。

而不是以前那種,考取了功名,靠着人脈關係,以及東林黨的這個身份,成爲朝堂上的官員。

如今的朝堂,所謂的黨爭已經很少了。

東林黨中的各個行省之間的爭鬥已經不復存在了,因爲朝堂之上的六部九卿已經開始自下而上形成了制度,他們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事情,那有什麼心思去爭鬥。

而且,所爲的各個行省之間的爭鬥徹底不存在的原因,也是因爲朝堂之上,官員治理之地和他們出身之地交換了。

第五百三十章 嶽鵬舉受召見上仙第五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一場史詩戰爭第三百六十九章 背鍋的太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攻城第五十三章 一箭定陰山第六百六十章 大國師,他們是最可愛的人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國師,太子就交給你了第四章 長安亂象、葡萄美酒第三百四十一章 離開海島第四百章 張大安一勸皇太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崇禎帝、這紅薯棒極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不平坦的回長安之路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人物之死第三百七十三章 演技在線的武后第一百七十章 世襲罔制第九十三章 王玄策的求學之路第四百六十三章 百官請天后重回朝堂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航海時代第二十六章 王君廓VS李世民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理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國師、我去教導教導他們第五百六十三章 李世輔建言良臣第四百二十五章 來自大唐的福報第五百四十九章 爲見仙各逞心機第六百一十一章 崇禎帝、自廢帝王的刀和劍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唐富商鄭風熾第六百七十九章 范文程,人老了,不中用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良言逆耳第四百四十二章 都是明白人第一百二十章 盛世該有的樣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嶽鵬舉大殺四方第五百七十章 盛世中魑魅魍魎第八十五章 送上門來的肥羊第五百一十九章 趙官家問仙解惑第十五章 以史爲鑑、可知興衰第兩百九十九章 成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慧眼如炬第三百七十四章 鑾駕請君、公主爲聘第四百九十章 弘道四年第一百四十章 陰謀的味道第五百一十章 江楓要扶趙宋阿斗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大帥心憂天下第兩百六十六章 陣痛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史臺、查完錦衣查國丈第四百三十九章 勇冠三軍第五百二十五章 吳乞買欲還二聖第三百零七章 風波不平第六百四十七章 崇禎帝,我就喜歡年輕人第兩百零九章 竹馬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分配原則第一百零二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五百七十七章 漢中的地龍翻身第一百六十四章 貞觀十年的大災第五百零四章 大宋要靈氣復甦了嗎?第四百七十二章 一匹狼引發的戰爭第兩百九十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一百五十四章 國師霸王附體,扭轉戰局第四百四十九章 選駙馬第三百二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三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君子第三百章 李恪的智慧第兩百六十四章 江燁的人緣第兩百六十三章 真仇恨第五百六十四章 趙官家抽打良臣第四十四章 世家主負荊請罪第六百三十四章 改科舉、大明需要更多人才第四百五十五章 盛世姻緣第三百二十一章 撥亂反正第六十章 長安街的偶遇第四十四章 世家主負荊請罪!第三百九十四章 讓薛紹去報效陛下吧第九十四章 江楓的懷柔手段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國師,請饒我一命第一百八十二章 親征第三百一十七章 臥龍鳳雛第一百四十一章 有人看盛世不爽第三百七十章 本宮,不同意和親第五百一十七章 韓世忠火燒連營第五百五十六章 江上仙建造學院第一百五十章 所爲的戰爭都有目的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三百五十五章 臨朝稱制第五十一章 揚國威,徵突厥第兩百九十五章 誰給你的勇氣?第兩百八十九章 亂象再起第三百四十三章 武后其實是編劇第一百八十六章 刺王第三百八十五章 江某隻是略懂第五百三十六章 李乾順異想天開第兩百八十五章 心術第兩百九十四章 國士無雙第五百零六章 大宋國師第兩百三十四章 謀殺第三百八十二章 殷勤的太平公主第一百一十三章 所向睥睨第兩百八十七章 設局第四百八十九章 姚崇的崛起第兩百零四章 佛祖第六百零二章 萬歲爺,你快回來吧!第五百七十四章 蒙古王順勢崛起
第五百三十章 嶽鵬舉受召見上仙第五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一場史詩戰爭第三百六十九章 背鍋的太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攻城第五十三章 一箭定陰山第六百六十章 大國師,他們是最可愛的人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國師,太子就交給你了第四章 長安亂象、葡萄美酒第三百四十一章 離開海島第四百章 張大安一勸皇太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崇禎帝、這紅薯棒極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不平坦的回長安之路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人物之死第三百七十三章 演技在線的武后第一百七十章 世襲罔制第九十三章 王玄策的求學之路第四百六十三章 百官請天后重回朝堂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航海時代第二十六章 王君廓VS李世民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理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國師、我去教導教導他們第五百六十三章 李世輔建言良臣第四百二十五章 來自大唐的福報第五百四十九章 爲見仙各逞心機第六百一十一章 崇禎帝、自廢帝王的刀和劍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唐富商鄭風熾第六百七十九章 范文程,人老了,不中用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良言逆耳第四百四十二章 都是明白人第一百二十章 盛世該有的樣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嶽鵬舉大殺四方第五百七十章 盛世中魑魅魍魎第八十五章 送上門來的肥羊第五百一十九章 趙官家問仙解惑第十五章 以史爲鑑、可知興衰第兩百九十九章 成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慧眼如炬第三百七十四章 鑾駕請君、公主爲聘第四百九十章 弘道四年第一百四十章 陰謀的味道第五百一十章 江楓要扶趙宋阿斗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大帥心憂天下第兩百六十六章 陣痛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史臺、查完錦衣查國丈第四百三十九章 勇冠三軍第五百二十五章 吳乞買欲還二聖第三百零七章 風波不平第六百四十七章 崇禎帝,我就喜歡年輕人第兩百零九章 竹馬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分配原則第一百零二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五百七十七章 漢中的地龍翻身第一百六十四章 貞觀十年的大災第五百零四章 大宋要靈氣復甦了嗎?第四百七十二章 一匹狼引發的戰爭第兩百九十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一百五十四章 國師霸王附體,扭轉戰局第四百四十九章 選駙馬第三百二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三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君子第三百章 李恪的智慧第兩百六十四章 江燁的人緣第兩百六十三章 真仇恨第五百六十四章 趙官家抽打良臣第四十四章 世家主負荊請罪第六百三十四章 改科舉、大明需要更多人才第四百五十五章 盛世姻緣第三百二十一章 撥亂反正第六十章 長安街的偶遇第四十四章 世家主負荊請罪!第三百九十四章 讓薛紹去報效陛下吧第九十四章 江楓的懷柔手段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國師,請饒我一命第一百八十二章 親征第三百一十七章 臥龍鳳雛第一百四十一章 有人看盛世不爽第三百七十章 本宮,不同意和親第五百一十七章 韓世忠火燒連營第五百五十六章 江上仙建造學院第一百五十章 所爲的戰爭都有目的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三百五十五章 臨朝稱制第五十一章 揚國威,徵突厥第兩百九十五章 誰給你的勇氣?第兩百八十九章 亂象再起第三百四十三章 武后其實是編劇第一百八十六章 刺王第三百八十五章 江某隻是略懂第五百三十六章 李乾順異想天開第兩百八十五章 心術第兩百九十四章 國士無雙第五百零六章 大宋國師第兩百三十四章 謀殺第三百八十二章 殷勤的太平公主第一百一十三章 所向睥睨第兩百八十七章 設局第四百八十九章 姚崇的崛起第兩百零四章 佛祖第六百零二章 萬歲爺,你快回來吧!第五百七十四章 蒙古王順勢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