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改科舉、大明需要更多人才

崇禎皇帝看完了這一次科舉考試的成功,便又笑了。

午膳的時候,還吃了好幾口鹿肉。

說起來,這鹿肉的味道,當真是人間美味,曹化淳有心了啊!

崇禎皇帝吃完了之後,便休息了一會兒。

批閱了一個時辰的奏章,這才起身動身去國師府。

他要聆聽國師的教導。

“國師,這一次的科舉考試進行的很是順利,沒了狀元及第,也沒有了進士之身。

考上了,就能夠錄用,考不上,也就還是一介白身。

什麼秀才、舉人、進士之身等等,也都不會存在了,如此一來,才能夠體現科舉的公正。”

其實要不是劍鋒當初給崇禎皇帝講了這個道理,他是不會明白的。

當初在陝西之地的時候。

崇禎皇帝親眼見到了所爲的進士之身,在地方上的所作所爲。

他連一個官員都不是。

卻能夠憑藉進士的身份,在地方上仗勢欺人。

這還不算。

這些個進士還會成爲書院的教授,還會成爲官府的擁護者,和那些世家豪族同流合污。

這就是大明的科舉,給了他們一個進士的身份,卻也給了他們以權謀私的能力。

給了他們趴在大明江山社稷上吸血的工具。

那一刻。

崇禎皇帝的心中是多麼很痛恨科舉考試。

經過了兩次的不顧那些大臣,不顧那些大學士的請命等等阻礙的改變。

科舉考試纔會變成現在這個稍微公正了一些的科舉考試。

江楓回道:“其實現在的科舉考試算不上完全的公正,畢竟有一些人要是想要作弊,還是有機會的。

不過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已經算得上是很公正了。

沒有了進士及第的身份,大明也就不用養着這些閒人,耗費錢財和物力以及影響了大明的各個階層。”

崇禎皇帝說道:“是啊,以前我從未想到過這個問題,以爲科舉考試之後,就會有很多很多的人才來幫助我治理整個天下。

因爲我覺得大明的天下也的確是處在了水深火熱之中,需要這些人才可以救萬民於水火之中。

誰知道,一些人有了進士的身份之後,卻成了那熊熊大火,成爲了波濤洪水。”

當初崇禎皇帝聽到了江楓提出來的科舉考試的制度之後,便覺得這個法子實在是太好了。

把官職直接空出來,讓那些學士去考,從中挑選優秀的人,去填充那個官職。

做得好,自然也就可以往上升。

做的不好,自然也就會被罷免,然後這個官職也就能夠繼續空出來。

等待第二次的科舉考試。

而那些考不上的學士,自然也就沒有所謂的進士身份,還是白身一個。

如此一來,地方上也就少了不少從學士變成進士的人。

官府也不用養着這些人,也不用慣着這些人,也就少了一些累贅。

雖然最開始的改變,很多官員以及大學士都不支持,甚至是直接跪在了皇城外。

但是面對強硬的崇禎皇帝,面對大明國師。

他們的反抗,終究是沒什麼作用的。

當春闈開始之後,還是會有不少的學士參加了第一場考試,然後被錄用了。

至於那些反抗的學士,則直接錯過了改變之後的第一場考試。

而那些和學士一起反對的官員,則是直接被革職處理。

這些官職也就直接被空出來,給了那些春闈考上的學士。

如此強硬的手段之下。

第二次的改變,也就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他們都開始被動的接受了。

沒有了狀元、沒有了探花。

沒了三甲。

更沒有了進士的身份。

讀書人就是讀書人。

以前還能說他是窮酸秀才,現在只能說他是一個窮酸讀書人。

至於以前那種落榜之事,現在也是少有。

因爲大明缺少官員。

御史臺在地方上的建立、大理寺在地方上的建立、刑部、吏部、禮部、戶部、兵部、工部,都要在地方上建立自己的府衙。

刑部開始負責地方上的刑、事、案件,吏部負責地方上的官員調動,禮部負責地方上的風俗風氣等等,戶部負責地方上的人口戶籍等等,兵部負責地方上的徵兵,還有地方上通判、守備等等軍隊的兵權,工部負責地方上的建設。

當江楓開始給崇禎皇帝畫下一個大大的藍圖的時候,崇禎皇帝也被這大手筆給震驚了一次。

“國師,如今御史臺已經在地方上建立了自己的府衙,大理寺和刑部也跟進了,爲的就是查處地方上的貪墨之事,還有一些官、商、勾結的事情。

至於六部,則是還需要一段時間,這一次補充進來的人,已經全部分派到六部,開始建立在地方上的府衙了。”

江楓則是說道:“不急,飯要一口一口地吃,事情也要一步一步的去做。

如今科舉改變之後,招收的人也會越來越多,而很多官署也要慢慢地建立起來。

當更多人開始治理這個天下的時候,大明也會越來越穩定,當官署之間的權責分的越來越細緻的時候,也就沒有大臣整日裡可以悠閒了。

大家各司其職,哪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可以直接清查到每一個官員的身上。

如此一來,也可以杜絕一些官員能夠爲禍一方。”

崇禎皇帝覺得江楓說的有一些道理,可是有時候他自己一個人坐在書房裡面。

思考着江楓提出來的官員的權責問題的時候,卻又覺得這樣的改變,似乎對於他、對於皇權而言,還是有着一些影響的。

但是在那字裡行間之間,崇禎皇帝感受最多的還是公正、肅正、清明。

自下而上的御史臺、大理寺、六部,每一個部門都擁有着自己的權責,地方上的官員需要在這些部門的監督以及輔佐之下,開始治理地方。

就如此每一個地方似乎都形成了一個小朝廷。

但是這個小朝廷還是要由上一級的小朝廷管轄,然後最終彙集到了他這個真正的大明朝廷中。

從縣、郡、州、行省到紫禁城。

這樣一級一級下來,的確會形成一個自下而上的官署,也能形成自上而下的監督機制。

相比較以前的官職制度。

崇禎皇帝是真的覺得現在的這種更能夠讓大明穩定下來。

江楓也是想要先把大明的官職穩定下來,形成一個強有力的管理制度,再進行商業的改變,從而促使大明快速發展。

沒有了一個強有力的管理制度,再好的發展,也可能只是一個泡沫。

第四百二十三章 裴行儉的心結第四百二十七章 誰纔是老狐狸?第三百三十一章 半江瑟瑟半江紅第九十八章 言傳身教第一百三十二章 強熱的野心之火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唐的糧倉第五百二十五章 吳乞買欲還二聖第五百六十九章 趙官家支援夏遼第四百零九章 少將軍威武!第六百零六章 洪承疇、我的仙緣在哪裡第一百二十九章 學說第四百二十三章 裴行儉的心結第五百五十八章 江上仙的三板斧第三百八十章 有驚無險、江楓救美第七十七章 技術是發家致富的關鍵第四百四十四章 得寸進尺第一百零四章 告別第十章 千古一帝不香了第四百四十章 此子不可留第四百二十九章 不完善的市場第四百三十三章 都是撐杆惹的禍!第一章 走進科學第兩百二十二章 吃草第五百八十四章 那一年,萬歲爺大殺四方第一百九十章 分利第六百一十一章 崇禎帝、自廢帝王的刀和劍第八章 好的壞的名聲第五百五十九章 江上仙火燒報刊第兩百二十二章 吃草第五百四十章 粘罕的遠見卓識第一百八十二章 親征第一百八十三章 借兵第三百一十七章 臥龍鳳雛第兩百七十一章 殺盜第兩百四十三章 藏寶第三百四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六百一十一章 崇禎帝、自廢帝王的刀和劍第四章 長安亂象、葡萄美酒第三百一十一章 地火滅世第三百八十三章 此詩,還行第一百一十四章 孤軍深入第四百一十八章 武后的頂級謀士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第三十三章 李世民的帝王權術第三百章 李恪的智慧第六百一十六章 多爾袞、本王也很難啊第五百四十章 粘罕的遠見卓識第五百八十四章 那一年,萬歲爺大殺四方第兩百零一章 征途第兩百零二章 東南之地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史臺、查完錦衣查國丈!第三百九十四章 讓薛紹去報效陛下吧第四百五十六章 靈氣復甦了嗎?第四百一十四章 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學院、讓人人都可以讀書第二十八章 七歲封侯,位列國師第一百七十章 世襲罔制第三百六十章 對火鍋情有獨鍾的李治第一百零二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三十二章 被拋棄的皇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烽火狼煙,十面埋伏第五百一十六章 杜右相投金被拒第五百五十四章 嶽鵬舉帳點先鋒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大郎的一天第兩百五十五章 民心所向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五百三十八章 趙官家要做好帝王第四百五十三章 太平公主招駙馬第五百九十五章 洪承疇,我想要尋求仙緣第四百七十二章 一匹狼引發的戰爭第二十七章 翻手爲雲,復手爲雨第兩百四十九章 授人以漁第五百二十九章 吳乞買舉國一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宋朝欣欣向榮第兩百九十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四百二十七章 誰纔是老狐狸?第六百六十七章 崇禎帝,朕不會放過你們第一百五十章 所爲的戰爭都有目的第五百零一章 開元盛世(女皇篇完結)第六百七十九章 范文程,人老了,不中用了第七十四章 合理地岔開了話題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金國潰軍千里!第三百九十四章 讓薛紹去報效陛下吧第四章 長安亂象、葡萄美酒第五百七十三章 紹興年天下大變第三十四章 各家燈火爲愁眠第九十一章 主動的鄭麗琬第四百六十九章 稱霸的第一步第四百二十二章 江楓被誇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顧炎武;我還要再看看天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得寸進尺第八十九章 當局者迷第三百五十章 老狐狸江楓第一百三十二章 強熱的野心之火第四百三十四章 捲土重來第兩百三十六章 淨衣第三百八十三章 此詩,還行第一百八十一章 謀國第兩百三十七章 聖僧
第四百二十三章 裴行儉的心結第四百二十七章 誰纔是老狐狸?第三百三十一章 半江瑟瑟半江紅第九十八章 言傳身教第一百三十二章 強熱的野心之火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唐的糧倉第五百二十五章 吳乞買欲還二聖第五百六十九章 趙官家支援夏遼第四百零九章 少將軍威武!第六百零六章 洪承疇、我的仙緣在哪裡第一百二十九章 學說第四百二十三章 裴行儉的心結第五百五十八章 江上仙的三板斧第三百八十章 有驚無險、江楓救美第七十七章 技術是發家致富的關鍵第四百四十四章 得寸進尺第一百零四章 告別第十章 千古一帝不香了第四百四十章 此子不可留第四百二十九章 不完善的市場第四百三十三章 都是撐杆惹的禍!第一章 走進科學第兩百二十二章 吃草第五百八十四章 那一年,萬歲爺大殺四方第一百九十章 分利第六百一十一章 崇禎帝、自廢帝王的刀和劍第八章 好的壞的名聲第五百五十九章 江上仙火燒報刊第兩百二十二章 吃草第五百四十章 粘罕的遠見卓識第一百八十二章 親征第一百八十三章 借兵第三百一十七章 臥龍鳳雛第兩百七十一章 殺盜第兩百四十三章 藏寶第三百四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六百一十一章 崇禎帝、自廢帝王的刀和劍第四章 長安亂象、葡萄美酒第三百一十一章 地火滅世第三百八十三章 此詩,還行第一百一十四章 孤軍深入第四百一十八章 武后的頂級謀士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第三十三章 李世民的帝王權術第三百章 李恪的智慧第六百一十六章 多爾袞、本王也很難啊第五百四十章 粘罕的遠見卓識第五百八十四章 那一年,萬歲爺大殺四方第兩百零一章 征途第兩百零二章 東南之地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史臺、查完錦衣查國丈!第三百九十四章 讓薛紹去報效陛下吧第四百五十六章 靈氣復甦了嗎?第四百一十四章 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學院、讓人人都可以讀書第二十八章 七歲封侯,位列國師第一百七十章 世襲罔制第三百六十章 對火鍋情有獨鍾的李治第一百零二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三十二章 被拋棄的皇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烽火狼煙,十面埋伏第五百一十六章 杜右相投金被拒第五百五十四章 嶽鵬舉帳點先鋒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大郎的一天第兩百五十五章 民心所向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五百三十八章 趙官家要做好帝王第四百五十三章 太平公主招駙馬第五百九十五章 洪承疇,我想要尋求仙緣第四百七十二章 一匹狼引發的戰爭第二十七章 翻手爲雲,復手爲雨第兩百四十九章 授人以漁第五百二十九章 吳乞買舉國一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宋朝欣欣向榮第兩百九十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四百二十七章 誰纔是老狐狸?第六百六十七章 崇禎帝,朕不會放過你們第一百五十章 所爲的戰爭都有目的第五百零一章 開元盛世(女皇篇完結)第六百七十九章 范文程,人老了,不中用了第七十四章 合理地岔開了話題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金國潰軍千里!第三百九十四章 讓薛紹去報效陛下吧第四章 長安亂象、葡萄美酒第五百七十三章 紹興年天下大變第三十四章 各家燈火爲愁眠第九十一章 主動的鄭麗琬第四百六十九章 稱霸的第一步第四百二十二章 江楓被誇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顧炎武;我還要再看看天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得寸進尺第八十九章 當局者迷第三百五十章 老狐狸江楓第一百三十二章 強熱的野心之火第四百三十四章 捲土重來第兩百三十六章 淨衣第三百八十三章 此詩,還行第一百八十一章 謀國第兩百三十七章 聖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