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留條後路

兩個偏將進了營帳,在營帳之中等着下面的人在城中查探回來的結果。

約莫兩刻鐘的功夫,營地之中出去探查的人回來了,走進營帳,去見了兩個偏將。

“結果如何?”營地中的兩個偏將見人回來了,異口同聲的問道。

“回將軍,是城中的一間雜貨鋪,就是今年過了年剛剛開張的那間,說是今日分店開張,想要熱鬧熱鬧,就放了煙花,屬下去打聽他們的煙花哪兒來的,他們說是商隊去大唐做生意的時候捎帶回來的。”那探子說道。

“好,知道了,下去吧。”當中一個偏將揮了揮手,讓這人出去了。

“雜貨鋪開分店?這個節骨眼兒上?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另一人搖搖頭:“可能是巧合吧,這城中的貨鋪,最晚開張的也是剛剛過了年的那間,也就是探子口中說的這一間,生意也不錯,我去過幾次,的確是有商隊在南來北往的收貨,開分店也是正常,要說他們是奸細,不太可能,家底都在大行城,而且,剛來大行城,安定下來之後就聽說有商隊去了平壤城,在平壤城待了不少時日,前天我過去,掌櫃的還說,他們老闆這兩天就會帶着兩位公子從平壤城回大行城。”

“他們的行蹤你這般清楚?”

“去的次數多了,與那邊兒的掌櫃的也算熟悉,經常有一搭沒一搭的聊着,消息也聽說來了不少。”

“這麼說來,這放煙花,不是什麼特殊的事情了。”

那人點點頭:“算不得吧,畢竟他家人在這大行城待的時間也不算短了,不過還剩下一晚上,最後一哆嗦了,小心些總是沒錯的,今晚城牆上再加派些人手吧。”

這個時候的泉男生率領着軍隊從平壤城到大行城,距離大行城不過二十里地,明天下午就能趕到。

玄世璟在營地之中看到大行城之中放出的煙花,卻是露出一個笑容,煙花這玩意兒,大唐也不是這麼容易就能買的到的,畢竟做煙花,也是要用到火藥的。

“確定就是今晚無誤了。”玄世璟說道:“這不,城中的人已經給咱們放暗號了。”

高桓權看着煙花放出的方向,皺了皺眉頭。

說起來,以前他對玄世璟的印象不是很好,他也知道,自己當初被從長安送到這遼東來,這當中就有玄世璟的‘功勞’。可是如今和玄世璟一起帶兵來攻打大行城,他這才發現,之前,他的確是小看了玄世璟,這幾天相處下來,他才真正的看到玄世璟厲害的地方。

僅僅是一個錦衣衛,竟然毫不費力的就滲透進了高句麗的幾個重要的城池,在裡面紮根發芽。

這樣一個隊伍,或者說是一個組織,對於國家來說,簡直就是一柄利器。

這樣一柄利器掌握在玄世璟這樣一個侯爺手中,這是否說明大唐皇帝手裡,還有比錦衣衛更厲害的部門存在着?

當初還是高建武執掌高句麗的時候,便是修建長城防範大唐,可是,終究是沒有防範的住,中間還出了一個泉蓋蘇文,而現在,泉蓋蘇文與大唐爲敵,這樣看來,終究是自不量力了些。

從現在玄世璟在大行城的佈置就能看出,無論是大行城還是平壤城,幾乎一舉一動都在唐軍的掌控之中.....

即便是率領着這樣的三萬高句麗軍隊,玄世璟還是想拿下大行城,這是何等冒險的做法,泉男生就帶着兵離着大行城不算遠.......

到了晚上一更天的時候,玄世璟便在營地之中整軍了,常樂和他一樣,也是一身軟甲,對於他來說,穿盔甲還不如穿軟甲來的靈活,盔甲對於他和玄世璟這樣的人來說,就是一種束縛,太過笨拙。

“全軍出了營地,不許舉火,人銜枚馬裹蹄,悄悄向大行城行進,摸到大行城底下,等到二更天,城內傳出信號,立即攻城!明白嗎?”玄世璟掃視衆人。

“明白!”

到了這個時候,爲了不引人矚目,大軍營地之中篝火都沒點,營地之中除卻幾團勉強能夠照明的火焰之外,連火把都沒有,大軍行進,也只能摸黑。

“殿下,咱們這就啓程吧。”玄世璟看向高桓權。

高桓權點了點頭。

玄世璟還有五百府兵連同高桓權走在最前面,三萬高句麗大軍跟在後面,悄悄的朝着大行城方向前進。

高峻提前進了大行城,尋常時候大行城的城門並不是一直都是關閉着的,後來大行城的探子發現了玄世璟他們的行蹤之後,整個大行城便戒嚴了,不允許百姓出城。

高峻帶着人潛伏在大行城內,與大行城內的錦衣衛聯絡上,約定二更天的時候便襲擊城牆,從城內將城門打開,迎接玄世璟的大軍。

“高大人,今兒個傍晚的時候,城牆上突然加派了許多人,咱們還是按照原來的計劃行事嗎?”雜貨鋪中的夥計走進後院兒問道。

“已經與侯爺約定好了,不能隨意更改,到時候我帶着弟兄們摸上去,你們依舊在店中潛伏着,好歹留條後路,無論是給城中的錦衣衛,還是給城外的大軍。”高峻說道。

玄世璟與他分析過那些高句麗兵的戰鬥裡,玄世璟對那些人沒有抱太大的希望,所以高峻也沒有把希望全都寄託在他們身上,能成功最好,就算不成功,錦衣衛在城中,日後也會有大用處。

這一仗打的,他心裡實在是沒有底。

這也是第一次有這種感覺,而這感覺,都是拜高桓權手底下的高句麗兵所賜。

到了二更天,高峻一身夜行衣,帶着二十個人,悄悄的摸到了城牆根下,城門洞中也有守衛,站了四個人,高峻解決掉城牆底下的人之後,便進了城門洞,悄無聲息的配合手下抹了四個人的脖子。

“現在就剩下城牆上的人了,城牆上的人人數多,而且距離比較近,不太好解決,所以,現在咱們只能放手一搏了。”躲在城門洞中,高峻看了看跟在自己身邊兒的兄弟,他知道,這一次,或許真的就有人回不去了......

第四百一十五章:佈局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言語第二百二十一章:孫思邈的耳根子軟第四章:渾水第一千零六章:圍城第二百六十一章:目標遼東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慈孝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不相信第五百六十七章:苦肉計第二百一十七章:佛?道?第一百九十八章:借人第一千零四十章:緩行事第四百二十三章:又是鄭家人第四百九十四章:當朝算賬第一百九十四章:摸底岐州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嫁女兒第一百一十六章:討價還價第二十四章:陽關第四百七十一章:藥第五百零五章:刑部尚書的新人選第五百九十八章:遼東城第四百二十四章:令人心動的機會第七十九章:印堂發黑第三百五十章:投降?第一百六十二章:目的何在第二百零一章:打一仗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回孃家第九百七十五章:各自利益第三百章:嫁妝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迎接第一百三十八章:匆匆又三年第二百五十六章:遼東戰事再起?第一百六十三章:李淵病危第四十九章:奸商的套路第八百八十六章:竇孝果的異常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回馬槍第三十七章:覲見第二百零七章:見秦湛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打開市場第二百七十二章:刀傷藥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做個交易第四百八十八章:失落的“工學院”第一千五百零二章:做足準備第九百章:佈置第五百八十七章:養老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收拾殘局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要選秀?第一千五百七十章:一片孝心第一千四百零八章:報仇第一千零七十章:三管齊下第五百七十一章:打發人第八百二十二章:思量第一千四百零二章:牽扯到的舊案第四百六十一章:宮中召見第一百三十七章:李治的態度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崩潰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暫時的辦法第四百二十四章:被人相中第二百三十五章:朝堂事端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亡了就亡了吧第四百五十七章:鄭家與鄭安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罪名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回神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通氣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危機感第五百一十七章:軍帳內的見聞第六章:城牆下第一百一十章:李二陛下訪東宮第三百七十七章:臨陣倒戈第四百七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四十一章:遼東的問題第四百二十八章:商量第二百九十七章:軍令狀第八百二十八章:決定第四十二章:小小分歧第八百六十四章:對峙第五百一十七章:書院食堂第二百零三章:缺個丫鬟第二百一十九章:見李恪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永輝第一案第二章:天生王侯第四百六十三章:上摺子的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萬年縣來客第五百三十二章:對手的重要性第六百七十八章:微服出宮第五百六十六章:試探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禍水東引第七百八十章:豁達第八百一十二章:人證第一百九十一章:熱鬧的複雜第六十八章:高峻的信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深究第三百四十四章:王珪去世(加更)第七十九章:印堂發黑第一百一十九章:太史局第三百二十三章:上奏第三百九十七章:五更上朝第六章:惡戰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手段激烈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遇襲
第四百一十五章:佈局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言語第二百二十一章:孫思邈的耳根子軟第四章:渾水第一千零六章:圍城第二百六十一章:目標遼東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慈孝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不相信第五百六十七章:苦肉計第二百一十七章:佛?道?第一百九十八章:借人第一千零四十章:緩行事第四百二十三章:又是鄭家人第四百九十四章:當朝算賬第一百九十四章:摸底岐州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嫁女兒第一百一十六章:討價還價第二十四章:陽關第四百七十一章:藥第五百零五章:刑部尚書的新人選第五百九十八章:遼東城第四百二十四章:令人心動的機會第七十九章:印堂發黑第三百五十章:投降?第一百六十二章:目的何在第二百零一章:打一仗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回孃家第九百七十五章:各自利益第三百章:嫁妝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迎接第一百三十八章:匆匆又三年第二百五十六章:遼東戰事再起?第一百六十三章:李淵病危第四十九章:奸商的套路第八百八十六章:竇孝果的異常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回馬槍第三十七章:覲見第二百零七章:見秦湛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打開市場第二百七十二章:刀傷藥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做個交易第四百八十八章:失落的“工學院”第一千五百零二章:做足準備第九百章:佈置第五百八十七章:養老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收拾殘局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要選秀?第一千五百七十章:一片孝心第一千四百零八章:報仇第一千零七十章:三管齊下第五百七十一章:打發人第八百二十二章:思量第一千四百零二章:牽扯到的舊案第四百六十一章:宮中召見第一百三十七章:李治的態度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崩潰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暫時的辦法第四百二十四章:被人相中第二百三十五章:朝堂事端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亡了就亡了吧第四百五十七章:鄭家與鄭安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罪名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回神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通氣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危機感第五百一十七章:軍帳內的見聞第六章:城牆下第一百一十章:李二陛下訪東宮第三百七十七章:臨陣倒戈第四百七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四十一章:遼東的問題第四百二十八章:商量第二百九十七章:軍令狀第八百二十八章:決定第四十二章:小小分歧第八百六十四章:對峙第五百一十七章:書院食堂第二百零三章:缺個丫鬟第二百一十九章:見李恪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永輝第一案第二章:天生王侯第四百六十三章:上摺子的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萬年縣來客第五百三十二章:對手的重要性第六百七十八章:微服出宮第五百六十六章:試探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禍水東引第七百八十章:豁達第八百一十二章:人證第一百九十一章:熱鬧的複雜第六十八章:高峻的信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深究第三百四十四章:王珪去世(加更)第七十九章:印堂發黑第一百一十九章:太史局第三百二十三章:上奏第三百九十七章:五更上朝第六章:惡戰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手段激烈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