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少年意氣

玄世璟想讓書院的孩子們接觸更多面的世界,更多面身份的同窗,只是現在,書院的學生出身還是太過單調。

不過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了的事情,總要慢慢來,等到第一批培育出來的學生走出書院,踏上春闈的考場,踏入軍中之後,書院的名頭也就徹底的樹立起來了。

畢竟如今一提到書院,更多的人想到的還是國子監。國子監是王道。

在長安附近都是如此,更別說是在別的地方了,東山縣的書院只是在東山縣周圍還有在長安小有名氣罷了。

或許當初在書院招生的時候,鬧騰過一陣兒,消息能夠傳到長安以外的地方,如今書院都沉寂一年有餘了,書院裡的先生專心教書,書院裡的學生專心上課,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也沒功夫折騰別的。

不過書院雖然封閉,但是消息卻是靈通的,書院的先生們也多多少少有些手段,外頭髮生的事情,都會有人專門將消息給他們送到這書院裡來,然後在課間的時候,先生會在學舍裡爲挑選一些消息,講述給學生們聽。

明德書院是每兩年招收一批學生,因爲莊子上其餘三處書院畢業時間最短的兵學院就是兩年制,這樣一來,以書院現有的教書先生,能夠照看的過來,當然,也不會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

當初玄世璟也想過招生一年一次,但是結合現在書院的實際情況來看,還是覺得不合適。

書院現在規模再怎麼大,也是一處剛落成的新書院,硬件設置,只要玄家有錢,可以硬生生的拿錢給砸出來,但是教書的先生呢?

如今書院裡教書的先生,還都是高士廉與蕭瑀四處劃拉過來的,醫學院那邊鞥能夠挑大樑的就只有孫思邈和他的兩個小徒弟,大徒弟還要在長安城中照看着千金醫館。

至於兵學院,也就只有李孝恭和裴行儉兩人,裴行儉還只能算是半個先生。

李孝恭現在也退出了朝堂,退出了大唐的權利中心,和高士廉一樣,安心的在莊子上教書,反正教出來的這羣人,將來進了軍隊之後,還不是他的門生故吏?

說到底,現在的書院還是缺人,不缺學生,缺的是教書的老師。

李二陛下和晉陽進了文學院的大門。

文學院的大門的牌坊上都“文學院”三個字是蕭瑀的手書,筆勁蒼虯,力道渾厚,不過是簡簡單單的三個字,李二陛下站定原地看了良久,卻是從中看出了蕭瑀這大半輩子起起伏伏的人生。

或許正是李二陛下親眼見所見的蕭瑀是這般,所以才能看出這字當中的意味吧。

而且,造成蕭瑀人生跌宕起伏的“罪魁禍首”,不就是站在這裡的李二陛下嗎?

六進六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蕭瑀,獨一個。

李二陛下這樣的皇帝,也是獨一個。

要說李二陛下的脾氣,在帝王之中,少見。

多數帝王即便是錯了,事後後悔了,也就心裡後悔過去就完事兒了,李二陛下倒是敢正視自己的過錯。

就像當初脾氣上來了,把魏徵的碑給砸了,後來後悔了,又派人給立起來了,還大肆的修葺了一番。

就魏徵生前,整天那樣懟李二陛下,在李二陛下身邊兒,說的不好聽的,就跟個蒼蠅似的,說李二陛下你這兒不對哪兒不對,死後還不是葬在了昭陵的陪葬墓之中?

這是什麼意思?對於李二陛下來講,就是對魏徵說:你煩我是對的,你生前煩我,是爲了大唐,爲了國家,希望在另外一個世界,你還能是我的臣子,繼續輔佐我,矯正我,繼續做我的鏡子。

李二陛下的心胸是豁達的,雖然有時候是個急脾氣。

進了文學院,文學院的影壁上有一行詩句,下方的落款是晉陽郡公玄世璟。

“這小子還給人題字呢。”李二陛下笑道。

少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這就是玄世璟寫的句子,找了工匠給刻上去的,刷了硃紅色的漆,十分醒目。

“少年意氣,書生氣!”李二陛下看了玄世璟題下的詩句之後如此評論道。

剛出書院的孩子有些銳氣和棱角是好的,等出去的日子長了,他們也就知道,什麼樣的棱角是該保留,什麼樣的棱角是該被磨平的,總會有個痛苦的過程,熬過這個過程,蛻變出來,就舒坦多了。

晉陽在李二陛下身邊只是輕笑,並沒有說什麼,這裡畢竟是書院,又不是朝堂,意氣風發是好的,這個年紀的孩子處事若是像朝堂上的那些個大人們那樣圓滑,那纔是最可怕的。

少年人就要有少年人的樣子。

不是所有人都是玄世璟,承受着他的年紀不該承受的東西。

這個時候,書院的學生們都在學舍之內上課,李二陛下在學舍外頭比較隱蔽的地方站了一會兒,聽了一會課,雖然講的東西都是李二陛下很早之前就學過的,但是如今回過頭來溫習一番,倒還真別有感觸。

溫故而知新,就是如此吧。

李二陛下不想像方纔那樣,打攪到老師上課,因此在外頭聽了一會兒之後就離開了學舍,與晉陽一同去了書院尋常時候老師所待着的書房。

文學院、兵學院還有醫學院都是才建造起來的,也纔不到兩年的時間,書院內的建築都是嶄新的,無論是學舍還是別的房屋,都是寬敞明亮,外頭刷的漆也並非深色調的,反而是淺淺的黃色,幾乎接近木頭的顏色了,看着就明朗,讓人心情舒坦。

這就是書院的環境氣氛,若是換了宮中,爲了彰顯威嚴,宮中的漆料,用的可都是大紅、深紅色,雖然熱烈,但是看的多了,也是讓人煩悶,尤其李二陛下還是一直住在宮中的。

宮裡的牆和柱子是紅的,屋頂的瓦是灰的,房檐的幾圈卻是琉璃綠。

紅配綠......也挺好看的。

老師們所在的書房離着學舍也不遠,也是爲了方便給學生上課,這會兒玄世璟就在書房裡休息呢。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酒樓裡的碰撞第一千三百零七章:參奏第五百八十三章:該殺的殺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站隊第八百八十三章:當街胖揍第五百四十二章:時間、地點第五百七十八章:行動開始第六百六十四章:李淳風出獄第四百零七章:意外的身份第七百八十七章:名字第三百八十三章:商人,傷人第六百六十六章:說到底還是利益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甄選第九百章:佈置第四百零六章:人情第四百六十二章:百騎司的消息第八十一章:竇逵的絕望第五十六章:論春秋第三十四章:賬本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琢磨出事兒第八百九十八章:既定的較量第一千零六十八章:鄭鈞的猶豫第四百一十五章:佈局第一千零九十七章:知進退第四百四十九章:凜冬至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侍疾(二)第八十五章:上朝前第八百五十一章:讀書很重要第五百四十三章:比試前奏第九百七十三章:舉薦第三百六十二章:唐軍中的泉男生第二百一十四章:忽悠第四百零七章:意外的身份第五百七十四章:釣魚執法第六百一十七章:狹路相逢第九百九十一章:局面打開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無官一身輕第四百九十四章:爭分奪秒第四百五十六章:可疑的商隊第七十七章:考驗第四百四十一章:鄭家事第四百四十六章:遺留的力量第一千二百九十章:徹底完蛋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查刺殺案第一百五十七章:身心疲憊第三十七章:造紙第一百一十四章:腿病第六十八章:高峻的信第二百九十三章:士子第一百六十三章:李淵病危第一百七十八章:斥候的碰撞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釣魚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埋在心底的擔憂第四百二十五章:請求賜婚第二十八章:大朝會第六章:城牆下第四百五十章:滅國狂國第七百零五章:小狐狸是怎樣煉成的第三百六十六章:掖庭局第三百六十九章:離開掖庭局第三百五十八章:新的任務第八百三十二章:求穩第七十五章:遂安公主的探視(上)第八十五章:鹿山書院第十九章:雞肋乎?第二百九十三章:陪葬昭陵第二百七十八章:花肥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老夫人的意思第四百七十九章:一朝分娩第四百三十八章:天家父子第十三章:養傷第二十二章:不但惦記,還要下手第五百八十四章:炸了個營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皇帝的計劃第二百六十九章:打發第一百一十七章:新氣象第三百九十一章:歸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後宮不是個好地方第八百二十六章:莊子上的客人(下)第三百二十二章:火燒營地第一千二百三十章:召集大理寺官員第一千零一十九章:回家第一百一十章:李二陛下訪東宮第九百九十九章:打第二百三十四章:規劃第二百九十九章:出門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來俊臣第一百五十七章:神侯府的機會第三百三十四章:江慕晴的身手第二十三章:用處第一百六十四章:逼近的真相第四百五十二章:恐嚇四夷第六百五十九章:知情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攙和第一千零九十七章:知進退第四百五十五章:拜訪蕭瑀第六十二章:乞天請罪第九百一十七章:爛攤子第五百八十一章:封鎖泉州城第一百七十四章:多歧路,易埋伏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酒樓裡的碰撞第一千三百零七章:參奏第五百八十三章:該殺的殺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站隊第八百八十三章:當街胖揍第五百四十二章:時間、地點第五百七十八章:行動開始第六百六十四章:李淳風出獄第四百零七章:意外的身份第七百八十七章:名字第三百八十三章:商人,傷人第六百六十六章:說到底還是利益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甄選第九百章:佈置第四百零六章:人情第四百六十二章:百騎司的消息第八十一章:竇逵的絕望第五十六章:論春秋第三十四章:賬本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琢磨出事兒第八百九十八章:既定的較量第一千零六十八章:鄭鈞的猶豫第四百一十五章:佈局第一千零九十七章:知進退第四百四十九章:凜冬至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侍疾(二)第八十五章:上朝前第八百五十一章:讀書很重要第五百四十三章:比試前奏第九百七十三章:舉薦第三百六十二章:唐軍中的泉男生第二百一十四章:忽悠第四百零七章:意外的身份第五百七十四章:釣魚執法第六百一十七章:狹路相逢第九百九十一章:局面打開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無官一身輕第四百九十四章:爭分奪秒第四百五十六章:可疑的商隊第七十七章:考驗第四百四十一章:鄭家事第四百四十六章:遺留的力量第一千二百九十章:徹底完蛋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查刺殺案第一百五十七章:身心疲憊第三十七章:造紙第一百一十四章:腿病第六十八章:高峻的信第二百九十三章:士子第一百六十三章:李淵病危第一百七十八章:斥候的碰撞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釣魚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埋在心底的擔憂第四百二十五章:請求賜婚第二十八章:大朝會第六章:城牆下第四百五十章:滅國狂國第七百零五章:小狐狸是怎樣煉成的第三百六十六章:掖庭局第三百六十九章:離開掖庭局第三百五十八章:新的任務第八百三十二章:求穩第七十五章:遂安公主的探視(上)第八十五章:鹿山書院第十九章:雞肋乎?第二百九十三章:陪葬昭陵第二百七十八章:花肥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老夫人的意思第四百七十九章:一朝分娩第四百三十八章:天家父子第十三章:養傷第二十二章:不但惦記,還要下手第五百八十四章:炸了個營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皇帝的計劃第二百六十九章:打發第一百一十七章:新氣象第三百九十一章:歸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後宮不是個好地方第八百二十六章:莊子上的客人(下)第三百二十二章:火燒營地第一千二百三十章:召集大理寺官員第一千零一十九章:回家第一百一十章:李二陛下訪東宮第九百九十九章:打第二百三十四章:規劃第二百九十九章:出門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來俊臣第一百五十七章:神侯府的機會第三百三十四章:江慕晴的身手第二十三章:用處第一百六十四章:逼近的真相第四百五十二章:恐嚇四夷第六百五十九章:知情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攙和第一千零九十七章:知進退第四百五十五章:拜訪蕭瑀第六十二章:乞天請罪第九百一十七章:爛攤子第五百八十一章:封鎖泉州城第一百七十四章:多歧路,易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