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迫在眉睫的戰爭

“算了,不就是辦法嘛,等我想到了派人給你送信。”玄世璟無奈說道。

別說,要是大唐真要打仗,工學院這邊,得出不少力氣,至於工部那邊,雖然工匠大多數也是工學院出去的,但是玄世璟不太想跟那邊的人打交道。

去了之後人家跟你打官腔,這誰受得了,尋常時候也就罷了,萬一真打起來,有扯皮的功夫還不如多幹點兒別的事兒。

李泰這個小心眼兒啊.......

玄世璟理解了李二陛下的意思,三省的幾位大臣也明白了李二陛下的意思,李承乾自己也知道他父皇的意思,好歹是父子,所以有些事情,外人不可道也,人家父子心裡清楚。

所以,即便是玄世璟回到莊子上之後,長安城這邊,關於吐蕃還有熊津和倭國的消息也源源不斷的送到了玄世璟的手中。

這樣的意思很明顯了,那就是太子需要玄世璟的幫助。

李承乾長這麼大,還是頭一回在沒有李二陛下插手的情況下面對這樣的一場即將到來的戰爭,還有可能是東面西面一起開打,同時對付三個國家。

新羅雖小,但是不可小覷啊,這些年跟在大唐後面屁顛兒屁顛兒的,發展的也不錯,尤其是大唐平高句麗和百濟的時候,新羅就在一邊兒跟着吃肉喝湯呢。

玄世璟覺得,新羅這就是吃飽了撐的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膽子肥了,敢覬覦熊津的地方了。

這一點玄世璟倒是真沒想這麼多,他沒有想過,現在新羅國內一片昇平,人多,地方小,想要發展,卻是三面環海,不盯着熊津的地方還能盯着哪兒,倭國?還不如着眼熊津呢。

所以,新羅發展起來了,想要擴地盤,就一定會與大唐有摩擦,就如同第二個高句麗一樣。

不然先前高句麗四百五十萬的人口就靠着島上那點兒地方養活?所以高句麗纔不斷的侵蝕大唐的領土。

從源源不斷的消息來看,新羅和倭國已經是穿一條褲子了,那位齊明天皇已經解決掉了國內的爭端,野心膨脹之下,也想對大唐動動刀子了。

那位女天皇能夠復辟成功,一箇中大兄皇子對於她來說,也就不值得一提了,否則,她又怎麼會重新坐在天皇的位子上,而不是中大兄皇子繼位呢?

松贊干布死了之後,吐蕃的內部矛盾也是愈演愈烈,早先祿東贊還有藉口拖着,說等到松贊干布的葬禮結束,新的贊普繼位的事宜結束之後一切再談,現在拖着的藉口也沒有了,想要轉移矛盾,就只能打仗了,藉着打仗,將那些反對他的吐蕃貴族全都送到戰場上去,至於他們是死是活,祿東贊就不管了,一方面藉着打仗把他的政敵都給弄死弄殘廢,一邊從戰爭之中獲取利益,等到他在當中撈夠了好處不想打的時候,再派人到大唐求和,將一切禍事的起源都丟在那些戰敗的貴族身上。

說白了就是甩鍋。

好處也有了,鍋也有人背了,祿東贊也是好算計。

“玄公,聽說新羅和倭國已經開始調動兵馬了。”劉仁願說道。

劉仁願也被李承乾召見進宮囑咐了一些事情,臨出宮之前,李承乾還告訴劉仁願,若是有什麼需要商議的,可以去找玄世璟。

“但是始終還沒打起來不是嗎?”玄世璟說道:“人家再怎麼動,沒打起來,咱們這邊都不能有什麼太激烈的反應。”

說實話,有時候玄世璟還真討厭“師出有名”這四個字了,明明人家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但是大唐這邊,不管做什麼,都必須得偷偷摸摸的在暗中進行,不然就是“有失大國風範”。

“那應該如何應對呢?”劉仁願問道。

劉仁願現在雖然在朝中,但是在半個月之前,他的位子又被調動了,人在朝中,但是調派到了兵部,依舊是掌管水師。

“熊津那邊,薛仁貴該知道的都知道了,肯定會做出防範的,至於水師這邊,只能以不變應萬變了,時刻準備着,等着太子殿下一聲令下,就能立即開拔。”玄世璟說道:“一切都只能防範,而且,這場戰爭正式的任命都還沒有下來,三省那邊雖然在討論,但是沒有明確的旨意下發,咱們能做的,也不多。”

一切都只是商議,玄世璟與李承乾不斷的商議,李承乾與朝臣商議,兵部這邊,與劉仁願商議,劉仁願與玄世璟商議。

若是現在玄世璟人在長安,保不齊他在道政坊的宅子,每天都要迎接兵部的客人。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老一代的將領到了現在這年頭,以他們的年紀,斷然是不能再領兵出征了,就像程咬金一樣,這都多少歲了,一把老骨頭,再上戰場,那說明什麼?只能說明大唐是真的沒有人了。

年輕一代的將領,能拿得出手的,就這麼幾個,玄世璟又是當中的佼佼者。

當然,若是侯君集想要加入到這個行列,那侯君集肯定是輩兒大的。

但是要用侯君集,可要謹慎了,那可是個有“前科”的,即便是太子的老丈人,太子想要啓用侯君集,那三省的大佬們也不會同意。

“對了,三省那邊,商議出什麼來了嗎?”玄世璟問道。

因爲有李二陛下的暗示,所以三省的朝臣們對於這件事情,一改往日的作風,變得勤快團結起來了。

要是這個節骨眼上不幫太子,小心往後太子記仇。

“倒是有些眉目了,不過也只是提名,玄公自然在當中,還有盧國公的大公子,程處默將軍,也有提議吳王殿下的,再就是軍中其它的一些年輕人,雖然房遺愛大人現在在戶部,但是此次的提名之中,也有他,畢竟當初也是從軍中出來的,而且房遺愛大人本身,其實也算是武人。”

也算是軍中一脈,只是這話劉仁願不好明着說。

“就這些?”玄世璟問道。

“還有劉仁軌大人。”劉仁願說道。

第二百九十五章:半夜覓食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你算命嗎?第六十二章:乞天請罪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心狠手辣來俊臣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錢堆出手第一百三十一章:王氏說:袁天罡是個混蛋第六百五十八章:博弈第四十六章:聚秦府第九章:計定第一千零六十六章:上鉤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登州查賬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是針對法華寺,而是所有的佛寺第八百四十四章:李元祥在書院(下)第一百一十一章:兕子是種很萌的動物第一百八十二章:交易第四十四章:玄世璟心中東山縣第一千零一章:捷報第八百九十七章:當下之症第五百九十五章:談判第五十三章:威鳳賦第八百六十三章:扯皮第一百三十六章:武媚仍舊是焦點人物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走水第五百三十九章:琉球第九十九章:可怕的晉陽第六百八十三章:少年意氣第一百一十二章:李泰的損招第一千五百一十章:塵埃落定第二百二十七章:來不及的最後一面第五百一十五章:達則兼濟天下第三十六章:寵愛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灰頭土臉第二百六十二章:錦衣衛解散第三百三十八章:所夫孫,死第一千零三十章:銀山到手第六十四章:分豬肉第二百八十八章:單蠢的和尚第五百一十六章:程家父子的到來第四百一十四章:玄世璟的宏願第五百二十章:礙人眼了第五百九十四章:百濟使臣第二十一章:馬周第七十五章:行動第十三章:對陣第四十七章:晉陽來訪第二百一十三章:不待見第十章:人才第四百一十三章:打探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來宣政殿的人第六章:一顆松花蛋第三百九十九章:李二陛下的毛病第三百二十五章:商隊進城第四十二章:錢堆的好事將近第七十六章:遂安公主的探視(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孤立無援第一千四百八十章:拿什麼挽留第四百七十章:發展纔是硬道理第五百一十八章:練兵(上)第四百六十一章:宮中召見第三百三十七章:小公主要出宮第五十一章:大理寺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生殺予奪第八百零六章:再次集結!第九十六章:陛下駕到第四百章:開始第四百七十三章:張亮第一百二十三章:取血第二百七十三章:巧合第八百二十八章:抖S李元祥第六百二十六章:楊福到訪第三百五十二章:風流第五百九十一章:刺客第十章:逼供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就是爲了跑路第六百三十三章:勢如猛虎第一千四百零六章:大張旗鼓第三十一章:臺階第八百六十六章:邪門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傷口縫合第三十八章:論遣唐使第五百零九章:玄世璟的演說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李厥回宮第二十六章:所謂時機第三百四十四章:棄城第八十一章:藥王離侯府第二百五十一章:波及第五百五十九章:老人家的死第三十一章:馴馬(下)第三百四十二章:唐軍攻城第九十二章:誰算計了誰第三十章:李泰的心結第六十四章:午後的時光第三百一十二章:侍女的事兒第一百一十八章:李治夜會武媚第四十五章:馬周第四百七十二章:聲名再起第五百六十七章:苦肉計第二百七十七章:招收學生(下)第五百一十六章:人才培養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不能慫
第二百九十五章:半夜覓食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你算命嗎?第六十二章:乞天請罪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心狠手辣來俊臣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錢堆出手第一百三十一章:王氏說:袁天罡是個混蛋第六百五十八章:博弈第四十六章:聚秦府第九章:計定第一千零六十六章:上鉤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登州查賬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是針對法華寺,而是所有的佛寺第八百四十四章:李元祥在書院(下)第一百一十一章:兕子是種很萌的動物第一百八十二章:交易第四十四章:玄世璟心中東山縣第一千零一章:捷報第八百九十七章:當下之症第五百九十五章:談判第五十三章:威鳳賦第八百六十三章:扯皮第一百三十六章:武媚仍舊是焦點人物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走水第五百三十九章:琉球第九十九章:可怕的晉陽第六百八十三章:少年意氣第一百一十二章:李泰的損招第一千五百一十章:塵埃落定第二百二十七章:來不及的最後一面第五百一十五章:達則兼濟天下第三十六章:寵愛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灰頭土臉第二百六十二章:錦衣衛解散第三百三十八章:所夫孫,死第一千零三十章:銀山到手第六十四章:分豬肉第二百八十八章:單蠢的和尚第五百一十六章:程家父子的到來第四百一十四章:玄世璟的宏願第五百二十章:礙人眼了第五百九十四章:百濟使臣第二十一章:馬周第七十五章:行動第十三章:對陣第四十七章:晉陽來訪第二百一十三章:不待見第十章:人才第四百一十三章:打探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來宣政殿的人第六章:一顆松花蛋第三百九十九章:李二陛下的毛病第三百二十五章:商隊進城第四十二章:錢堆的好事將近第七十六章:遂安公主的探視(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孤立無援第一千四百八十章:拿什麼挽留第四百七十章:發展纔是硬道理第五百一十八章:練兵(上)第四百六十一章:宮中召見第三百三十七章:小公主要出宮第五十一章:大理寺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生殺予奪第八百零六章:再次集結!第九十六章:陛下駕到第四百章:開始第四百七十三章:張亮第一百二十三章:取血第二百七十三章:巧合第八百二十八章:抖S李元祥第六百二十六章:楊福到訪第三百五十二章:風流第五百九十一章:刺客第十章:逼供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就是爲了跑路第六百三十三章:勢如猛虎第一千四百零六章:大張旗鼓第三十一章:臺階第八百六十六章:邪門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傷口縫合第三十八章:論遣唐使第五百零九章:玄世璟的演說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李厥回宮第二十六章:所謂時機第三百四十四章:棄城第八十一章:藥王離侯府第二百五十一章:波及第五百五十九章:老人家的死第三十一章:馴馬(下)第三百四十二章:唐軍攻城第九十二章:誰算計了誰第三十章:李泰的心結第六十四章:午後的時光第三百一十二章:侍女的事兒第一百一十八章:李治夜會武媚第四十五章:馬周第四百七十二章:聲名再起第五百六十七章:苦肉計第二百七十七章:招收學生(下)第五百一十六章:人才培養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不能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