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四章:西面的動靜

契苾何力和阿史那·思摩兩人輪流在城外駐守,每天都要到城中見玄世璟彙報軍中的情況,戰事未起之前,這些都是小事兒,只要把軍隊看嚴實了,其餘的都不是問題。

而玄世璟也寫信送回了長安,與工學院那邊說羊毛的事情,與此同時,契苾何力也寫信着人送回了鐵勒部,讓他們把今年剪下來的羊毛都收好,仔細的挑選之後會有唐人來收購。

在都護府安頓下來之後的玄世璟,開始密切的注意大唐東西兩處地方的消息,再就是北面草原上的消息,從安北都護府出發的斥候帶足了乾糧清水,一隊隊的朝着草原出發,到了草原上之後,再分散開來,打聽消息,一般一出去,就是十五天左右回來,而後城中會有接替換班的斥候繼續出去,這樣一輪一輪的不斷的摸索着草原上的消息,確保草原上若是有異常的動靜,安北都護府這邊能夠第一時間知道。

隨着時間的流逝,玄世璟收到的消息也越來越多,李靖已經帶領着軍隊到了隴西,吐蕃還沒有動,李靖帶兵到隴西,打的是巡防邊塞的名頭,消息肯定是瞞不住的,但是有這麼個名頭在,能夠遮掩許多東西,而且,這麼大大方方的帶兵過去,也多多少少能震懾突厥。

畢竟當初吐蕃可是在這位大唐軍神的手中吃了大虧的,現在,這位軍神大爺又帶着手底下的軍隊到邊塞來遛彎兒了,吐蕃的那些貴族能不緊張嗎?

至於東面可就熱鬧多了,薛仁貴已經領兵跟高句麗和百濟的叛軍對上了,因爲對對方的行動消息瞭如指掌,到現在位置,大大小小打了十多次,薛仁貴未嘗一敗,差不多也將這兩股叛軍打的底兒掉了,接下來就等着新羅和倭國的兵忍不住踏足熊津了。

一旦他們踏入熊津的地界兒內,薛仁貴將毫不客氣的對他們展開攻擊,連派遣使者提醒都不帶提醒的。

邊界就在那裡安安靜靜的不動彈,新羅或者倭國的兵踏過來,那就是侵犯大唐的領土,不打等着過年?

程處默和李恪也帶着兵從長安到了熊津,與薛仁貴兵和一處了,正商議着接下來的行動,而劉仁願的水師,也已經駐紮在了卑沙城,下一步就是要去漢州附近的港口,水師到了漢州港口的話,便是進可攻,退可守了,直面新羅的軍隊。

草原上依舊沒有動靜,而東面打得如火如荼,大唐在熊津與新羅和倭國開戰的消息終於傳到了吐蕃人的耳中,這會兒吐蕃人才知道,軍神大爺帶着十幾萬大軍多邊疆來是來幹什麼的了。

感情不是遛彎兒,是要來遛他們來了。

但是即便如此,吐蕃的那些貴族還是起了心思,如今吐蕃內部,松贊干布的孫子坐在贊普的位子上,超過七成的吐蕃貴族覺得這個位子不應該由這樣一個小孩兒來做,當中五成的人都要推舉松贊干布的那個庶子來做這個贊普,當然這當中也不乏那個庶子在吐蕃經營多年的結果。

原本以爲松贊干布死了之後,贊普的位子會落在他身上的,但是自己的那個爹,還是覺得自己庶子的身份配不上那個位子,就將那個位子給了自己的侄子,那個屁大點兒的孩子。

就那個孩子坐在贊普的位子上,朝政大權還不是落在祿東贊這樣一個外人的手裡?

眼見着吐蕃內部的矛盾越演越烈,祿東贊還是決定通過戰爭,轉移國內的矛盾,雖然現在在隴西吐蕃與大唐邊界領軍的是大唐軍神李靖,但是與大唐打一打,總比吐蕃人在自家打得你死我活的,造成吐蕃內亂,時政動盪不堪要好得多吧?

通過戰爭,消耗掉一部分貴族,剩下的,再慢慢收拾。

這就是祿東贊所想的。

因此,當松贊干布的庶子找上祿東讚的時候,祿東贊要求他親自帶兵與大唐打,要是這場戰爭,大勝而歸,這就證明,他的確有能力領導整個吐蕃,那皆時,由他來做贊普,祿東贊這個大相也不會反對,但若是輸了,就老老實實的輔佐他的侄子,也就是松贊干布的孫子,現在吐蕃的新贊普。

祿東贊都這麼說了,那也就只能如此了,再這麼僵持下去,也沒什麼意義,因此,支持這個庶子上位的貴族們就興奮了。

雖然對面是大唐的軍神,但是仗也不是不能打,反正大唐人打不到高原上來,他們在這一點上,就已經是極大的優勢了。

所以就一個字:打!

打完了,然後順理成章的拿下贊普的位子,讓現在的小屁孩兒贊普趕緊騰地方。

所以,隴西那邊與吐蕃接壤的地方,打起來了。

打是打了,但是與大唐以往和吐蕃打仗的形式一樣,依舊是雙方年來我往的拉扯,吐蕃人變得更謹慎了,李靖只能靜待時機。

就在雙方僵持着的時候,李靖打算繼續試一試引蛇出洞的法子,與劉仁軌商議之後,由劉仁軌上書朝廷,奏請李承乾。

問題就出在劉仁軌的這一道奏摺上面,劉仁軌的奏摺本身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有問題的是朝中的一位與劉仁軌有諸多過節的大臣,李敬玄。

李敬玄在朝中時任中書令,當劉仁軌的摺子被遞上去之後,在早朝的時候,朝堂諸公討論劉仁軌的這封奏摺的可行性,李敬玄便又站了出來。

依舊是反駁劉仁軌的奏摺。

這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兩人總是意見相左,兩人總是對着幹,也正是如此,時間長了,玄世璟才懷疑這李敬玄是不是對劉仁軌有意思,而劉仁軌又是個妥妥的直男,不從李敬玄,所以李敬玄才變本加厲?

當然,這只是內心不怎麼純潔的一個假想而已,兩個半截身子都要進土的老男人,能擦出什麼火花來。

但是李敬玄在朝中大肆反對劉仁軌的事兒,還是傳到了在前線戰場的劉仁軌的耳朵裡去了。

於是,劉仁軌營帳之中的桌子翻在了地上,桌子上的東西散落了一地。

第一千零五十章:院長的新人選第六百八十七章:皇帝的女兒第四百四十二章:鄭家的嫌疑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國法第一百四十七章:反應第九百九十六章:被打亂的謀劃第六百零六章:責任第八百五十八章:世家大族的顏面第六十五章:東山縣令第一千一百八十章:懷疑百騎司第一百二十六章:承乾歸朝第九百一十二章:種地公爺第九百六十一章:關於活字印刷第三百四十九章:大勢成第十二章:負荊請罪第三百六十章:推心置腹第六十三章:熟人第四百七十九章:最後的佈置第二百九十六章:王氏的顧慮第四百二十三章:又是鄭家人第六十四章:銷售概念第五百七十八章:行動開始第八百九十一章:不解氣第四百一十五章:工學院第八百二十五章:莊子上的客人(中)第四十七章:圈子第一千五百零二章:做足準備第一百二十九章:功夫第七十二章:懲戒第一百四十八章:額外的嫁妝第一千一百四十章:活捉第八百九十四章:世家,鄭半朝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孩子都明白的道理第一百零九張:操心保命第四十九章:奸商的套路第二百六十七章:太醫欲來第九十六章:兕子問政第一百三十四章:獄中談話第四十九章:恩怨第一百六十五章:家宴(上)第三百三十四章:封城第二百二十七章:來不及的最後一面第一千零九十八章:江蘇事第二百三十九章:該來的還是得來第三百零三章:沒有選擇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安置第一百一十二章:太子良娣第一百四十章:腳踏兩隻船第一千零三十九章:關於立太子第二百七十七章:尾巴第四百零六章:過不去的梗第四百五十二章:恐嚇四夷第六百零五章:適應第五百七十章:水師營中事第六十九章:茶館遇故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刑審第三章:當然選擇原諒他第六百五十七章:一定要插手第六百八十二章:大不相同第三百二十章:接應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莊子上的雜事第二百七十三章:巧合第十五章:搬出城主府第一千零三十二章:齊國公第三百九十章:交換第三十八章:論遣唐使第三百二十七章:各取所需第八百八十九章:李二陛下的糾結第九百六十一章:關於活字印刷第四百二十九章:侍女第六百一十六章:談判第四十一章:相識第七百九十六章:國子監第一百零二章:你猜第一千五百零五章:修繕水渠的錢第九十四章:晉陽的決心第六百七十九章:關於馮浩第二百五十章:大考將近第一百零七章:禁足第一天第一千零八十五章:下場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就是爲了跑路第三百七十六章:昔日的王太子第四百四十六章:兩難第三百七十六章:昔日的王太子第二百零七章:大婚前第二百二十六章:李淵駕崩第四百八十一章:小名,只是一個希望第三百九十章:交換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皆大歡喜第三百二十三章:上奏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清理善後第四百八十章:心結第一千零五十三章:姐弟第五百章:晉陽的爲難第三百一十五章:一團煙花第八十二章:帶着晉陽看房第五百四十六章:比試(下)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看不透的人第六十八章:操碎心的李承乾第二百二十九章:處置
第一千零五十章:院長的新人選第六百八十七章:皇帝的女兒第四百四十二章:鄭家的嫌疑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國法第一百四十七章:反應第九百九十六章:被打亂的謀劃第六百零六章:責任第八百五十八章:世家大族的顏面第六十五章:東山縣令第一千一百八十章:懷疑百騎司第一百二十六章:承乾歸朝第九百一十二章:種地公爺第九百六十一章:關於活字印刷第三百四十九章:大勢成第十二章:負荊請罪第三百六十章:推心置腹第六十三章:熟人第四百七十九章:最後的佈置第二百九十六章:王氏的顧慮第四百二十三章:又是鄭家人第六十四章:銷售概念第五百七十八章:行動開始第八百九十一章:不解氣第四百一十五章:工學院第八百二十五章:莊子上的客人(中)第四十七章:圈子第一千五百零二章:做足準備第一百二十九章:功夫第七十二章:懲戒第一百四十八章:額外的嫁妝第一千一百四十章:活捉第八百九十四章:世家,鄭半朝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孩子都明白的道理第一百零九張:操心保命第四十九章:奸商的套路第二百六十七章:太醫欲來第九十六章:兕子問政第一百三十四章:獄中談話第四十九章:恩怨第一百六十五章:家宴(上)第三百三十四章:封城第二百二十七章:來不及的最後一面第一千零九十八章:江蘇事第二百三十九章:該來的還是得來第三百零三章:沒有選擇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安置第一百一十二章:太子良娣第一百四十章:腳踏兩隻船第一千零三十九章:關於立太子第二百七十七章:尾巴第四百零六章:過不去的梗第四百五十二章:恐嚇四夷第六百零五章:適應第五百七十章:水師營中事第六十九章:茶館遇故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刑審第三章:當然選擇原諒他第六百五十七章:一定要插手第六百八十二章:大不相同第三百二十章:接應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莊子上的雜事第二百七十三章:巧合第十五章:搬出城主府第一千零三十二章:齊國公第三百九十章:交換第三十八章:論遣唐使第三百二十七章:各取所需第八百八十九章:李二陛下的糾結第九百六十一章:關於活字印刷第四百二十九章:侍女第六百一十六章:談判第四十一章:相識第七百九十六章:國子監第一百零二章:你猜第一千五百零五章:修繕水渠的錢第九十四章:晉陽的決心第六百七十九章:關於馮浩第二百五十章:大考將近第一百零七章:禁足第一天第一千零八十五章:下場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就是爲了跑路第三百七十六章:昔日的王太子第四百四十六章:兩難第三百七十六章:昔日的王太子第二百零七章:大婚前第二百二十六章:李淵駕崩第四百八十一章:小名,只是一個希望第三百九十章:交換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皆大歡喜第三百二十三章:上奏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清理善後第四百八十章:心結第一千零五十三章:姐弟第五百章:晉陽的爲難第三百一十五章:一團煙花第八十二章:帶着晉陽看房第五百四十六章:比試(下)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看不透的人第六十八章:操碎心的李承乾第二百二十九章: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