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五章:被秀了一臉

至於地點爲什麼是皇莊那邊,一年到頭皇莊那邊的活兒並不多,整個皇莊也就管理天家的那一畝三分地的農作物而已,至於皇莊的人手,大多都是宮中出去的,比如說宮裡年齡大了的宮女,出宮之中沒有地方可去,長孫皇后就將她們都安排在皇莊那邊,幹些養蠶織布的活兒。

正好皇莊那邊有這樣一批人手,改造過後的織布機送到皇莊去,就讓從宮裡出去的那些年紀大的宮女去做這活計,也算是給了她們能夠吃飯的差事。

獲利肯定還是皇家的,到最後進入內務府,但是這些做手工活計的,可是根據利潤多少,有足夠的月俸的。

而且,改良過後的織布機在皇莊,織造出成品,獲利之後,皇莊那邊的規模一定會進一步擴大,到時候能夠吸納更多宮裡的老人,這樣宮中也不必爲人事安排而費腦筋了。

宮中有些人,十幾歲的時候就進了皇宮當差,當他們在離開皇宮之後,都已經年紀大了,嫁人都困難,至於養活自己,在宮中這麼多年,除卻伺候人之外,他們或許什麼都不會,在宮中做事這麼長時間,積攢下來的錢財,又能養活他們多長時間,一旦錢財用完了,又沒有能賺錢的手段,下場可想而知了。

所以有時候宮中的人喜歡收點兒小賄賂,大家都是見怪不怪的。

願意出手給的,那也是有求於人,更不會說什麼了。

只要長孫皇后肯出面爲這改良過後的織布機來做個榜樣,那麼織布機所織造出來的東西,百姓就能夠迅速的接受,至少在今年冬天之前,就會有相當數量的百姓能夠用上羊毛織造出來的東西,經過一個冬天,這些百姓就知道這玩意兒的好了,而後一傳十十傳百,大唐的市場就這樣被打開了。

“九月初八的事兒,承乾與你說過了嗎?”李二陛下問道。

李二陛下突然提起這個,玄世璟有些詫異,但還是點了點頭。

“往後,大唐就交給承乾了,交給你們這些年輕人了,朕這一代人,亂世見過,沙場見過,太平也見過,但是走到今天這一步,終究是年紀大了,老了,與其步履蹣跚,倒不如換上乾乾脆脆的年輕人來。”李二陛下感慨道。

這樣的一個帝王在玄世璟面前感慨,讓人能夠感覺到英雄遲暮的那種悲涼,只是看着李二陛下仍舊堅挺的身姿,這樣的悲涼,卻是被沖淡了不少。

帝王之中,還真難得有像李二陛下這樣在權利方面提得起放的下的。

或許是因爲大唐改變得太多,太子李承乾改變的太多,這宮中改變得太多了吧。

所以李二陛下也改變了。

又或者,李二陛下怕當初出現在他身上的那一幕出現在自己兒子輩的身上,所以趁着現在還有一把子力氣,退了,在暗中可以再看上幾年,要是有苗頭的話,至少他還有那個能力能夠出手。

李二陛下自己也知道,在大唐皇位的傳承上,他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所以,他也想糾正過來。

想要糾正,總要付出代價,這代價或許不算大,但或許也不算小了。

在他還有能力的時候,告別那個位子,對於李二陛下這樣從年輕時候就心懷壯志,而且有能力有手段的人來說,可能下決定是很困難的吧。

不過一旦下了決定,連日子都選好了,他就沒有反悔的餘地了,也不會再後悔了。

做過了就是做過了,這種事兒不能像魏徵的墓碑一樣,推了還能重新立。

玄世璟躬着身子站在帝后面前,沒敢插話。

“所以啊,在你莊子上先給朕準備一處住處。”李二陛下說道。

“陛下打算在九月初八之後到東山縣莊子上去住?”玄世璟詫異道。

“父皇,宮中不好嗎?”李承乾聽到李二陛下這麼說,也趕忙說道。

李二陛下搖了搖頭:“宮中的確很好,條件好,吃穿住行都很好,但是朕打算去宮外,過過尋常人過的日子,帶上你母后。”

長孫皇后聽到李二陛下這般說,看向李二陛下的眼神都快柔成一汪水了。

“年輕的時候啊,朕曾許諾過你母后許多東西,只是那個時候世道亂,朕整日在外征戰,你母后呢?就在家帶着你們兄弟幾個,有時候一年到頭啊,朕與你母后都見不了幾面,更別說許給你母親的東西了。”李二陛下說道:“這後來啊,朕做了皇帝,每日又有了操勞不完的國事,那時候大唐窮啊,不但窮,四周還都是覬覦大唐的敵人,朕廢寢忘食處理朝政,把大唐周圍的那些不懷好意的人都打回去,可是幹什麼都得用錢啊,結果你母后,就算是當了皇后,還是跟着朕吃苦受窮,現在好不容易大唐走到這一步了,內務府也有錢了,朕也能抽身了,當初朕對你母后說過的話,也該踐行了,朕不想這一輩子,對得起百姓,對得起大唐,對得起朝臣,對得起兒孫,但是卻對你母后,懷着愧疚。”

李二陛下說這些話,長孫皇后在一旁聽着,已經開始抹眼淚了。

她的丈夫是皇帝,是大唐之主,她從來沒有奢求過他會像尋常人家的丈夫一樣,身處在一定的位子,就會犧牲掉一些東西。

他們兩口子是皇帝和皇后,就註定要失去一些普通的夫妻之間的樂趣,可是這麼多年來,風風雨雨,兩口子也相互扶持着走到了現在。

“兒臣明白了。”李承乾應聲道。

玄世璟一把年紀了,都兒女雙全了,還在宮中被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后秀了一臉的恩愛,也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只能應聲,然後等回到莊子上之後,去爲他們準備。

但是,李二陛下總不能一直都住在莊子上吧?九月初八一過,人家可就是太上皇了啊。

“好了,都退下吧。”李二陛下說道。

“是。”李承乾和玄世璟拱手行禮之後,退出了長孫皇后的寢殿。

第三百六十章:推心置腹第六百零九章:被發現的營地第二百五十五章:好戲開鑼第三十五章:長安,長安!第三百五十章:投降?第八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態度明確第五百五十七章:海邊的村子第二百零三章:缺個丫鬟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黨派?第六百八十章:書房談話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跪殿第八十五章:信任危機?第六百八十六章:感性與理性第二百九十六章:王氏的顧慮第八章:對策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崔知溫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承擔第九百五十六章:提前打算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帶李醫出宮第十六章:襲糧第九百一十一章:遲來的正義從來不是正義第五百六十一章:如何辯解第五百八十五章:水淹第八百一十五章:閒逛第二百二十六章:特務錦衣衛第八百一十八章:舉薦第四百五十三章:天竺方士第二百零八章:大婚(1)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埋下的種子第一百二十三章:第十章:逼供第九百九十九章:打第六百六十九章:區別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夜話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傷口縫合第一百零一章:身份泄露第四百六十五章:引誘劫獄第二百五十八章:走訪第四十八章:趙元帥買房第一千零九十九章:王家人第一章:第二百五十一章:主考官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各自安排第八百七十八章:竇孝果第五百六十章:卑沙城的攻略第一百五十三章:前往岷州第一百八十九章:再生事端第二十章:執掌降兵第一千五百零二章:做足準備第五十五章:房遺直第一百五十三章:所憂所慮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見鄭鈞第五百六十五章:埋伏第二百章:斷後第九十一章:面見李淵第五百七十八章:伺機而動第十九章:長孫的作品第六百八十四章:書房對坐第七百九十六章:國子監第九百九十二章:夜襲下的計中計第七章:出手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意味第四百零四章:書院用膳第二百一十二章:大婚(5)第一百三十三章:世人皆野望第一百六十一章:巧遇祿東贊第二百四十六章:來無影去無蹤第五十八章:新紙第二百七十一章:思緒第四十七章:藥價第一千零一章:捷報第二百四十二章:福兮禍所依第二百三十四章:規劃第五百七十章:甕中捉鱉第一百零四章:人心第六百九十四章:李二陛下的效率第八百六十四章:對峙第三十章:李泰的分析第四十三章:錢不是問題第一千二百三十章:召集大理寺官員第四百九十二章:朝堂點兵第九百七十八章:契苾何力第一百四十一章:李淵病重第二十二章:不但惦記,還要下手第二百四十九章:動作第一百二十八章:鄭安的轉變第六章:阻擊第一千零二十二章:自給自足,以戰養戰第八百九十一章:不解氣第二百零八章:斂財之人第四百零二章:試題第一百一十三章:太巧了!第二百四十七章:江慕晴的投名狀第四十六章:商人本色第五百三十五章:送往長安的奏摺第一千四百三十章:新的發現第一百六十三章:一道召令第四十章:玄世璟的“老”臣之路第一百五十八章:秦冰月和錢堆
第三百六十章:推心置腹第六百零九章:被發現的營地第二百五十五章:好戲開鑼第三十五章:長安,長安!第三百五十章:投降?第八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態度明確第五百五十七章:海邊的村子第二百零三章:缺個丫鬟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黨派?第六百八十章:書房談話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跪殿第八十五章:信任危機?第六百八十六章:感性與理性第二百九十六章:王氏的顧慮第八章:對策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崔知溫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承擔第九百五十六章:提前打算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帶李醫出宮第十六章:襲糧第九百一十一章:遲來的正義從來不是正義第五百六十一章:如何辯解第五百八十五章:水淹第八百一十五章:閒逛第二百二十六章:特務錦衣衛第八百一十八章:舉薦第四百五十三章:天竺方士第二百零八章:大婚(1)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埋下的種子第一百二十三章:第十章:逼供第九百九十九章:打第六百六十九章:區別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夜話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傷口縫合第一百零一章:身份泄露第四百六十五章:引誘劫獄第二百五十八章:走訪第四十八章:趙元帥買房第一千零九十九章:王家人第一章:第二百五十一章:主考官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各自安排第八百七十八章:竇孝果第五百六十章:卑沙城的攻略第一百五十三章:前往岷州第一百八十九章:再生事端第二十章:執掌降兵第一千五百零二章:做足準備第五十五章:房遺直第一百五十三章:所憂所慮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見鄭鈞第五百六十五章:埋伏第二百章:斷後第九十一章:面見李淵第五百七十八章:伺機而動第十九章:長孫的作品第六百八十四章:書房對坐第七百九十六章:國子監第九百九十二章:夜襲下的計中計第七章:出手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意味第四百零四章:書院用膳第二百一十二章:大婚(5)第一百三十三章:世人皆野望第一百六十一章:巧遇祿東贊第二百四十六章:來無影去無蹤第五十八章:新紙第二百七十一章:思緒第四十七章:藥價第一千零一章:捷報第二百四十二章:福兮禍所依第二百三十四章:規劃第五百七十章:甕中捉鱉第一百零四章:人心第六百九十四章:李二陛下的效率第八百六十四章:對峙第三十章:李泰的分析第四十三章:錢不是問題第一千二百三十章:召集大理寺官員第四百九十二章:朝堂點兵第九百七十八章:契苾何力第一百四十一章:李淵病重第二十二章:不但惦記,還要下手第二百四十九章:動作第一百二十八章:鄭安的轉變第六章:阻擊第一千零二十二章:自給自足,以戰養戰第八百九十一章:不解氣第二百零八章:斂財之人第四百零二章:試題第一百一十三章:太巧了!第二百四十七章:江慕晴的投名狀第四十六章:商人本色第五百三十五章:送往長安的奏摺第一千四百三十章:新的發現第一百六十三章:一道召令第四十章:玄世璟的“老”臣之路第一百五十八章:秦冰月和錢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