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章:長安的使者

從登州到長安,有大唐驛站的幫助,倭國的使者在路上緊趕慢趕,大半個月的時間,終於趕到了長安,住進了鴻臚寺之中,每天都上摺子想要見大唐的皇帝陛下。

“河邊使者,現如今我們陛下是不理朝政的,朝中的一切事務,都是太子殿下在主持,要不,您就去見太子殿下吧。”鴻臚寺的寺卿對着河邊麻呂說道。

“你們太子能夠決定這場戰爭嗎?”河邊麻呂問道。

在他的印象當中,太子即便是再怎麼掌權,都是皇帝在背後操控,如今大唐兩邊都在發生大規模的戰爭,怎麼可能是太子在朝中獨攬政事,而皇帝陛下對朝政不管不問呢?

所以他是直接想要見大唐皇帝的。

大唐的皇帝,李二陛下,在後宮之中連自己家的大臣都不怎麼見,又怎麼可能見倭國的使者呢?

“本官說的可都是真的,信不信,使者大人自己掂量着吧。”鴻臚寺的寺卿見河邊麻呂這個態度,乾脆也不與他多說了。

真是好心當成驢肝肺,看你可憐巴巴的,給你指條明路,自己不走,要是倭國那邊出了什麼事兒,也就只能怨你們自己了。

鴻臚寺做的就是接待外使的事兒,以往他們覺得,外使到大唐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聖人教誨,但是接觸的多了,也就是說,這行乾的久了就知道,來的客不全是好客,有可能還是惡客。

這些年大唐強勢,來的大多都是好客,所以鴻臚寺這邊,也是拿出自己該有的儀態禮儀來招待他們,他們對咱們客氣,咱們也對他們客氣,大家客客氣氣和和美美的,挺好。

但是你的態度要是不端正了,對不起,跟你客氣客氣也就得了,不伺候。

真拿着大唐當自己家呢,這麼不客氣。

河邊麻呂見鴻臚寺的寺卿對自己這般態度,心裡也知道自己這是一不小心得罪人了,自己實在是太過着急了。

想要去找那位寺卿道歉,但是河邊麻呂現在實在是騰不出什麼空來,他現在腦子裡心裡想的全是怎麼制止大唐對倭國的這場戰爭,這麼長時間過去了,自己遇到的那支船隊,是不是已經到了倭國本土了?是不是已經打起來了?

劉仁軌送信的速度可比河邊麻呂到長安的速度要快多了,劉仁軌佔領了太宰府之後,奏報送到了登州之後,八百里加急,送往長安,就是爲了趕在河邊麻呂到達長安之前讓朝中的人知道這個消息,讓他們與河邊麻呂談起來,能夠得到更多的好處。

或者說,拖一拖時間,他和劉仁願兩人,能拿下倭國更多的地盤。

佔便宜佔夠了之後,再停止這場戰爭,大唐將會在這場戰爭之中賺得盆滿鉢滿。

與河邊麻呂一同住在鴻臚寺之中的還有吐蕃到長安的使節。

吐蕃的使節算是比較幸運了,因爲有文成公主的“家書”傍身,住在鴻臚寺之中的待遇不錯,還見了李承乾一面,談論了一下大唐與吐蕃之間的戰爭。

李承乾給他的迴應就是,他需要再考慮一番。

所謂的考慮,就是要向吐蕃提條件了。

戰爭是你們挑起來的,現在想不打就不打了,那大唐的損失找是誰說理去?

李承乾這是要打算敲竹槓了。

這樣的行爲,若是一國之君想要做,那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李承乾自己沒顧忌,他不是一國之君啊,所以,敲竹槓要趁早,下手要快準狠穩。

誰知道以後還有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吐蕃的使者在鴻臚寺之中也在思索大唐可能提出的條件,思索吐蕃是否能滿足大唐提出的條件,或者是,如何跟大唐討價還價。

這會兒的鴻臚寺之中住着的番邦使者,就只有倭國和吐蕃兩國的使者,這兩國的使者的目的也都一樣,就是爲了想與大唐停戰。

終於有一天,兩國使者在鴻臚寺的後花園溜達的時候,邂逅了......

河邊麻呂在鴻臚寺之中等了約莫有四五天的時間,宮中終於傳出了旨意。

大唐太子李承乾在宣政殿召見河邊麻呂,讓河邊麻呂趕緊收拾利索進宮。

河邊麻呂心裡也記着那會兒鴻臚寺的寺卿跟自己說的話,現在的大唐,所有的政事都是太子在處置,不管如何,先見了太子再說,說不定太子真的有權利停止兩國之間的戰爭呢?

所以河邊麻呂接到旨意之後趕緊收拾利索,乘坐着馬車到了龍首原上的大明宮,進了宮,在太監通報之後,進入了含元殿之中。

“外使河邊麻呂拜見大唐太子殿下。”河邊麻呂進了宣政殿之中,恭恭敬敬的朝着李承乾行禮。

李承乾現在是太子,人家是大唐的儲君,將來就是大唐的皇帝。

“外使免禮。”李承乾直着腰板兒坐着,目光直視着河邊麻呂,朗聲說道:“外史來長安已經有個四五天了吧?在鴻臚寺住的可還習慣?”

李承乾一上來並沒有與河邊麻呂說兩國戰爭的問題,而是禮貌性的問候了一番,他已經知道了劉仁軌率領着大唐的水師船隊拿下了太宰府,現在正準備和劉仁願一起,拿下倭國太宰府所在的那座島嶼。

所以李承乾也想拖時間,給劉仁軌和劉仁願爭取更多的時間。

在前兩天,一向不怎麼理會朝政的自家父皇難得派人給自己傳了個口信,就只有四個字。

倭國銀山。

倭國有銀山,李承乾聽玄世璟說過,現在連自家父皇都特意囑咐了,所以,李承乾對於倭國的那座銀山,通過這回的戰爭,已經是勢在必得。

想要銀山,銀山在倭國的境內,所以現在李承乾需要更多的籌碼,迫使倭國交出銀山。

而劉仁軌和劉仁願現在在倭國,就是在給李承乾拿籌碼。

“回殿下的話,長安很好,只是外臣心憂祖國,卻是寢食難安。”河邊麻呂說道。

他可不能由着李承乾繼續在衣食住行吃喝玩樂上繼續耗費時間,現在每一刻的時間對於他來說,對於倭國來說,都寶貴的很。

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暗中進行第二百四十四章:合法出軌?第八百七十二章:洗清嫌疑第五章:行動開始第七十八章:懲罰!第五百零九張:府兵第二百一十四章:忽悠第一千零二十四章:國母代言第九百一十三章:圈裡圈外第八十五章:信任危機?第一千零八十六章:丟車保帥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王宮亂第一千零六章:圍城第四十八章:手藝人第六十章:世清歸宗第八百二十八章:決定第五百九十章:琉球島第二百三十八章:水漲船高第二百零七章:大婚前第一千零三十章:銀山到手第二百一十七章:如何處置第四百八十五章:對峙與震懾第一百二十三章:取血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李厥現身第五百四十九章:結果第四十一章:房遺愛偷腥論第七十四章:新紙的盈利第三百八十三章:商人,傷人第二百二十二章:又要坑人第三百六十一章:房謀第五百零三章:處理第十章:逼供第三百七十八章:第九百二十五章:國子監的景象第一百零一章:身份泄露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就是爲了跑路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彈劾齊國公第一百二十二章:以血煉丹第一百九十八章:岐州一夜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置之死地第一百四十一章:感業寺之行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無功而返第二百九十六章:王氏的顧慮第十六章:田獵第六百六十八章:失蹤的太監第二十四章:房遺愛和高陽第二百零八章:斂財之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開始反擊第六百一十二章:局勢明朗,簡單勸降第四百九十三章:被彈劾第一百三十二章:興州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已成定局第一千零二十四章:國母代言第三十一章:玄世璟的坑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長安落腳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晉陽進宮第七十一章:斷子絕孫腳第八百八十六章:竇孝果的異常第五百二十五章:閱兵?第六百一十一章:調虎離山第三百三十三章:給泉男生的信第六百五十章:意料之內的封賞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身份第五百四十一章:造船第五十五章:落幕第一千零三十五章:清洗第四百六十一章:宮中召見第五百九十章: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彈劾齊國公第五百七十九章:圍堵第四百三十五章:思索第三百六十四章:後宮第四百六十一章:方士與道士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迎接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夜話第一千二百零九章:下有蘇杭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重症下猛藥第三百四十七章:回到平壤城第九百二十六章:十年寒窗苦第四十二章:小小分歧第五百八十九章:行程第五百八十二章:打仗就別要臉第一百六十五章:出發第八百四十九章:走親戚第一百二十章:論道第四百七十六章:打與不打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六百六十三章:分析帝:李二第五百一十四章:對談第一千三百零七章:參奏第五百二十六章:時間緊,任務重第四十五章:父與子第三百九十一章:歸程第四百四十章:攆出去第一千四百四十章:對手那裡找安心第二百八十四章:太聰明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世人皆苦第一百零九章:畫像上的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兄弟第五十二章:棋高一招第六百八十章:書房談話
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暗中進行第二百四十四章:合法出軌?第八百七十二章:洗清嫌疑第五章:行動開始第七十八章:懲罰!第五百零九張:府兵第二百一十四章:忽悠第一千零二十四章:國母代言第九百一十三章:圈裡圈外第八十五章:信任危機?第一千零八十六章:丟車保帥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王宮亂第一千零六章:圍城第四十八章:手藝人第六十章:世清歸宗第八百二十八章:決定第五百九十章:琉球島第二百三十八章:水漲船高第二百零七章:大婚前第一千零三十章:銀山到手第二百一十七章:如何處置第四百八十五章:對峙與震懾第一百二十三章:取血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李厥現身第五百四十九章:結果第四十一章:房遺愛偷腥論第七十四章:新紙的盈利第三百八十三章:商人,傷人第二百二十二章:又要坑人第三百六十一章:房謀第五百零三章:處理第十章:逼供第三百七十八章:第九百二十五章:國子監的景象第一百零一章:身份泄露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就是爲了跑路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彈劾齊國公第一百二十二章:以血煉丹第一百九十八章:岐州一夜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置之死地第一百四十一章:感業寺之行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無功而返第二百九十六章:王氏的顧慮第十六章:田獵第六百六十八章:失蹤的太監第二十四章:房遺愛和高陽第二百零八章:斂財之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開始反擊第六百一十二章:局勢明朗,簡單勸降第四百九十三章:被彈劾第一百三十二章:興州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已成定局第一千零二十四章:國母代言第三十一章:玄世璟的坑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長安落腳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晉陽進宮第七十一章:斷子絕孫腳第八百八十六章:竇孝果的異常第五百二十五章:閱兵?第六百一十一章:調虎離山第三百三十三章:給泉男生的信第六百五十章:意料之內的封賞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身份第五百四十一章:造船第五十五章:落幕第一千零三十五章:清洗第四百六十一章:宮中召見第五百九十章: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彈劾齊國公第五百七十九章:圍堵第四百三十五章:思索第三百六十四章:後宮第四百六十一章:方士與道士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迎接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夜話第一千二百零九章:下有蘇杭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重症下猛藥第三百四十七章:回到平壤城第九百二十六章:十年寒窗苦第四十二章:小小分歧第五百八十九章:行程第五百八十二章:打仗就別要臉第一百六十五章:出發第八百四十九章:走親戚第一百二十章:論道第四百七十六章:打與不打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六百六十三章:分析帝:李二第五百一十四章:對談第一千三百零七章:參奏第五百二十六章:時間緊,任務重第四十五章:父與子第三百九十一章:歸程第四百四十章:攆出去第一千四百四十章:對手那裡找安心第二百八十四章:太聰明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世人皆苦第一百零九章:畫像上的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兄弟第五十二章:棋高一招第六百八十章:書房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