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公報私仇?

“三人成虎啊。”玄世璟感慨了一聲,如同房玄齡所說的,即便是閒漢編排出來的,相信的也大有人在,相信的人多了,也便成了‘事實’。

“那麼,依照幾位愛卿的說法,佛寺一事,朝廷就繼續放任不管?”李二陛下問道:“這賬本證據都擺在了眼前,還要裝作看不見?”

“陛下,現在佛寺的確很囂張,但若說無從下手,那也不盡然,朝廷想要整頓佛寺,便可由官府介入調查佛寺之中和尚的文牒,有身份文牒的,可以證明是正兒八經出家的和尚,也就罷了,若是沒有文牒的野和尚,那就不能放過了,藐視朝廷,藐視官府,這也是罪名啊。”玄世璟說道:“佛寺總不能這般無休止的招收和尚,無休止的壯大下去,現在不過是小毛病,一個大點兒的寺廟裡千八百和尚,若是發展下去呢?長安城周邊的平衡,可就要被打破了,不僅僅是和尚與百姓的平衡,當中還關乎朝廷稅收、土地兼併等等。”

和尚的事兒從片面來說,不大,但是往大了說,牽一髮而動全身。

大唐盛世是有着巨大的國力作爲支撐,而這種強大的國力累積的來源是什麼?無非是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調製。

均田制最早源自於北魏時期孝文帝的改革,唐初將這一制度推到高峰。

唐律中規定,女子不授田,男子授永業田二十畝,口分田八十畝,人煙稠密的地方減半,比如說長安周邊各州縣。

均田制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權和佔有權,有效的抑制了地方豪強,保證了大唐國庫的賦稅來源。

而佛寺之中出家的和尚,且不說有合法文牒的和尚,有了合法的文牒,官府承認和尚的身份,其賦予的田地自當也是寺廟接手,而那些‘非法’和尚的土地則是有兩種處置方法,一是由寺廟接手,而是轉手賣出去。

寺廟之中和尚人數的增加,也無疑加速了長安城周邊的土地兼併。

後期的唐帝國爲什麼衰敗的如此迅速?

其實早在中期的時候這種隱患就埋下了,與府兵制也有關聯。

府兵制是兵農合一,源自於西魏,到現在爲止,已經發展到了巔峰,府兵平時爲農,不用承擔賦稅,戰時爲兵,自備糧食武器,到了後來,因爲均田制遭到破壞,府兵無地可種,紛紛逃亡,大唐的軍事力量也就日益變弱了。

說到底,歷朝歷代都逃不過一個土地問題,天下大亂的根源,還是百姓過不過的下去,活不下去,天下自然就動盪了起來。

並不是說寺廟就能夠引發土地的動盪,只不過是由小見大罷了。

“玄侯所說,臣覺得可行,只是這當中牽連的,是整個長安周邊的佛寺,若是大規模的調查,恐怕會引起動盪啊,玄奘法師剛剛回長安不就,佛門如今聲望正是鼎盛的時候,朝廷若要出手,只怕是逆風而行。”長孫無忌說道。

“小璟,此事是你牽扯出來的,你可有什麼好提議?”李二陛下問道。

“既然長孫大人說不能大規模的徹查,那就先查一座寺廟,臣覺得,先把法華寺抄了就挺不錯的。”玄世璟風輕雲淡的說道。

“抄?”李二陛下看向玄世璟:“你是說抄了法華寺?”

“沒錯,不徹底的查抄一座寺廟,世人怎知這寺廟之中究竟藏了多少東西呢?”玄世璟說道:“法華寺不能說是長安第一寺,但也是屬於大寺廟之一,查抄法華寺,最爲合適不過。”

“玄侯這是在公報私仇?”長孫無忌垂着眼眸問道。

“長孫大人若是這麼認爲的話,晚輩也無話可說。”玄世璟攤手笑。

“陛下,茲事體大,還望三思而行啊。”長孫無忌看向李二陛下拱手勸道。

李二陛下也不願意去難爲佛門,只是任誰看了那本賬本之後心裡也會覺得不自在吧?小小的一個寺廟,當中藏納的財產,堪比長安一年的稅收,這讓李二陛下如何平靜的下來。

玄世璟安靜的坐在位子上,等候着李二陛下的迴應。

寺廟這事兒,也只能怪有些和尚太貪,來者不拒,不懂得低調,若說佛寺之中的錢財積少成多也說的過去,但是既然積的是百姓供奉的錢財,不用在佛像金身上,至少也能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吧?拿來買土地,置辦田產、商產,這是要做什麼?

“查!”李二陛下的嘴中說出一個字,卻是允了玄世璟說要查抄法華寺的說法。

帝王心深不可測啊,就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從朝廷口中奪肉吃,李二陛下的那顆玻璃心忍不了了。

“東山侯,此事便交由神侯府查辦,查抄法華寺一應細節均上報朝廷,不得有遺漏!”李二陛下說道。

“是。”玄世璟拱手應聲。

在場的幾個大臣見李二陛下已經下定決心,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了,賬本他們都已經看過了,這還僅僅是擺在明面上的,暗地裡的佛寺有多少不想讓世人看到的東西,這還不得而知,若是自己意義反對,將來佛寺真的出了事兒,可是赤果果的打自己的臉。

離開甘露殿,玄世璟在前面走,長孫無忌從後面追了上來。

“玄侯好手段啊。”長孫無忌似有深意的說道:“法華寺的和尚,不過是與玄侯在東山縣起了爭執罷了,玄侯這一招,可是真真正正的把整個法華寺置於死地啊。”

“若是法華寺毫無破綻,還會怕晚輩去查抄?”玄世璟笑道:“長孫大人這般偏向法華寺,可是家中有人在法華寺禮佛?還是這法華寺,與長孫大人之間有什麼淵源?”

“本官不信佛。”長孫無忌說道。

“嗯,說的也是,坐到長孫大人這個位子,說不信佛,晚輩是相信的。”玄世璟笑着迴應。

當官當到長孫無忌這個地步,要的是心性,要的是手段,要的是智謀,信佛?那種一心向善可不適合長孫無忌,他一回頭,那可是萬丈深淵。

第七十八章:證據到手第三十八章:君臣的彆扭第一百九十五章:風聲鶴唳第一百五十七章:身心疲憊第四百四十七章:高門那些事兒第六百一十七章:狹路相逢第一千二百零三章:李義府升官第一千零二章:弱小無助又可憐第三十九章:唐朝合夥人第十三章:對陣第一百零六章:拜訪張家第一百八十章:戰後第五百四十三章:比試前奏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搞事情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此言當真?第四百零三章:晉陽考試第五十八掌:長孫無忌的打算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客棧詢問第四百六十八章:面見陛下第六百六十五章:一個問題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接手第五百零七章:經營臉面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態度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臺階第九百六十七章:活字第十九章:長孫的作品第一百八十二章:交易第四百七十六章:打與不打第八百零二章:書院的學生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蘇氏的心思第三十七章:泛舟閒談第一百零一章:馬後炮第七章:退守第三百七十四章:予以小利,必有大獲第十章:攻城!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長安落腳第一百二十章:玉麒麟紙鎮現身第四百一十三章:打探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大動作第五百九十八章:遼東城第二百七十七章:招收學生(下)第五百四十一章:忠與孝第五百四十八章:出發第四十二章:錢堆的好事將近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承擔第一千零二章:弱小無助又可憐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手段激烈第三十九章:唐朝合夥人第一百五十九章:商州的動作第一百三十三章:心意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莊子上的雜事第一章:時過境遷第七十四章:武官授課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兩封書信第五百六十八章:安市城的反應第四十二章:小小分歧第二十一章:所謂的幫助第四百五十三章:兄妹2第一千三百五十章:皇子之爭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思量第五百九十一章:假斥候第八十一章:惡人先告狀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急流勇退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時代潮流第三百五十三章:兄弟反目第三百三十四章:封城第九十一章:面見李淵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誰也勸不回來了第一百九十三章:師爺(上)第二是六章:我就是我,顏色不一樣的煙火第十三章:進擊的王氏第三百三十六章:一招鮮吃遍天第四百九十八章:神侯府的應對第三百七十章:起爭執第二百五十四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死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大理寺的安排第四百四十三章:吳王府之行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拜訪第四百六十章:甩鍋第五百六十七章:馮家的特殊第一百七十九章:放棄抵抗第五百二十一章:秋後算賬第三百六十七章:公主聰慧第七百一十六章:時也,命也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各方彙集第一百五十五章:爲難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代代相傳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利用第九百六十八章:迫在眉睫的戰爭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死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意難平第一百零二章:你猜第六百零二章:輪班第一百二十五章:十年前的冤案第三百五十三章:兄弟反目第九百七十二章:防範第二百零三章:失敗的“帶路”第七百九十一章:一個坑第一千零八十章:禍及三代
第七十八章:證據到手第三十八章:君臣的彆扭第一百九十五章:風聲鶴唳第一百五十七章:身心疲憊第四百四十七章:高門那些事兒第六百一十七章:狹路相逢第一千二百零三章:李義府升官第一千零二章:弱小無助又可憐第三十九章:唐朝合夥人第十三章:對陣第一百零六章:拜訪張家第一百八十章:戰後第五百四十三章:比試前奏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搞事情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此言當真?第四百零三章:晉陽考試第五十八掌:長孫無忌的打算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客棧詢問第四百六十八章:面見陛下第六百六十五章:一個問題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接手第五百零七章:經營臉面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態度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臺階第九百六十七章:活字第十九章:長孫的作品第一百八十二章:交易第四百七十六章:打與不打第八百零二章:書院的學生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蘇氏的心思第三十七章:泛舟閒談第一百零一章:馬後炮第七章:退守第三百七十四章:予以小利,必有大獲第十章:攻城!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長安落腳第一百二十章:玉麒麟紙鎮現身第四百一十三章:打探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大動作第五百九十八章:遼東城第二百七十七章:招收學生(下)第五百四十一章:忠與孝第五百四十八章:出發第四十二章:錢堆的好事將近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承擔第一千零二章:弱小無助又可憐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手段激烈第三十九章:唐朝合夥人第一百五十九章:商州的動作第一百三十三章:心意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莊子上的雜事第一章:時過境遷第七十四章:武官授課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兩封書信第五百六十八章:安市城的反應第四十二章:小小分歧第二十一章:所謂的幫助第四百五十三章:兄妹2第一千三百五十章:皇子之爭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思量第五百九十一章:假斥候第八十一章:惡人先告狀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急流勇退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時代潮流第三百五十三章:兄弟反目第三百三十四章:封城第九十一章:面見李淵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誰也勸不回來了第一百九十三章:師爺(上)第二是六章:我就是我,顏色不一樣的煙火第十三章:進擊的王氏第三百三十六章:一招鮮吃遍天第四百九十八章:神侯府的應對第三百七十章:起爭執第二百五十四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死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大理寺的安排第四百四十三章:吳王府之行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拜訪第四百六十章:甩鍋第五百六十七章:馮家的特殊第一百七十九章:放棄抵抗第五百二十一章:秋後算賬第三百六十七章:公主聰慧第七百一十六章:時也,命也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各方彙集第一百五十五章:爲難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代代相傳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利用第九百六十八章:迫在眉睫的戰爭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死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意難平第一百零二章:你猜第六百零二章:輪班第一百二十五章:十年前的冤案第三百五十三章:兄弟反目第九百七十二章:防範第二百零三章:失敗的“帶路”第七百九十一章:一個坑第一千零八十章:禍及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