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隋末舊事

示意小書童打開房門,玄世璟小小的身影便出現在鍾子朔眼中,雖說自家小侯爺過了今年也才四歲,但是身上流露出來的氣質,怎麼看怎麼都不象是小孩子,隱約間,鍾子朔能從玄世璟身上看到當年玄明德的影子,小小年紀,卻是出奇的穩重,成熟的讓人習慣性的忽略掉,這是個小孩子。

“鍾叔,我記得封地是在東山縣,離長安多遠?現在眼見快到晌午了,來得及嗎?”

“小侯爺,東山縣就在長安城東郊,約摸着也就六十多裡,小侯爺無須在莊子上多做停留,只是去打個照面,見見莊戶們即可,往年都是夫人在打理莊子上的事,今年夫人說了,她一個婦道人家,這麼下去始終也不是個事兒,就讓我帶着小侯爺去莊子上露個面,讓莊戶門見見主家。”

玄世璟思索了一會兒,擡頭問道:“鍾叔,咱家莊子上有多少莊戶?”

“當年陛下分封的時候大概有七十多戶,去年個各州府不是遭了蝗災,逃難來長安的不勝其數,有一些就在咱莊子上安頓了下來,夫人當時收留的大多是原先山西鳳凰縣的農戶,到今年,莊子上已經有二百多戶人家了。”鍾子朔回道。

“山西鳳凰縣?母親爲何單收留那邊的災民?”

“這。。小侯爺,這就說來話長了,待您上馬車,去封地的路上,我再詳細給您說說這事。”

玄世璟點了點頭:“去年的蝗災倒是挺嚴重,也不知今年都緩沒緩過來,鍾叔,多準備些東西,一起帶到莊子上去吧,好歹也是我第一次去封地。”

“小侯爺放心,這些事情夫人都已經安排好了。”

“那咱這就動身吧。”玄世璟也有些迫不及待,畢竟這都來大唐三年,出府的次數掰着手指都能數出來。

爲了節省時間,玄世璟是被鍾子朔抱出侯府的,出了侯府的大門,玄世璟感覺空氣都清新了很多。

將玄世璟抱進馬車,鍾子朔也翻身坐了上去,親自駕車往長安城外駛去,後面跟着三輛車,滿載着府裡給莊子上農戶採辦的年貨。

上了馬車的玄世璟好不容易有出府的機會,怎麼可能悶在馬車裡坐着,掀開車簾,坐在馬車門口,靠着鍾子朔,打量着長安城的風光。

到了年底,尋常百姓家都開始出來採辦年貨,在玄武街上人還不多,但是到了西市,就是人滿爲患,車架還是挑了人比較少的地方行駛,即使這樣,依舊是走走停停,看着街上人們洋溢着幸福的臉龐,玄世璟不禁感嘆,這就是大唐,活生生的大唐景色。

忙碌的一年的人們,手裡攢下了些許銀錢,來到西市的上鋪裡,小攤上,或是買上幾斤豬肉,或是給自家孩子扯上幾丈布料做新衣服,年底,正是商鋪最忙的時候,每家商鋪攤前都是門庭若市,往來人士絡繹不絕,玄世璟更是看見不少的胡人。

整個長安城,最不缺少的,就是勳貴,丟出個秤砣隨便砸個人,說不定就是就是哪位官家的公子郎君,鮮衣怒馬,趾高氣昂,只要不在這長安城爲非作歹,任誰見了也不禁讚歎一聲,好精神的少年郎。

自貞觀年間起,大唐經歷了無數的天災人禍,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依然堅韌的開創更美好的生活,李二陛下同他的一幫文臣武將,無不殫精竭力,維護着這來之不易的景象。

這當真是一個開放的時代,一個大融合的時代,玄世璟內心激動,小臉變的通紅,他將親眼見證這個時代的發展、壯大!

馬車駛出了長安城,沿着官道一路向東,回頭看着長安城高大的灰色城牆,莊嚴古樸,玄世璟心中又是一陣動盪。

呼吸着郊外新鮮的空氣,玄世璟覺得整個人都神清氣爽,坐在車轅上,靠着鍾子朔。

“鍾叔,你給我講講,爲什麼母親會收留那麼多鳳凰縣的流民呢?”

鍾子朔一邊專心駕着馬車,一邊說道:“這得從你父親開始說起了,今天,鍾叔就給你講講你父親的故事。”

“我父親?”提起自己這個素未謀面的父親,玄世璟有太多的不解,自己這輩子的這個父親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單單從自己出生便封了郡侯來看,決計不是什麼簡單的人物。

“你父親年輕的時候,也是混跡江湖的人,後來不知什麼原因,投奔了二賢莊,跟着單雄信單二哥一起,行俠仗義,劫富濟貧,在綠林道上名聲極好,你父親平時溫文爾雅,一副儒士的模樣,實則武功高強,當時二賢莊有單氏雙雄,稱爲‘二賢’,還有二絕,一絕是王伯當的箭,這另一絕就是你父親的摺扇,你母親啊,當時就是被你父親的風采所吸引,芳心暗許,嫁給了你父親,你父母二人成親不久之後,天下大亂,因前朝隋煬帝三徵高麗,無功而返,勞民傷財,不聽勸阻一意孤行,窮兵黷武,弄得民間民不聊生,數十萬大好男兒葬身遼東,所作所爲,引起了諸多不滿,各路反王揭竿起義,反抗暴君隋煬帝,當時的二賢莊已然是綠林道七十二路人馬的魁首,單二哥便帶領着一衆江湖英雄,扯起大旗,起兵反隋,聚兵瓦崗寨,雖說實力強大,但終究是一羣江湖人士,只懂得打,不懂得政務,後來,瓦崗寨的衆人,便找到了這麼一位精通政務的人,來做首領,這個人就是李密,可是這李密與那楊廣都是一路貨色,手裡有了權力,便開始貪圖享受,單二哥便帶頭離開了瓦崗寨,當時一起離開的就有你秦伯伯、程伯伯和你父親。”

“當時尉遲伯伯不在瓦崗寨嗎?”玄世璟問道。

“你尉遲伯伯是後來才加入的唐軍,當年單二哥和你父親等四人離開瓦崗寨,正好碰上了當時的秦王,也就是如今的陛下,你秦伯伯本就與陛下是舊識,志同道合之下,便決定加入唐軍,可是單二哥卻獨自離開,投奔了當時虎踞在洛陽的王世充。”

“這是爲何。”玄世璟不解。

“單二哥與陛下有殺兄之仇,前隋之時,單大哥一家被當時的宰相宇文化及所俘,楊廣便下令將單大哥一家,連同丫鬟僕役三十餘人全都在菜市口斬首,監斬官是當時的唐國公,現如今的太上皇,單二哥後來起兵反隋一部分原因也是爲了報仇,順帶着連太上皇也恨上了。後來陛下領兵征討王世充,由於息太子建成在背後搗鬼,陛下大敗而歸,差點被單二哥所殺,其實也不光是建成太子的緣故,當時軍中大將能敵得過單二哥的,便只有你父親,你成伯伯和秦伯伯頂多與單二哥打成平手,顧及情誼,那一站三人都未領兵出戰,這才讓建成太子有機可乘,後來,你父親三人見陛下差點沒命,便帶兵將洛陽城圍了個嚴實,單二哥見昔日兄弟卻在沙場對陣,爲了免了你父親等人的顧及,當場與你父親、程伯伯和秦伯伯割袍斷義。”說到這裡,鍾子朔嘆了口氣:“我打小在二賢莊長大,就算是單大哥全家被問斬,也未曾見單二哥落淚,可是那天在戰場上,我卻親眼看見了單二哥眼眶通紅,淚流滿面。”想起那段歲月,饒是鍾子朔這樣的錚錚鐵漢也是紅了眼眶。

聽到這裡,玄世璟也不禁一陣唏噓,這就是兄弟間的情誼,怎麼可能割斷袍服就能斷的了的,綠林道上的好漢義字當先,更何況是名聞遐邇的單雄信。

第二百零七章:見秦湛第八百六十八章:黃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捅破那層窗戶紙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突破口第一千一百二十章:朝堂交鋒第四百二十二章:白首之約第四百一十八章:定論第一百七十二章:高源到來第六百七十九章:關於馮浩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埋下的種子第九百九十六章:被打亂的謀劃第二百零六章:玄奘歸來第六百二十六章:楊福到訪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準備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李厥的請求第一千五百零二章:做足準備第五百一十六章:程家父子的到來第一百六十八章:逃第八百九十八章:既定的較量第六百六十六章:說到底還是利益第二十一章:所謂的幫助第九章:皮蛋攻略第四百九十五章:撲了空第三百四十四章:棄城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等消息第一百零八章:燕來樓的新頭牌第二十章:飼虎(2)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離開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重症下猛藥第三十八章:三人行第一百一十章:玄武樓的清晨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位置越高,私心越大第一百二十章:玉麒麟紙鎮現身第六百章:劉仁願回營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攔路第一千三百八十章:立太子第七十五章:搜府第二百零七章:大婚前第十二章:負荊請罪第二百四十八章:人選(補更)第四百三十五章:嘉獎令第三百四十二章:唐軍攻城第八百一十五章:閒逛第三百三十六章:一招鮮吃遍天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鋪路第九十七章:禁閉第五百二十三章:最後的準備第五百六十九章:明察暗訪第六百五十六章:長安大事件第六百章:劉仁願回營第五百三十三章:就是震懾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封后大典開始第一百五十八章:錢堆的辦法第六十二章:東山縣第二十九章:兕子的好奇心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李承乾的決定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回不到從前第四百七十七章:策略第二百二十六章:貨幣第一百零六章:程府行第六十二章:乞天請罪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封后!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探望狄仁傑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清理善後第二百五十三張:投到神侯府的行卷第一百五十三章:所憂所慮第九百九十一章:局面打開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時代潮流第六百九十四章:李二陛下的效率第一千四百四十章:對手那裡找安心第四百一十三章:習俗第三百八十三章:商人,傷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封后大典開始第一百一十八章:李治夜會武媚第六百一十一章:故人重聚第一百六十七章:沉默與懇求第六百二十九章:誰都代替不了第八十三章:含元殿中第一千五百章:死定了第九十一章:面見李淵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中秋節第一百一十一章:兕子是種很萌的動物第五百八十二章:一錘定音第八百五十二章:夜色下的玄武湖第七百一十五章: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四百一十章:大婚之日(上)第三百五十三章:兄弟反目第一千一百零三章:上工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平安歸來第二百五十八章:走訪第六百五十四章:尷尬的氣氛第五百六十一章:如何辯解第四百四十三章:吳王府之行第六百一十章:下血本設局第八百零一章:考前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沒用的棋子第三百五十六章:決意降唐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賬本真容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來俊臣第四百四十四章:低頭
第二百零七章:見秦湛第八百六十八章:黃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捅破那層窗戶紙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突破口第一千一百二十章:朝堂交鋒第四百二十二章:白首之約第四百一十八章:定論第一百七十二章:高源到來第六百七十九章:關於馮浩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埋下的種子第九百九十六章:被打亂的謀劃第二百零六章:玄奘歸來第六百二十六章:楊福到訪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準備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李厥的請求第一千五百零二章:做足準備第五百一十六章:程家父子的到來第一百六十八章:逃第八百九十八章:既定的較量第六百六十六章:說到底還是利益第二十一章:所謂的幫助第九章:皮蛋攻略第四百九十五章:撲了空第三百四十四章:棄城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等消息第一百零八章:燕來樓的新頭牌第二十章:飼虎(2)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離開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重症下猛藥第三十八章:三人行第一百一十章:玄武樓的清晨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位置越高,私心越大第一百二十章:玉麒麟紙鎮現身第六百章:劉仁願回營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攔路第一千三百八十章:立太子第七十五章:搜府第二百零七章:大婚前第十二章:負荊請罪第二百四十八章:人選(補更)第四百三十五章:嘉獎令第三百四十二章:唐軍攻城第八百一十五章:閒逛第三百三十六章:一招鮮吃遍天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鋪路第九十七章:禁閉第五百二十三章:最後的準備第五百六十九章:明察暗訪第六百五十六章:長安大事件第六百章:劉仁願回營第五百三十三章:就是震懾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封后大典開始第一百五十八章:錢堆的辦法第六十二章:東山縣第二十九章:兕子的好奇心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李承乾的決定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回不到從前第四百七十七章:策略第二百二十六章:貨幣第一百零六章:程府行第六十二章:乞天請罪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封后!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探望狄仁傑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清理善後第二百五十三張:投到神侯府的行卷第一百五十三章:所憂所慮第九百九十一章:局面打開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時代潮流第六百九十四章:李二陛下的效率第一千四百四十章:對手那裡找安心第四百一十三章:習俗第三百八十三章:商人,傷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封后大典開始第一百一十八章:李治夜會武媚第六百一十一章:故人重聚第一百六十七章:沉默與懇求第六百二十九章:誰都代替不了第八十三章:含元殿中第一千五百章:死定了第九十一章:面見李淵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中秋節第一百一十一章:兕子是種很萌的動物第五百八十二章:一錘定音第八百五十二章:夜色下的玄武湖第七百一十五章: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四百一十章:大婚之日(上)第三百五十三章:兄弟反目第一千一百零三章:上工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平安歸來第二百五十八章:走訪第六百五十四章:尷尬的氣氛第五百六十一章:如何辯解第四百四十三章:吳王府之行第六百一十章:下血本設局第八百零一章:考前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沒用的棋子第三百五十六章:決意降唐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賬本真容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來俊臣第四百四十四章: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