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進爵江陵縣男

半月後,皇帝派來宣旨的太監到了,此人乃是後來權傾朝野的大宦官魚朝恩,此時的魚朝恩還只不過是一個小太監,在宮中沒什麼靠山。℉,

魚朝恩帶來了皇帝的旨意,根據朝廷與吐蕃使團達成的和談條款,唐軍要退到犛牛河(今通天河)以北。

當魚朝恩念道這裡的時候,營帳中幾乎所有的將領都憤怒至極,一個個臉色漲得通紅,趙子良甚至直接站起來,雙目通紅大怒:“退到犛牛河以北?從大非川打到這拉楚河畔,我軍一路上戰死近兩萬將士,僅出現高原反應而死的將士們就多達三千多人,朝廷一句話就讓這些忠臣烈士白死了?”

趙子良一發怒,一股沖天士氣瞬間鋪面而來,小太監魚朝恩嚇得臉色一白,連連後退,好不容易站穩,這才發現自己已經渾身大汗,他嚥了咽口水,強打起精神裝作硬氣說道:“趙將軍,這可不關奴才的事啊,奴才只是一個宣旨的,這可是聖上的旨意,趙將軍難道想抗旨不遵?”

魚朝恩這句話更像是火上澆油,趙子良一個箭步跨過去揪住他的衣襟吼道:“聖上、聖上,你們這幫狗才把什麼事都往皇帝身上推,如今朝中奸臣當道,皇帝被人矇蔽了聖聽,趙某相信奸臣進讒言,是絕對不會把這麼一大片土地讓給吐蕃人的!”

皇甫惟明也是傷心得很,死的這近兩萬唐軍將士大部分都是他的隴右軍,他何嘗不覺得痛心?但忠君的思想還是讓他保持了清醒,見趙子良這幅失態、要吃人的模樣,連忙起身勸道:“趙將軍不可造次,無論如何這都是皇帝的旨意,身爲臣子,我等只能奉詔撤到犛牛河以北!”

趙子良通紅的雙目暗淡下來,抓住魚朝恩衣襟的手也慢慢鬆開了,魚朝恩提到嗓子眼的心終於慢慢回落,這時他才發現自己的褲襠竟然溼了,這讓他羞憤欲絕,他竟然被趙子良嚇尿了。

魚朝恩的臉色馬上變得極爲難看,他加緊雙股,唯恐被別人發現,立即咳嗽兩聲道:“奴、奴才還沒有唸完,陛下有旨,封隴右節度使、檢校司農卿皇甫惟明爲西平縣男,封西海郡都督、太守、大斗軍使趙子良爲江陵縣男,與吐蕃方面交接又皇甫惟明全權負責,趙子良於十日內啓程赴京面聖述職,西海郡事務暫由兵馬使、大斗軍副使劉貢接掌”。

皇甫惟明沒有爲難魚朝恩,畢竟魚朝恩只是一個宣召的小太監,接了聖旨之後就安排手下去給魚朝恩准備帳篷和飯食酒肉。

看着趙子良有些失魂落魄的模樣,皇甫惟明很理解趙子良的心情,在這一刻,他心情和趙子良是一樣,拍了拍趙子良的肩膀道:“趙將軍,任何事情不會朝着我們想象的方向發展,儘管我們要後撤,但我們至少保住了犛牛河以北到大非川這大片土地,有了這麼一大片緩衝地帶,吐蕃軍再想攻佔我方城池就不太容易了,既然聖上讓是回京述職,你還是趕緊準備一番!”

趙子良這時也回過神來,大罵一句:“嗎的,真是屁股決定腦袋啊!”說完轉身就走出了大帳。

馬璘、哥舒翰、張守瑜、勃勒罕等人跟着趙子良回到自己營地,消息很快傳遍了軍營,將士們羣情激奮,一個氣憤難當,打了這麼久,死了近兩萬人,上面一句話就讓把這大片土地給讓出來?想想就覺得窩心!

“滾、滾,都給老子滾出去,讓老子安靜安靜!”大帳內傳出趙子良暴怒的聲音,扈從們和將校們一個個都被趕了出來,外面站崗的兵士一個個嚇得噤若寒蟬。

傍晚時分,已經開飯了,卻沒有一個兵士去排隊領取飯食,心情不好,哪裡吃得下去,將士們這是對聖旨上面要求撤到犛牛河以北的旨意表示抗議。

出了這種絕食的事情,將校們都被驚動了,勃勒罕馬上也跑進中軍大帳向趙子良報告情況。

趙子良聽了不由一陣苦笑,大罵道:“嗎的,這幫小兔崽子的脾氣比老子還大,老子想安靜的生悶氣都不行,操!走,過去看看!”

走出大帳來到伙房處,只見將士們都按照各自的單位編制坐在一起,沒有人說話,趙子良一邊走一邊大罵:“怎麼回事?一個個哭喪着臉給誰看?都他嗎死了爹孃嗎?你,站起來,說,爲何不吃飯?”

那被指着的兵士悶聲道:“氣不順,心裡不舒服!”

趙子良被氣笑了,“喲呵,你還氣不順,心裡不舒服就不吃飯,你說老子該怎麼辦?你說,爲什麼氣不順,爲什麼不舒服?”

那兵士大聲道:“將軍,咱們可是死了幾萬人纔打到這裡啊,幾萬人不是幾萬頭牲畜,咱們如果就這麼撤回去,這幾萬兄弟就這麼白死了?”

趙子良反問道:“那你說怎麼辦呢?你想讓老子抗命不遵?老子要是抗命不遵,馬上就有人宣佈我們是叛軍,包圍這裡,把咱們全部剿滅!”

說完這些,趙子良嘆道:“將士們,我一直跟你們說,我們是軍人,我們的職責是打仗、守衛大唐、開疆拓土,打不打是皇帝和朝中大臣們說了算,如何打是我們說了算,軍人首先要無條件服從軍令,這纔是國家之福,如果軍人不服從命令了,這就是國家的災難!現在皇帝和朝中大佬們說不能打了,讓我們撤到犛牛河以北,皇帝和朝廷也有他們的考慮,說實話,我心裡也很不爽,死了這麼多兄弟,到頭來卻要把佔領的地盤再還給了吐蕃人,我也覺得憋屈,不過有些事情不是我們可以看得見的,實不相瞞,朝廷用於與吐蕃人作戰的軍費差不多用完了,消耗了無數的糧草和軍械,咱們也打不下去了,雖然我們要退到犛牛河以北,但咱們這次也沒有虧本不是嗎?沒什麼大不了的,日後咱們再搶回來就是了,只要有我趙子良在,有你們這些精兵強將在,就沒有打不贏的仗!好了好了,都吃飯吧!”

很快有人站起來去找伙伕領食物和湯水,不一會兒工夫,將士們都站起來開始排隊吃飯。

次日上午,趙子良把大軍留給張守瑜等人統帶,自己帶着馬璘、哥舒翰、高秀巖、勃勒罕等人快馬加鞭趕回伏俟城。

回到伏俟城的府邸門前,趙子良剛下馬,聶三娘就抱着孩子迎了出來。

“恭迎老爺回府!”聶三娘帶着幾個侍女道了一個萬福。

“行了,都是自家人,就不必客氣了!來,讓我抱抱霆兒!”趙子良說着就伸手去抱孩子。

“禮不可廢!”聶三娘說了一句,還是把孩子遞給了趙子良,大家一起轉身進了大門。

聶三娘見趙子良情緒有些不好,問道:“怎麼啦?戰事不順?”

趙子良逗弄着孩子,回道:“不是不順,朝廷已經下旨停戰了,還讓我軍撤回到犛牛河以北。另外,皇帝和朝廷讓我回京述職,過幾天就得啓程,遲了又得被御史參上一本”。

聶三娘皺眉道:“你不是纔來一年多還不到兩年,怎麼就要把你調走?”

趙子良苦笑道:“也許是覺得我太鬧騰了吧,到哪兒都不安分,皇帝和朝廷大臣們也很爲你夫君操心吶,唯恐我鬧得雞犬不寧!”

聶三娘沉默了一會兒說道:“那奴家讓下人們去準備吧,幸虧取信給姐姐他們了,讓他們別來,要是他們剛來又得回去,不是瞎折騰嗎?”

走到正堂門口,黑舉人努爾迎上來:“主人!”

趙子良拍着努爾的肩膀道:“努爾,準備一下吧,我們要回長安了!”

“是,主人,早就該離開了這裡,呼吸都困難,太難受了!”

五月上旬,朝廷新的任命下來,由劉貢接任西海副都督、太守,趙子良趁着自己還在都督位置上,立即任命哥舒翰爲伏俟軍使、任命馬璘爲伏俟軍副使、騎將,向王倕推薦由張守瑜爲大斗軍使、高秀巖爲大斗軍副使。

五月十二日,趙子良攜妻兒家眷和三百護衛啓程前往長安,伏俟城北,官員、將校和數千伏俟軍、大斗軍將士爲他送行。

離別總是傷感的,儘管趙子良來河西只有一年多,不到兩年時間,但是他在這不到兩天時間裡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把大部分功勞都讓給了手下將士們,在他的帶領下,河西軍不但打退了吐蕃人的進攻,還發動了大規模反擊,蓄積了力量之後又主動對吐蕃人發起了攻擊,並配合隴右軍對吐蕃作戰,取得了大勝,佔據了西海周邊方圓千里土地,有這件的將軍,將士們當然捨不得他走。

一邊走着一邊給沿途的兵士整理衣甲,走到大軍盡頭,趙子良停下轉身對劉貢道:“劉將軍,西海郡、伏俟軍就交給你了,死了那麼多兄弟,將士們能打下這大片土地不容易啊,軍備、防禦、兵甲方面萬萬不可懈怠,不能給吐蕃人可乘之機!”

劉貢在歷史上名不見經傳,但是他有一個小兒子叫劉怦,今年十五歲,已經表現得不凡,此人日後的名聲不小,成爲了唐朝一個北方藩鎮軍閥。

劉貢見趙子良這麼說,抱拳拱手道:“將軍放心,末將雖然沒有爲朝廷開疆拓土的才能,但守成還是有餘的,萬萬不可怠慢!”

趙子良又拍了拍哥舒翰、馬璘、張守瑜和高秀巖等人的肩膀說道:“某此次上京之後只怕不會再回來了,能幫你們也就這麼多,日後主要看你們自己的了,好好幹吧,朝廷之中雖有小人,但大多官員還是好,只要我們身體裡的血不曾冷卻,大唐就有希望!大家都回去吧”。

“將軍一路好走······”。

第158章 決戰之部署(2)第1120章 先給錢第134章 小勝第62章 不按劇本演第1313章 戰後綜合症第745章 叛軍內訌(1)第763章 嚇跑李懷仙第356章 再起戰事第1413章 膽大包天第353章 怒斥第432章 滅口第1279章 真瘋還是假瘋?第27章 冒死救人第490章 號召力第1465章 回馬槍第841章 北進第480章 見故人第92章 剷除爪牙(1)第433章 倉惶而逃第1414章 庇護第285章 奏對第1207章 渾水摸魚第1315章 聯手第880章 挑撥(1)第329章 抄家滅族第114章 屠殺泄憤第1085章 幽州之亂(3)第887章 反嫁禍(1)第1442章 泄憤第1404章 見面中的交鋒第186章 人才加入第1088章 田悅死(1)第1508 信第741章 勸降計第167章 奔襲準備第88章 看好戲第492章 拉人拉人才第1120章 先給錢第34章 突騎施意劫掠第1149章 城破第1038章 動手(2)第706章 親事(1)第1059章 出頭鳥周智光和李靈曜第1544章 新內宮女主人第192章 施政(2)第1128章 圍城第25章 刁蠻第401章 搞出一條大魚第854章 威逼第437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40章 半渡而擊第837章 會盟第111章 刑加於自身第582章 兵變(5)第38章 軍情變第1240章 耶路撒冷之戰(3)第583章 兵變(6)第1112章 出售軍械第1390章 拼財力第754章 高力士說媒(1)第1569章 戰略包圍第1351章 財帛動人心第1533章 弓騎兵的逞威第613章 清晨中的突襲第544章第40章 半渡而擊第786章 擊潰吐蕃騎兵三千第212章 失神駒第1188章 失策第242章 聶三娘第977章 會師大非川第1593章 最後的決戰(8)第205章 臨行前佈置(1)第631章 大刀闊斧(2)第1318章 駱駝騎兵和地中海艦隊第482章 請旨招兵(1)第913章 外交手段(1)第1126章 定策第1144章 強悍的攻城器械(2)第61章 驚聞秘密第1018章 重大決策第559章 張網以待(1)第489章 強勢造訪(3)第218章 上任城門官第1098章 臨行安排第417章 胡攪蠻纏第1064 李適死第349章 一箭之威第126章 約戰(1)第八章 麻沸散第366章 要停戰,毋寧死第458章 來了一羣禍害!第927章 善後(4)第305章 慘兮兮的大斗軍第772章 追責第184章 隱忍第665章 分配抄家財物份額第91章 查抄第948章 進攻方略第468章 覆滅後突厥
第158章 決戰之部署(2)第1120章 先給錢第134章 小勝第62章 不按劇本演第1313章 戰後綜合症第745章 叛軍內訌(1)第763章 嚇跑李懷仙第356章 再起戰事第1413章 膽大包天第353章 怒斥第432章 滅口第1279章 真瘋還是假瘋?第27章 冒死救人第490章 號召力第1465章 回馬槍第841章 北進第480章 見故人第92章 剷除爪牙(1)第433章 倉惶而逃第1414章 庇護第285章 奏對第1207章 渾水摸魚第1315章 聯手第880章 挑撥(1)第329章 抄家滅族第114章 屠殺泄憤第1085章 幽州之亂(3)第887章 反嫁禍(1)第1442章 泄憤第1404章 見面中的交鋒第186章 人才加入第1088章 田悅死(1)第1508 信第741章 勸降計第167章 奔襲準備第88章 看好戲第492章 拉人拉人才第1120章 先給錢第34章 突騎施意劫掠第1149章 城破第1038章 動手(2)第706章 親事(1)第1059章 出頭鳥周智光和李靈曜第1544章 新內宮女主人第192章 施政(2)第1128章 圍城第25章 刁蠻第401章 搞出一條大魚第854章 威逼第437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40章 半渡而擊第837章 會盟第111章 刑加於自身第582章 兵變(5)第38章 軍情變第1240章 耶路撒冷之戰(3)第583章 兵變(6)第1112章 出售軍械第1390章 拼財力第754章 高力士說媒(1)第1569章 戰略包圍第1351章 財帛動人心第1533章 弓騎兵的逞威第613章 清晨中的突襲第544章第40章 半渡而擊第786章 擊潰吐蕃騎兵三千第212章 失神駒第1188章 失策第242章 聶三娘第977章 會師大非川第1593章 最後的決戰(8)第205章 臨行前佈置(1)第631章 大刀闊斧(2)第1318章 駱駝騎兵和地中海艦隊第482章 請旨招兵(1)第913章 外交手段(1)第1126章 定策第1144章 強悍的攻城器械(2)第61章 驚聞秘密第1018章 重大決策第559章 張網以待(1)第489章 強勢造訪(3)第218章 上任城門官第1098章 臨行安排第417章 胡攪蠻纏第1064 李適死第349章 一箭之威第126章 約戰(1)第八章 麻沸散第366章 要停戰,毋寧死第458章 來了一羣禍害!第927章 善後(4)第305章 慘兮兮的大斗軍第772章 追責第184章 隱忍第665章 分配抄家財物份額第91章 查抄第948章 進攻方略第468章 覆滅後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