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再起戰事

送走王難得之後,趙子良等人返回,看見節度使府行官校尉賈林已經醒來,便笑道:“賈校尉醒了?某已經讓人準備了膳食,咱們繼續喝,來來來”。£,

賈林昨夜差點喝死,此時一聽到還要喝酒,腦袋頓時搖得像撥浪鼓一般,連忙推辭:“別別別,多謝趙將軍盛情款待了,只是卑職今日必須要返回涼州,現在時辰也不早了,卑職等就要啓程。哦,對了,還有一件東西忘記交給趙將軍了,這段時日以來,趙子良功勞甚大,其他人都有升遷和獎賞,大帥當然不會忘記趙將軍了,朝廷決定在祁連山以南設立西海都督府和西海郡,任命趙將軍爲西海都督府都督、西海郡太守,兼任大斗軍使,受河西節度使府轄制,這是朝廷的任命書,將軍拿好,卑職就告辭了!”

“等等!”趙子良接過任命書,當即命勃勒罕給賈林等人準備一些乾糧和酒水,讓他們在路上用。

送走了賈林等一行人,趙子良這纔打開任命文書看了起來,所謂西海郡,就是青海湖周圍地區,而這些地區除了祁連和氐池縣已經被趙子良的大斗軍佔據,其他地區都還在吐蕃人手裡,想要讓西海郡真正成爲一個郡,趙子良就要出兵把這些地區都打下來,而他又是西海都督府都督兼任大斗軍使,可謂是集中軍政大權於一身。

作爲西海郡太守,趙子良有義務和責任把青海湖周圍地區都打下來,讓西海郡名副其實,成爲唐朝的一個郡,而作爲西海都督府都督,他又有自主出兵吐蕃而無須事事都向節度使王倕請示的權利,而且他還有經略和安撫該地區少數民族的權利。

以前趙子良作爲大斗軍使,儘管已經是獨當一面,但這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獨當一面,因爲他如果要出兵,還必須要向王倕請示,有王倕的允許才行,但是現在卻不同了,雖然他還是受王倕轄制,但如果發現機會就可以不必請示王倕而直接出兵了。

還有重要的一點,西海郡太守是地方長官,西海都督府都督不僅是地方長官,還是軍事長官,說明趙子良已經有了獨立財政權,在這樣的邊疆地區,朝廷不但不收稅,還要大力進行財政補貼,所以趙子良可以把所得錢財留下來進行招兵買馬和擴充軍備。

看到這份任命書,趙子良躊躇滿志,當即大聲道:“回營,準備召開擴充兵力和軍備的軍議!”

······

王難得被調到隴右道出任河源軍使兩個月後,正值天寶元年十一月,不甘失敗的吐蕃人再次捲土從來,吐蕃贊普犀德祖贊派大論莽布支再次領兵五萬進攻大唐,不過這次莽布支把攻擊方向放在了隴右地區,隴右道節度使皇甫惟明率軍迎擊,雙方在西海(青海湖)大戰一場,唐軍大獲全勝。

十二月,莽布支不服輸,再次領兵三萬進攻隴右。

在兩個月以前,趙子良已經把西海都督府和西海郡治所設在了祁連山以南的祁連地區,並在這裡設縣,而祁連山脈東段以南的新城依舊由哥舒翰駐防,有三千人馬。

大斗軍主要兵力已經全部前移到祁連縣這裡,在以前的駐地大斗拔谷只設有一個戊所,駐軍二百人。

趙子良把治所搬到祁連縣之後,在這裡設縣,任命縣官和其他官吏管理民政,指導轄境內的各族百姓做好生產,興修水利,爲了獲取足夠多的糧草,大斗軍又在他的指示下開荒種地,進行大規模的生產。

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這日要吃臘八粥。趙子良正在校場上操練兵馬,侍衛長勃勒罕握着刀柄快步走過來拱手道:“將軍,哥舒翰將軍派快馬來報,說是有緊急軍情,現在人在都督府”。

趙子良把操練事宜交給張守瑜等人,帶着勃勒罕返回了都督府,爲了便於辦公,都督府和太守府設在一處,既是都督府,又是太守府。

剛走進都督府大堂,就見一個身形魁梧的兵士站起來行禮:“小人左車,是哥舒將軍的家奴,拜見將軍!”

趙子良見這左車身形高大遠超常人,四肢粗壯、一副孔武有力的樣子,就知道此人是力大之輩,他點了點頭,走到堂上坐下,對左車道:“你且起來吧,說說哥舒翰讓你來有何事要向本將軍稟報?”

“將軍,我家將軍得到消息,三日前吐蕃國大論莽布支又帶着三萬人馬向隴右節度使治所鄯州而去,看來是想再跟皇甫惟明一決高下,不拿下鄯州不罷休了,哥舒翰將軍認爲這是我軍出擊的一個好機會”。

趙子良立即問道:“莽布支大軍現在在哪裡?”

“應該在西平郡的湟水河以北的西平亭一帶與皇甫惟明的大軍對峙!”

趙子良皺眉道:“西平郡?不是鄯州嗎?”

左車拱手道:“將軍,今年夏初,朝廷下旨把鄯州改名了,改爲西平郡!”

西平亭就是後世的西寧城區,漢朝大將軍霍去病在這裡築造西平亭,在西平亭以西的湟水源頭處設立了臨羌縣,纔有了西平這個名字,到了北宋年間,宋朝設立了西寧州,地點就在後世的西寧,西寧這個名字才真正見於史冊。

此時的西平亭也就是一個戊所,掌握在隴右道的河源軍手裡,這裡也是吐蕃和唐朝的邊疆分界線,雙方曾數次在這裡大戰。

趙子良聽了忍不住皺了皺眉頭,走到大堂左側的牆壁下,看着牆壁上掛着的地圖,很快找到了西平亭的所在位置。

趙子良發現,在西平亭的北方被吐蕃人控制的長寧縣有五千人馬駐防,而在青海湖西北岸(今剛察縣)有六千人駐防,在青海湖以北的原龍耆城故地(今海晏縣)和原臨羌縣故地共有一萬人駐防,其中原臨羌縣故地(今湟源縣城)駐防七千人馬,因這裡是莽布支大軍的糧草後期囤積之地,同時也是北面長寧縣的後援點,一旦長寧縣遭到唐軍攻擊,從這裡可以直接發兵北上救援。

順着這個吐蕃軍的糧草囤積地點,趙子良的目光向南移動,很快便找到了一個醒目的地標,就在赤嶺的山腳下不遠處,有一座堡壘聳立着,這就是石堡城,一年多以前就是因爲前河西節度使蓋嘉運的疏忽讓吐蕃人攻陷了這座石堡城,從而使得唐朝失去了戰爭主動權。

趙子良想了想,對勃勒罕道:“安排左車下去休息,另外派人找幾個羌人和吐谷渾中的老人過來!”

“諾!”勃勒罕答應一聲領着左車出去了。

一個小時過後,勃勒罕領着六個穿着各式民族服飾的老人走了過來,這幾個老人當中既有吐谷渾人,也有羌人、還有吐蕃人和漢人。

“我等參見將軍!”幾個老人顫顫驚驚下拜高呼。

趙子良轉過身來,笑道:“諸位老人家請起,請坐!”

“不敢不敢!我等豈敢在將軍面前就坐?”幾個老人連聲推辭。

趙子良也不勉強,問道:“有一個問題,某想請教極爲老人家,你們看,我們現在在這裡,祁連縣!如果某要率一支軍隊前往原龍耆城故地,是否有捷徑可以避開駐紮在西海西北岸的吐蕃軍?”

衆老頭都順着趙子良手指指的方向看去,不過他們也看不懂,有一個羌人老頭說道:“將軍如果要去原龍耆城故地,老頭子倒是知道一條捷徑可以前往,還可以避開西海西北岸的軍隊的騎兵耳目!前些天吐蕃還沒有與大唐打仗的時候,老頭子還經常趕着牛羊馬匹前往臨羌縣的茶馬市場販賣”。

趙子良急忙道:“哦,就請老人家快快道來,如果本將軍大事可成,必定有重賞!”

那羌人老頭說道:“從磨勒村渡過大通河,而後向東南方向順着一條小河一直向南,直到與哈什河交匯處,再順着哈什河向東南方向行走就可以抵達西海岸邊,向東很快就到龍耆城故地了!”

趙子良問道:“你趕着牛馬去臨羌縣用了多長時間?”

“十天!”

趙子良用手指在地圖上比劃了一下,算了算,路程大約有近五百里,這個羌族老人趕着牛馬日行五十里,十天之內才能趕到龍耆城。不過趕着牛馬走路,速度肯定比不上軍隊行軍,如果全部是騎兵的話,速度還會快。

精銳騎兵日行三百里不在話下,但是想要保持戰鬥力就難說了,日行二百里還能保持戰鬥力,對於趙子良手下的騎兵來說已經不算難事,不過這裡地處高原,山川河流縱橫,很多地方地勢險峻,騎兵萬萬做不到日行二百里的,如果日行一百五十里,三天時間應該可以抵達,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吐蕃人不可能察覺到什麼,只要悄聲無息擊潰龍耆城吐蕃駐軍,距離達到他的目的不遠。

趙子良扭頭問道:“如果本將軍全部帶騎兵前往,老人家估計多久可以抵達?”

羌人老頭子想了想,說道:“如果都是騎術精湛的騎兵,在不攜帶更多的東西的情形下,三日應該可以抵達”。

趙子良大喜,連忙道:“還請老人家爲我們帶路,事成之後,本將軍送你五百頭牛羊、一千貫錢財,如何?”

羌族老人苦瓜着臉道:“將軍大人,老頭子老了,經不起這麼折騰,如果將軍不嫌棄,老頭子的兒子奈噶可以爲將軍領路,每次趕集,他都跟着老頭子一起去,熟悉路徑”。

趙子良當即道:“行,那就把老人家的兒子奈噶請過來!”

第1532章 差距第593章 諸胡離心(2)第1359章 一夫當關(2)第1514章 君士坦丁六世被拉下馬第500章 逼死祿力第243章 請君入甕第764章 崔乾佑北逃第985章 大唐攝政王第1221章 皇帝和皇后的嫌隙第1498章 國王的一家(2)第624章 攻打第555章 威脅第1019章 罵死裴遵慶第978章 羣臣勸諫第255章 板打高力士第1549章 西方聯軍(2)第226章 受邀第484章 請旨招兵(3)第710章 杜甫擺攤第576章 失控第1378章 屍蟞如潮第485章 邊行軍邊訓練第326章 請君入甕第555章 威脅第460章 警告第742章 設計蔡希德第1091章 矛盾(1)第1182章 說服第226章 受邀第615章 戰果頗豐第581章 兵變(4)第112章 燈下黑第648章 楊國忠逼反安祿山第1351章 財帛動人心第489章 強勢造訪(3)第1592章 最後的決戰(7)第1061章 配合削藩第377章 身陷天牢第1144章 強悍的攻城器械(2)第274章 招供第1375章 大戰惡魔阿努斯第547章 政治聯姻第1492章 維尼亞城堡(維也納)第1532章 差距第440章 瓜分利益(2)第491章 發明脫粒機第904章 繼續南侵第1444章 幹不了第1507章 迦太基第907章 重賞之下有勇夫第850章 驅虎吞狼第1004章 監考(2)第78章 正面擊潰第1191章 給大食使臣的下馬威第62章 不按劇本演第1011章 拒捕第1533章 弓騎兵的逞威第249章 老家來人第539章 再整編第480章 見故人第1294章 跑了第296章 大食使臣挑事第22章 怪異商隊第1307章 父子密話第1264章 殤第540章 發現赤鐵礦脈第148章 歪打誤撞第1493章 小查理和騎士奧利弗第302章 初見安祿山第671章 意外活下來的人第782章 進軍臨潭第588章 架空(2)第104章 出城迎敵第322章 血流成河第629章 撿來的便宜第1348章 西行記?第491章 發明脫粒機第682章 安祿山的反應第1080章 釣大魚(6)第1310章 驗收第288章 要命的長跑第247章 調任左金吾衛將軍第154章 拖後腿第1485章 王宮門口的交鋒第262章 一劍光寒第1584章 狗急跳牆(2)第109章 包庇或懲處?第990章 主持朝會(3)第1083章 幽州之亂(1)第20章 苦練(1)第132章 來襲(2)第783章 一舉破城第417章 胡攪蠻纏第785章 奇襲西平(2)第1535章 一代帝王終戰死第124章 衝突(1)第1580章 覆沒第19章 獨擋一面第1021章 新鮮血液注入第747章 臨陣勸降(1)
第1532章 差距第593章 諸胡離心(2)第1359章 一夫當關(2)第1514章 君士坦丁六世被拉下馬第500章 逼死祿力第243章 請君入甕第764章 崔乾佑北逃第985章 大唐攝政王第1221章 皇帝和皇后的嫌隙第1498章 國王的一家(2)第624章 攻打第555章 威脅第1019章 罵死裴遵慶第978章 羣臣勸諫第255章 板打高力士第1549章 西方聯軍(2)第226章 受邀第484章 請旨招兵(3)第710章 杜甫擺攤第576章 失控第1378章 屍蟞如潮第485章 邊行軍邊訓練第326章 請君入甕第555章 威脅第460章 警告第742章 設計蔡希德第1091章 矛盾(1)第1182章 說服第226章 受邀第615章 戰果頗豐第581章 兵變(4)第112章 燈下黑第648章 楊國忠逼反安祿山第1351章 財帛動人心第489章 強勢造訪(3)第1592章 最後的決戰(7)第1061章 配合削藩第377章 身陷天牢第1144章 強悍的攻城器械(2)第274章 招供第1375章 大戰惡魔阿努斯第547章 政治聯姻第1492章 維尼亞城堡(維也納)第1532章 差距第440章 瓜分利益(2)第491章 發明脫粒機第904章 繼續南侵第1444章 幹不了第1507章 迦太基第907章 重賞之下有勇夫第850章 驅虎吞狼第1004章 監考(2)第78章 正面擊潰第1191章 給大食使臣的下馬威第62章 不按劇本演第1011章 拒捕第1533章 弓騎兵的逞威第249章 老家來人第539章 再整編第480章 見故人第1294章 跑了第296章 大食使臣挑事第22章 怪異商隊第1307章 父子密話第1264章 殤第540章 發現赤鐵礦脈第148章 歪打誤撞第1493章 小查理和騎士奧利弗第302章 初見安祿山第671章 意外活下來的人第782章 進軍臨潭第588章 架空(2)第104章 出城迎敵第322章 血流成河第629章 撿來的便宜第1348章 西行記?第491章 發明脫粒機第682章 安祿山的反應第1080章 釣大魚(6)第1310章 驗收第288章 要命的長跑第247章 調任左金吾衛將軍第154章 拖後腿第1485章 王宮門口的交鋒第262章 一劍光寒第1584章 狗急跳牆(2)第109章 包庇或懲處?第990章 主持朝會(3)第1083章 幽州之亂(1)第20章 苦練(1)第132章 來襲(2)第783章 一舉破城第417章 胡攪蠻纏第785章 奇襲西平(2)第1535章 一代帝王終戰死第124章 衝突(1)第1580章 覆沒第19章 獨擋一面第1021章 新鮮血液注入第747章 臨陣勸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