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 李適死

李抱真走後,趙子良心裡權衡了很久,轉身喊道:“來人,備馬!”

不久,趙子良來到大明宮求見皇帝,現在皇帝和朝中文武大臣們都還不知道太子李適重傷的消息,他經過深思熟慮還是決定先來皇宮向皇帝稟報這個消息,以免消息傳開之後陷入被動境地。

這天天氣不錯,陽光明媚,春風拂柳,代宗此時正在御花園中潑墨揮毫,貴妃獨孤氏站在一旁服侍。

小太監上前稟報:“陛下,攝政王來了!”

代宗聞報,放下狼毫筆,擡頭看見趙子良走過來笑道:“姑丈今日怎麼有空過來了!”

趙子良站定抱拳道:“陛下,臣今日來有一個不好的消息要向陛下稟報,太子在平叛的前線出了一點狀況!”

“什麼,太子怎麼啦?”代宗大驚。

趙子良道:“太子在與叛賊李靈曜作戰時身中流矢,傷勢破重,人現在在洛陽!”

代宗大急:“怎麼會這樣?趕快派人把太子送回京城診治!”

“戰鬥的經過一言難盡。待臣再慢慢向陛下細說,洛陽距離長安不近,現在太子傷重,不宜車馬勞頓,這會加重傷勢,不利於恢復。裴冕和楊綰等人肯定已經在洛陽那邊找醫者給殿下處理傷勢,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派太醫以最快的速度趕過去······”

代宗一拍腦袋,連忙道:“對對對,來人,傳朕旨意,立即派太醫火速趕往洛陽救治太子,不得有誤!”

旁邊有太監答應:“遵旨!”

“陛下,現在您着急也沒用,還是安心等待消息吧!”在旁邊服侍的獨孤氏勸了一句,轉而對趙子良說道:“陛下擔心太子的安危,情急之下難免失態,還請姑丈切莫介懷!”

代宗反應過來,拍拍額頭嘆道:“失態了、失態了!來人,給攝政王賜坐!”

兩個太監搬來一張大椅,等皇帝和獨孤氏坐下後,趙子良隨後也坐了下來。

代宗問道:“太子既然受傷,戰事只怕受到了影響,姑丈,戰事的經過如何?”

趙子良嘆道:“太子可能是沒有戰場經驗,犯了輕敵冒進的錯誤,在中牟西北遭到了李靈曜的埋伏,河陽軍一萬五千餘人傷亡慘重,能逃回滎陽的只有五千餘人,損失超過六成,只怕沒有進攻之力,只能就地防守了,能不能頂住李靈曜的進攻還兩說!”

代宗聞言面露驚容道:“那怎麼辦?如果李元淳無法擋住李靈曜,東都豈不危險?太子身在洛陽也豈不是很危險?叛軍會不會打到長安來?”

趙子良看見代宗這麼驚慌,心中暗暗嘆息,看來代宗是被叛軍給嚇怕了,只要有叛亂,他就會擔心會不會打到長安來。趙子良只能安慰他:“陛下放心,臣已經下令郭子儀接任平叛元帥,火速敢往滎陽主持大局,又命臧希晏爲副元帥,負責從南方向汴宋進攻,同時又下令讓西秦軍第三軍團一萬五千人趕往滎陽增援!”

代宗聽見趙子良這樣說,心裡稍稍安心了一些,他委婉的說:“姑丈啊,朕聽說你在整頓吏治,又在整頓朝廷各軍,現在無法分心對付各地藩鎮,朝廷內部有些大臣也對姑丈的施政頗有微詞,以朕之見,不如暫時放棄對各地藩鎮的征討,先全力治理內部再說,等內部治理得順暢了再着手進行削藩,你看如何?”

趙子良明白代宗這是在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也就是說,代宗因爲擔心藩鎮越鬧越兇,到最後無法收場,所以要插手政務了,從根本上來說,皇帝還是不太放心他能夠處理好複雜的內部和外部政治局勢。

趙子良知道這個時候自己絕對不能退縮,也不能讓代宗插手進來,否則他以後的話語權就會減弱很多,至少相當一部分對他不滿的朝廷大臣和官員就會只聽皇帝的,而不會再聽他的。

沉吟了片刻,趙子良道:“陛下,臣知道陛下在擔心什麼,朝廷若要改變被動的局面,改變現在這種陳腐的氣息,就必須要進行革新,而革新必然要觸碰甚至侵犯相當一部分人的利益,他們這些人肯定不會坐視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因此他們對臣的施政方略不滿是正常的,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阻止!如果不對朝廷各方面進行革新,不剔除朝廷那些陳舊腐敗的東西,大唐王朝就無法煥發生機。拖延下去的話,朝廷會陷入內外交困的窘迫境地,那時再想收拾殘局,也無力迴天了!”

“臣認爲,朝廷即便在進行內部革新、整頓,也絕不能因此向各地不服管束、不聽調遣的藩鎮妥協,有一次就有第二次,有第二次就有第三次,到最後朝廷中所有人都變得麻木了,事情就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朝廷現在還沒到只能坐視各地藩鎮稱王稱霸地步,必須盡最大的能力剷除一切不服!陛下既然把一切軍政大事委託給臣,臣必不負陛下厚望!”

趙子良這番話說了一大通,雖然沒有一個字說不,但話裡話外都是一個意思,不行!代宗有些氣惱,趙子良太不給面子了,竟然拒絕他這個皇帝!

趙子良走後,代宗越想越生氣,獨孤氏在旁邊看得清楚,她雖然從不干涉朝政,從放任親戚,但她心裡對朝廷的事情知道得一清二楚,她勸慰道:“陛下,不是臣妾說您,您既然把朝廷軍政大事都交給攝政王了,就不要再過問了,一則徒增煩惱,二則會引起你們君臣之間的不快。據臣妾所知,攝政王執政短短几個月以來,朝廷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朝廷各衙門都變得有生氣得多了,市面上也變得熱鬧起來,番兵們在大街上欺負百姓、搶劫之事再也沒有發生過,那些紈絝再也沒人敢欺男霸女,百姓們拍手稱快!李忠臣叛亂平定了,樑崇義被剿滅了,西川崔寧叛亂被下了大獄,正在等死。周智光起兵叛亂不到五天就被剿滅,這些都是實打實的政績啊!再說了,太子受傷這事你也不能怪攝政王,太子自己要統兵平叛,他是太子,攝政王難道還能不答應?如果不答應,朝野上下指不定又會說出什麼難聽的話來,臣妾說句不中聽的話,太子從前雖然當過天下兵馬大元帥,但他又沒有真正打過仗,他還真當自己有元帥之才?做這個決定之前也不掂量掂量,他還是太子呢,就這行事作風,日後如何接掌大唐江山?”

聽獨孤氏這麼一說,代宗也覺得太子有些不爭氣,有統兵出征、揚名立萬的機會,他卻沒抓住,反而差點把自己摺進去。

東宮。

御醫給李適把了脈,又翻開他的雙眼眼皮查看眼睛,旁邊楊綰着急地說:“這都快一個月了,殿下背後的箭傷已經好得七七八八了,最近幾天殿下全身上下經常抽筋,呼吸困難,總是出汗,牙關緊閉,進食困難,須撬開嘴用圓管灌下方可。剛開始發作的間隔時間還挺長的,這兩天頻繁發作起來。太醫,這到底是這麼回事啊?你想想辦法,快點讓殿下好起來吧!”

太醫收回手起身問道:“殿下救回來的時候是清醒的還是昏迷的?”

楊綰道:“昏迷的!”

“失血多嗎?”

“剛開始不多,拔箭的時候流了不少血!”

“傷口多深?是否清理乾淨?”

楊綰爲難道:“這······這個本官就不清楚了,當時兵荒馬亂的,所有人都在逃命當中,後來逃到一個小村子殿下就醒過來了,強行讓兵士給他拔了箭矢,用清水清洗了傷口,由於擔心叛軍追來,因此沒有上藥,經過包紮之後就繼續向洛陽方向逃走了。”

坐在左邊椅子上的代宗頗有憂心,對太醫說道:“太子的病情到底如何?你給朕說實話!”

太醫不敢說,“陛下······”

坐在右邊的趙子良這時說道:“本王看太子這症狀怎麼像是犯了破傷風啊?”

太醫看向趙子良,頗爲驚奇,拱手道:“大王知道這病?此病在前輩所著醫書《巢氏病源》中稱爲金瘡症,所述症狀與太子相差不多,卻也有些差別!”

代宗一拍椅子扶手說道:“既然知道了病症,太醫,那就趕快開藥吧!”

太醫一下去跪倒:“陛下,醫書上雖然有這種病的記載,但並沒有特效的藥方,而且這病難治,死亡率超過九成五!”

“什麼?”代宗驚得站起來,指着太醫大怒道:“你說什麼?你的意思是說太子活不成了?那朕還留着你有何用?來人,把他拖下去砍了!”

太醫嚇壞了,連連磕頭:“陛下饒命,饒命啊······”

趙子良知道破傷風這病在古代的死亡率極高,即便到了後世,破傷風的死亡率也是非常高的,他出聲說道:“陛下息怒,生氣解決不了問題!太子的病總得需要太醫來治療,您把太醫殺了,誰來給太子治病呢?”

說完,趙子良對走進來的幾個兵士揮了揮手,讓他們出去,然後又對代宗道:“臣常年在軍中,將士們受傷之後得這種病的不少,這主要是因爲刀劍上有鐵鏽,受傷之後傷口沒有及時清理乾淨所致,這種病有潛伏期,有的會在幾個月之後發作,而有的幾天之內就發作,病情有輕有重,就如同太醫所說,一旦的了這病,死亡率極高,醫者們目前還沒有特效的手段醫治,我們現在只能希望太子能挺過這一關!”

代宗臉色灰白,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整個人像是受了極大的打擊。

六天後,趙子良正在王府大堂正廳處理奏章,杜甫急匆匆走進來拱手道:“大王,剛剛從東宮傳來消息,太子歿了!”

趙子良整個人一愣,不由自主站了起來。

第780章 舉賢不避親第1576章 拋棄盟友第430章 一網打盡(1)第1109章 案情複雜第921章 戰果巨大第123章 石國王子第1384章 驚鴻一瞥第200章 識破緩兵之計第1305章 君心深似海第286章 開考第73章 動殺心第1456章 第九衛隊出動第367章 千里奔襲(1)第580章 兵變(3)第914章 外交手段(2)第 769章 大戰(1)第996章 閹黨惶惶第1052章 去養馬!第171章 大沙暴之威第964章 慘重的傷亡第903章 攻佔北印度第301章 武狀元第577章 目標直指王正見第763章 嚇跑李懷仙第1301章 跳樑小醜紛紛現身第1192章 停戰和談第一章 遭遇戰第1062章 太子慘敗第1153章 寧站着死,不跪着生第60章 孟夫人相約第815章 軍政大動作第1545章 爭議第946章 推第45章 傷亡大半第155章 及時來援·內外夾擊第551章 糟糕的消息第999章 缺錢第743章 從內部攻破第1002章 送行第1163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41章 見好就收第984章 衛伯玉來投靠第530章 威震西域(1)第288章 要命的長跑第1286章 金蟬脫殼第639章 統治方略出爐第455章 楊國忠入朝第1563章 開闢北線戰場第968章 兵不血刃第1450章 給他點厲害瞧瞧第238章 口蜜腹劍李林甫第297章 連戰四人第672章 保護第71章 諸事煩心第596章 戰爭的號角吹響第1040章 哥舒曜第228章 衝突第979章 統一思想第1526章 巴爾達尼斯投降第952章 正面交戰第1564章 風雪夜襲殺第255章 板打高力士第489章 強勢造訪(3)第812章 迴歸第230章 面聖第1372章 道術VS魔法(1)第1307章 父子密話第1183章 王和王第666章 東征正式開始第825章 獲救第304章 盔甲戰神第605章 曠世大戰(2)第1485章 王宮門口的交鋒第676章 迎戰孫孝哲第18章 羊皮卷的秘密第1590章 最後的決戰(5)第389章 屋漏又逢連夜雨第1007章 面試(2)第1333章 開羅血戰(1)第288章 要命的長跑第662章 奪回長安第312章 團結上下第576章 失控第188章 絲路安全會議(1)第761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753章 皇帝女兒不愁嫁第816章 鑄造新錢幣第813章 建造王宮第934章 分化瓦解第1472章 今夜釣魚第379章 求情、信安王死第17章 軍醫第597章 不是商量而是命令第413章 出手(3)第1108章 立場不堅定第209章 都是大名人啊第232章 用人第930章 出兵第1074章 放長線第1193章 攪動風雲的女人
第780章 舉賢不避親第1576章 拋棄盟友第430章 一網打盡(1)第1109章 案情複雜第921章 戰果巨大第123章 石國王子第1384章 驚鴻一瞥第200章 識破緩兵之計第1305章 君心深似海第286章 開考第73章 動殺心第1456章 第九衛隊出動第367章 千里奔襲(1)第580章 兵變(3)第914章 外交手段(2)第 769章 大戰(1)第996章 閹黨惶惶第1052章 去養馬!第171章 大沙暴之威第964章 慘重的傷亡第903章 攻佔北印度第301章 武狀元第577章 目標直指王正見第763章 嚇跑李懷仙第1301章 跳樑小醜紛紛現身第1192章 停戰和談第一章 遭遇戰第1062章 太子慘敗第1153章 寧站着死,不跪着生第60章 孟夫人相約第815章 軍政大動作第1545章 爭議第946章 推第45章 傷亡大半第155章 及時來援·內外夾擊第551章 糟糕的消息第999章 缺錢第743章 從內部攻破第1002章 送行第1163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41章 見好就收第984章 衛伯玉來投靠第530章 威震西域(1)第288章 要命的長跑第1286章 金蟬脫殼第639章 統治方略出爐第455章 楊國忠入朝第1563章 開闢北線戰場第968章 兵不血刃第1450章 給他點厲害瞧瞧第238章 口蜜腹劍李林甫第297章 連戰四人第672章 保護第71章 諸事煩心第596章 戰爭的號角吹響第1040章 哥舒曜第228章 衝突第979章 統一思想第1526章 巴爾達尼斯投降第952章 正面交戰第1564章 風雪夜襲殺第255章 板打高力士第489章 強勢造訪(3)第812章 迴歸第230章 面聖第1372章 道術VS魔法(1)第1307章 父子密話第1183章 王和王第666章 東征正式開始第825章 獲救第304章 盔甲戰神第605章 曠世大戰(2)第1485章 王宮門口的交鋒第676章 迎戰孫孝哲第18章 羊皮卷的秘密第1590章 最後的決戰(5)第389章 屋漏又逢連夜雨第1007章 面試(2)第1333章 開羅血戰(1)第288章 要命的長跑第662章 奪回長安第312章 團結上下第576章 失控第188章 絲路安全會議(1)第761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753章 皇帝女兒不愁嫁第816章 鑄造新錢幣第813章 建造王宮第934章 分化瓦解第1472章 今夜釣魚第379章 求情、信安王死第17章 軍醫第597章 不是商量而是命令第413章 出手(3)第1108章 立場不堅定第209章 都是大名人啊第232章 用人第930章 出兵第1074章 放長線第1193章 攪動風雲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