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築鎮北城

一個月之內滅亡一個種族,這對於草原上的其他部族來說實在太可怕了,趙子良從十月五日率部出發,截止十月二十六日消滅了契苾,這個消息很快像長了翅膀一樣在草原上瘋傳,也很快向着大唐的政治中心長安傳遞過去。,

然而這一切對於趙子良來說都沒有絲毫的影響,如今趙子良就率部駐紮在獨樂河畔,這裡距離大唐境內已經有兩千多裡,而這次大戰繳獲的牛羊、金銀、皮毛正在源源不斷地向河東運送。

對於繳獲的馬匹,趙子良有着專門的安排,他收攏了幾個投降的小部落,讓這些人專門給他放牧,就這片大草原上,派一支千人騎兵專門看管,這數萬蒙古馬,他留着有大用,準備組建適用於長途奔襲的輕重騎兵軍團。

十一月初八,鄭三接到趙子良的傳令後馬不停蹄地從雲州趕到了獨樂河畔(也叫獨洛水,今蒙古國圖拉河)。

河邊潺潺流水,不遠處的白樺林發黃的樹葉在秋風吹拂下飄落下地,河邊一望無際的牛羊馬匹啃着枯黃的野草,吃得膘肥體壯。

趙子良坐在大帳中主位上,對左右兩側的將校官吏們發號施令:“鄭三,把牛羊留下一部分爲大軍做儲備肉食之用,其他全部趕往河東,在下大雪之前一定要入關,否則牛羊在野外很容易凍死和餓死,這些牛羊大部分賣掉,我朝農夫們缺牛耕地,這些牛運到中原一帶一定可以賣出一個好價錢,留下少部分放在長城以北放養,雲中軍負責安全工作,要建好牛棚和羊圈,調集人手收割野草爲牲畜的過冬做準備!”

鄭三連忙答應:“諾!”

趙子良想了想,又對鄭三說道:“某已派八百里加急快馬向田大人和朝廷送去了捷報,你準備兩千頭牛和五千只羊,等河東事務安排妥當了,專程帶人送去長安,今年九月聖上六十大壽,我這個做臣子的沒有回京給聖上祝壽,這兩千頭牛和五千只羊就當是臣遲來的賀禮!估計你抵達長安的時候差不多快要過年了,代我恭祝聖上龍體康健、新春愉快!恭祝大唐國泰民安!”

鄭三連忙答應:“下官明白!”

趙子良又對郭子儀道:“子儀,這數萬匹戰馬和留下來的牛羊全部交給你來看管餵養放牧,如今冬季臨近,要爲這數萬匹馬和牛羊修建馬廄、牛棚和羊圈,還要準備大量的草料,這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我們在這裡的人手隨便你調遣,總之,入冬下雪之前,一定要做好一切準備,這個冬天,不準有一頭牲畜凍死!”

這個任務不可謂不艱鉅,在漠北這種地方,冬天冷得要命,想要不凍死一頭牲畜,很難很難,但也不是沒有可能,如果做好萬全的準備,是可以完成這個任務的,郭子儀只能硬着頭皮答應下來,拱手道:“學生遵命!”

接下來,趙子良準備在這裡建造一座城鎮,他不準備修築太高大的城牆,只修築一丈多高的土牆,用於抵擋風雪就夠了。

這次戰鬥,唐軍六千騎兵出長城,到現在剩下四千三百騎,戰死一千七百騎,傷員就有近兩千人,趙子良讓傷員們都回河東養傷,畢竟南方氣候要暖和一些,適合養傷,留在這漠北傷勢不容易好,最後留下來的還有兩千七百騎,算上他自己的親衛扈從,一共還有三千騎可以調遣。

獨樂河畔的城池還沒有開始動工修築,趙子良就已經給這座城鎮起了名字——鎮北城。

十一月十五這天,趙子良正在組織將士們修築城牆,郭子儀苦着臉走過來行禮道:“恩帥!”

趙子良正在揮汗如雨,聽見這聲音停下轉身一看,笑道:“是子儀啊,有事嗎?”

郭子儀嘆道:“恩帥,學生手上可用的人太少了,要給數萬匹馬修建馬廄,還要給牛羊搭建牛棚和羊圈,另外還要收割草料,實在是忙不過來啊,請恩帥無論如何多調集一些人手給學生,否則學生只怕是在大雪下來之前完不成任務啊!”

旁邊光着膀子正在搬運木料的高秀巖聽見了,停下來嘆道:“將軍,前些天要是收攏一些俘虜就好了,讓俘虜幹這些活兒,我們也不用這般勞累!”

趙子良瞪了高秀巖一眼:“這事都過去了,還提它做什麼?讓你出主意,你半天悶不出一個屁來,現在倒還埋怨我下令殺了所有契丹人!”

“別別別,將軍,您可誤會末將的意思了,末將可不敢埋怨將軍,你們忙,末將先幹活了!”高秀雅說着趕緊扛着木料跑掉了。

趙子良也不生氣,看着不遠處的獨樂河沉思半響,突然眼睛一亮,當即對身邊扈從吩咐道:“去把張守瑜叫來大帳見我!”

“諾!”

趙子良洗手後對郭子儀招呼一聲:“走,我們去大帳等張守瑜,能不能找來足夠的人手幫忙,就看他的了!”

兩人來到大帳說了一會兒話,沒多久張守瑜就到了,見禮後,趙子良招手道:“守瑜,來來來,找你商量一件事!”

張守瑜連忙道:“不敢不敢,將軍有事只管吩咐!”

趙子良心裡斟酌了一番,便對張守瑜道:“子儀受命管着牲畜這一塊,這樣眼看着馬上就要下雪了,馬廄、牛棚和羊圈以及操練都還沒有準備好,主要是人手不夠,而將士們又都在築城,築城的事情是第一位,如果不築城擋住風雪,我們都先被凍死了,所以築城的事情不能耽擱,因此子儀這邊沒有足夠的人手,本將琢磨着向北邊的同羅借一些人手過來,這些蠻人不會搭建房子,但是他們會收割草料,所以本將軍想讓你帶人渡河去龜林見一見同羅首領,請他派出一些人手過來幫助我們收割草料!”

唐初同羅遣使朝拜唐朝稱臣,唐朝在同羅駐地龜林建立了龜林都督府,由同羅首領任龜林都督府都督,唐朝派官員輔佐。

張守瑜皺眉道:“將軍,這同羅人會答應派人過來幫助我們收割草料嗎?如果他們不搭理咱怎麼辦?”

趙子良聽了眼睛一瞪:“他敢不答應?如果不是看着同羅人歷年來還算老實,本將軍前些天就帶人渡河殺過去滅了他同羅了,他還敢拒絕本將軍?你帶人打着本將軍的旗號過去,先對他客氣一些,請他幫忙,如果他推三阻四,就說着是本將軍的命令,他要是再借故推脫,你就帶人迴轉,咱們正好找藉口一併滅了同羅!”

張守瑜精神一震,起身躬身拱手道:“遵命,末將這就去準備,今日就渡河過去!”

趙子良揮揮手:“嗯,你去吧!”

張守瑜走後,趙子良再對郭子儀道:“草料的事情總歸可以想辦法可以解決,你暫時不用管,先把馬廄、牛棚和羊圈先搭起來再說,如果突然下雪牛羊馬匹又無處躲避風雪就麻煩了!”

郭子儀連忙道:“學生明白,學生這就去督促他們加快搭建速度!”

“嗯,你去吧,如果缺少木料就過來找本將!”

“諾!”

趙子良在漠北的兇名震天下,同羅首領在見到張守瑜並聽了其說明來意之後連屁都不敢放一個,當即分派人手跟着張守瑜回了獨樂河畔,還派人用馬車送了大量的草料過來,給趙子良以備不時之需,同羅首領的這種行爲倒是讓趙子良沒有了藉口出兵攻打他。

就在趙子良帶着將士們正在獨樂河畔修築鎮北城,幹得熱火朝天時,漠北的回紇、葛邏祿和拔悉蜜等部落首領們得到契苾人、奚人都被斬盡殺絕的消息之後都嚇得不輕,東邊的西室韋部更是向東搬遷了數百里,不敢與趙子良佔領這片大草原靠得太近。

十一月十九這天,一個信使從雲州趕來鎮北城,信使帶來了鄭三寫的一封信,信中有幾個消息,第一個消息竟然是玄宗把韋昭訓的女兒冊立爲壽王妃後,再把楊玉環冊封爲楊貴妃,這個消息讓趙子良簡直無語,心想難不成楊玉環終於在李隆基的窮追猛打之下動了心投入了他的懷抱?只怕也只有這種可能性,要知道楊玉環可是一個個性十足的女子,如果她不願意,就算李隆基用皇帝的權利來壓她只怕也是不成的。

楊玉環這棵好白菜終歸是讓豬給拱了啊!趙子良拿着信紙忍不住搖頭嘆息。

第二個消息是一個晴天霹靂,吐蕃人竟然捲土重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渡過犛牛河一路攻城掠地,並暗中派出一支騎兵再次奪取了石堡城,前兩年趙子良在河西帶着兵將們打了不少勝仗,但也讓河西唐軍生出驕縱之心,馬虎大意之下被吐蕃人抓住空子進行了偷襲,這次所用的戰術如同當初趙子良領兵攻打吐蕃人一模一樣,這讓大唐朝野上下眼睛掉了一地!

因爲丟了近千里的土地和戰略要地石堡城,西海郡太守劉貢被憤怒的玄宗下詔賜死,河西節度使王倕被革職查辦,西海太守一職由哥舒翰接任,河西節度使一職由朔方節度使王忠嗣兼任,而且皇帝已經下旨,讓哥舒翰把主要精力放在河西防禦吐蕃,防止吐蕃人繼續擴大戰果、並命令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與王忠嗣精誠合作,聯手對付吐蕃。

第1416章 皇帝致歉第27章 冒死救人第945章 決意親征吐蕃第376章 怒打李林甫第877章 新錦衣衛指揮使第169章 流沙之險第1101章 革新阻力第684章 孟夫人有請第942章 無意中被髮明的不鏽鋼(2)第171章 大沙暴之威第1347章 繼續西征第300章 臨陣對決第1264章 殤第141章 國王的禮物第613章 清晨中的突襲第1399章 波及全城第412章 出手(2)第385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1109章 案情複雜第1577章 局勢逆轉第515章 攻城(3)第12章 官吃黑第1481章 陋習第898章 中原移民浪潮第1475章 掌握主動權第837章 會盟第1400章 真相披露第1569章 戰略包圍第975章 協約三章第1114章 反擊第653章 誓師(4)第1372章 道術VS魔法(1)第434章 軟禁第1443章 御前對奏第919章 齊頭並進第1500章 脣槍舌戰第921章 戰果巨大第1365章 巫師來襲第174章 三面夾攻第467章 皇甫惟明之死第1082章 對話皇帝第1554章 世紀大戰開始第13章 橫財第806章 聖旨到皇帝崩第1397章 放出所有罪惡第1048章 衆叛親離第48章 鬥將(2)第183章 收服第695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237章 朝堂爭鋒(2)第513章 攻城(1)第391章 都是不是吃乾飯 的第1140章 三萬炮灰第700章 受封太尉第1503章 撲朔迷離第1585章 及時雨第1389章 紅磨坊主人第794章 達扎路恭的狠毒無情第1266章 你來選第515章 攻城(3)第1075章 釣大魚(1)第892章 千泉宮的中秋家宴第1514章 君士坦丁六世被拉下馬第1078章 釣大魚(4)第1568章 全面攻佔意大利第927章 善後(4)第746章 叛軍內訌(2)第445章 遊擊(3)第862章 肅宗駕崩第405章 糟糕透頂第780章 舉賢不避親第232章 用人第704章 高論(2)第192章 施政(2)第984章 李適的震驚第1518章 破關挺進奇裡乞亞第262章 一劍光寒第15章 仁勇副尉第132章 來襲(2)第985章 大唐攝政王第495章 自保之法——養賊自重第792章 捲土重來第387章 八百里莫賀延磧第865章 大破可薩軍第438章 駙馬畏罪第390章 豆盧軍來襲第251章 暗中巡視(2)第140章 友善史國第431章 一網打盡(2)第1229章 沒有選擇的權利第601章 道士第1487章 單打獨鬥第883章 殺機現第370章 千里奔襲(4)第1274章 滅門慘案第1203章 後院起火第542章 整軍備戰?第101章 攤派(2)第1972章 先下手爲強第1545章 爭議
第1416章 皇帝致歉第27章 冒死救人第945章 決意親征吐蕃第376章 怒打李林甫第877章 新錦衣衛指揮使第169章 流沙之險第1101章 革新阻力第684章 孟夫人有請第942章 無意中被髮明的不鏽鋼(2)第171章 大沙暴之威第1347章 繼續西征第300章 臨陣對決第1264章 殤第141章 國王的禮物第613章 清晨中的突襲第1399章 波及全城第412章 出手(2)第385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1109章 案情複雜第1577章 局勢逆轉第515章 攻城(3)第12章 官吃黑第1481章 陋習第898章 中原移民浪潮第1475章 掌握主動權第837章 會盟第1400章 真相披露第1569章 戰略包圍第975章 協約三章第1114章 反擊第653章 誓師(4)第1372章 道術VS魔法(1)第434章 軟禁第1443章 御前對奏第919章 齊頭並進第1500章 脣槍舌戰第921章 戰果巨大第1365章 巫師來襲第174章 三面夾攻第467章 皇甫惟明之死第1082章 對話皇帝第1554章 世紀大戰開始第13章 橫財第806章 聖旨到皇帝崩第1397章 放出所有罪惡第1048章 衆叛親離第48章 鬥將(2)第183章 收服第695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237章 朝堂爭鋒(2)第513章 攻城(1)第391章 都是不是吃乾飯 的第1140章 三萬炮灰第700章 受封太尉第1503章 撲朔迷離第1585章 及時雨第1389章 紅磨坊主人第794章 達扎路恭的狠毒無情第1266章 你來選第515章 攻城(3)第1075章 釣大魚(1)第892章 千泉宮的中秋家宴第1514章 君士坦丁六世被拉下馬第1078章 釣大魚(4)第1568章 全面攻佔意大利第927章 善後(4)第746章 叛軍內訌(2)第445章 遊擊(3)第862章 肅宗駕崩第405章 糟糕透頂第780章 舉賢不避親第232章 用人第704章 高論(2)第192章 施政(2)第984章 李適的震驚第1518章 破關挺進奇裡乞亞第262章 一劍光寒第15章 仁勇副尉第132章 來襲(2)第985章 大唐攝政王第495章 自保之法——養賊自重第792章 捲土重來第387章 八百里莫賀延磧第865章 大破可薩軍第438章 駙馬畏罪第390章 豆盧軍來襲第251章 暗中巡視(2)第140章 友善史國第431章 一網打盡(2)第1229章 沒有選擇的權利第601章 道士第1487章 單打獨鬥第883章 殺機現第370章 千里奔襲(4)第1274章 滅門慘案第1203章 後院起火第542章 整軍備戰?第101章 攤派(2)第1972章 先下手爲強第1545章 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