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千泉宮的中秋家宴

來到勤政殿主殿,這裡是趙子良日常理政的地方,他坐在王座上問道:“範離,你有何事要單獨稟報?”

“請大王屏退左右!”

趙子良見範離鄭重其事,當即向兩側太監、宮女、臺階下的龍衛軍統領努爾和其他甲士揮了揮手:“爾等都退下!”

待所有人都退出去,範離拿出一個卷軸雙手呈上說道:“這是整個王宮的設計圖,由於多處地方的建築都是採用陣法佈置,其內道路錯綜複雜,不是久居在此的人,初次進來必然會迷路。請大王過目!”

“這設計圖你存放在王宮管理署就行了,爲何專門呈給本王過目?”趙子良疑惑地說着接過設計圖。

範離說道:“回大王,小臣已經分別在政務院和王宮管理署存放了一份設計圖,但這一份不同,它是獨一無二的,就連小臣也沒有打開看過,繪製他的人已經被小臣下令處死!王宮的對外防禦可以說固若金湯,但是若有叛逆之人在王宮內動政變,控制了玄武堡,那麼外面的文武大臣和勤王之師就在短時間之內無法攻破玄武堡進入宮內勤王,針對玄武堡的無敵防禦力量,小臣認爲必須要有辦法剋制它。因此,爲了防止生宮廷政變危及大王或後世王位繼承人的安全,小臣曾下令讓奴隸們挖掘一條隱秘的通道從王宮內通往山下,在危機之時,大王或後世之君可以利用這條秘密通道逃生或聯絡外面的忠臣良將誅殺逆賊,保住江山社稷!參與挖掘這條秘密通道的一千奴隸、監工和繪製這份設計圖的人都被小臣下令秘密處死,世上除了大王之外,再也沒有人知道這條秘密通道的出口和入口在何處!”

趙子良打開設計圖紙一看,果然看見圖紙上有一條極爲顯眼的紅線,這條紅線的兩端都有小楷文字做了詳解,其中一個入口處就在這勤政殿的寶座下,只要在寶座前的落腳處用腳連續跺腳九次,寶座就會自動挪開露出一個大洞,有樓梯通往通道內。而出口則在恆邏斯城內的道君觀內!出口處最開始是隻能出不能進,必須要有人從通道內出來,外面開關才能啓動,後面就可以從外面開啓機關進入通道內。

另外一個入口在內宮的千泉宮內,千泉宮是國王在內宮的住所,國王若不想走動,就住在千泉宮內,由太監和宮女把當晚臨幸的妃子送入千泉宮。

秘密通道的兩處入口的開關都在國王觸手可及的位置,又在其他任何人都極少有機會碰觸的位置,從這一點來看,設計者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趙子良合上設計圖看着範離說道:“可是還有你知道有這麼一條隱秘的通道存在!”

“這······大王饒命、大王饒命”範離嚇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連連磕頭大聲求饒,他把其他所有知道這條隱秘通道的人都殺了,卻獨獨忘了自己。

趙子良閉上眼睛靠在寶座後背上,手搭在扶手上不停地敲擊着扶手,而此時範離渾身上下都流着汗珠。

良久,趙子良睜開眼睛看着範離喊道:“來人!”

一個隨侍官員走進來抱拳道:“大王有何吩咐?”

趙子良道:“範離才華出衆、忠誠可嘉,在王宮的督造和設計上有大功,冊封爲一等男爵!”

“謝大王、謝大王隆恩!小臣必不敢辜負大王的期望!”

趙子良的意思很清楚,給你封爵,又不殺你,你就得閉緊嘴巴,一旦泄露一個字,那後果自己去想。範離不是傻子,怎麼會不明白這些,國王欣賞他的才華捨不得殺他,給他榮華富貴,讓他保守秘密。

八月十五,中秋夜,王宮,千泉宮。

王室成員幾十口圍坐在長方形的餐桌前用膳,殿內四周點燃着蠟燭,趙子良邊吃邊問道:“距離開國慶典只有半個月了,你們的禮服都準備好了嗎?”

陳清瑩說道:“一個月前製衣署已經派了裁縫大師過來給我們都量了尺寸,明日我再派人去問問,看他們裁剪得如何了!”

“嗯,要確認一下,如果做好了就拿過來試一試,不合適也有時間重做,別到時候當衆出醜!”

“我知道了!”陳清瑩答應,猶豫了一下還是問道:“老大會不會回來?”

趙子良道:“已經派快馬去通知了,開國慶典上怎麼能沒有王長子?”

陳清瑩又猶豫了一下,再次問道:“聽說官員大臣們和武將們在冊立誰爲王后的事情上爭吵得不可開交?我覺得這個王后之位還是由新平來坐最好,她畢竟是朝廷公主,是玄宗皇帝的公主、是肅宗皇帝的妹妹,是當今皇帝的皇姑姑,身份尊貴,不像我,我只是一個再嫁之婦,如果立我爲王后,只怕會讓夫君和西秦王國成爲世人的笑柄”。

新平連忙道:“姐姐說哪裡話,我還沒有嫁過來之前姐姐就已經爲夫君生兒育女、陪着夫君一起度過最艱難的時期,是真正共富貴又共患難的正妻,裡裡外外的操持,這個家如果不由姐姐來當,我第一個不答應!再說,我性子懶散,讓我做王后,我還真做不好,姐姐還是勉爲其難繼續當這個家吧!”

孟夫人也說道:“是啊,由姐姐做王后最合適不過!”

王芷韻不好說話,畢竟陳清瑩是她的親孃,她應該避嫌。

在這五個女人當中,也只有陳清瑩和新平公主兩人有資格競爭王后之位,她們一個生了王長子趙雷,與趙子良是患難夫妻;另一個身份無比尊貴,不是其他幾個女人能比的。大臣們和武將們也正是在爲她們當中哪一個而爭吵不休。

長輩們說着話,小輩們都默不出聲,不好插嘴,這畢竟是一件極爲重要的大事。

趙子良放下筷子擦了擦嘴,扭頭看向大哥趙子善夫妻,問道:“大哥大嫂,俗話時候長兄如父、長嫂如母,你們認爲她們當中誰做王后最好?”

趙子善夫妻倆互相看了一眼,趙子善搖頭苦笑道:“你這是爲難我們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趙子良看向幾個女人,笑道:“外面官員大臣們和武將們爲此事都吵得不可開交了,你們自個兒倒是在這裡禮讓!”

才七歲的孫子趙睿這時忍不住說道:“爺爺,孫兒覺得冊立王后這件事情應該是咱們家的家事,不應該有大臣官員們來決定,而由爺爺來決定。如果這次讓他們插手冊立王后之事,開了這個先例,日後他們說不定會插手其他王室之事,甚至插手王太子的冊立之事!爺爺常說要公私分明,家事和國事當然也要分開才行”。

趙子良頗爲驚異地看着這個小傢伙,問道:“這些話是你自己想的,還是聽其他人說的?”

趙睿道:“當然是我自己!”

趙子良沒有說孫子這番話說得有什麼不對,且不管它對不對,這麼小的年紀就能有自己的想法,這可不多見!而且,從某種程度上,這番話提醒了趙子良,在冊立王后和王儲的問題上,不能任由朝臣們去爭吵誰合適,而是在這種事情上要進行立法來規定,以法律制度來維護王室的權利和王位的繼承等問題可以減少很多麻煩、紛爭,甚至可以減少叛亂的生,雖然這不是絕對可以避免王位之爭造成對國家造成的損失,但它比傳統的立長、立賢立嫡有着一定的先進性。

趙睿的母親劉氏見兒子插嘴,嚇得連忙呵斥:“睿,你胡說什麼,大人說話,小孩不要插嘴,知道嗎?”說完又連忙起身向趙子良行禮道:“父王恕罪,是兒媳沒有管教好,請父王責罰”。

趙子良擺手道:“嘴是長在人身上的,人長了嘴除了吃飯喝水之外就是要說話的,一個人只要說得有道理,不論他年紀大小,我們得要認真對待,不能因爲他年紀小就不當一回事!且不說他說得對不對,只憑他能說出這番話,就說明他有自己的想法,這在這個年齡的小孩子當中不說絕無僅有,但也是鳳毛麟角的!睿兒不錯,長大了一定是一個有出息的人,但不可驕傲自滿,要努力學習,學習使人進步,學習能讓自己緊緊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會被時代拋棄!爲什麼人老了就會被別人稱爲老古董呢?因爲很多老人家都還活在過去,他們沒辦法接受新鮮事物、沒有去學習新的學問!我這些不僅僅是對睿兒說的,也是對你們這些人說的!”

這時新平公主說道:“夫君,不論是在中原還是在西秦,文人們都喜愛吟詩作賦,這也是所有讀書人都喜歡的。有達官貴人和地方官吏還專門舉辦過吟詩作賦的比鬥,但都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和影響力。我想做這件事情,就是在我西秦範圍內,每三年舉辦一次全西秦詩詞歌賦對聯大賽,分爲四個部分,分別是作詩、作詞、作賦、作對聯。先由各縣學正進行比賽選拔出優勝者數人,這些人再在各都護府進行比試,最後各都護府的優勝者前往恆邏斯進行最後的比鬥,每一個科目各選出三個名次,分別爲狀元、榜眼、探花,給他們放獎賞!”

趙子良點頭道:“這個想法倒是不錯,由你出面主持應該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力,這對於推動我西秦的文化學術有好處。不過,我覺得你不能以個人的身份來組織和舉辦,應該成立一個協會,把在這些方面頗有才能和建樹的一些名人請過來,大家一起組成這樣一個協會,例如李白、王維等等這些人在詩詞方面的造詣已經得到了天下的認同,有他們加入協會,你這詩詞協會就會被人世人所認同。不過,你舉辦這種賽事的經費和購買獎品的錢從哪兒來?”

新平說道:“可以拉廣告啊,當年夫君你在長安主持武舉之時採用了拉廣告的辦法不但替朝廷節省了錢財,還賺了一大筆,這事早就被各地官府和商家們所熟知,現在我們西秦各地官府每當舉辦什麼大的比賽,都會找商家拉廣告贊助,我們也可以這樣做吧?”

趙子良笑道:“當然可以,只要你能做出成績,不違法操作、不仗着自己的身份胡來,我都是支持的。你們其他人也是一樣,喜歡做什麼就去做,最好是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不要給王室抹黑就行”。

第1098章 臨行安排第296章 大食使臣挑事第302章 初見安祿山第926章 善後(3)第1008章 連環殺招第132章 來襲(2)第697章 好男兒第406章 大力整頓(1)第378章 太子的算計第1009章 李適的無奈第548章 全面整訓第1125章 雙方兵力部署第930章 出兵第804章 皇帝的決定第988章 主持朝會(1)第367章 千里奔襲(1)第838章 兵分兩路第398章 赴河東第430章 一網打盡(1)第937章 擴軍擴軍第687章 數百萬難民和流民的安置第719章 潁川之危第1124章 君士坦丁堡的謀劃第828章 出事第768章 狡猾的崔乾佑第178章第909章 戰鬥動力第595章 新指揮系統第1059章 出頭鳥周智光和李靈曜第350章 狹路相逢第1501章 木橋上遇刺第309章 狗官(2)第1397章 放出所有罪惡第124章 衝突(1)第1000章 科考改制第721章 勸降向潤客第130章 膽大包天第1067章 叛軍聯合第1052章 去養馬!第1414章 庇護第1526章 巴爾達尼斯投降第569章第399章 認錯人第1383章 黑暗時代第705章 皇帝提親第97章 整肅軍紀(3)第1550章 西方聯軍(3)第407章 大力整頓(2)第566章 尷尬第 715章 大戰田承嗣、能元皓第101章 攤派(2)第448章 蠶食第813章 建造王宮第466章 田仁琬死第1061章 配合削藩第534章 瀚海軍使第689章 激烈交鋒第1408章 陰差陽錯第1522章 戰術情報戰第750章 深夜迎戰第1361章 信仰之力第285章 奏對第20章 苦練(1)第517章 攻城(5)第48章 鬥將(2)第588章 架空(2)第673章 故人來第474章 一網打盡(4)第766章 四聖齊聚(2)第887章 反嫁禍(1)第89章 收網第592章 諸胡離心(1)第1589章 最後的決戰(1)第231章 上任第148章 歪打誤撞第510章 東西方軍事力量第一次碰撞(1)第705章 皇帝提親第1151章 嚇破膽第1191章 給大食使臣的下馬威第1102章 返回西秦第761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408章 暗流涌動(1)第1063章 破格任用李抱真第743章 從內部攻破第1341章 要突圍第1296章 拂曉刺殺(1)第87章 設陷阱第1335章 勇士圖騰第379章 求情、信安王死第576章 失控第1469章 滅殺皇家第九衛隊第96章 整肅軍紀(2)第1053章 天牢送行第847章 雨夜奇襲第77章 風雪殺機第552章 偏向虎山行第66章 同心同德第222章 整頓(2)第482章 請旨招兵(1)第1229章 沒有選擇的權利
第1098章 臨行安排第296章 大食使臣挑事第302章 初見安祿山第926章 善後(3)第1008章 連環殺招第132章 來襲(2)第697章 好男兒第406章 大力整頓(1)第378章 太子的算計第1009章 李適的無奈第548章 全面整訓第1125章 雙方兵力部署第930章 出兵第804章 皇帝的決定第988章 主持朝會(1)第367章 千里奔襲(1)第838章 兵分兩路第398章 赴河東第430章 一網打盡(1)第937章 擴軍擴軍第687章 數百萬難民和流民的安置第719章 潁川之危第1124章 君士坦丁堡的謀劃第828章 出事第768章 狡猾的崔乾佑第178章第909章 戰鬥動力第595章 新指揮系統第1059章 出頭鳥周智光和李靈曜第350章 狹路相逢第1501章 木橋上遇刺第309章 狗官(2)第1397章 放出所有罪惡第124章 衝突(1)第1000章 科考改制第721章 勸降向潤客第130章 膽大包天第1067章 叛軍聯合第1052章 去養馬!第1414章 庇護第1526章 巴爾達尼斯投降第569章第399章 認錯人第1383章 黑暗時代第705章 皇帝提親第97章 整肅軍紀(3)第1550章 西方聯軍(3)第407章 大力整頓(2)第566章 尷尬第 715章 大戰田承嗣、能元皓第101章 攤派(2)第448章 蠶食第813章 建造王宮第466章 田仁琬死第1061章 配合削藩第534章 瀚海軍使第689章 激烈交鋒第1408章 陰差陽錯第1522章 戰術情報戰第750章 深夜迎戰第1361章 信仰之力第285章 奏對第20章 苦練(1)第517章 攻城(5)第48章 鬥將(2)第588章 架空(2)第673章 故人來第474章 一網打盡(4)第766章 四聖齊聚(2)第887章 反嫁禍(1)第89章 收網第592章 諸胡離心(1)第1589章 最後的決戰(1)第231章 上任第148章 歪打誤撞第510章 東西方軍事力量第一次碰撞(1)第705章 皇帝提親第1151章 嚇破膽第1191章 給大食使臣的下馬威第1102章 返回西秦第761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408章 暗流涌動(1)第1063章 破格任用李抱真第743章 從內部攻破第1341章 要突圍第1296章 拂曉刺殺(1)第87章 設陷阱第1335章 勇士圖騰第379章 求情、信安王死第576章 失控第1469章 滅殺皇家第九衛隊第96章 整肅軍紀(2)第1053章 天牢送行第847章 雨夜奇襲第77章 風雪殺機第552章 偏向虎山行第66章 同心同德第222章 整頓(2)第482章 請旨招兵(1)第1229章 沒有選擇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