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插手皇宮

杜甫、高尚、李泌等人前來向趙子良彙報公務,正好聽到了趙子良對駱元光說的話,等駱元光走後,杜甫問道:“大王,你爲何要調鎮**軍和神策軍去平亂?城外可是有十幾萬兵馬,隨便調哪一支人馬去都可以啊!”

趙子良說道:“今日朝會上,本王跟朝廷大臣們已經決定一方面就近抽調一支兵馬南下增援哥舒曜,同時也從長安再派一支兵馬前往,兩個辦法同時進行!襄陽附近也就駐紮在鄧州的樑崇義手裡有兩萬人馬,但樑崇義此人卻不太聽從朝廷的調遣。樑崇義是來瑱的部將,當年來瑱被賜死之後,樑崇義打着爲來瑱報仇的旗號收攏軍心,贏得了將士們的擁戴。因此此人感覺自己完全掌控了這支人馬,就開始囂張跋扈、不把朝廷政令放在眼裡,本王已經讓郭子儀去鄧州,讓他去說服樑崇義出兵!但我們也不能把希望完全寄託在樑崇義身上,因此本王決定再派一支兵馬前往,若樑崇義出兵最好,若他不出兵,等朝廷大軍解了襄陽之圍再揮兵北上解決樑崇義,再對李忠臣動手!”

這是李泌拱手笑道:“大王,不如讓微臣來替大王說一說爲何要動用神策軍和鎮**的用意吧!”

趙子良含笑擡了擡手,示意他說。

李泌說道:“第一次朝會大王就已經開始佈局了,朝廷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要解除襄陽之圍,平定李忠臣之亂。爲此大王做兩手準備,一個就是郭子儀去說服樑崇義,另一個就是調兵前往襄陽。如果能說服樑崇義歸順朝廷最好,可以免去一場兵戈,如不能說服他歸順,那就只能剿滅。讓郭子儀過去,是爲了削弱太子黨的實力,城外十幾萬大軍的領兵大將們可以說有一大半都是郭子儀提拔起來的,沒有郭子儀在這裡,太子李適指揮不動他們。大王可以從容進行某些方面的佈置;抽調神策軍和鎮**去平亂,目的之一是把閹黨的軍事勢力調出京城,剝奪他們的軍事指揮權。目的之二,讓閹黨再無法控制皇帝和宮禁的安全,這爲我們接下來掌控皇宮提前做出了準備!微臣還聽說大王今日在朝會上讓御史臺去查戶部的賬目,劉晏都嚇壞了!大王高明啊,一次朝會連消帶打,把朝中三方勢力的力量都削弱了,但卻又做得正義凌然,讓人挑不出毛病!這其中太子黨看似沒有什麼損失,但是郭子儀是太子黨的核心關鍵人物,沒有了他,太子黨可謂是失去了軍事力量的支持,把郭子儀調去鄧州,大王就可以把軍方與太子黨的聯繫一舉掐斷!大王的這次出手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極大了削弱了他們三方的實力,而朝中只怕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看清楚大王這番動作的威力和作用啊!”

“哈哈哈······”趙子良指着李泌大笑,說道:“長源不愧是絕世謀臣,本王這點小心思果然瞞不住你!不錯,本王就是這麼打算的!在外,先把李忠臣這個二五仔給摁下去再說,也是殺雞駭猴!摁死了李忠臣之後,本王倒要看看藩鎮中還有誰膽子敢跟朝廷叫板!對內,先剷除閹黨的軍事力量,把控制皇帝安全的權利從他們手中接過來,閹黨之所以能橫行朝野,無非就是因爲他們能隨時在皇帝身邊嚼舌根,本王剝奪他們嚼舌根的機會,讓他還能不能蹦躂起來!”

趙子良說完想起神策軍調走之後宮禁守衛由左金吾衛負責的事情,當即對旁邊杜甫說道:“派人去把左金吾衛大將軍吳湊找來,就說本王有事找他!”

“是,大王!”杜甫答應後立即去安排。

杜甫很快就回轉向趙子良稟報:“大王,已經派人去傳吳湊過來!”

攝政王府大管家(相當於綜合辦主任)問道:“大王,你難道想讓吳湊的左金吾衛負責皇帝和宮禁安全?吳湊可是皇帝的舅舅,如果讓左金吾衛掌管宮禁安全,我們豈不是還無法掌控皇宮?”

這時高尚說道:“讓左金吾衛負責皇帝的安全,有吳湊在,皇帝纔會安心,也才能同意把神策軍調走。吳湊是皇室外戚,不屬於三方勢力的任何一方,讓他執掌宮禁安全,不但皇帝放心,連太子黨和宰相派都說不出什麼話來,而且吳湊肯定也不會允許這三方勢力在皇宮內搞鬼。這在我們掌控皇宮之前可以起到一個緩衝的餘地,若是我們現在就直接接掌皇宮的安全,朝廷衆臣和天下有識之士會怎麼看待大王?他們會認爲大王已經挾持了皇帝,在大王還未徹底掌控朝廷軍政大權之前,我們還不宜讓羣臣和天下萬民對大王產生這種錯誤的認識。等到日後時機成熟了,吳湊若是不老實,我們想廢他就廢了他,若是有人跑去嚼舌根子,我們再動手掌控皇宮也不遲!”

趙子良看向李泌,問道:“長源,你覺得如何?”

李泌雖然信道教,但卻是受過儒家正統教育的人,他說道:“如果能不需要採取挾天子令諸侯的辦法平定天下,最好不要採取這種辦法!微臣其實並不贊同大王把皇帝完全架空,這會讓大王在世人眼中成爲與李林甫、楊國忠一樣的人,甚至比他們的名聲更難聽,就如曹操一樣!”

趙子良問道:“曹操的名聲難聽嗎?本王怎麼不覺得?你們這些書生啊,一個個都是愚忠,把皇帝的地位、權利和尊嚴凌駕於天下億萬百姓之上,不管這個皇帝是英明還是愚蠢無能,他始終都是皇帝,對不對?即使他犯了錯誤,造成了無法計數的百姓的死亡,他也是無罪的,對不對?”

“本王問你們,三國時期,是曹操主政讓百姓們過得好,還是漢獻帝主政讓百姓過好?如果按照長源你的意思,三國時期諸侯們就應該主動放棄割據,上交兵權給漢獻帝,從此效忠皇帝、效忠朝廷,這樣纔是對的,是不是?”

李泌點頭道:“當然!”

趙子良道:“諸侯們憑什麼相信乳臭未乾的漢獻帝能夠力挽狂瀾?憑什麼相信他們在上交權利之後漢獻帝不會被權臣挾持,大漢朝不會變得越來越糟?如果漢獻帝真是英明之主、真是天命所歸的真命天子,他就一定有能力靠自己的才能重新掌控天下,而不是你所認爲的讓天下諸侯毫無條件的主動上交權利!”

李泌被這番話辯得啞口無言。

不久,吳湊披着金甲在一個侍衛的帶領下走了過來,對趙子良抱拳道:“攝政王,聽說你找某?”

“吳將軍,來來來,坐!坐下說!”趙子良擡手招呼道。

吳湊是皇帝李豫的親舅舅,身份地位不比趙子良低,因此也沒有客套,直接坐在了石桌旁邊。

侍女送來茶水後,趙子良身手示意讓他喝茶,說道:“今日把吳將軍找來是有一個命令要傳達給你,本王已經跟陛下商議了一下,決定把神策軍從皇宮中抽調出來,宮禁的安全從此由左金吾衛負責,而左金吾衛原本負責的各城門守衛、巡街的任務,則由神武軍負責,陛下對這個安排很認可,你是左金吾衛大將軍,雖然大將軍不管左金吾衛的具體事務,但調動必須要由你來下令,皇帝對於讓你部來負責宮禁安全是比較放心的,吳將軍也是老長安了,對如今朝廷中的勢力格局都很清楚,本王和皇帝對於讓其他三方勢力控制下的軍隊負責皇宮的安全都不太放心,這幫人沒一個省心的!你是皇帝的舅舅,本王相信你不會對皇帝不利,因爲你的榮華富貴都來自於皇帝!而本王是皇帝的姑丈,咱們都是皇帝的親戚,宰相派是外人,閹黨是家奴,太子黨嘛,只怕巴不得皇帝快點死,皇帝死了,太子就可以繼承大統嘛,太子黨那幫人一個個都雞犬升天,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到時候哪裡還有你我什麼事情?”

吳湊原本對上次在宮中宴會上趙子良當衆挖苦他心懷怨恨和芥蒂,但是聽了趙子良這番掏心窩的話,頓時對他的怨恨消失得無影無蹤,還對他好感大增,頗有相見恨晚之意。

他一拍桌子說道:“攝政王既然跟我掏心窩子,我老吳也不對你藏着掖着,你說得沒錯,對於其他人來說,咱們兩個是外戚,那幫人對咱防備嚴密着呢,太子擔心我們這些外戚搶奪他李家的江山,宰相派從心眼裡鄙視我們,說我們是靠攀親戚爬起來的,至於那幫閹黨,咱最恨他們了,咱每次去皇宮,那些閹人像防賊一樣防着咱!”

趙子良沒想到吳湊竟然是這麼一個沒心沒肺的人,這種話他都敢隨便說出來,看來這人的情商還真是有待提高。

趙子良道:“本王與吳將軍想的差不多,皇帝這次把本王請回來主持朝廷軍政大事,就是因爲局面太混亂了,皇帝已經無力駕馭朝廷各方勢力和各藩鎮,朝廷大臣中也無人有這個威望和才能應對這個局面!本王也是勉爲其難、趕着鴨子上架啊,皇帝如今呆在宮中不管事也是好的,若皇帝繼續主政,外地藩鎮又會尋他的錯處,藉機起兵造反。等本王收拾亂局、剷除各藩鎮勢力,讓朝政清明之後再把軍政大權歸還給皇帝,本王最終還是要回西秦的,這中原江山始終是李家的,宮禁和皇帝的安全就拜託吳將軍了!不過本王醜話可說在前面,若皇宮之中因爲你的疏忽出了什麼事情,本王可不會顧及與你的交情,該罰還是要罰的!”

吳湊拍着胸脯:“攝政王儘管放心,有我老吳在,包管什麼事情都不會生!”

第1383章 黑暗時代第368章 千里奔襲(2)第1303章 整風第378章 太子的算計第671章 意外活下來的人第179章 各懷鬼胎第八章 麻沸散第1256章 王與後的交易第二章 慘勝第1399章 波及全城第954章 異人作梗第825章 獲救第136章 分兵應對第1344章 口袋(2)第599章 北庭出兵第15章 仁勇副尉第682章 安祿山的反應第330章 城下叫陣挑戰第1569章 戰略包圍第1477章 山頂大戰(1)第1161章 爭奪高地(4)第329章 抄家滅族第928章 勇士碑第1034章 離間(1)第785章 奇襲西平(2)第1191章 給大食使臣的下馬威第151章 賺城第1433章 鉅獎第468章 覆滅後突厥第27章 冒死救人第593章 諸胡離心(2)第993章 推心置腹第1172章 並波悉林來投效第107章 大勝回城第5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15章 仁勇副尉第1333章 開羅血戰(1)第1534章 敗逃第562章 籌碼第735章 相州大敗第104章 出城迎敵第597章 不是商量而是命令第839章 真正的目的!第1229章 沒有選擇的權利第1435章 目的第653章 誓師(4)第1232章 阿薩德湖戰役(2)第781章 氣血方剛的吐蕃國王第1348章 西行記?第536章 索要駐軍權第192章 施政(2)第202章 教導第446章 殺星第605章 曠世大戰(2)第294章 原來一直是她第1518章 破關挺進奇裡乞亞第1273章 疑難重重第221章 整頓(1)第339章 裡應外合第457章 鎮北侯 2第280章 要辦就辦熱鬧第942章 無意中被髮明的不鏽鋼(2)第1389章 紅磨坊主人第1046章 分兵權第 715章 大戰田承嗣、能元皓第399章 認錯人第1166章 沙漠追擊第133章 一夫當關第358章 目標石堡城第124章 衝突(1)第662章 奪回長安第35章 湖邊月色第1097章 皇帝的目的第1040章 哥舒曜第1024章 整頓吏治(2)第1108章 立場不堅定第866章 莫爾多瓦人臣服第586章 出面第289章 “天地人”三榜第1580章 覆沒第846章 激將第777章 決定分兵第1209章 鷸蚌相爭第167章 奔襲準備第1405章 懺悔室的秘密第432章 滅口第514章 攻城(2)第732章 一級戒備第837章 會盟第70章 扈從第623章 兵圍颯秣建城第226章 受邀第1233章 阿薩德湖戰役(3)第1273章 疑難重重第702章 孟夫人有喜第843章 敵蹤第1201章 戰亂敘利亞第252章 暗中巡視(3)第1190章 整頓軍心第449章 化整爲零
第1383章 黑暗時代第368章 千里奔襲(2)第1303章 整風第378章 太子的算計第671章 意外活下來的人第179章 各懷鬼胎第八章 麻沸散第1256章 王與後的交易第二章 慘勝第1399章 波及全城第954章 異人作梗第825章 獲救第136章 分兵應對第1344章 口袋(2)第599章 北庭出兵第15章 仁勇副尉第682章 安祿山的反應第330章 城下叫陣挑戰第1569章 戰略包圍第1477章 山頂大戰(1)第1161章 爭奪高地(4)第329章 抄家滅族第928章 勇士碑第1034章 離間(1)第785章 奇襲西平(2)第1191章 給大食使臣的下馬威第151章 賺城第1433章 鉅獎第468章 覆滅後突厥第27章 冒死救人第593章 諸胡離心(2)第993章 推心置腹第1172章 並波悉林來投效第107章 大勝回城第5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15章 仁勇副尉第1333章 開羅血戰(1)第1534章 敗逃第562章 籌碼第735章 相州大敗第104章 出城迎敵第597章 不是商量而是命令第839章 真正的目的!第1229章 沒有選擇的權利第1435章 目的第653章 誓師(4)第1232章 阿薩德湖戰役(2)第781章 氣血方剛的吐蕃國王第1348章 西行記?第536章 索要駐軍權第192章 施政(2)第202章 教導第446章 殺星第605章 曠世大戰(2)第294章 原來一直是她第1518章 破關挺進奇裡乞亞第1273章 疑難重重第221章 整頓(1)第339章 裡應外合第457章 鎮北侯 2第280章 要辦就辦熱鬧第942章 無意中被髮明的不鏽鋼(2)第1389章 紅磨坊主人第1046章 分兵權第 715章 大戰田承嗣、能元皓第399章 認錯人第1166章 沙漠追擊第133章 一夫當關第358章 目標石堡城第124章 衝突(1)第662章 奪回長安第35章 湖邊月色第1097章 皇帝的目的第1040章 哥舒曜第1024章 整頓吏治(2)第1108章 立場不堅定第866章 莫爾多瓦人臣服第586章 出面第289章 “天地人”三榜第1580章 覆沒第846章 激將第777章 決定分兵第1209章 鷸蚌相爭第167章 奔襲準備第1405章 懺悔室的秘密第432章 滅口第514章 攻城(2)第732章 一級戒備第837章 會盟第70章 扈從第623章 兵圍颯秣建城第226章 受邀第1233章 阿薩德湖戰役(3)第1273章 疑難重重第702章 孟夫人有喜第843章 敵蹤第1201章 戰亂敘利亞第252章 暗中巡視(3)第1190章 整頓軍心第449章 化整爲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