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哥舒曜

盧杞唱了白臉之後,郭子儀又站出來唱紅臉,他笑道:“諸位其實也不必緊張,只要諸位日後不再有二心就不用擔心,正所謂日久見人心嘛,你們之前有過反叛的經歷,朝廷防備你們也只正常的,如果完全不防備,那說明朝廷那幫人都是傻子,你們歸順過去只怕也會不安心,對吧?諸位還有什麼其他要說的嗎?”

龐充代表其他將校說道:“郭大帥,我們沒有什麼要說的了,我們完全同意並會按照朝廷的要求這麼做,郭大帥和盧大人隨時可以委派監軍、副將和行軍司馬前往我部,我的家眷也留在鄧州,等打仗完畢再回來看他們!”

在龐充表態之後,其他將校們也都紛紛同意,表示接受朝廷的安排和調遣。

會議結束的時候已經天亮了,郭子儀讓衆人都離去,監軍、副將和行軍司馬會很快過去報道,讓他們做好接待事宜。

將校們滿懷心事的從大堂走出來,一個叫王弛的將軍對旁邊一人說道:“那盧杞是什麼來頭?長得那麼醜也敢出來亮相?”

盧杞正送將校們出來走在後面,聽到了這句話,他頓時眼冒兇光,盯着王馳的背後暗道:“王馳,老子長得醜又不是老子的錯,你竟然在大庭廣衆之下說老子長得醜,這麼不給老子留面子,好好好,看老子不整死你!”

盧杞這副要吃人的模樣正好被郭子儀看見,郭子儀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心想這樣的人能不得罪最好不要得罪,得罪了這樣的人,日後只怕寢食難安!

盧杞本來就對別人嘲笑自己長大丑極爲忌諱,任何一個嘲笑他長相的人都被他整得死去活來,因此熟悉他的人都不敢在他面前提起相貌這些話題和字眼,唯恐得罪他。

三日後,鄧州軍各路大軍在鄧州城下集結,一共兩萬五千餘人。郭子儀和盧杞經過商量之後決定留下五千人守衛鄧州城和周邊地區,他們率兩萬人南下向襄陽方向開進。

······

襄陽,哥舒曜滿身疲憊的握着腰刀帶着幾個兵士在城牆上巡城,這連續幾個月來的守城戰已經把襄陽城內的底蘊都消耗光了,爲了守住城池,他不得不發動城中青壯協助守城,很多似乎城牆快要守不住的時候,都是城中的青壯們幫忙才頂住叛軍的進攻。

哥舒曜作爲哥舒翰的兒子,他是揹負着很大的壓力的,因爲哥舒翰晚節不保,在被俘後竟然跪在了安祿山面前乞降,這當時讓哥舒曜哀憤號慟,當時還是哥舒翰手下故吏的裴冕和杜漸鴻等人見之嘆息不已。

當年趙子良率軍攻破洛陽後,在洛陽苑中發現了被燕軍殺害的哥舒翰的屍首,立即派人去長安把哥舒曜找來,後來他又安排哥舒曜去河東給李光弼做副手,哥舒曜爲了向天下表明自己忠於朝廷之心,跟着李光弼之後發憤圖強,先擊敗和收降安太清、又救宋州有功,改爲殿中監,襲封,後來被提升爲爲東都鎮守兵馬使。

哥舒曜這個人繼承了他父親哥舒翰的悍勇,武藝高強,擅長衝鋒陷陣,與哥舒翰一樣,在統帥大軍方面的能力不是很強,在這方面比郭子儀和李光弼差遠了。

李忠臣槓桿發動叛亂之時,已經威脅到了東都洛陽的安全,朝廷緊急從鳳翔、涇原、長安等地兵士數萬人,出兵征討李忠臣。

臨行前,皇帝問哥舒矅:“用兵之術,你與你的父親誰更高明?”

當時哥舒矅答道:“我哪裡敢與老人家相提並論?只願爲陛下剷除長蛇封豕般貪婪的惡人,然後平凡地度過一生”。

皇帝勉勵道:“天寶末年,你的父親讓朝廷沒有了西顧之憂。今天朕起用了你,東方的叛賊就不足爲慮了”。

當時皇帝在德化門爲哥舒矅送行。起行的時候,軍旗的旗杆突然被風折斷。人們想起當初哥舒翰出征迎戰安祿山的時候,也是這樣折斷了旗杆,雖然斬殺了執旗的士兵,但最終慘敗。他的這次出征,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

剛開始時,他手中的兵力與李忠臣的兵力是相差無幾的,一路過關斬將,先後收復了汝州等地,但是一場突然而來的天災讓軍中將士們士氣大跌,兵士們認爲是惹怒了天神,一因此都極爲惶恐,哥舒曜認爲兵士們士氣下降又人困馬乏,與其修築城堡防禦浪費體力,還不如就地以靜制動,但皇帝求生心卻,下詔讓他進駐襄城,因此哥舒曜不得不進駐襄城,但是襄城是小城,根本守不住,哥舒曜只能繼續向南挺近。

李忠臣一路追擊,哥舒曜不得不回軍與之交戰。剛開始在對陣之時,哥舒曜連敗了兩場,損失了大批兵馬,因此不得不向南撤退,一直退到襄陽才停下來。

李忠臣這個人是一個典型的投機者和冒險分子,他在外人面前總是表現出對朝廷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蠻族大軍叛亂之時,代宗命宦官催促各藩鎮出兵勤王。當時,李忠臣正在打馬球,接到詔書後立即調集軍隊前去救駕。監軍大將請求道:“軍隊出征必要選擇吉日。“,李忠臣道:“哪有父母遇到強盜打劫,還要等待挑選好日子纔去解救呢?“,於是當天便出兵勤王。

此後,邊疆有難,李忠臣總是第一個到達。代宗爲了嘉獎他的忠貞,加封他爲淮西觀察使。而李忠臣也是如此一次又一次的博得了皇帝和朝廷的信任,他的官職越來越高,權利越來越大,麾下兵馬也越來越多,管轄的地盤也越來越大,野心也幾句膨脹。

767年時(大曆二年),同華節度使周智光起兵造反,李忠臣與神策軍將領李太清奉命征討。不久之後,周智光被部將所殺,李忠臣率軍進入華州(今陝西華陰),將士們身心疲倦,他要犒賞三軍,卻沒有財務用來賞賜,便下令允許兵士們劫掠鄉民和城內百姓官民,兵士們得到允許後,立即開始大肆掠奪,以致潼關到赤水二百里間荒無人煙。

皇帝突然要削藩,嚴重威脅到了李忠臣的利益,他哪裡甘心放棄現在手中的權利呢?於是立即起兵造反。

哥舒曜對李忠臣的爲人和起家歷史非常瞭解,因此他決定在襄陽堅守,一方面發動城內百姓協助防守,一方面派人去長安求援,等兩個多月都沒有援兵到來,這讓哥舒曜在好幾次都極爲絕望,他想到了放棄,但是他又突然想起自己的父親哥舒翰,難道他要像自己的父親一樣成爲敵人的階下囚?父子二人都成爲降將,這這個名聲可實在太不好聽了!因此哥舒曜決定死守襄陽,就算戰死也絕不投降,他還告訴自己的弟弟,就算全家死絕了,也絕不投降叛軍。

夜間的寒風如刮骨的鋼刀吹得臉上生疼,哥舒曜帶人在城牆上巡視了一遍,發現城牆下有一個人影晃動,他立即大叫:“誰?”

旁邊一個兵士迅速把一根火把丟下去,城下現出一個身影:“將軍,是我,我從長安回來了!”

通過地上的火把,哥舒曜看清了城下那人就是他之前派往長安求援的親兵,他立即吩咐左右:“快放下吊籃把他拉上來了!”

兵士們馬上七手八腳的放下吊籃,城下那人踩在吊籃內把拉上了城牆上,哥舒曜一把將親兵拉進一看,鬆了一口氣,“果真是你!援兵呢?”

親兵說道:“將軍,朝廷的援兵由老將臧希晏將軍統領,目前已經到了谷城,但是卻被叛軍李忠臣派兵擋住了,一時間暫時來不了。不過攝政王說了,如果襄陽實在守不住,他允許將軍率軍突圍與援兵匯合,然後再圖平叛之事!”

哥舒曜詫異道:“攝政王?”

“是的,攝政王就是西秦王,是當年老將軍的頂頭上司啊!”

第566章 尷尬第104章 出城迎敵第258章 酒樓會太子第417章 胡攪蠻纏第1538章 攻打君士坦丁堡(1)第384章 識破第286章 開考第1362章 託普拉卡萊要塞第1079章 釣大魚(5)第1080章 釣大魚(6)第961章 同意第808章 談崩第986章 退居深宮第179章 各懷鬼胎第934章 分化瓦解第1164章 蟬·螳螂·黃雀第1040章 哥舒曜第1521章 瀉藥的威力第1589章 最後的決戰(1)第1310章 驗收第1396章 監獄亂第689章 激烈交鋒第623章 兵圍颯秣建城第1402章 驚天密謀第1267章 連弩阻擊第1424章 現身第870章 決定建國第478章 前途未卜第275章 朝堂興師問罪第904章 繼續南侵第16章 策反細作第437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343章 口袋(1)第591章 無功而返第441章 準備北征第1363章 私了?第1036章 離間(3)第593章 諸胡離心(2)第1459章 退避第542章 整軍備戰?第1293章 朝會中的較量第750章 深夜迎戰第1302章 一鍋端第1106章 保加爾汗國使團第1074章 放長線第812章 迴歸第1042章 反常的陳仙奇第260章 刺客的世界你不懂第713章 殺李歸仁第402章 正面衝突第71章 諸事煩心第1341章 要突圍第214章 明升暗降第168章 進入沙漠第1060章 漠北漠南二郡王第618章 把柄第1551章 西方聯軍(4)第303章 調任河西第1113章 結案第613章 清晨中的突襲第590章 悲愴第1565章 試探·識破第1452章 鐵匠第732章 一級戒備第906章 親征第1109章 案情複雜第701章 分析戰略勢態第1476章 埋骨之所第497章 遭伏擊(2)第318章 反制第1110章 朝見第698章 破潼關漠北軍南下第923章 掃平南天竺第610章 曠世大戰(7)第1568章 全面攻佔意大利第962章 強攻第1283章 最終裁決第1152章 全軍盡歿第1137章 驅趕第526章 各顯手段第612章 再撤第808章 談崩第434章 軟禁第996章 閹黨惶惶第1378章 屍蟞如潮第174章 三面夾攻第1372章 道術VS魔法(1)第454章 李林甫的反擊第690章 反對第1033章 漠北和雲中第48章 鬥將(2)第647章 埋頭大發展(2)第1389章 紅磨坊主人第1262章 驛站第1562章 聯軍的選擇第1468章 守株待兔第1393章 監獄第202章 教導第483章 請旨招兵(2)第581章 兵變(4)
第566章 尷尬第104章 出城迎敵第258章 酒樓會太子第417章 胡攪蠻纏第1538章 攻打君士坦丁堡(1)第384章 識破第286章 開考第1362章 託普拉卡萊要塞第1079章 釣大魚(5)第1080章 釣大魚(6)第961章 同意第808章 談崩第986章 退居深宮第179章 各懷鬼胎第934章 分化瓦解第1164章 蟬·螳螂·黃雀第1040章 哥舒曜第1521章 瀉藥的威力第1589章 最後的決戰(1)第1310章 驗收第1396章 監獄亂第689章 激烈交鋒第623章 兵圍颯秣建城第1402章 驚天密謀第1267章 連弩阻擊第1424章 現身第870章 決定建國第478章 前途未卜第275章 朝堂興師問罪第904章 繼續南侵第16章 策反細作第437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343章 口袋(1)第591章 無功而返第441章 準備北征第1363章 私了?第1036章 離間(3)第593章 諸胡離心(2)第1459章 退避第542章 整軍備戰?第1293章 朝會中的較量第750章 深夜迎戰第1302章 一鍋端第1106章 保加爾汗國使團第1074章 放長線第812章 迴歸第1042章 反常的陳仙奇第260章 刺客的世界你不懂第713章 殺李歸仁第402章 正面衝突第71章 諸事煩心第1341章 要突圍第214章 明升暗降第168章 進入沙漠第1060章 漠北漠南二郡王第618章 把柄第1551章 西方聯軍(4)第303章 調任河西第1113章 結案第613章 清晨中的突襲第590章 悲愴第1565章 試探·識破第1452章 鐵匠第732章 一級戒備第906章 親征第1109章 案情複雜第701章 分析戰略勢態第1476章 埋骨之所第497章 遭伏擊(2)第318章 反制第1110章 朝見第698章 破潼關漠北軍南下第923章 掃平南天竺第610章 曠世大戰(7)第1568章 全面攻佔意大利第962章 強攻第1283章 最終裁決第1152章 全軍盡歿第1137章 驅趕第526章 各顯手段第612章 再撤第808章 談崩第434章 軟禁第996章 閹黨惶惶第1378章 屍蟞如潮第174章 三面夾攻第1372章 道術VS魔法(1)第454章 李林甫的反擊第690章 反對第1033章 漠北和雲中第48章 鬥將(2)第647章 埋頭大發展(2)第1389章 紅磨坊主人第1262章 驛站第1562章 聯軍的選擇第1468章 守株待兔第1393章 監獄第202章 教導第483章 請旨招兵(2)第581章 兵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