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懟一波

“陛下,此議不妥。”

“此議不妥。”

“陛下,娼伎優伶,自古以來就是賤奴之身,將一些罪不至死的囚犯,打成賤奴,亦是朝廷最常用的懲治手段,如果肆意更改,豈不是讓大多數罪犯得以逃避律法制裁。”

“是啊!是啊!還有這工匠納稅的事情,他們向來都是以工抵稅,這樣,可以緩解民間百姓的錢荒,若是人人做事,都用錢來結算,都需要以錢來繳稅,市面上現有的錢幣,根本就不足以支撐。”

“臣等聽聞最近幾日,因爲慈善署大舉從各大櫃坊換取現金,導致各大櫃坊都出現了錢荒,若是這些櫃坊都無法經營,那麼,市場上的交易將更加不暢,此乃阻礙商業,凋敝市場,使朝廷稅賦減產之舉。”

······

看看,朝堂上的聰明人還是很多的,短短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他們就將各種理由都找了出來。

從他們找的這些理由中,李龜年可以聽出,他們對於朝廷管制這種公開的表演,並沒有多大的意見,有意見的,是涉及到他們利益的部分。

市場上爲什麼會出現錢荒?

別人不知道,這些出身世家大族的官員們心裡難道沒有點逼數麼?

要不是他們大量的將錢幣囤積起來,從千年前就開始採礦制錢的中原王朝,都不知道有多少錢幣在市面上流通。

他們都是人精,知道把自家累積的錢都放出來,就會出現貨幣貶值的情況,安史之亂的鬥米七千錢怎麼來的?還不因爲這些權貴士大夫碰到了安祿山這個不跟他們講道理的傢伙,被逼的用盡全力活命,把老底子都掏了出來。

然而,李龜年讓慈善署玩這一手,也是想將這些人家裡囤積的錢幣給逼出來,搞活市場經濟。

等這些人七嘴八舌的說了許多理由出來之後,李隆基又看向李龜年問道,“李愛卿你還有何話可說?”

他這話可不是簡單的問李龜年有什麼意見,而是把鍋全部甩到了李龜年頭上,或許因爲聽到朝臣說的諸多理由之後,他心裡有了些動搖,覺得將整個司法稅收系統改革的話,動作有些大,不能一下子來的這麼猛。

而衆多大臣聞言,也將目光看向了李龜年,就好像先前在大殿上借昨夜東市舞臺衝突的事情,提出來管理政策應該改革的不是李隆基,而是李龜年似的。

要知道,李隆基先前提改革這茬的時候,李龜年的摺子,可都還沒有交上來呢!

李龜年放眼望去,這些人目光之中各有不同的意味,像崔滌,裴家諸位,都是一副讓他適可而止的意思,畢竟,李隆基心裡現在也是這個意思。

而禮部衆人,則是一副很期待的樣子,如果禮部能借此機會,將天下藝人的管理權抓在手中,那麼權柄將會更進一步,畢竟,藝人要是給了民籍,跟現在的賤籍,就完全不一樣了,那將會是一個大羣體,產出的稅收額度也將不少。

至於李龜年的老爹李景伯,則一副警告的眼神,希望李龜年就此作罷,作爲士大夫家庭出身的一員,李龜年根本犯不着爲了那些下賤人得罪這麼多人。

然而,事情都到了這個地步,李龜年不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說完,念頭就不通達,理了理思維道,“陛下,如剛纔諸公所說,國家的商業發達,朝廷的稅收纔會更多,可是,想要商業發達,首先就要工業興盛,否則,商人就沒有商品可以賣,因爲商品都是工人制作出來的。

除此之外,國家想要發展,工業也必須要興盛,因爲只有工業興盛了,咱們才能製造出更加精良的裝備,用來抵禦外敵,製造出更多能給咱們的生活帶來便捷的工具,使咱們的產出更大。

而想要工業興盛,就必須得有足夠的利益讓工人們去賺取,可有了足夠的利益,就會有更多的人轉爲工業,就好比現在的長安城內,就有不下二十萬的青壯從事工業,他們的收入,大多比種田的農民百姓要高的多,這種局面持續下去,從事工業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在臣看來,除了從事耕種的農民,其它所有通過出賣勞動力獲得報酬的行業,其實都可以算是工業,只是工種各有不同而已,能夠靠做工就賺到錢,就沒有人願意繼續做農民,看天吃飯。

另外,像這樣大的一個羣體,如果都用以工代稅的方式交稅,請問,朝廷有那麼多活需要他們做嗎?

不可能的,朝廷不可能連連都開大工程,而工人們,連連都需要繳稅,只有讓他們正常的拿薪酬,給朝廷繳稅,纔是正途。

而且,朝廷可以通過調節稅收,來平衡農民和工人的數量,工人過多,就增加工人的稅,降農民的稅,工人數量不敷使用,就降工人的稅,使他們有待遇優勢。所有的人都爲國家增加產出,創造價值,纔算是一種最佳的狀態。

至於錢荒的問題,簡直是無稽之談。

長安市面上大宗交易,都是用櫃坊的存票,這些存票怎麼來的,櫃坊收到了錢之後開具出來的,爲什麼慈善署找各個櫃坊提錢,各個櫃坊的現金就緊張起來了?因爲他們擅自具了多於存金的存票出來。

當然,這一點,咱們可以不用計較,因爲櫃坊可能把錢作爲固定資產投資,和放貸業務,資金週轉不開,他們把產業變賣,把借出去的錢收回來,就可以用來補足這些多開具出來的存票。

這就告訴了我們一個模式,市場上,未必就是要有那麼多現金維持的,而且,朝廷要在乎的,也並不是櫃坊裡面有沒有錢,更應該在乎的,是老百姓手中有沒有錢。

因爲,只有百姓手上都有錢了,他們纔開始購物消費,這樣,市場所需要的貨物纔會更多,工商業也才能更加發達,朝廷的稅收也纔會不斷增多,就目前看來,百姓手上的錢,還是很富餘的,因爲東西兩市的消費很火爆。”

邏輯推演,是後世商業管理的一種非常常見的分析手段,李龜年如同抽絲剝繭一般的講解下來,瞬間便讓剛纔那些叫囂着商業有多重要的人閉了嘴,李隆基,也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然而,這還只是李龜年闡述道理的最基礎,稍微歇了口氣之後,他又道,“如我剛纔所講,所有通過出賣勞動力獲得報酬的行業,其實都可以算是工業,包括藝人,他們的表演,就是他們的勞動,如果將他們定義爲民籍的話,沒有人花錢去看他們的表演,他們賺不到錢,自然就會去從事耕種,或者其它工商業,這是給了他們其中一些技藝不精的人職業自由。

如果他們的表演能夠賺到錢,那麼,他們就能爲朝堂創造稅收。

反而,奴籍的合理性,是咱們需要質疑的,是不是千年以前傳下來的制度,就都是好制度呢?

我認爲未必,夏商周,秦漢乃至兩晉,到前隋,再到本朝開國,一直沿用到今天的政策,又有多少?那些用舊有制度的王朝,如今又安在?

用一些已經敗亡了的王朝的政策來治國,其下場是什麼?

依舊是敗亡。

咱們應該通過不斷推翻舊有的不合理的政策,設立更加實用的新政策,使朝廷對國家的各方面的管理更加趨於圓滿,才能使得國朝千年萬世的傳承下去。

假如,一個官員,犯了罪,連累到了家人全體被髮賣爲奴,或者是一個平民,犯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罪名,被判發賣爲奴,那麼,他們的後代,將世世代代都是奴隸身份,永遠沒有出頭之日,諸公難道不覺得,這樣的懲罰過重了麼?

再換一個角度來講,只有平民變成奴隸,卻沒有奴隸變成平民,那麼,就會導致奴隸的羣體越來越大,平民的羣體越來越少,試問有一天,當一個國家的大多數人都是奴隸的時候,會出現什麼情況?

我想,那些不願意被壓迫的人,肯定很願意拿起刀槍來造反,就像現在各個羈縻州喜歡舉兵造反一樣,因爲他們的生活不如意,活的沒意思,還不如搏一把。

所以,從長遠來看,咱們必須要開放一些讓奴隸變回平民,讓他們力爭爲國效力,從而出頭的機會,就像這次王相提出的,招募奴籍青壯從軍,三轉軍功,可換籍,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政策。

至於有幾位同僚所說,這樣會讓許多罪犯逃避制裁的問題,其實根本不用費多大勁,因爲太好解決了。

朝廷處罰犯人,除了懲戒教育之外,更應該本着爲國家創造產出,彌補他對社會,個人造成的傷害的原則來判罰。

假如,張三打斷了李四的胳膊,朝廷叛張三流放三千里,或者發賣爲奴,連累後人。

可李四得到了什麼好處?

他的胳膊斷了,就是斷了,需要大量的醫藥費治療,需要承受痛苦,甚至暫時性或者永久性喪失一部分勞動力,官府的判罰,沒有彌補到他的損失,相反,出錢買到張三的人,享受了他餘生的勞動力帶來的好處。

如果,判張三勞動改造呢?

判張三去做固定限制的勞役,除了必要的吃用,所有的工錢,都用來賠付給李四,用作醫藥費,和一些喪失勞動力,或者精神損失補償,這樣豈不是更好?”

李龜年的比喻很形象,很容易理解,聽的朝堂上的所有人都是大有反思,其中,李隆基卻是一反剛纔有些猶豫的態度,拍案而起道,“李愛卿此言大善,朕治下的大唐,合該如此也。”

第2章 歸年變龜年第38章 安祿山的野心第191章 見錢泊君第270章 盜取賬冊第85章 猛虎的雛形第222章 猛虎再壯大第131章 神乎其技第334章 贊助的套路第210章 第三輪挑戰第272章 宣傳第342章 突然清醒的楊三胖第54章 一鳴驚人第114章 角力的開始第194章 便宜老爹的鍋第234章 哥舒查案第213章 交誼舞登場第53章 上場第35章 滿城盡是犬吠聲第71章 情況又有變第164章 姚府會議第24章 太子登門第143章 武婕妤的誘惑第36章 茅房改造第299章 鉅額捐款第219章 慈善署第16章 編排賽馬第344章 整編(終於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155章 開撕(終於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187章 李龜年賺錢的套路第300章 第一場收官沉痛悼念金庸老先生第389章 衙署升級第25章 被盯上了第157章 決戰掖庭宮之巔第7章 相鄰而居第377章 談判進行時第299章 鉅額捐款第47章 武大郎第186章 各有撈錢的招第157章 決戰掖庭宮之巔第183章 馬蹄鐵試用第29章 楊三胖的恐怖能力第249章 慈善醫院第164章 姚府會議第285章 做的太好了第118章 讓靠山的命長一點第79章 禮部官員們的小九九第374章 享受齊人之福第136章 簡單粗暴第16章 編排賽馬第47章 武大郎第368章 杜甫求教第93章 東市衝突第243章 設計抓捕第197章 清查開始第54章 一鳴驚人第58章 意外當官了第169章 好人好報第392章 皇帝親登臺第79章 禮部官員們的小九九第101章 將撩妹進行到底第99章 排練和聲第234章 哥舒查案第64章 梁祝第236章 兄弟齊上陣第330章 盤問袁妞妞第375章 李隆基的驚天計第124章 編寫《曲樂通典》的想法第260章 慈善演出的佈置第61章 大唐的基本面第119章 冤家路窄第71章 情況又有變第335章 狂妄的安祿山第17章 沒有閒着的安祿山第197章 清查開始第381章 迷幻加催眠第305章 李龜年的猜測第115章 重陽登山第287章 點燈開場第117章 拉贊助第229章 福星第301章 李隆基的感悟第211章 劇情反轉第290章 狗急跳牆的吐蕃人第205章 組隊開始遊戲第170章 打豆腐第137章 話風直轉第128章 香與浪第143章 武婕妤的誘惑第204章 路遇趙麗妃第185章 檢田括戶第169章 好人好報第43章 各自出門第272章 宣傳第323章 聰明的王維(終淤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112章 答應赴約第48章 先坑一筆錢第180章 大勢第141章 召見第331章 什耶
第2章 歸年變龜年第38章 安祿山的野心第191章 見錢泊君第270章 盜取賬冊第85章 猛虎的雛形第222章 猛虎再壯大第131章 神乎其技第334章 贊助的套路第210章 第三輪挑戰第272章 宣傳第342章 突然清醒的楊三胖第54章 一鳴驚人第114章 角力的開始第194章 便宜老爹的鍋第234章 哥舒查案第213章 交誼舞登場第53章 上場第35章 滿城盡是犬吠聲第71章 情況又有變第164章 姚府會議第24章 太子登門第143章 武婕妤的誘惑第36章 茅房改造第299章 鉅額捐款第219章 慈善署第16章 編排賽馬第344章 整編(終於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155章 開撕(終於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187章 李龜年賺錢的套路第300章 第一場收官沉痛悼念金庸老先生第389章 衙署升級第25章 被盯上了第157章 決戰掖庭宮之巔第7章 相鄰而居第377章 談判進行時第299章 鉅額捐款第47章 武大郎第186章 各有撈錢的招第157章 決戰掖庭宮之巔第183章 馬蹄鐵試用第29章 楊三胖的恐怖能力第249章 慈善醫院第164章 姚府會議第285章 做的太好了第118章 讓靠山的命長一點第79章 禮部官員們的小九九第374章 享受齊人之福第136章 簡單粗暴第16章 編排賽馬第47章 武大郎第368章 杜甫求教第93章 東市衝突第243章 設計抓捕第197章 清查開始第54章 一鳴驚人第58章 意外當官了第169章 好人好報第392章 皇帝親登臺第79章 禮部官員們的小九九第101章 將撩妹進行到底第99章 排練和聲第234章 哥舒查案第64章 梁祝第236章 兄弟齊上陣第330章 盤問袁妞妞第375章 李隆基的驚天計第124章 編寫《曲樂通典》的想法第260章 慈善演出的佈置第61章 大唐的基本面第119章 冤家路窄第71章 情況又有變第335章 狂妄的安祿山第17章 沒有閒着的安祿山第197章 清查開始第381章 迷幻加催眠第305章 李龜年的猜測第115章 重陽登山第287章 點燈開場第117章 拉贊助第229章 福星第301章 李隆基的感悟第211章 劇情反轉第290章 狗急跳牆的吐蕃人第205章 組隊開始遊戲第170章 打豆腐第137章 話風直轉第128章 香與浪第143章 武婕妤的誘惑第204章 路遇趙麗妃第185章 檢田括戶第169章 好人好報第43章 各自出門第272章 宣傳第323章 聰明的王維(終淤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112章 答應赴約第48章 先坑一筆錢第180章 大勢第141章 召見第331章 什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