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李靖南下

隨着劉仁軌的成功登陸,海軍將士們看着陸地雙眼發出綠光。在休整一日之後剩下的兩萬海軍將士,最終還是襲破了海陵郡。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蹟,就連劉仁軌都沒有想到戰事會如此順利。

本來他以爲自己跨海出擊的事情必定會天下皆知,海陵郡也一會派遣重兵防守。可是誰又能知道,海陵郡內不僅沒有重兵把守,反而虛弱的不成樣子。堂堂海陵一郡之地僅有五千老弱病殘,在聽天由命的苦守。

一番休整,精氣神特足的海軍將士便在劉仁軌的命令下開始了攻城。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想象之中的大戰並沒有到了,反而是在海軍將士們拉開架勢正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選擇了開城投降。

這讓劉仁軌很是苦悶,這就相當於一個精壯已久的男子終於勾搭了一名美女,在牀上提槍征戰的檔口卻被無情的告知大姨媽來了,這就是同樣的道理。其中的鬱悶沒有經歷過的人是不能理解的,此刻的劉仁軌就是這樣。

無奈之下安排軍隊接受城池,一方面派出探子打聽消息,另一方面與李靖聯繫。在郡守府內,劉仁軌獨自一人抿茶,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動計劃。由於李承訓對於麾下的軍官還是文官都是非常的放權,這就導致這支軍隊的指揮官有着很大的權限。

能夠更加靈活的指揮軍隊作戰,劉仁軌就是如此。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以此刻的劉仁軌必須要拿出一個行動計劃來,而不是龜縮在海陵郡內等候李承訓的命令。

眸子裡閃爍着精光,劉仁軌輕輕的抿了一口茶,在劉仁軌看來茶可以興奮人的精神,讓他的思維變得更加敏捷。在想事情的時候喝茶可以提高速率,所以劉仁軌在想事情的時候一般都會泡一杯茶。

“報告總長,消息已經探查清楚,請總長指示!”被派遣出去的探子王小二一刻鐘之後便是趕了回來,朝着劉仁軌報到道。

“什麼情況。說吧!”

關於海陵一郡之地軍隊其少的這件事讓劉仁軌極度不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而且關於李靖與李子通的大戰也是需要他來了解的東西。只要將一切都瞭解清楚後,劉仁軌才能決定出下一步該怎麼辦。

小局永遠都是爲大局來服務的,劉仁軌不能光考慮自己的事情,還要以李靖與李子通的戰事爲主。聽到劉仁軌的話,王小二目光炯炯有神的道:“報告總長。根據小的這半天的探查,得到消息。李部長與五天前一戰而敗李子通,李子通落敗之後倉皇失措而逃……”

“原來如此!”劉仁軌低語一聲算是明白了爲什麼海陵郡內沒有兵力的原因了,這肯定是因爲李子通大敗之後抽調兵力以自保,所以才導致海陵郡內年輕力壯的精兵一個也沒有,就剩下了一羣老弱病殘。

“還有嗎?都說出來!”

劉仁軌看着王小二欲言又止的表情,目光一動便是知道剛纔自己出聲打斷了王小二的話,觀其表情就可以知道王小二還有話沒有說出來,劉仁軌嘴角一動朝着王小二道。

王小二聽到劉仁軌的話,深色一坑。隨即臉上的糾結表情消失不見。笑了笑,對着劉仁軌道:“總長,李部長留下十萬軍隊在緊緊逼近江都,威壓李子通,自己率領着十二萬大軍南下了!”

“小二,你馬上與王鵬偉戰前指揮聯繫,將我們的情況告訴他們!”聽到這個消息劉仁軌便是從中敏銳的感覺到了什麼。轉身對着恭敬而立的王小二下達了作戰命令。

“是,總長,卑職明白!”

劉仁軌看着王小二離去,輕輕的喝了一小口茶水,便是將目光看向了房間內的軍事地圖。通過地圖以及剛纔王小二的話,他能夠大概得猜測出李靖南下是爲了什麼。正是因爲有了這個猜測才讓劉仁軌心裡一陣激動和興奮。

李靖南下便是代表着林士弘非滅不可。只要打響這一戰李承訓就可以佔領大半個江南之地,一切都將大有可爲。而且作爲三軍總長之一的劉仁軌自然而然的知道着李承訓的一部分計劃。

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明白這一戰對於李承訓的重要性和關鍵之處,而且這一點也正是李承訓爲什麼沒有自己發動戰爭而是選擇等候李靖南下。因爲這一戰極其的關鍵,所以李承訓不容有失。

李靖能夠大兵團指揮軍隊打贏李子通的三十萬大軍,讓雄霸一方的李子通倉皇失措,猶如喪家之犬一般逃遁,便是代表了他的無雙實力。而且這種驚人的指揮能力還是得到了驗證的。這般萬無一失的事情,李承訓自然而然的偏向於選擇李靖決戰了而不是他自己。

因爲他對自己沒有對李靖有信心,而且劉仁軌清楚李靖作戰從無敗績,哪怕就算是面對如何困難的局面,李靖在勢弱的那一方,最終都會逆轉戰局,一戰而勝之。

這便是李靖南下的最重要的原因,劉仁軌目光炯炯有神的看着地圖,嘴角掀起的笑容裡面有着強大到令人吃驚的自信。作爲一名軍人,軍事長官,這便是一種直覺。

想通這一點理解了李承訓的戰略佈置之後,劉仁軌徘徊在軍事地圖之前,不斷的思考。良久之後才伸出右手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輕輕低語道:“就是這裡了!”

如果把劉仁軌的右手拿掉,你就會驚奇的發現那個圈圈中的便是江都,這個隋帝楊廣最後逗留了的地方。自己當初出兵不惜風險的跨海出擊的最終目標便是江都,雖然此刻自己麾下軍隊不多,但是也有兩萬之衆。

乘着李子通與王鵬偉對持之際,也許可以做點文章,一舉拿下江都之地。在劉仁軌看來只有這樣纔算是這一次跨海出擊取得了完美的成果,也纔算是虧了葬身魚肚裡面的一萬兄弟的犧牲。

“張鵬進來!”

“卑職到,請總長吩咐!”

劉仁軌看着自己麾下的得力干將,笑了笑道:“在海陵郡內徵兵三萬,訓練一個月之後攻打江都!”

“是!”

張鵬並沒有在詢問什麼作爲職業軍人的他只管將上級分配下來的事情,順利完成就是了。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這是李承訓一直強調的。

軍人就是要時刻保持他的純潔性,不能與政治攪和在一起。

……

就在劉仁軌打算徵兵之時,李靖率領的十萬大軍也是到達了廬陵郡。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李承訓率領麾下軍官出城三百米相迎。

旌旗飄飄,兵甲林立。由於城外就駐紮着林士弘的二十萬大軍,李承訓不敢掉以輕心,輕舉妄動,這一次出城所帶兵馬都是精銳之師。在大老遠的地方李承訓就看到了風塵僕僕的李靖,嘴角掀起一抹笑容,等待着李靖的到來。

李靖也是知道廬陵郡的情況,此刻正在與林士弘對持。這一瞬間看到了出城相迎的軍隊,眼眶之上涌起一抹溫熱。因爲他知道此刻李承訓出城冒了多大的危險,二十萬大軍在側環伺,不顧危險出城相迎,這便是極高的禮遇。

讓人不由得感動,距離在馬蹄聲中拉進。在距離李承訓三百米之外李靖翻身下馬步行而至,看着李承訓大笑道:“卑職見過王爺!”

“哈哈,藥師虛禮就免了,隨本王進城!”李承訓看着李靖走上來行禮,目光一動便是快步移動之下將李靖扶了起來。

“王爺請!”

“走!”

郡守府。

李承訓安然而坐,吩咐丫鬟們將茶具收拾了過來,與尉遲敬德,郎帆,葛施等人等候着李靖。卻說李靖與李承訓一同進城之後便是分開了,因爲李靖並不是一個人來的,與他一起來的還有十二萬的軍隊。

所以這樣的原因之下李承訓帶着尉遲敬德,葛施,郎帆先行一步來到了郡守府。而由陳果仁,孫士漢帶領着李靖去營地將大軍安頓好。就在丫鬟侍女們將茶具準備的時候,李靖與孫士漢等人踏這時間點走進了郡守府。

“王爺!”

“藥師,坐!”李承訓指了指自己旁邊的座位對着李靖道,隨即朝着丫鬟們道:“給各位軍長,師長們上茶!”李承訓看着一屋子的大小軍官,嘴角一笑道:“大家相互認識一下,以後都是在一個鍋裡吃飯的兄弟,別見了還跟陌生人似的。”

李承訓看着在座的軍官,輕輕抿了一口茶水之後開口說道:“本王姓李,名承訓!是你們的最高指揮官!無論是國防軍的兄弟,還是黨衛軍的兄弟都是本王的依靠,臂膀!本王希望你們不要讓我失望!”

“嘩啦!”

由李靖而起,所有的軍官頓時全部起立,來了一個立正之後,朝着李承訓行了一個軍禮之後齊聲道:“願爲王爺爪牙,王爺刀鋒所指,便是我等兵鋒所向!”

“恩!坐下!”

李承訓微微了的點了點頭,對於這羣軍官的精氣神感到滿意。看來李靖等人對於軍官的這一塊抓的相當不錯。。

第287章 梟雄間的第二次交鋒第1章 嚇死寶寶了第161章 海軍殺到第34章 破軍首戰第342章 佈局北方第280章 震驚天下第165章 李淵的態度第52章 與帝會面第356章 蘇烈第240章 森林鬼兵第181章 鐵索橫江第167章 流血的政變第305章 來自長安的陰謀第256章 朝着帥旗突進第300章 罷官第98章 大手筆第103章 軍神風采第87章 以發代首,第69章 本王只想做一名安靜的美男子第238章 設立預備役第256章 朝着帥旗突進第141章 與杜如晦的談話第181章 鐵索橫江第118章 邀戰第149章 訓誡第372章 遣唐使第297章 戰爭疑雲第352章 艱難的抉擇第58章 挾帝以令驍果持公北歸!第86章 二叔,接招吧!第233章 商議第360章 面見李淵第118章 邀戰第136章 曼陀羅加工廠第327章 應對第201章 李承訓的腳步第333章 李元吉的態度第267章 霸王殿內的談話第216章 殺了便是第114章 王見王第67章 君臣交心第218章 當選河北第43章 李承訓的陳述第314章 見故第26章 這年頭也得曲線救國吶!第213章 問教於克明第256章 朝着帥旗突進第334章 聽調不聽宣第249章 舉國與之戰第268章 鄭皇試探第219章 都坐不住了第16章 不負軍人二字第49章 烈火焚城第320章 李孝恭獻潼關第18章 陳兵五萬會獵於榆次第135章 刀兵入庫,休養生息第78章 民族不該蒼白第114章 王見王第16章 不負軍人二字第336章 殺他一個片甲不留第139章 此事你怎麼看?第304章 菲律賓大屠殺第102章 大漢欠你一個公道第322章 爺孫相見第350章 太原王氏的選擇第240章 森林鬼兵第149章 訓誡第113章 兵對兵,將對將第226章 對付長孫無忌的秘密武器第186章 轉變第152章 軍人就應該上戰場第78章 民族不該蒼白第304章 菲律賓大屠殺第110章 人屠第348章 關鍵一戰第223章 太子離京第19章 李元吉的逆襲第5章 他日若有招,必爲賬下臣第365章 登基爲帝大赦天下第326章 秦王之殤第169章 真實的皇帝與太子第159章 用我必勝第213章 問教於克明第206章 萬貴妃的告誡第135章 刀兵入庫,休養生息第287章 梟雄間的第二次交鋒第209章 徐世績的神來之筆第144章 責任、榮耀、國家第281章 舉起屠刀第60章 口誅筆伐第236章 李蕭會第125章 打造一個信仰第313章 苗頭第154章 舉城血戰第227章 考驗第220章 頡利雄心第11章 募兵八百自成一部第250章 斬殺二十萬第86章 二叔,接招吧!第369章 打壓
第287章 梟雄間的第二次交鋒第1章 嚇死寶寶了第161章 海軍殺到第34章 破軍首戰第342章 佈局北方第280章 震驚天下第165章 李淵的態度第52章 與帝會面第356章 蘇烈第240章 森林鬼兵第181章 鐵索橫江第167章 流血的政變第305章 來自長安的陰謀第256章 朝着帥旗突進第300章 罷官第98章 大手筆第103章 軍神風采第87章 以發代首,第69章 本王只想做一名安靜的美男子第238章 設立預備役第256章 朝着帥旗突進第141章 與杜如晦的談話第181章 鐵索橫江第118章 邀戰第149章 訓誡第372章 遣唐使第297章 戰爭疑雲第352章 艱難的抉擇第58章 挾帝以令驍果持公北歸!第86章 二叔,接招吧!第233章 商議第360章 面見李淵第118章 邀戰第136章 曼陀羅加工廠第327章 應對第201章 李承訓的腳步第333章 李元吉的態度第267章 霸王殿內的談話第216章 殺了便是第114章 王見王第67章 君臣交心第218章 當選河北第43章 李承訓的陳述第314章 見故第26章 這年頭也得曲線救國吶!第213章 問教於克明第256章 朝着帥旗突進第334章 聽調不聽宣第249章 舉國與之戰第268章 鄭皇試探第219章 都坐不住了第16章 不負軍人二字第49章 烈火焚城第320章 李孝恭獻潼關第18章 陳兵五萬會獵於榆次第135章 刀兵入庫,休養生息第78章 民族不該蒼白第114章 王見王第16章 不負軍人二字第336章 殺他一個片甲不留第139章 此事你怎麼看?第304章 菲律賓大屠殺第102章 大漢欠你一個公道第322章 爺孫相見第350章 太原王氏的選擇第240章 森林鬼兵第149章 訓誡第113章 兵對兵,將對將第226章 對付長孫無忌的秘密武器第186章 轉變第152章 軍人就應該上戰場第78章 民族不該蒼白第304章 菲律賓大屠殺第110章 人屠第348章 關鍵一戰第223章 太子離京第19章 李元吉的逆襲第5章 他日若有招,必爲賬下臣第365章 登基爲帝大赦天下第326章 秦王之殤第169章 真實的皇帝與太子第159章 用我必勝第213章 問教於克明第206章 萬貴妃的告誡第135章 刀兵入庫,休養生息第287章 梟雄間的第二次交鋒第209章 徐世績的神來之筆第144章 責任、榮耀、國家第281章 舉起屠刀第60章 口誅筆伐第236章 李蕭會第125章 打造一個信仰第313章 苗頭第154章 舉城血戰第227章 考驗第220章 頡利雄心第11章 募兵八百自成一部第250章 斬殺二十萬第86章 二叔,接招吧!第369章 打壓